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把理性挂嘴边了

十二个互不相识的人,因为一起案件,演绎出了人们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在这场关于有罪无罪的辩论中,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故事都被展开来。

12个学生家长,因为自己孩子补考,组成了陪审团。这些人来自社会不同阶层,有出租车司机、急诊室医生、保安、教授、保险推销员等。他们在听取学生法庭审理后,将对一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谋杀案做出最终判决。按照规则,他们必须达成一致,才能结束审判。

案件似乎并没有太多争议,楼下老人证词和对面楼上女人“亲眼所见”,还有留在犯罪现场的凶器,似乎都很明显的显示凶手就是那个富二代,第一次投票的结果是11人认为有罪,而仅有的一个反对票,只是因为仅仅5分钟就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不可接受,想讨论一下,矛盾就此拉开。

北京人对河南人的偏见,群众对干爹干女儿的有色眼镜,父亲与叛逆儿子的矛盾,底层人对有钱人的仇富心理。

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8号陪审,3号陪审,7号陪审,10号陪审,

8号陪审,作为一名检察官,身上所秉承的是浓烈的“正义责任感”与“公民意识”,谁也不能随便宣布一个人有罪,除非证据确凿,也正是他让整个事件向前推进,可以说是因他而起的。

3号陪审,出租车司机,因为脾气不好,儿子离家出走,后来跟老婆离婚,所有的结论都是不带逻辑。出于与“对逆子的不原谅”一直坚持有罪判决。后来在“对儿子的宽容、自身错误的正视和负面情感的全面崩塌”做终无罪判决,

7号陪审,小卖部老板,学校的小卖部商贩,迫于生活压力,油嘴滑舌,经常被各种人使唤,因为仇富心理做出有罪判决。

10号陪审,一个收房租的北京本地人,对外地人有歧视,出于“好事的小民心态”一直坚持有罪判决。后来“父爱”做出无罪判决。

虽然影片《十二公民》的结局以圆满结局,似乎也在宣告理性占据了上风,但是真的是这样吗?作为局外人的我却陷入了沉思。影片毕竟是影片,但是生活还是会按照它固有的方式继续,10号陪审,最后出于“父爱”做出无罪判决。5号陪审员出于“感同身受”,改判为无罪,3号陪审出于对儿子的宽容,以及负面情感的全面崩塌做终无罪判决......唯有1号陪审和4号陪审,出于理性的证据被推翻而做出无罪判决。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自认为自己由理性支配的,但是梁宁在她的《产品思维30讲》里,告诉我们驱动一个人的更多的是情绪:愤怒、恐惧、焦虑,这些才是驱动一个人最根源的东西,这些都是主观的切自我的,而不是理性,我想这也是我们在面对客观世界的时候,不自觉的会带有固有偏见的原因吧。

只有当自己的心结被解开,自己的诉求被大家听见,才能陆续从“自我”“主观”中跳出来,开始关注事情本身的疑点和证据的不可信之处,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客观的去评判一个人是否有罪,直到最终达成和解,所以别在把理性挂嘴边了,而是放在心里,随时拿出来使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再把理性挂嘴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