有一个老师要上一节公开课,因为选到了七年级上册的交给学生写广告,这样一个综合学习部分,她竟然突发奇想,让所有学生一起动手,给自己写征婚广告。
很简单,这是一位刚踏上工作岗位,还没有成家的,很优秀且富有创意的老师,能够把自己当作教育的一部分,灵活的扩展教学资源,把课堂和生活进行消解。
还有就是很好的利用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激活了他们参与教育的渴望,能够更好的重整课本知识,达到活学活用。
可是有的人质疑了,认为这个老师在炒作,有误导孩子的嫌疑,这会让孩子的思想得到分散,他们的兴奋点从制作广告上,转入对老师生活的好奇。
我没有办法跟踪这节课的后续情况,因为只有这样一个点,肯定是容易断章取义的,但是这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角度,可以让学生的情绪高涨。
既然是赛课,我最想知道的还是,学生是不是这位老师一直教的,如果不是一直教的,那么老师应该如何建构和平衡课堂关系。
即使和学生比较熟悉,也要考虑自己的学生评价,就是这样一个爆点,不是带来精彩,就是成为伤害,让一节课彻底失控。
还有这节课出现的位置,是在上课伊始,还是课的进行中,或者是下课前的作业,这同样能够影响一个征婚启事在课堂上的效应。
刚开始就容易把学生带进沟里,快要结束了,有些事情很难说清楚,放到中间就应该作为备选,而不是必须出现,因为需要参考学生的课堂表现。
这是我的感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喜欢对这样一些较为另类的课,有自己的判断,然后考量一下,他所能够带来的教育价值。
一节课上,任何的选择都应该是配合教育的,没有对教育要素的把握,只是为了让学生兴奋起来,这样就会带来知识教育的偏离。
当然这和这位老师要不要真的给自己征婚,更加的没有关系,那纯粹就成了一件社会事件,而不是教育选择了。
说到了教育选择,我希望这个有教学天赋的老师,可以给自己多几个备选,而不是仅仅把它作为撬动学生学习的核心。
只要认认真真的分析学生的心理,不只要联系自己找切入点,还可以回到学生身上,结合课堂实际,广告应该是无所不在的。
所以只有这一个片段,是好是坏是成是败,是没有办法进行预判的,假如把整个课堂实录放到网上,让教育从业者和研究者,用教育的眼光来看。
而不是先把他当做社会热点,做什么逸闻趣事的街谈巷议,教育上的创举和实验,这几年百花齐放,只要不是为了精彩而精彩,鼓励尝试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然后再对这一教学行为进行一些有价值的开发,如果能够从这里找出来,我们所需要的推动教育进步的积极因素的话。
这个老师的这样灵机一动,要在课堂上做更有价值的推广开来,从提升到推广,我们看新闻的人,需要做的事情应该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