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育学》笔记3 之人类六类实践 2022-06-04

一、人类共存实践原文

p13-28 人类共存实践有六种形式:劳动、伦理、政治、艺术、宗教、教育。

劳动实践是通过改造自然获得生存资料。

道德礼仪的行动同样是这种意义上的实践,它转变了,人类没有天生行为模式,用来控制其相互作用的根本困境。人类的相互作用必须创造出不直接规定去行动,而是在对实践动机的审视和判断中,不断重新适应变化的行动情境的道德规范。

政治行动同样是这种意义上的实践,它的起源是规划一个社会未来的必要性,它通过对未来的政治行动不做总结性规定,而是未来社会对未来的协商进程保持开放的方式,来实施政治统治,转变这种必要性的困境。

宗教行动同样是这种意义上的实践,他是活着的人与死去的人之间的实践。他通过他人的死亡经验来引发与对自己死亡的确信,来寻求对人的存在意义的理解。

艺术行动同样是这种意义上的实践,它对世界做出描绘,让我们在避免亲自行动以获得美学经验和美学再现的情况下,面对各种实践形式之间复杂和紧张的关系。

p38教育实践:人是作为未完成的生物,来到世界上并通过教育才真正成为人的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他的确定性。人在教育过程中获得的确定性是通过教育实践本身产生的。

p27
p18

二、启示

(一)新知

人类共存于世,必然参与的实践有劳动、伦理、政治、艺术、宗教、教育等六种形式。劳动实践是获得生存资料的手段;伦理实践是群居生物共同生存必遵的伦理规范执行实施;政治实践为更好地未来共存发展提供可能;宗教实践来寻求对人的存在意义的理解;艺术实践是间接经验的传承;教育实践是作为未完成生物的人,真正成为人的人途径。

(二)启示

人是群居生物,要较好地生存于世,必然经历参与劳动、伦理、政治、艺术、宗教、教育等六种形式的实践,这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共性。

这六种实践相依相存,没有高下之分,共同铸就了人的一生。

所以才会360行行出状元,才会有的人情世故练达,有的专业痴迷,各自在不同实践中收获各自的精彩。

那么对如下论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你是大学生连这个都不会?”、你是博士怎么还不如我个卖菜的看事明理?真的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吗?-----是不是应该看出定性的狭隘偏执错误?

农民工、外卖员、小商贩、家庭主妇、律师、银行家、医生----都是在做着人类共存六类实践中的某一环,谁离了谁都不行,获得智识各有千秋,一招鲜吃遍天行不通,君不见抑郁症、自杀者等生活不幸福者很多很多,就是因为以偏概全,没能认识到六类实践的共存,形成的角色认知偏差导致的傲慢不自明的后果。

参考文献

本钠《普通教育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普通教育学》笔记3 之人类六类实践 2022-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