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02 男不入川,女不进藏

对于大部分男人

​成都

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

引子

十一年前的七月,第一次来到成都,在川师大参加一个网络工程师培训班。学习很紧张,从早到晚都没空闲。当年狮子山也算挺偏僻了,校园周边没什么像样的地方,一个多星期过去,我还不知道蓉城的模样。

终于得了半天空闲,我与同房的来自湖南某高校的系主任一起,找了辆黑车——当年成都遍地都是黑车——直奔春熙路。

站在这条现如今已闻名全国的步行街旁,东张西望了好一会后,我们开始进行学术交流。

“白皙。”我道。

“肤质好。”他点头道。

“盆地,气候湿润,紫外线弱。”我深入分析道。

“结构和比例很好。”他左右端详着。

“匀称优美,综合得分很高了。”

“难得呀……”他点头道。

我们做老师的总能用学术眼光解构一切。

“比江西的好。”我总结道。

“比湖南的好。”他重重地点头。

“不是说湘女多情么?”我问。

“多情是多情,就是太厉害了。”他仰头45度角望着天空,喟叹道。

我不知道天上有什么值得看的,干嘛低头欣赏这花花世界?虽然当年成都的天空还是很清澈,不像是现在这么灰蒙蒙的。

“对了,赣女怎么样呢?”这位湖南同志明显是在转移话题。

“喂,老弟,有叫赣女的么?”我有些恼怒。

“哦,Sorry!”他猛然惊醒后满怀歉意道。

01 男不入川

那年在成都,虽然滞留的时间并不短,却只是浮光掠影。

十一年后,第二次进川。

“老师,男不入川,女不进藏。”一位上个月刚毕业的徒弟,在得知我可能进藏后特别向我提醒道。

“啥意思?”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

“师傅,你懂的。”他向我眨眨眼,很暧昧的样子。

我不喜欢现如今某些流行词汇,比“你懂的”,所有人对我说的“你懂的”时,一定还在用力眨眼,让我觉得对方或者是严重沙眼,或者是红眼病。

我的这位徒弟,读大学期间去过两次西藏,每次都是徒搭,最远到了尼泊尔。我觉得他高原反应伤了脑子,回来之后经常胡说八道,学习就在鬼混。若不是我网开一面,毕业证都拿不到。

注:徒搭:徒步+搭车,一种入藏方式,适合腰包空空且不畏强暴的男女青年。

上一篇说到,九江到成都有1300多公里,我们用一天冲杀了过来。凌晨两点半才下沪渝高速,进入成都市,开到二环附近。为了找旅馆,车停在路边,勤快的华哥下去询问。我坐在车上没动,打开车窗,端详着这座城市。虽然已是凌晨,这个城市并未全然沉睡。

路旁有家露天烧烤,十数张桌子,坐得半满,都是年轻人,可能是看球后出来吃夜宵的。这几天是2014年世界杯小组预赛期。

离我最近的一张小桌上,坐着两位年轻人。面向马路的是位小伙,在闷头吃。他对面是位姑娘,挺腰端坐,不饮不食。未见两人有对话,那位姑娘就站起来,但见她长发、高挑、短衫、短裙,双腿白皙修长。因为是侧背向,看不清面容。姑娘施施然走到烧烤摊前,对老板说着什么。应当是在点什么吃的。

再看那小桌,小伙子背心、短裤、拖鞋,典型的成都男孩的模样,圆头圆脑,其貌不扬。他依然头也不抬,低头啃着手中的东西。桌上,除了啤酒,只剩一两个烤串,还有一堆空签子。

或许是对情侣,女孩陪男孩看球到了半夜,再陪他出来宵夜。

人说川妹子真好,是真的。

见此不由喟叹。想起了往昔,那位递给我羊肉串的姑娘。

如今自己身边,倒是不乏这么两类人。

“还不去拿?真没绅士风度。”嗔怪的语气。

“请我吃饭啵?”娇滴滴的声音。

做人的差距就有这么大。不可多说,招仇恨。

想当年,唉……转瞬竟有十一年了。岁月让青壮年成了大叔,让女孩变成姑娘,岁月让执着变成淡漠,让热情随风飘散。

唯一不变的是这个城市的魅力,隐藏在火锅、川语、川人的背后,你来了,就会懂。

都知道“乐不思蜀”的由来,其实亡国之君阿斗再蠢,也不会说:“我想回成都耍子唉。”除非他不想要脑袋了,阿斗一点都不蠢。

“不思蜀”的正确解释是:男人只会在生命受到威胁时(比如问阿斗想不想回家)或者被老婆审问时(跟阿斗的处境差不多),才会违心地说自己不思念成都。

“男不入川”好理解,“女不进藏”却不太明白,有待实地调查研究。

02 整装待发

凌晨随便找个宾馆住下。早上醒来,昨日打过鸡血的相公,就像是被哪吒抽了筋的小白龙,瘫在床上不得动弹。我们剩下几位也都无精打采。毕竟,一辆车四个人加起来有两百多岁,玩命搞不得。

必须在成都休整一天。精力体力不支还是次要,需要在成都采购一些必需的物资,车子也要做扩容。

很多没有经验的人将西藏想象成荒无人烟、缺衣少食的地方,在准备进藏物品时,就想着什么都要带。若是参加旅游团,乘坐的是大巴、火车、飞机,还要考虑到自己的体力和行李重量。自驾,有车子扛东西,那就没忌讳了。

我的行李

其结果,在九江出发之际,四个人的行李就将后备箱空间还算不小的CRV挤爆,费了老大劲才把门关上。到了成都,四个人的行李也都彼此熟悉了,抱得紧紧的,卡在车里不肯出来。

别说采购物资,一箱纯净水都塞不进去。

只好找到成都最大的汽配市场,做简单加装,在车顶上搭架子,花800块买个防雨袋,将不太重又占地方的帐篷、睡袋之类都丢到车顶上。

腾出空间后,开始大肆采购,都是吃吃喝喝的东西,结果又将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

“这些物资,足够在外面吃喝一个礼拜。”好不容易顶上后盖门,车主相公拍拍自己的爱车道。

“你确定我们不是穿越罗布泊么?”我问。

车顶行李包

休整、加装、采购之后,当然就是看街景、吃川菜了。

与多年前相比,成都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不是城市面积更大、楼更高了,而是雾霾。处于四川盆地中心,有雾霾可以理解,这么严重真令人感伤。秀气的成都披上一件灰色的毛衣,远眺,模糊不清,近看,也是不干不净。

川菜就不用多说了。晚上随便找一家外表看起来也不算高档的餐馆,口味能压倒我在江西吃过的任何一家火锅店,价格还超级便宜。成都真是个吃货的天堂。

尾声

晚上,酒足火锅饱后,我提议:“咱们就别进藏了,在成都耍呗。”

“在成都?好哟,可我们回去怎么交待呢?”相公常跑四川,各方面熟得很。

“有什么不好交待的,我们回去就说去了西藏呗。”我道。

“我是不反对哦。”一向对美丽生物有执着追求的华哥道,“可是照片呢?大家等着我们回去看呀。”

“这还不简单,知道我是教什么?我们宣布去哪里,我就负责把照片搞定,以我P图的技术,别说拉萨,就是拉斯维加斯都没问题!”我轻松答道。

“如果有人问我们一路上的见闻呢?”总指挥李兄还是很谨慎。

“我负责写游记,天天表,保证比真的还真。你们以为教授的是干嘛的,论作假谁能和我们比?”我拍着胸脯道。

三位队友彼此意味深长地对视,缓缓点头。

于是,我就开始准备写游记了。

后面游记,写作场景或许是这样的:在成都宽窄巷的一间茶社里,我悠然地接过川妹子捧来的茶杯,望着对面桌上欢声笑语的几位队友,微微一笑,打开笔记本,敲打着键盘:

“今天,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拉萨,我们梦想的地方……”

修订版补记

进藏不用做太多物资准备,除非你要穿越无人区,国道上的各个城镇,什么都有得卖,也贵不到哪儿去。

自驾游如果一辆车超过三个人,还是应该安装个车顶行李箱,那东西看起来不大,乱七八糟杂物能装不少。等你回来就知道,那些杂物十之八九用不上,放车里却太占地方。我们这种行李袋不建议使用,号称防水还会漏水,放进去的东西要用塑料袋套好。

这只行李袋,两年后装在我的老爷车上,陪着我一个人走一万五千公里,穿越西藏、新疆,也是值得了。

本篇是在进藏后几天发布的,那时候还不知道西行何时结束,我也没去过宽窄巷,计划的行程也不会再过成都。绝对想不到,最后我竟然一个人回到了成都,真的走进宽窄巷里,喝着川妹子捧来的热茶,听琴,写游记。彼时已过去了四十多天,回想到这一篇恍然如梦。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而诡异。或许,近三十万字的《西行漫记》都是蓉城一梦。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行漫记·02 男不入川,女不进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