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情”与“大道”辨析,论文忠轩主郑玄鲲的书法艺术——渤海居士冯志亮

郑玄鲲,名郑林,字玄鲲,号文忠轩主,汉族,现就职于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民族英雄林则徐七世嫡外孙,林则徐研究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市民革中山书画社会员,郑玄鲲先生书法专业研修于清华大学书法研究生班。郑玄鲲先生同时还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国内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为国际注册美术师。

书法不是抽象艺术,书法的定义是意象性。康定斯基是19世纪初期在德国发展的俄罗斯籍画家,他是抽象派的鼻祖。所谓抽象艺术,最主要的两点是:一是抽去思想的内涵;二是用点、线、面、块、色来表现作者的情感和对美学的阐释。这种艺术理念与书法有着天壤之别。

因为西方人不识中国字,读不懂内容,只看到笔墨线条的流淌,所以他们对书法的解读只停留在表象上,而无法深入解读其深度的精神内核。而书法最主要的是文字的情感和文学的内涵,即所谓的“书以载道”。乾隆评价怀素草书时引用的一段话特别好:“云中龙爪不模糊。”书法就如同藏在云彩后面的龙。其首尾俱清,这是具象;首尾均不清,这是抽象。也就是说,书法是具有丰富文学内涵的抽象化了的汉字书写艺术。其表现形态在一些人眼里是抽象的,但抽象并不能概括书法的全部特征。

书法,形、意是其雄厚的创作基础,形是字的体态、结构,意由形和情感结合而生,书法家要通过丰富的笔墨和线条变化、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表达书写情感和书写意境,可谓“随形而绰其态,审势而扬其威,每笔皆成其形,每字各异其体”。书法家作书之前产生的书写情感有一种本意,书写情感的变化发展围绕着书写本意而展开,当情感欢快时,笔意就圆润流畅;当情感抑郁时,笔意就苦涩凝滞,甚至在书写不同的文字内容时,产生和抒发的书写情感与运笔用意均有所不同,这最终形成了书写意境。从书法创作的构思到作品的完成,再到作品的展示、作品的欣赏,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要围绕着表情达意进行,因此,表情达意是书法重要的功用和目的。与文字不同的是,书法艺术的魅力在于它无色却有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以中和之美、自然之美以及神韵之美,生动地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

古人对此有个概括,叫做“意象”。观赏书法不应把书法的内容与形式分开。文辞的内容与书法的线条形态,节局创意有着内在的联系,不能把书法与内容割裂开来而作为一种“纯书法”的审美。也就是说,撇开文辞内容,书法作品在视觉上的审美有其独立性,我们所感知的是一种“包含了内容”的形式。

一些书法家试图摈弃文辞,在作品中有意对汉字结构作增减、重组、切割,目的就是为了证明“带汉字意味”的线条组合本身的审美价值,但这算不算完整意义上的“书法”,只要还是搞“书法”,而不是其他什么艺术,就不能彻底摈弃汉字。任何一门艺术都允许有一点“边缘性”,允许作一些跨门类的交叉性尝试,但我们认识一门艺术的本质特征,总是要看它的主流、历史、成因。

我的职业是教书,写字、画画都是业余爱好。怎么走上这条道路的?我祖父能画些写意花卉,我小时候喜欢画画,受了祖父的熏陶。因为常看到他老人家拿着笔,花鸟虫鱼,草草几笔而成。那时我想当个画家挺有意思的;后来就拜贾义民先生为师。贾先生博通画史,对于书画鉴赏也极有素养。常带我到故宫博物院看陈列的古书画;后来又介绍我认识吴镜汀先生,跟吴先生学。学了一段,挺有长进。慢慢就有人求画来了。有一次,一位长亲命我画一幅画,说要装裱后挂起来,我感到很光荣。但长亲又说:"画完后你不要落款,请你的老师题写。"那意思是说,我的字太差,这对我刺激很大。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写好字,给自己争口气。这样,一辈子就跟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承恩师陈垣先生的提携,在辅仁大学教国文,研究诗词、韵律、文法。抗战胜利后当过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负责鉴定古书和文物,也在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兼过教授。解放后又参加过《红楼梦》程乙本注释、《清史稿》标点。这些都是对我一生很有意义的经历。因为学海无涯,每一个工作都促使我去学习、研究,这样我也就在文史、文物、书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不敢说有多少成就,一辈子都在学倒是真的。学问方面是这样,书法方面也是这样。

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并传承千年,未曾间断。从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体系完备,更涌现出如李斯、程邈、陆机、王羲之、颜真卿、怀素、苏轼、赵孟頫、文征明、吴昌硕等各代书法名家,成就了书法千姿百态之貌。从晋人尚韵到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到元明尚态;从古朴到浑厚,从严整到酣畅,从重形到抒情,书法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审美情怀。

美丑的审辨,一般地,只有真美的东西,才会让心感知其真美,从而使心灵产生审美愉悦,相反只会产生厌恶。当然,有学习、临摹、创作实践者,这种感知和审辨能力更强。所以,视觉美的形成应该是功力、学识、情趣等的综合体现,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肤浅的形式杂耍。

书法创作的人,“心”是第一性的,“视觉”是第二性的;书法审美的人“视觉”是第一性的,“心”是第二性的。审美主体在书法的审美过程中,需要调动“眼看”和“心品”,或者两者在不断地转换甚而一致,达到共鸣。所以我认为:书法“形式美感”与“内在精神美”两者不可偏废,应互为作用,互相提质,才可成就“大美”。这就是我对书法美与书法审美的粗浅认识。

能把字写好是技术,能把“情”写出来才是艺术,因此书法要把文化当主体,不能把简单的笔墨当主体。古人说书法是“小道”,指的就是技法方面。书法同时也是“大道”,因为它表现的是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哲学、中国的伦理价值以及中国人的人生态度等。“小道”可以悦人耳目,“大道”可以震撼心灵。古人说:“非志士高人,不得言其妙。”

这句话说得特别有道理。书法是有生命的,不是僵死的,每一个字都是一个生命单位,书法是文人向社会发出的生命信号。由此看来,书法既是“浅学”又是“显学”,既是“简学”又是“难学”。书法既通俗又高尚。就是说,书法既平易近人,又高深莫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认识汉字的人都会对书法有不同的兴趣,而且对书法也会有不同层次的理解,所以它有广泛的文化基础;但是并不是识字的人都能讲出它的深刻内涵和深奥的审美意趣。

一般来讲,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比如小说、剧本、绘画等,都能找到生活中真实的影子。而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其“影子”在哪里?书法跟其他艺术不同,它不是从生活中来的,也不是从自然中来的。我们知道,画家的创作是从自然中来的,绘画作品是对自然界的反映。

如其所绘人物、花鸟、山水等,都是对自然界中物象的形象描述,是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物象进行的反映。而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生活经验,都可以去解释它。如果画家画马不像马、画虎不像虎,大家也能很容易地辨别出来他画得不像。而书法不同,它没有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参照物。对于一般人来说,认识和理解书法有一道坎儿。这道坎儿是什么呢?就是文化。如果你不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你就不能理解和认识书法,也不会成为书法家。

无论如何,眼睛老看,手老写,看得丰富极了,他也就可以随便批评谁对谁不对了。当然那个对不对的内容,他说的就未必对了。你想想,各人一个手法,各人一个习惯,他说不合他那个习惯,就不对,那恐怕也不合适。所以我觉得还是得多看多写。多写多看这才重要;但是只多看多写还是不行,我觉得还得多临。

拿那个古代某一家的方法,他那个结构、位置很重要、我是这么想的--这是我个人一个不成熟的感觉--我曾想,写字有三个次序:把一个字拿来,鉴赏一个字,比如是"天"或者是"三",简单的笔画。眼睛看着,手底下笔写着,写完了并不好看。第二就摹着写。薄纸铺在帖上头。现在更方便了,有塑料薄膜,蒙在帖上,不致泅到帖上。按着笔画写。第三,就对着字帖再写。经过这三个,就截然不同了。我这是笨办法。我觉得临也很重要,光看恐怕不解决问题。

些年来,正是因为让我特别钟爱书法,所以它已成了滋养我生命的甘泉,应当说,与笔墨、碑帖一起走过了二十多年。然而,对于我来说,写了这些年的字,越来越认识到学习书法其“临悟参半”的重要性,确实能让人化古为今,得心应手。

在我看来,书家如何尊重书法,关键是要弄懂临就是临帖,悟就是参悟的道理,从辩证的角度看,两者关系密不可分,互为补充,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长期坚持不懈,用心实践锻炼,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想,学书法的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吧。

的确,学习传统,临摹经典是伴随每一个书家一生的功课,也是每一个书家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尊重书法,首先,要做到临帖就是与古人对话、交流思想,是继承传统、学习传统的主要方法;其次,临帖是创作的基础与前提,喻之于战,临帖是没完没了地练,创作是摧枯拉朽地快;再有,创作是个人知识、经验、追求、思索与智慧的综合产物,它不是空中楼阁,它产生的背后是大量积累。

事实上,这二者之间往往出现断层,而连接它们的就是思索与智慧。如果说古法是源,那么书法作品中,也就没有传统,也就没有法源,也就不足去观,因为法是从古代经典的碑帖临习中获得,每临一帖,始重形似,书家不但要从中学会古人的用笔变化,掌握结体奇特之处,而且还要临到后来神形兼取,能够背临,当临帖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如何出帖,同样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临不是目的,一味摹帖,越临越俗,越临越死。要想使书法作品产生变化,写出新意,就必须参悟,在临中悟,在悟中临。前人云:“规矩因学而成,变化由悟而出”正是这个道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吐故纳新,才能达到“入则重规叠矩,出则奔逸绝尘”的艺术境界。

另外,我觉得梁山舟、张芑堂、杨惺吾三家论学书入门,有一个不足的地方,都是偏向"神",这是不全面的。如果一个学书的人对字的"形"尚不熟练,怎么能看其"神"?所以我以为,学书入门似宜先熟记其"形"。记"形"的方法,应该先记其形状、长短。如某字某笔长、某笔短,什么角度,什么方向,等等,实际上书法问题,在基础阶段,都是很细碎具体的东西,你会了就有模样,不会就没模样。所以初学的儿童,应该先写"照格",蒙着写;后写"背格"。熟悉了,再看帖写字。

如果初学的识字不多,即要求其看"神",问其神要行要坐,还是要飞,恐怕未必能说得出来。拙见以为,入门者(只论初学,不论年龄),先看帖上一个字,即仿写一个字;二用透明纸罩在帖上描写一次;三,再对帖临写一次。如此写上一段时间,而逐渐记住某字某笔长,某笔弯弯曲……字的形状逐渐熟悉记住,这样入门,从"形"到"神"(全貌)就逐渐可以了然。

从内容的选择上,主要针对不同的形式的作品,,书写内容要根据形式来确定。写一些生僻的内容还是比较好的,不要因为你写的内容一下子就被评委看出来,这里面哪个字掉了,哪一个字错了,很多小孩子都能背诵的唐诗,大家最好不要写。我们写小字,用手札式和手卷,特别是后面加条幅,拼接的这种形式,现在非常多,也是现在小字书写的一种常规模式。

对于内容的选择,我认为平常在写二王一路手札时候,最好不要抄写唐诗,唐诗的用词太过精炼,每个字的独立性比较强,像古人经常书写的那种口语化的字不是太多,建议大家抄写书论和画论,这是比较常规的做法,还有抄写清代的诗话,比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袁枚的《随园诗话》,还有《容斋笔记》等,还有就是可以写一些自己的学书体会或者创作感言,这样一来,如果是文字通畅的话,评委很难去挑你的毛病。

另外现代的短消息文化也可以加以运用,比如朋友之间交流的短信也可以作为书写的内容,当然不能公开的短信就不要写,以免出现什么短信门事件,影响不好。写一写常规的短信就好。

至于手扎式也是我们在书写当中,常规的表现手法,对内容的选择,选择的余地和空间还是比较大的,最大的弊病就是从众心理,我认为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短消息文化还是比较发达的。

谈了书法,再谈谈书法热,谈谈书法热背后的一些冷思考。单就书法而言,喜欢书法的人越来越多,练习书法的比比皆是。从书画院到百姓家,从校园到公园。中华文化的春天来了,书法的春天来了。

拍手叫好之余带给我们的思考是什么呢?书法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书法练习能够修身养性,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而书法家是我国书法艺术的集大成者,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人都有社会属性,相应的也都有一份社会责任。书法家要爱书法,艺术来不得造作掺假,要追根溯源,一点一画一丝不苟;要严谨规范,身正艺精。书法家要有高度,有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中国文化人共同的情怀。书法不仅仅书写汉字,更承载了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融注了中国人独有的思想与智慧。如果只是把书法作为谋利的手段,只局限于个人利益就太渺小了。

作为书法家,公众人物要意识到示范性,公益性,也就是社会责任。艺术家作品、人品是要被学习仿效的。具有深远的示范效应,不能谬种流传。不能以讹传讹,更不能以丑为美,东施效颦。以怪,异,错为荣。明明一只母鸡正常下蛋,非得炒作成下了个地球。不故弄玄虚,不哗众取宠,少些功利,多些责任。

冯志亮,笔名禾子尼,号渤海居士,别署集雅阁主人,河北秦皇岛人,佛教信徒。被誉为IT培训师、网络分析师、网络策划人、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品牌通创始人。曾提出关于网络广告价值排斥论的“蓝海观点”。蓝海观点的提出对于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并成为我国网民对网络真正了解的一个标志,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0年春,冯志亮毅然摘下互联网行业带给他的诸多光环,正式皈依佛家净土宗,并成功完成行业转型,开启了人生另一个崭新的篇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传播。2013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宗教学系特聘教授。冯志亮涉猎广泛,书法绘画造诣深厚,并热衷于文学历史,亦是一位古体词人和家史家谱研究专家,主持编纂《姓氏寻根手册》380部,《百家姓家谱》180部,并著有《渤海诗词集》《传记写作基础知识教材》《家谱编修讲座培训资料》《家史家谱编修实务教程》《家史写作实例分析》《家谱年谱编修实录》《姓氏文化讲座资料》《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法的“情”与“大道”辨析,论文忠轩主郑玄鲲的书法艺术——渤海居士冯志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