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少女如何面对纳粹暴行?

安妮的日记停在了1944年8月1日,她三天后被捕,她和姐姐在第二年的春天死在了卑尔根-卑尔森集中营里。从此,我们永远失去了这个 善良、活泼、率直、坚强、有毅力,爱思考,有主见, 在受到责备和委屈后,仍以微笑面对生活的小女孩!

《安妮日记》是一本二战后出版的国际畅销书,全书的主体,是一个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在大屠杀期间写下的近二十万字的日记。日记中的安妮经常谈论犹太人在欧洲的集体命运,谈论战况,表达对战争结束、重获自由的殷切期待,她的乐观,她超出自身年龄的成熟,赢得了读者的钦佩与感动。

安妮·弗兰克,于1929年生于一个德国犹太人之家,上边还有个大她三岁的姐姐。1933年,安妮四岁的时候,由于希特勒的纳粹党在德国上台,全家移居荷兰阿姆斯特丹,父亲入职当地的一家公司,得以维持全家人的生计,直到1940年德军进占荷兰。

1942年6月12日,过13岁生日的安妮收到一个日记本作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一个月后,由于风声日紧,安妮全家不得不躲进公司楼上的一间密室里,这一躲就是两年多。1944年8月4日,他们的藏身地点被发现,全家人都遭到逮捕,被送进集中营,安妮不幸遇难。一家四口中,只有父亲奥托·弗兰克幸存,他在战后回到阿姆斯特丹,找到了这本日记,并在朋友和亲属的劝说下,于1947年将它出版。

了解到这些背景,当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本书时,内心是悲痛与不舍!

躲在密室里的还有温达安一家,包括闻达安夫妇和他们16岁的儿子皮特,以及牙科医生杜瑟尔。在这样一个无时无刻不在释放恶意的环境里,安妮同她心爱的日记在一起,却能持续地释放出乐观、专注、不屈以及希望的力量。可以说,这本20万字的日记,是一场发生在狭小密室之中的反法西斯战争,也是一场一个人的战争,这个战争虽然不及外面的炮火硝烟,但也足以令人动容。一个13岁的少女,天性乐观,也曾陷入恐惧和苦闷,她靠着对自己的专注来抵抗恐惧和苦闷,渐渐走出了低谷,她找到了知心朋友,对周围的人,对所有被迫害的犹太人,则都有了更加富于悲悯的认知。可以说,在日记行将结束的时候,安妮已经完成了一桩了不起的业绩,那就是在邪恶势力的黑云压城之下,她挽救了自己的精神,挫败了纳粹想把所有犹太人变成惊弓之鸟的阴谋,对未来怀抱着崭新的希望和梦想。读这本日记,我们会不由地感慨,无论是纳粹党徒肆虐的险恶环境,还是暗无天日的密室生活,都无法阻止这样一个美丽少女的绽放。

日记中的安妮开朗直率,无话不谈,她经常谈到密室中大人们对她的指手画脚和严厉批评,她心里充满了委屈和无奈,但她总以她的乐观开朗去化解,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理解了大人们在那种极端环境里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种情绪和心理的缓解,安妮也逐渐走向了成熟。在她十四岁生日时,写道:“作为这个避难家庭中最小的孩子,我得到的确实远远超过我该有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是她第一次说出一句感恩的话。再后来,她写到:“虽然现在遭遇不幸,生活艰苦,但我不会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因为有时候想的越多就越没有活下去的勇气。懦弱不是我的个性。如果我们还有机会走出秘密小屋,有在大自然里享受一切美好事物的那一天,我相信我们一定能从大自然中找回失去的幸福。因为大自然里有上帝的爱!上帝的爱属于那些快乐、勇敢、充满信心的人。感谢上帝,既让我拥有健康的身体,又让我得到了皮特的爱!虽然现在的生活圈缩小了,但只要拥有爱和理想,就一定能获得幸福和快乐!”

在那种极端的环境里,秘密小屋的成员从来没有停止学习和读书。安妮一直在学习速记和外语,更把书籍作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我经常在想,安妮能拥有如此多的优点和与她年龄不符的成熟,不停地学习和阅读一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这么完美而又时刻渴望自由和相信胜利的安妮就这么无情地被纳粹法西斯杀害了,同着被迫害的600万同胞一起。安妮就如同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里的那个红衣小女孩一样,在茫茫的灰色中给人一丝希望,而最终走向毁灭。

此时,我不由想起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文中写到一个细节,在长廊两边的墙上,是数以千计的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面对死亡还微笑着的姑娘,难道是另一个安妮吗?

文章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东西可供报道。这里天气晴朗,绿树成荫,门前还有儿童在打闹、嬉戏。”

      ——谨以此篇献给“奥斯维辛解放75周年”

后记:《反犹主义》的作者是历史学家史蒂芬·贝莱尔。

犹太人:古代巴勒斯坦的重要民族,以信奉上帝的犹太一神教为荣,自认和周边的其他民族不同,高人一等,因此,他们总是反抗入侵巴勒斯坦地区的其他民族,到了公元一世纪末二世纪初,犹太人发起两次反抗罗马帝国统治的大起义,起义被镇压后,罗马皇帝下令把他们逐出巴勒斯坦,犹太人从此流散到世界各地。

“反犹主义”:欧洲世界对犹太人的厌恶与仇恨,已经延续了将近两千年;在长达数百年的欧洲现代化历程中,酿成了大屠杀。

一、欧洲的反犹传统:

根源:宗教分歧。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脱胎而出的,信徒认为,他们通过耶稣,与上帝建立了新的约定,按他们的逻辑,犹太人本来就信仰上帝,现在更应该与时俱进,皈依基督教,而犹太人拒绝这么做,而且犹太人还是导致耶稣被害的凶手,所以反对犹太教,就是基督教与生俱来的一部分。犹太人成为基督教世界中一个特殊而尴尬的存在。他们被允许生活在基督教世界,但必须处在从属的、低级的位置上。

三点成见:

1、认为犹太人无知而浅薄;

2、认为犹太人很邪恶。只要发生了什么坏事儿,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就是,“这是犹太人干的!”;

3、认为犹太人很贪财,见钱眼开,一个个都是守财奴和吝啬鬼。

结果:到了20世纪上半叶,反犹主义的声浪在德国达到了顶峰。

经济反犹主义者:害怕和嫉妒犹太人的富有,号召剥夺犹太人的财产;

文化反犹主义者:批判犹太人的浅薄,说他们在伤害德意志的灵魂和精神;

科学反犹主义者:说犹太人是劣等种族,应该被淘汰;

政治反犹主义者:声称犹太人在酝酿一桩可怕的阴谋,通过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摧毁西方文明、最终统治世界,最终酿成了二战时期的大屠杀。

历史教训:以大屠杀为巅峰的现代反犹主义,究其根本,是德国式现代化:那种集民族主义、种族主义、集权主义于一身的国家现代化的产物。要预防这类悲剧再度发生,需要一个自由、包容、多元的政治社会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们要容忍和支持差异的存在,每一个小团体的权利都能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尊重。

你可能感兴趣的:(《安妮日记》:少女如何面对纳粹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