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Helen 纷呈学苑FortuneSchool
前段时间,我的朋友圈被一个“两房两娃却遭中年财务崩盘”的故事刷了屏。虽然故事已经不再新鲜,可是留给我的思考却余音绕梁。
故事主人公是一个踏踏实实的人,进入知名企业之后,一步一个脚印地构建起两房两娃的生活,虽不是家财万贯,但也算得上人生赢家。
2010:买第一套房,房价120万
2011:儿子出生
2015:买第二套房(学区房),房价350万
2016:女儿出生
生活看似富足,背后却有巨大的压力,他的故事更全面的模样其实是这样的:
2010:买第一套房,房价120万,存款+贷款,每月还贷6000元
2011:儿子出生,如今即将上小学,面临更大的教育投入
2015:买第二套房(学区房),房价350万,存款)+消费抵押贷(70万,每月还贷7000元)+房贷(260万,每月还贷17000元)
2016:女儿出生,妻子辞职照顾家庭
尽管主人公为生活日日劳作并不轻松,但终究有妻有儿,有房有车有股票,同时无疾病无天灾,算得上得偿所愿。
但是,这样的稳妥生活却因为一件事全面崩盘——突然失业!
一夜之间,多重压力让这个家庭风雨飘摇:无力偿还房贷,不得不考虑贱卖房产;个人能力不适应行业需求,不得不降低求职期望;新工作薪资降低,不知如何维持日常生活开支……
把这个故事拿给先生看,我们都唏嘘不已。
不光是为了故事里的主人公,我们也都在思考自己未来的命运——同样有房有娃,同样在“大公司”里工作,已经3字头年纪的我们,应该怎样才能避免中年财务崩盘?
在“丰盈人生”和“丰硕人生”里学习和实践过的知识在脑中浮现,耸人听闻的“中年财务崩盘”,在我眼里更是一个可惜可叹的家庭财务案例,有太多地方值得细细思考。
故事里,主人公勤勤恳恳为生活打拼,可是,他埋头苦干时,忽略了三个重大的家庭财务风险。
1
现金储备不足
每个家庭都应该拥有一笔随时可以使用的现金储备,用来支付日常生活的开支。
现金储备= 6到12个月的家庭必要开支
故事里的这个家庭,每个月的贷款就需要偿还3万元,再加上一家四口的日常开支,每月4万元的储备也毫不宽松。
而且,只有老公一人的工资作为收入来源,属于风险比较高的情况,最少需要储备6个月需要的现金,也就是24万元。
可是,从他的描述来看,家里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储备。没有了工资收入,立刻就面临房贷断供的问题。他不得不选择卖房,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好好寻找下一份工作,即便找到工作,首要考虑也必须是收入,很难考虑职业发展。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现金储备要有足够的流动性,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立刻拿出来应急。所以,房产、股票、基金、保险、定期存款都不能算作现金储备,因为他们的兑现过程漫长,或者很容易在急于兑现的时候产生损失。
得益于越来越全面的金融产品体系,现金储备完全不需要藏在家里大衣柜里,除了银行活期存款,还可以选择灵活赎回的理财产品。
选择具体打理方式的时候,只要记住,这笔钱是用来应急的,不要用来产生收益的。所以,足够安全、足够灵活,就是最好的方式。
2
债务结构失衡
让我感到胆战心惊的,是故事中的家庭债务。
最直观的感受是,因为债务过高,这个家庭已经处于入不敷出。
第一套房每月还贷6000元,大概占到家庭税后收入的1/3-1/4,是挺合理的比例。
可是,第二套房买下来之后,每月还贷额一下子达到了30000元,已经超出了每月收入!
如果再进一步分析家庭债务,主要看两个方面:
债务和资产的比例
债务带来的现金流
这个家庭最大的资产是两套房子,也都有贷款。如果这两项资产的债务合理,家庭便不会有严重的债务结构问题。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指标来判断债务和资产的比例是否合理:
权益负债率=负债/净资产
对家庭来说,这个比例在40%以下是比较稳健的,如果超过60%就是冒险了。
故事主人公的二套房,权益负债率超过了1500%!(350万的房子,债务达到330万,净资产不过20万)这根本就不是资产,而是海市蜃楼,随时可能泥沙俱下!
再来看债务带来的现金流,它有可能是增加的(例如房租收益、节省房租开销),也有可能是减少的(例如利息、房屋维护成本)。每一笔债务,我们都需要了解它对现金的影响,尽可能让债务最终能够产生正向现金流。
故事中,第一套房用来自主,让老家在外地的他们减少了房租的开支,相当于带来了了收益。虽然也会产生贷款利息,但这笔债务最终带来的是正向现金流,是一笔好债务。
但是第二套房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了。故事里,并没有提到这套学区房有任何租金收益,可是由于同时使用了两笔贷款,让利息支出变得格外沉重。
我们常用的房贷形式,利率相差甚远,从低到高大致如下:
公积金贷款 < 商业贷款 < 消费抵押贷款 < 高利贷
故事主人公在购买学区房的时候,不仅用了商业房屋贷款,还想办法把仍在还贷的第一套房做了抵押贷款,可以想见利率肯定是相当高的。也许看起来利率只是比商业贷款高了两三个点,可是利滚利,会产生惊人的利息支出。
于是,看起来很美好的这套学区房,背后是一笔高额的坏债务,让家庭不堪重负。
债务是中性的杠杆,用好了能帮助我们撬动更大的资金来实现梦想,但是债务压力大大超出我们的能力时,反而会把自己压垮。
当年我和先生决定买房,一下子背上近百万元的贷款,也是压力山大。可是我们分析过这笔债务后,深深觉得这是一笔很值得背负的债务。
1. 债务和资产的比例:权益负债率大概是58%,考虑到我们正当年,风险并没有超过上限。另外,每月还款额大概是税后收入的1/4,我们完全可以承受。
2. 债务带来的现金流:住进自己的房子,不用再花钱租房,离开北京后,房子出租也能持续产生收益。我们用的是公积金贷款,利率特别划算,甚至低于普通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这项债务带给我们的收益远远大于支出,是好债务。
债务,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魔鬼,完全取决于我们使用的方法。
3
收入来源单一
曾经听过一个段子:“我们总以为自己比父母牛逼,其实写字楼里的白领和几十年前流水线上的工人没有任何区别。”
这话听起来自嘲意味十足,我却觉得真真切切地抓到了实质。不管我们出入何等高档的写字楼,不管我们名片上印制的公司名称何等响亮,如果我们仅仅是雇员,那么便和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依靠出售自己的体力和脑力换取酬劳。
一家四口的生活和巨额的房屋贷款,统统维系在一份随时可能终结的工作上,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
故事里的主人公努力在公司工作,以求得更高的工资。可是,工资虽然如愿涨到了三万多,还是没有改变单一来源的高风险。一旦公司不愿继续雇佣关系,再高的工资也瞬间化为泡影。一旦他自己出现任何意外情况,不能再劳动,也将手停钱停,失去全部的经济来源。
在丰盈人生的课上,我们学到收入四象限的概念。收入的来源有多种形式:
雇员(Employee)
个体经营者(Self-employed)
经营公司(Business Owner)
自由投资(Investor)
虽然每个人不可能全能到四象限面面俱到,也有的家庭像这个故事里,妻子不得不辞职照顾家庭,但我们还是应该尝试去开辟雇员以外的收入来源,至少从现在开始准备拓展收入象限所需要的技能。
两年前,我和故事里的妻子一样,因为家庭原因,辞去了朝九晚五的稳定工作。
没有了独立的收入,自我价值的危机如影随形,更重要的是,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悬于先生的一份工作,实在太脆弱。
于是,我开始尝试个体经营者的新角色。用讲课、教练和写作,这些完全属于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家庭赚取济回报。虽然和作为公司雇员相比,这份收入微薄又不稳定,却打开了家庭收入的全新象限,让我们的收入更全面,更能够抵御风险。
同时,虽然积蓄微薄,我们还是对资产进行了一番盘点,然后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开始尝试自由投资。股票、养老金、基金定投、P2P、黄金、外汇……这些曾经看上去遥不可及的名词,慢慢走进我们的生活,也成为家庭收入的另一个象限。
和“雇员”、“个体经营者”靠劳动生钱不同,“自由投资”是一个让钱生钱的象限。同时有了“我赚钱”和“钱赚钱”这两大类收入来源,我们的收入象限才真正算是完整了。
和两年前我没有辞职之前相比,家庭收入总额并没有增长,甚至因为我的辞职还有所下降。
但我们对未来却有了更大的信心,因为我们的收入来源不再仅限于作为雇员赚取工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更加全面的收入来源让我们看到走向财务自由的更多可能性。
三大家庭财务的坑,故事主人公统统踩中,实在是一段不够聪明的奋斗史。但更让我感到心酸的是他最后的疑问:“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响应国家号召”,所以生了二胎;自己经常出差,所以老婆“不得不”辞职;“大家都觉得”房价只会涨不会跌而“正好”手里有存款,所以买了学区房。
他在该结婚的时候结婚,该买房的时候买房,该生二胎的时候生二胎,该出手学区房的时候出手……一切看起来都顺理成章,为什么最后却崩盘?
我想,问题在于,他的生活太“顺理成章”了。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理”。例如,结婚就得有房子;婚后就得生孩子;孩子要上学就要有学区房;房子看涨就得买;政策允许了就得生二胎……
故事的主人公认为,按照所有的理去生活,应当成就一个有房有娃衣食无忧的结局。可惜,天不遂人愿。
如果在买学区房之前,故事的主人公能够停下来,问问自己:
一定要买这套房吗?
我到底是为什么而买?
学区房将给我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
如果没有学区房,我有什么其他途径为孩子创造好的教育环境?
如果在公司工作的每一年年末,故事的主人公能够停下来,问问自己:
这一年我除了工资,还获得了什么?
如果没有公司作为后盾,我有什么安身立命的技能?
我希望成就什么样的事业?
我和工作是怎样的关系?
在许许多多选择之前,如果他能少想一些“大家说”“国家说”“房产中介说”“公司说”,而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
我是谁?
我感受如何?
我要什么?
为什么我要做出这样的选择?
用这些问题的答案指导自己的选择,也许改变不了房价暴涨、公司辞退的事实,但这个故事一定不会有那么多无奈和迷茫。
再多的家庭财务知识也不足以代替心性的修炼。存多少钱、借多少债、朝九晚五工作还是全职投入股市,终究都是个人的选择。
没有人能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最好的选择,答案只存在于我们自己心中。
虽然留下一声叹息,但这个故事依然有回旋余地。
处理掉自己无力承担的资产,及早还清有高额利率的债务,夫妻同心去开拓新的收入来源,在今后的生活中管理好开支,慢慢积累出保障家庭生活的资产,日子依然有希望和和美美。
这个故事里,有人看到大公司无情,有人看到高房价残酷,有人看到学区房荒谬。我看到的是,生活由过去的每一个选择塑造,也永远有机会在当下的选择中重塑。
我们既需要世俗的聪明,也要有超脱的智慧,如此,才能在每一个生命阶段中获得丰盈饱满的体验。
故事原文:
我2001年本科毕业,工作一两年上的研究生,然后到的深圳某知名通信公司,,到现在将近十年。老婆和我都是农村出身,家里没钱支持,2010年辛辛苦苦攒点钱在坂田买了套二手房,当时大概是120万,每个月房贷6000元。11年生了个儿子。
16年政策放开,响应国家号召,又生个女儿,因为我要经常出差,还在国外研究所待过一两年,家里父母孩子没人照顾,老婆不得不辞职照顾家。
15年底深圳房价大涨,手里正好有小几十万余款,考虑孩子以后要上学,大家也认为房价有国家托着,只会涨不会跌,又在关内买了套五六十平米学位房,总价300多万。
首付不够,第一套房找人抵押弄了70万,凑在一起付了首付,贷款260万,月供17000。70万的抵押贷一个月也要七八千。
全家就我一个人在挣钱,拿到手的工资钱两万多,不包括奖金和分红,因为两套房贷加上抵押贷就三万了,奖金就用来补贴家用,日子过得紧巴巴。但想到自己深圳有两套房,心里也会安慰很多。一般分红大部分用来购买股票了,现在持有十大几万股票。
前段时间公司要安排出国,当时考虑家庭条件去不了,后来HR就找我谈话希望主动离职,看现在的样子不离也很难,公司总有理由让你离职,不行打个C就末尾淘汰了。
与其闹来闹去的离职,不如舒舒服服的好聚好散,而且至今也没发现谁闹着就不被离职的。其实我绩效还不错的,也得过多次A,因为我深知,农村出来的孩子,不努力就更没出路,我能走到今天,是公司给我们创造的机会。
最近也在网上投过简历,我们这三十大几年纪,一般出去做不了高管,企业也不要,面试机会也很少,少数小公司面试过,基本月薪也是税前不到两万,税后房贷都不够,有的还看不上我。
我们在大公司,自我感觉水平不错,视野开阔,但和人家一交流,明显有很大不同,人家小公司我们这年龄的,即使不是高管,基本产品从前到后啥都懂,软硬件,结构啥都能做,我们则只能做自己擅长一段,真正让我们做出产品需要很多配置协助,小公司也养不起我们这样复杂的玩法。
目前看只能把学位房卖掉了,但眼下比较麻烦的事情,现在深圳二手房交易十分低迷,学位房也不好卖,急着卖的话350万可能只能卖300万,还了贷款杂七杂八的刚好没有了。
最后就十几万股票离职可以换几十万,离职补偿已经在前年兑现了。这几十万只能凑活偿还一套房的抵押贷款。
就算把学位房300万卖掉,幸运地找个税前两万税后一万多的工作,剩下6000的房贷,加上两个孩子上学,养家,完全入不敷出,何况税前两万的工作也不好找。现在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和老婆都觉得愧疚,夜晚也辗转难眠。
今天这个局面也不怪公司,十年来在公司获得的收益已经超出社会平均水平很多,企业成本压力同样很大。我们农村出身,能在深圳生儿育女有房有家已经不错,当然还有个标志307。
这么多年来,我时时鞭策自己,从来不敢懈怠,能加班就加班,能早去就早去,领导一点不满,就紧张好多天,生怕丢了工作,可到头来还是不得不离职,入不敷出。
那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是我不努力么,是企业给我的待遇不好么,还是房价带来太高生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