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微内核架构软件测试

目录

一、主要内容(下午题)

1、微内核架构概述

2、质量特性

3、测试策略

二、微内核架构概述

1、微内核架构的概念

2、核心系统

3、插件模块

4、插件注册表

三、微内核模式的核心

1、基于服务封装到微内核

2、插件模块负责整合某个特定领域的抽象

3、微内核负责通用的功能抽象

4、应用程序、服务器通过基于“事件”的微内核通信,用来沟通各个不同的模块

四、微内核架构设计的关键点

1、插件管理

2、插件连接

3、插件通信

五、微内核架构的优缺点

1、优点

2、缺点

六、微内核架构的质量特性

1、功能性

2、信息安全性

3、可靠性

4、易用性

七、微内核架构的测试策略

1、由需求文档确定本次需求的目标

2、对各个插件需进行的测试

(1)单元测试

(2)集成测试

(3)系统测试


一、主要内容(下午题)

1、微内核架构概述

  • 微内核:微内核就是精简的内核,集成的功能相对宏内核来说要少,要实现其他的功能可能需要在内核之外写程序,并且通过内核来调用实现。
  • 宏内核:相当于一个是一个中央集权控制中心,把内存管理,文件管理等功能全部管理,例如Windows、linux。

2、质量特性

3、测试策略

二、微内核架构概述

第23章 微内核架构软件测试_第1张图片

1、微内核架构的概念

  • 由图可知,微内核机构是在内核系统下挂了很多插件,所以也称为插件架构;
  • 软件的内核相对来说比较小的组件,内核只包含软件运行的最小的功能,主要功能、业务规则和业务逻辑都是通过插件模块来实现的;将功能从架构中剥离出来了,降低了架构的复杂性;
  • 插件模块之间是尽量不互相通信的,保持相互的独立性,从而减少插件模块间的依赖关系;
  • 插件模块就是专业处理额外特性的独立的组件,通过对内核下面增加或扩展插件模块来增加架构的核心能力。

2、核心系统

  • 能运行的最小模块

3、插件模块

  • 专业处理,额外特性的独立组件
  • 增加/扩展核心系统的业务逻辑能力
  • 连接方式
    • OSGI、消息机制、WEB服务、直接点对点绑定

4、插件注册表

要微内核架构中的内核系统知道插件的存在首先需要注册,插件注册表记录着每一个模块的注册信息。
  • 每个模块的基本信息
    • 名称、数据结构、远程访问协议

三、微内核模式的核心

1、基于服务封装到微内核

  • 系统要运行的必须的服务

2、插件模块负责整合某个特定领域的抽象

3、微内核负责通用的功能抽象

  • 具体的业务功能由插件负责
  • 通用的功能由内核负责

4、应用程序、服务器通过基于“事件”的微内核通信,用来沟通各个不同的模块

  • 采用基于事件的微内核沟通

四、微内核架构设计的关键点

1、插件管理

  • 插件注册表

2、插件连接

  • 连接规范(通信方式)

3、插件通信

  • 通信机制

五、微内核架构的优缺点

1、优点

  • 整体灵活性高,能够快速响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 易于部署,因为功能之间是隔离的,插件可以独立的加载和卸载
  • 可定制性高,适应不同的开发需求
  • 可测试性高,插件模块可以单独测
  • 性能高

2、缺点

  • 通信效率低,插件通过内核实现间接通信,需要更多开销
  • 开发难度较高,微内核架构需要设计,因此实现起来比较复杂
  • 通信规约,丰富的插件通信连接方式
  • 版本控制复杂

六、微内核架构的质量特性

1、功能性

  • 加载与移除插件
    • 测试内容:测试赛微内核是否可以安装和卸载插件、能否有效的打印日志;
  • 插件的使用测试
    • 测试内容:内核要能成功记载插件、测试赛插件是否包含所需的功能点且能正常使用;
  • 黑盒测试方法
  • 插件管理功能:手工测试

2、信息安全性

  • 插件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 是否含有病毒
    • 上传用户数据
    • 窃取用户隐私
  • 漏洞进行扫描分袖

3、可靠性

  • 应用的稳定性
    • 崩溃
    • 闪退
    • 兼容性降低
    • 效率变低

4、易用性

  • 体现为:易操作、易理解
  • 方便用户对已加载的插件进行管理或配置插件

七、微内核架构的测试策略

1、由需求文档确定本次需求的目标

2、对各个插件需进行的测试

(1)单元测试

  • 各模块测试,确认功能正常

(2)集成测试

  • 内核与插件之间是否存在问题
  • 插件与插件之间是否存在问题

(3)系统测试

  • 实际运行环境
  • 功能测试完成后再考虑兼容性、性能测试

你可能感兴趣的:(软件测试基础知识,软件评测,微内核架构软件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