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从没有想过我能啃完这本700+页的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哈利波特与火焰杯》,这里简称《哈利·波特4》)。
还记得刚拆开《哈利·波特4》时,倒吸一口冷气,这么厚,什么时候能看完啊?结果,花了一个星期,我完成了这项艰巨而又甜蜜的任务。说它艰难,是因为从来没有看完过这么厚的英文书;说它甜蜜,是因为故事一波三折,耐人寻味。
合上书那一瞬间,心里特别开心,感觉万里长征又近了一步。
在此也想碎碎念一下这段时间阅读英文的一些体会。
01.关于选书
在英语阅读上我向来不自信,英语阅读也一直是我大学里较为头疼的一项。每次看着别人抱着厚厚的英语原版书,总是心生羡慕。好不容易下了决心把书买回来,硬着头皮翻了几页,又默默地将其束之高阁——因为,真的看不下去。
今年在家比较闲,又冒出了买英文书的念头——我心心念念的《哈利·波特》。为什么我会选择《哈利·波特》呢?两个原因。
第一,大三看完了哈利波特的系列电影,很喜欢电影里气势宏伟的魔法世界,既然电影如此精彩,原著一定更加有趣吧?
第二,《哈利波特》系列书籍虽不是名著,但作为畅销世界的英文小说,其语言通俗易通,受人喜爱,换句话说,接地气。
要知道,如果一本书的语言晦涩难懂,普通人怎么看得懂呢?看都看不懂,又怎么会广为传阅呢?好的读物,前提是大家都能看懂。
比如,《红楼梦》是四大名著,真正看完的人却不多。《红楼梦》由文言文写成,手法上也与现代文有所差别,多多少少会有阅读障碍。高三那个暑假我曾立志看完红楼,却止步于前八十回合,现在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
阳春白雪是好物,却不适合刚起步的阅读者。对我们来说,读一些有趣又接地气的文本,会更容易坚持下去。英语阅读也一样,如果刚开始挑战英文书,我的想法是,读自己熟悉的故事,比如先看电影,再看书,或者先看译本,再看英文。因为已经知道了故事情节,读起来才不会云里雾里,一些不熟悉的词也能猜出一二。
02.遇到单词不要停
在英语阅读中,总会遇到很多新单词,作为新手,一看到新词就开始打退堂鼓,然后掏出手机开始查单词。
我在看《哈利·波特1》的时候,就喜欢停下来推敲每个新词,这样阅读很累,因为阅读的美好几乎被新单词磨灭了。读小说的快乐莫过于享受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当我们停下来去查单词的时候,我们的阅读兴趣就被打断了。察觉到这一点,我开始要求自己不查新词,而是一鼓作气读下去,然后我发现,那些新单词根本不会影响我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这些新单词,其实就是纸老虎,看着恐惧而已。
关于要不要查单词,我想先介绍两个阅读方法——精读(intensive reading)和泛读(extensive reading)。
什么是精读?精读就是在阅读文本时,对文本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都理解透彻。
这个方法适用于一些经典名篇,或分析阅读真题的时候。比如上英语课时,老师便会带着我们逐句分析整篇课文,这就是精读。
那泛读呢?泛读只要求阅读者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就行了,至于文中的细枝末节,其实用不着钻牛角尖。我在阅读《哈利·波特》时,用的就是泛读的方法。
我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巩固之前所学的英语知识,二是培养英语阅读习惯,提高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显然,不查单词更加利于我达到阅读目的。当然,如果遇到一些高频率的新词句,实在影响阅读,那也不妨停下来翻翻词典。
在日常的英语学习当中,精读和泛读两种方法结合使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3.坚持读下去
《哈利·波特》系列一共8本,这是第4本,前面三本加起来也就这么厚。读完这本书,也无意间提升了我对英语阅读的自信心,而这是我目前最欠缺的。
说实话,毕业了,在专业素养上变得更加焦虑。想想工作后,花在专业学习上的时间将会更少。语言学习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长时间输入不够,语言水平肯定会下降,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培养英语阅读。
记得大一时遇见一个老师,说的一口标准的英音。她说:在生活中,她几乎都是阅读英文,很少看中文,甚至很多时候,她的英语思维比中文思维还要好。当时还觉得她走火入魔,现在方知那是真爱。
我自然做不到完全沉浸在英语世界里,但我可以尽其所能地去接触英语,听英文音频、看英文视频、看英文读物……
究其原因,还是不想放弃英语学习,虽已毕业,前路远矣,只希望这份热情能够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