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 广东省省辖市,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珠三角地区西翼经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广东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佛山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其市区历史上是中国天下四聚、四大名镇之一,有陶艺之乡、武术之乡、粤剧之乡之称, 是中国龙舟、龙狮文化名城, 粤剧的发源地,岭南文化分支、粤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以及传承地之一。 以上是网上的佛山概要。却忽视了佛山这方水土上的让人着迷的佛文化。为此,本文努力介绍萦绕佛山的千年佛文化,以期能够帮助人们深入了解佛山。
一
考察佛山地域文化,我们会发现佛文化的精髓在这方辽阔的水土上体现得让人吃惊,不但渗进了佛山的历史、人文和佛山人的生活、工作,也培植了佛山人骨子里的“佛性”。可以说,不了解佛山的佛文化,就不可能了解佛山人。要弄清佛山从哪里来,应该到哪里去,也需要了解佛山的佛文化。
二
外地人乘汽车来佛山,举起车票一看,终点站是“祖庙”。这样,人还没到佛山,第一感觉就来了:这佛山只怕是一个巨大的神坛,祖庙里敬奉的就是佛山的开山鼻祖。这就搞错了。佛山既不是一个大神坛,它的“行由品”跟祖庙也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古称季华乡。现在佛山还有一条季华路,路两旁是佛山重要的经济带,很有名,也让人常常想起佛山的乳名。
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剡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带了二尊铜像前来东土选地,开坛传道。这是一次比玄奘的西天取经之路也不逊色的远行选址之路,只是因为没有引起吴承恩的注意而没有玄奘西天取经那么被世人所知罢了。
达毗耶舍东寻西觅,也不知走了多少年,多少路,当他来到季华乡的时候,一下子便被这方土地上的气象所吸引,不再走了。于是在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佛寺,传佛教。之后不久,著名的达摩祖师又在佛山旁边登岸来到东土,又在这方土地是留下了一路佛踪。
达摩在此登岸后四周环顾后的第一感觉就是东土有大乘气象,但不知为什么没有向佛山方向走过来修造七级浮屠。也许就是因为达摩祖师看到这里已经有人先行在此传佛布道了,这方土地的“佛性”已经显山露水了,没有必要重从头对它开光化性了吧。倘若达摩在这里定居下来,那么,“少林寺”说不定就是佛山的名胜了。
后来,随着时间的年深月久,达毗耶舍建的佛寺倒塌。这当然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就跟中国历史上建过的很多佛寺总有倒塌的时候一样。不同的是,那些佛寺大都是倒就倒了,倒在时间的长河中,被岁月的浪潮冲洗得了无痕迹。
这座倒塌的毗耶舍建的佛寺却不一样,到唐贞观二年某日,佛寺倒塌的塔坡岗上忽然异彩四射。冥冥中忽然有一种神圣力量启示人们发光处有重要的物什要出土。于是,人们便在发光处小心谨慎地发掘。每进一寸,那光便增一份祥和。光环越来越盛,越来越祥和,最后,竟成了一道七色彩虹。这个时候,三尊铜佛出土了。
被佛光照耀下的人们虔诚地把佛像搬起。就在搬起佛像的这一刻,奇迹再次出现了:圣光立即变成了一股清泉,从佛座下汩汩涌出。被佛光一照,这方土地便打上永远醒目的佛印;而圣水,则浇开了这方土地的慧根。
远古的传说总是带着神秘色彩,不可全信,但这“佛性”在佛山这方土地上却是历久弥新地令人吃惊。你看,佛山长期处于化外蛮夷之境,没有什么发展的天时地利等方面的优势,然而,早在唐宋年间,这里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就已十分繁荣。至明清时,更是发展成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和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的“四大名镇”,曾为我国南方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商贸重镇,被列为全国“四大聚”(北京、佛山、苏州、汉口)之一,有“广纱中心”、“南国陶都”、“岭南药材发祥地”的美誉。并且名声显赫。你看,就是在当代修建的 “佛山一环”,在地图上看,是不是很像一道佛祖头上的佛光?
那时以后,季华乡就叫“佛山”了,并且从那时起,佛山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佛教中心,这是有据可查的。
有据可查的还有葛洪、鲍姑夫妇双双历游至此,也立即被佛山的道家风骨所吸引,扎下根来,夫妻双栖于此,结灶炼丹,治病救人。佛山南海区的丹灶镇即由此得名。然而,由于道家重在渡已,没有佛家普渡众生的宏阔海量,葛洪的道风仙骨在佛家面前,没法在佛山繁茂生长,对佛山的影响力也就并不大。
可以说,佛山的历史沿革和历史成就,相比我国的其他地方来,与佛渊源甚为深厚,而来至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则要小得多。
事实上,历史上佛山是一个权力中心鞭长莫及的失宠儿。佛山远离政治权力中心的北庭,加上当时交通条件又不发达,在历经几千年的社会进程中,那个时候最好的交通交通工具也就是马。这样,就算脚力最好的八百里快骑,通过一路的爬山涉水,辗转周折,从京城发出的声音,传达到这里的时候,也要个把月。这样,再强的声音,到了这里,也会因为时效性的减弱而变得声如蚊呐了。于是,疏隔产生了。既然管不着,也就不会很重视。对于这片土地上的民生疾苦,历朝历代都表现得不是很关心。比如,记入正史的有诸如黄河振灾,长江振灾,各地振灾等等,可是,我们始终很难找到岭南振灾的记载。所记载的只有罢官流放到岭南的一大堆名单。由此不难看出,并不是这片土地上没有疾苦,而是疾苦太多,要不然,那些失宠的官员怎么会发配来此呢?
失宠对于古朴的岭南大地来说,却不是一件坏事,倒为它静享宏厚的中华文化清修悟道创造了条件。但这种前进的脚步却十分冷清和孤单。这样的日子久了,就会在人的心里产生惶恐,在四处无靠的情况下,精神的寄托便只能皈依上天了。这种现象,在今天的佛山人身上还有遗迹。许多佛山人一早起床的第一件事是在大门口朝天焚上一炷香,默默地祷告自己的希望。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佛山就像一位苦行僧,苦苦求索。可喜的是,后来的一次“机缘”,迅速使之悟出大道,终成大器。而这个“道”,就是“禅”。
三
我们这个民族和在养育我们这个民族的辽阔国土上,发生过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然而,能称作“机缘”的事情却是寥寥无几。而这样的“机缘”,却偏偏又出自岭南,也许是千年的佛光惠泽,也许是这方土地上的佛泽长久聚集,到了唐朝,岭南的大地上诞生了六祖惠能大师。
这是一个只要提到名字便立即会使人敬仰的人物。不仅是因为他有着传奇般的人生经历,还因为不说到他,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就不完整。
佛来至西方,禅则是出自本土。如果佛没有禅,就是“云端佛”;当然,禅不依附佛,也只是“空禅”。实现佛禅同体的人,是六祖惠能大师。六祖对禅、佛的这一结合,不仅立刻使“云端佛”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佛”,也使中华文化顿时大放异彩。
六祖出身贫寒,没上过学,不识字。一代高僧大德不识字,全凭悟性得道成佛,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奇事和佛门的佳话。这是何等的天资睿智!恐怕也只有岭南这样的“佛地”才有这样的造化。回过头来,从这片土地上生长的“真神活佛”又把这片土地惠泽。其影响,就跟孔子对曲阜的影响一样。直到现在,佛山人身上的一些特性还能从六祖惠能大师那里找到踪影。比如,佛山人特别有悟性,什么事情一看就会,国外再高精尖的东西,一到佛山这里,不但立即本土化了,而且还会迅速赶超升级。你看,广东省目前已有200多个著名品牌中,佛山就占了53个。佛山人不愿意离开家乡,做人有自己雷打不动的原则。当年武则天皇帝多次请六祖到皇宫说法,而六祖面对一道道天子诏,不就情愿引颈受戮,死也不去么?
然而,这些却还只是佛山人与六祖相似的表象,不是核心的。核心的东西是“禅”。六祖开创禅宗一派,在成佛的道路上倡导众生平等,明心见性,直了成佛。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辑录下来,这就是后人熟知的《坛经》,也是中华文化中光耀千古,万世不朽的文化瑰宝。《坛经》广为传播,但在佛山人这里,不但进入了思想,而且进入了生活;进入了对社会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佛山文化。如果要用最精练的文字概括佛山城市文化特征的话,那么,佛山城市文化特征就是“禅”,就是佛山特有的“禅味”。
这个“禅”字,突出的体现是对人的尊重和包容。佛山人跟人打交道,总是称对方为“士”。在地道的佛山人那里,小卖店不叫小卖店,叫“士多店”。在店主眼里,上门买他的东西的人,在他眼里都是“士”。“多”当然是店主期盼,希望上门的人多。“士多”两个字,既大方得体又热情亲切,不但要比西方“顾客就是上帝”高明许多倍,也要早许多世纪。在佛山,地道的佛山人对老板也不叫老板,叫“波士”,没有半点对权力的敬畏,而是对人的尊重。“士”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有品、有尊严、有教养的人。其他涉及与人有关的事项,佛山人都会冠以一个“士”字。比如“多士”、“卡士”、“菲士”、 “甫士”、“贴士”、“晒士”,就是出租车,也叫做“的士”。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六祖当时就是这样开示众生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有善根、慧根和智慧,但要开悟。内心不能觉悟,那么,就只能看到生命这种表象;内心觉悟了,那么,每个人在自己眼中都会变得神圣。这种禅境是多么朴实,多少亲切!这是真正参悟了生命的道理之后,发自内心的生命对生命尊重。
听懂这一佛法不难,但要践行这一佛法却是不易。相传大文豪苏东坡常跟他的朋友佛印一起参禅。有一次,俩个人在参禅的时候,东坡先生问佛印道:“你说我像什么?”佛印笑眯眯地答道:“像一尊佛!”之后,东坡先生又问佛印:“你知道你在我的眼中像什么吗?”佛印说不知道。这时,东坡先生自答道:“像一堆牛粪!”说完,便自顾自地像捡了个大便宜似地笑开了。佛印毫不生气,眼神一如先前亲切。占了“便宜”的苏大文豪回到家里静心一想,立即羞愧得面如火烧,顿感无地自容。因为,内心境界如何,看人便会如何。自己跟佛印对比起来,两种心理境界相差何此千万里!自己这么个人在佛印眼里竟然还是佛,这是因为佛印本身就是佛;而佛印在自己眼里却是牛粪,这是因为自己本身就是一堆牛粪。
一代文豪尚且有“不悟”的时候。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佛山人的根器是多么深厚,对生命的了悟是多么了不起!
我们也不难理解,东坡先生后来被贬岭南时不悲反乐,并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之原因了。其实,不光是苏东坡,其他受贬来此的人也大都因祸得福,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并没有对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产生排斥感,而是渐渐走向了亲和认同,并形成了一种独特文化,这就是岭南大地上异彩夺目的“客家文化”,不但不与传统的岭南文化相冲突,还成为了现在岭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佛山人跟人的意见不合,对某种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不同意去做的时候,佛山人也不会说“不行”、“不可以”之类的拒绝语,而是跟对方说:“唔哒”。就“唔哒”两个汉字的字义来说,意思是“吾”,即“我”不通“达”,但又不知道怎样用“口”来表述清楚。综合起来,就是说,这件事我不同意,责任不在你,而在我。可见,这种做人的“厚”和“量”已经到了何等程度!又比如找工作谋生是佛山人最为关切的大事,在佛山人的心里,没有工作就没有一切。然而,就是这样的大事,佛山人也不说“找工作”,而叫“揾食”,不会因心急而忘了对人的尊重。一个顶着“日头”拿着“器皿”(揾字的字义)的人恭恭敬敬站在你面前说给口吃的,是不是比手里拿着兵戈站在你面前“找”工作的人更近人情,更尊重人,更容易找到工作呢?
佛山文化的基本特征就在一个“禅”字,就是一种量。
正是因为这种量,也使佛山这片土地体现出一种文化上开放的巨大宽容。在佛山,各种文化都能够在这种找到自己的空间。“三教九流”自不必说,就是西方的基督教在佛山也有不少的教堂。这种现象在其它城市是很难找到的。
在笔者看来,这正是佛山人的高明之处。正是因为这种五方杂处,才有这方土地的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人气盎然的景象。这是一种生命的创造离不开的环境。要不然,粤剧、陶艺、武术、龙狮、特色美食等众多的特色文化会在佛山荟萃?佛山又怎能涌现那么多的人才?留下那么多的历史遗迹?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倘若当年朱熹也能像去泉州一样来一趟佛山,那么,他那有名的“泉州满街是圣人”的评语或前或后就会有一句“佛山遍地是活佛”的联句了。 的确,佛山遍地是活佛!难怪佛山中心位置会命名为禅城。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佛山概说的是这方土地的“地性”,禅城则道出了这方土地的“人情”。
四
佛山人不但在处世态度上尽显“禅味”,在生活态度上也是“禅意”浓浓,展现出佛山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文化。其实,在佛山人看来,文化就是活法,就是对人的关怀。这恐怕也是佛山人对文化理解较为独特的地方,并形成了佛山人的“生活禅”。
在传统文化中,历来讲究含蓄,讲究深藏不露,就连穿着,也不许暴露面部之外的身体部位。在中国传统着装里,有长衫、旗袍、短袄等等,而短袖衬衣却是不雅。佛山人却敢开历史的先河,率先穿上了短袖招摇过市,并取名“T恤”,夹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接的缝隙中,向全国传递着一种实实在在的人文关怀:对生命载体——身体的“体恤”。这种人文关怀,迅速在全国得到了巨大的回响。现在,我们无论在哪里,“T恤”已经不再是什么新名词了,穿“T恤”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
不仅于此,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对穿着的要求也越来越崇尚舒适休闲,不再以着装来标榜自己,弄得一派狐假虎威的模样了。其实,考察起来这也是起先于佛山人抑或岭南人的作法。一些在佛山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那些浑身包裹名牌,被饰品、化装品武装到了牙齿的人,说不定从事的是很下贱的职业,而那些穿得朴素得像个农民的人,说不定明天便是自己的“波士”。
佛山人对生活的写意总是体现在人性的关怀上,表现得非常质朴。然而,这种朴里却蕴含着无限丰富的生活境界和精神境界。走进佛山人的家,这种感慨立即就会占据你的头脑:豪华而不浮华,庄重而又鲜活,不但很难找到两家雷同的装修款式,就是家具的款式,盆景的选材都有自己的特点。置身其中,眼前仿佛是一位天才的乐手,演绎的每个音符既是那么地源远流长而又充满着即兴发挥的灵气。
在佛山人看来,一个家,是自己一生的栖息地,走进家门,要有一种能够使心情高兴的感观效果。在佛山,家具不叫家具,叫“家俬”,是“人”的“私”有伙伴,是有生命的,不是简单的实用工具。佛山人的室内装饰盆景也用自然植物,很少用假花假草等人造工艺品,总是要体现一个“真”字。精明的装修公司接纳到佛山人的装修业务时,一般并不马上谈生意,而是跟业主谈一些跟装修毫不相干的话题,可就是这些毫不相干的话题揣摩到了业主的性格和喜好,形成了自己的装修方案,一旦进入正题,便能把业主套牢,余下的就是怎么让业主心甘情愿地大把大把地掏钱了。
但这钱掏起来也不是很容易,如果你公司的工仔不行,工艺毛糙,那么,你想再掏得到业主口袋里的钱,就比登天还难了。所以,每年都有装修公司在佛山赚个满盆满罐,每年也有装修公司在佛山破产,卷起铺盖走人。成焉败焉,都在于这些装修公司能不能进入佛山人的“禅”。
佛山人对生活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们对生活讲究的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可以归纳为一个“品”字。佛山人什么都讲“品”。“品”实质、“品”内容,很少去“品”现象、“品”外表。
佛山人喜欢喝茶,但他们不叫“喝茶”,叫“饮茶”叫“叹茶”。一字之差,两种境界。喝,有点像猪八戒吃人参果,囫囵一下就吃到了肚子里,啥滋味也没弄明白。饮和叹则完全不同,它讲究的是过程,是过程中的体味,是在悟道。
近些年来,佛山人喝茶也是越来越讲究了。首先,在茶具上就不一般。佛山人的茶桌,只要有条件,他们会选百年、千年的荔木树蔸来做,经过打磨抛光,雕龙镂凤,弄得古色古香而又匠心独具,其意是喻示生活的不易。茶壶茶杯也十分考究,要以上好的紫砂烧制。因为,只有这样的茶具才不会使茶味失真。在佛山,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各色茶叶都有市场,因此,佛山的茶行密度在全国也是最多的。这并不是佛山人对喝茶不讲究,而是佛山人对生活的全面理解。在佛山人看来,饮茶就是品生活,而生活是多方面的。因此,佛山人饮茶,用的是很小的杯,饮起茶来跟饮酒差不多,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呷,甚至还要在舌头上慢慢玩味一番,这才叫做饮。
如果你跟佛山人交上了朋友,到他家里去的时候,他一定会用茶来招待你。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学会品茶,如果你急不可耐,把饮茶弄得跟喝茶一样,只怕会被你的佛山朋友看不起。
泡茶的过程在佛山人手里也是特别讲究,第一道茶叫“冲茶”,是不喝的,就是把茶叶上的尘物冲洗干净。从第二道开始才真正进入正题。
这是一个很费工夫的过程,先是把水烧沸,然后冲进冲好的茶叶“温”茶,几分钟后,茶叶便把“温”茶的茶樽膨胀得满满的了,水温也到了刚好可喝的程度。这时,主人熟练地扣住樽盖把整个茶樽端起来,把茶倒进你面前的小小的茶杯里,按人头分配,一人一杯,欲满不溢,恰到好处。那樽里的茶刚好把所有的杯子倒满就没了,于是再“温”。因此,每一杯茶都是一道不同的茶,细细品尝,你才能察觉其中的差异。难怪佛山人把喝茶叫饮茶,不饮,怎能知茶味?相传一休禅师饮茶的时候饮到了“绿树红花”的境界。就算你没有一休禅师的那种悟性,在佛山人家里饮茶,你也能领会到生活的万般滋味和品茶过程的万千风情,一杯茶,便会使你由衷感叹:交上这样的朋友,真的很值!
佛山人弄起吃来也很有禅意,从不搞得花里胡哨,讲究原汁原味,清淡爽口。佛山人做的菜肴,看上去简单,吃上去可口,而你自己回到家里去模仿炮制的时候,却怎么也弄不出那个样子、那种口味来。细细回想才猛然醒悟,那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实烹饪过程相当复杂和考究,实在是一项很难掌握的工艺,原料的搭配,火候的把握真的要妙到毫颠。那是需要心会神专的,是一种烹饪中的“禅”,恐怕也只有佛山人才有这等功夫。
佛山人会吃却不贪吃,从不海吃海喝,这也是佛山人跟外地人的一个明显区别。那些酒楼饭店划拳行令,山呼海啸的吃客,一看就知道不是佛山人。
跟佛山人一起吃饭,真的很有味道。佛山人敬酒但不劝酒,爱酒却不贪杯。他们敬你有自己的敬法。一两杯酒,几碟菜后,主客都“暖”了,就在这个你兴头上来又有点什么说不清的东西在心里滚动的时候,歌声来了,圆圆润润,如梵音顿奏,如丹凤清鸣,男女宾主轮着唱,献歌给你听。此时,你平日对感情、对生活的理解忽然有了耳目一新的感慨。你忽然理解了李白《赠汪沦》那份友情的豪迈和珍贵:“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也忽然想到了白居易《忆江南》的那种盎意和留恋:“江南忆,最忆是吴官。吴酒一杯青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何日更重逢!”酒忽然不是酒,而是人性!面对这情意,再没有酒量的人,也会酒性大起。然而,就在你喝得欲醉未醉的时候,饭上来了。饭后一想,这不是“花未全开月未圆”的禅境又是什么?
就是再不起眼的膳食,到了佛山人的手里,也会变得很有“禅意”。比如,一碗普普通通的包面,在佛山人这里,却叫做“云吞”。端起这样一碗“云吞”,你就是一个再没有诗情画意感的人,也会产生一种自己是吕洞宾下凡的感觉,这个时候,味道真的变了,变得好极了!
在佛山这方土地上,生命是如此地富于创造!难怪数学家陆启铿,思想家康有为,工程师詹天佑,化学家何国钟,昆虫学家胡经甫,飞机自动化专家李明,红外技术专 家苏 君红,天文学家叶叔华,工程热物理专家岑可法,医学遗传学家曾溢滔,信号处理与智能控制专家李衍达,石油地质学家关士聪,孙中山的老师陆敬科以及革命烈士陈铁军等等数都要数半天的中国历史上一批批杰出的人物会不约而同地在这里生长。也难怪顺德的家电,南海的制鞋,石湾的陶瓷,张槎的纺织,山水的电子技术和高明的经济快进,会令世界注目。
五
佛山人会生活,更懂得怎么去创造生活,始终体现出一种对自然限制的超越能力、驾驭能力和不断提升生活质量的能力。这既是佛山人的“智”,也是佛山人的“慧”。或者说是佛山人的“发展禅”。这“禅”,是个什么样子呢?我们可以从佛山历史发展脉系中得到解读。
陶瓷,这是佛山最著名的品牌,也是佛山人的起家的行业,佛山人就是从它发展起来的,考究它的发展史可以对我们研究佛山的“发展禅”具有代表性意义。
其实,这是个自然资源并不怎么样的情况下才会有人去干的行当。抚顺、鞍山、大庆这些有煤、有铁、有油的新兴工业城市自不必说。再看拥有富饶土地的天府之国的成都,拥有政治权力的六朝古都,还有中国那么多古老的拥有水资源的“滨城”,没有一个烧陶的。就是当时经济状况跟佛山也差不多的贵阳也认为没有必要做这种事情。试想一想,如果一个地方土肥水沃,吃穿不愁,还会有谁愿意架起一炉柴草,整天趴在烟熏火燎的环境中弄什么陶瓷呢?
虽然中国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但佛山这块地上却是产不出几粒粮食。佛山位于珠三角中心位置,土地沙石多,一锄头下去,都会碰到石子石头。这也是佛山带“石”字地名多的原因:石湾、石啃、澜石等等。佛山离海也还有一段路,要是到海里去打渔,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条件下,早晨从家里出发,走到海边就下午了,根本干不了什么事。至于指望朝庭,那真是白日梦,佛山人也根本没有做过这种梦。佛山人一开始,能够依靠的就只有自己脚下的这块不怎么长庄稼的泥石参半的土地了。
在这样的贫瘠土地上求生存,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难题。人要生活,可产出的一点点粮食也找不到一个半铜或者半铁的罐子来储藏;人要吃饭,可连做个碗也找不到材料;人要住房,可没有东西能供遮雨。这是一种群体性的苦难,也必须群体合作才能找到出路。因此,现在要问佛山陶业的始祖是谁,翻遍所有的资料也找不到一个具体的人名。陶瓷在佛山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它不可能是一人一时的发明,都是佛山人长期实践的结果。我们可以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智慧!我们也可以想象,这个过程经过了多少次的苦苦探寻,经过了怎样的失败和挫折!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在巨大的生存挑战面前佛山人具有集体合作、百折不挠的执着精神,才实现了对自然限制的超越。
就陶瓷来讲,开始其实也并不是一个东西。严格意义上讲,陶就是陶,瓷就是瓷,这两样东西,有着本质的区别。陶是一种很粗糙的简单工艺的低温烧制品,仅能满足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需要,而且经不起岁月的考验。因此,现在存世的陶器几乎没有一件完好的,就是出土的陶器也有严重的风化、沙化现象。根据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我国制陶的地方并不止佛山一处,用多如牛毛来形容都不为过,但随后被岁月淘汰出局的也多如牛毛。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地方没有实现由陶到瓷的升级。陶在瓷面前一比,再傻的人也知道哪一个好。
早在唐代,佛山就实现了由陶向瓷的全面换代。主要生产瓷盆、瓷砖、瓷瓦、琉璃瓦;生产各种精美的瓷餐具和各种各样的瓷艺术品,甚至还生产瓷卫具。现在留存于世的都已成了收藏界的抢手货,价值不菲。而制陶则摆到的次要位置。一个连饭都难吃饱的地方花这么大的工夫烧制这些东西做甚?这又是佛山人精明的地方。他们并没有把眼光放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而是投向了广阔的市场。正因为这样,他们又凭一把陶土获得了自己土地上的短缺物资,把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大大地扩展了。
于是,我们又可以得出结论二:目光远大,商业头脑成就了佛山人的生存和发展。
然而,据考察,瓷最先并不是佛山人造出来的,而是在东汉末年由浙江人造出来的。唐代诗人陆龟蒙的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就是对这一历史记载和对这一历史的赞扬。瓷的南移也许是因为那段时间逐鹿中原轰轰烈烈的战事把一些不善打仗的“无用”制瓷人驱赶到了岭南这块“化外南蛮”之地,也许因为那些遭贬罢官,连族流放而来的人中有制瓷的技工。然而,这一技术一到佛山,就立即转化为生产力。我们可以想像,实现这一转化需要多大的气魄和机智。先前的那些陶窑需要全面改造,需要很大的投入,但佛山人却敢于迅速做出这种既费劲,又花钱的抉择。
于是,我们还可以得出结论三:慧眼独具,机智果断,一旦选定方向,就全力以赴是佛山人身上特有的素质。
可见,佛山人的“禅”缘起于自强,立足于自省,挺立于自悟,丰富于纳汇,形成了佛山这方土地自强不息,不折不挠,瞰万家之长,纳万汇之优的磅礴气象。也许,这也许就是佛山人的“摩诃磐若波罗多蜜”(《坛经》原语,指大智慧和幸福的彼岸)吧。
不错!与佛山同一时期或较早时期生产瓷器的地方也不少。比如唐与五代的白瓷、越窑、饶窑、柴窑、长沙窑以及宋代的景德镇瓷、龙泉窑、均窑、汝窑、永和窑,官窑、哥窑、定窑,清代的顺治窑、郎窑等。但这些制陶的场所大都不复存在了。而在存世的几处制陶中,又唯佛山最为出类拔萃。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回答这个问题,谁能绕开佛山的“禅”呢?
一方土地上深厚历史,必将注塑一方土地之魂。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魂会展示出惊人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可谓是一路乘风破浪,迅速崛起。到现在,佛山一个小村庄,做起生意来也敢于跟国际跨国公司“叫板”。佛山人仅用了一二十年的时间里,就制造了一座高矗入云的神话。难怪国内外不少研究经济的专家学者,要到佛山,到佛山的村镇来研究考察。佛山经济增量长年保持19个百分点的增长势头,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数。不管人们持怎样的观点来看这一蜚声海内外的奇迹,都不能否定它在神州大地散发出的广泛的借鉴意义。
“禅”的光芒,从远古的洪荒大野的废墟中迸发出来,让佛山人悟出了真正的救世主就是自己的“禅道”,他们在漫长的无人理睬的艰难岁月里,不但没向世界发出过半点怨言,也没有把敬“佛”变成对偶像的崇拜。因此,这片有佛山之大名的古老土地上,却怎么也找不到一座像样的庙。就是最有名的祖庙,陈列的也是佛山优秀的历史人文,而不是那些传说中的菩萨像。上个世纪末,虽然也建了座巨大的“南海观音”,那完全是因为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佛山自己却没有几个人去烧香。这“禅”经过佛山人一代一代的接力传递,又把现在的佛山人照耀得如此靓丽。他们不但创造了世人瞩目的奇迹,现在富裕了的佛山人也没有因富则安的思想,而是昼夜不怠,不断追求,并获得了“生产在佛山,消费在广州”的普遍认同。
智慧、觉悟、行动,笔者看来,这就是佛山这方土地上缭绕千年的引人入胜的“禅”!
六
佛山人的“禅味”是丰富的,是佛山人的骄傲,也是佛山人的根,守住这根,才会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应该向哪里去。
正因如此,我们也应该看到,佛山这方土地上的传统“禅”,并不是完美无瑕。佛山的“禅”,是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佛山人围绕生存问题的反复思考下孕育成长的,很少有较大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其内在的精神家园和外在的实际生活始终只有自己的一峰一峦。不但使佛山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长河中始终没法走出岭南,就是惠能大师宏慈如海的佛法,也只能在中华文化的支流里,以近乎迷信的方式为载体向外悄悄地表达。从这个角度上讲,佛山人的“禅”,是一种“地方禅”。
这一深层的思想积淀必然全面影响社会生活。在佛山,涌现过许多著名人物,但大都是以精于技艺而知名,并且走出家门的人并不多。虽然在近代在这里产生的几个思想家,他们受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一开始也产生过较高的思想动机,但后来却大都视力有限,始终没有看清时代的发展趋势,有的最终还是走到了自己“初心”的反面。
说来真的有点啼笑皆非,最先真正认识并赞叹岭南的外地名人,竟然是宋朝的一位仕途落泊后改行堪舆之术而名声显赫的风水先生。这位先生就是被奉为堪舆祖师爷的赖风岗,即赖布衣。“去京华万里,化蛮烟瘴雨,普泽粤川,从此遂称名郡;踏荒山野岭,抚古柏苍松,犹钦山斗,此志永留人间”。在历史上有关涉及到佛山前程评说的外地名人的文字中,笔者找了很久,觉得赖先生这幅对联才有一种对南粤大地(当然包括佛山)未来的信心凿凿。
赖先生说是说了,但又有多大的影响力呢?恐怕佛山人自己也没有真的去当回事,继续在自己的园子里安心静养。然而,世界在变,时代在变,变化的结果是把地球变“小”了,变成了一个“村”。而在这个“村”的版图上,佛山一下子升级到了中心位置。佛山背靠祖国辽阔的腹地,与广州连在一处,面向南海,直指太平洋,是广袤的中华大地与世界连接的重要纽带。
佛山不再仅仅是佛山人的佛山,它是全中国的佛山,也是世界的佛山。佛山再以不可能像过去那样过自己家园似的生活了,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已经赋予了佛山人必须文化担当和历史责任。人们也把更多的希望的目光投向了佛山。生活在佛山的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应该勇敢地面对和承担起来,因为,你生活在这片神圣的热土之上。
然而,当来自各方的脚步打破佛山千年宁静,当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汇的时候,佛山抓住了历史的机遇,迅速实现了自己的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佛山人却没有实现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的升华,精神层面变得驳杂甚至涌进了不好的因子,甚至产生了“排外”情绪,人文关怀也在一定程度上已被冲淡,精神的追求开始变得不重要,对物欲的向住成了很多人的主目标,这种主次颠倒如果不能及时纠正,那么,对生命尊重就有会淡化为冷漠终;对创造的执着就会演变为投机性钻营;对美好的追求就会被人忘记……
好在佛山人立即醒悟,把文化建设摆到了重要位置,比如持续十多年的“创安”、“创文”工作,让整个佛山成为全国文明城市之星。而面对疫情之生死大考,佛山人的表现更是感动四方。佛山不但全力控制了疫情,还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支援了湖北等地区抗疫。
光芒四射的“佛光”再次从佛山绽放,吸引着天下“朝圣”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