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观色犹如察看天气,那么看一个的脸色应如“看云识天气”般,有很深的学问,因为不是所有人所有时间和场合都能喜怒形于色,相反是“笑在脸上,哭在心里”。 “眼色”是“脸色”中最应关注的重点。它最能不由自主地告诉我们真相,人的坐姿和服装同样有助于我们观人于微,进而识别他人的整体,对其内心意图洞若观火。察言观色是一切人情往来中的基本技术。不会察言观色,等于不知风向便去转动舵柄,世事贯通无从谈起,弄不好还会在小风浪中翻了船。
职场活用 在职场中,察言观色就尤为重要了。要提高求职的成功率,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充分的准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合适的仪表等不可或缺的要素外,求职者还要学会在面试时候“察颜观色”。 小李是一个很有经验的广告策划人士,至今换过好几份工作,薪水一次比一次高,因为每次跳槽应聘新的职位,他都能如愿以偿地得到想要的职位。 问起小李的求职经历,他的经验很简单,就是看“脸色”行事。他介绍说:“求职场上招聘和应聘双方见面是不可回避的重要环节,在面试中如果能读懂招聘方的‘脸色’,从对方的脸色、神态和举止中揣摩出他的意图和所求,应聘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
再比如,薪水和待遇问题是双方的敏感区,当你提出自己所期待的要求时,对方脸露难色,或者是态度没有刚才自然,说明这方面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假如这个职位对你很重要而不想放弃,那么你就应该妙巧地表示愿意适当放低要求,从而避免仅仅因薪水问题上的小小分歧而错过一个理想的职位,假若低于这个要求你不能接受时,也不妨直截了当点破,看对方表述时的脸部情态再作决定。 当然,想真正解读出对方的心意,有时不能只听他说了哪些话,更要紧的是看他是如何表述这些话的。求职者应尽量多到求职场上“实战”,才能更好地把握“察颜观色”这项求职技能。
译文 “骨”有一定的气势,头部骨骼以相互关联、气势贯通最为高贵;互不贯通、支离散乱则略次一等。总而言之,只要头上没有恶骨,就是面相再好也不如头相好。然而,如果头大而天庭骨却不丰隆,最终也只能处于卑贱的地位;如果头圆而佐串骨却隐伏不见,多半要沦为孤贫的僧人;如果鼻骨冲犯了两眉,父母必难长寿;如果颧骨紧贴眼尾而颧峰凌眼,一定缺乏子孙后代。这里的富贵与贫贱的差别,有如毫厘之短与千里之长,相差是十分大的。
碎次之”。“联”,就是联结,引申出来就是相互联结贯通,没有明显的断裂状,看上去是完整而圆润的一体化的骨结构。这样的头骨自然五官均衡,与之相配,可谓“仪表堂堂”、相貌标致英俊。 “碎”,与“联”相反,指联结不完好,有明显裂纹。就如一段木头,木质坚硬,没有裂缝疙瘩,自然是上好的家具材料,反之,则没有多大用途,自然“次之”。 “头上无恶骨,面佳不如头佳”,这里又体现了古人重视骨相的思想。“面佳”,一个人从相貌看,很英俊,五官端正,但不如“头佳”,意即不如骨佳。 既然说“面佳不如头佳”,是否头大就好呢?《冰鉴》跟着论述了这个问题。“头大而缺天庭”,还是不行。“缺天庭”,就违背了均衡原理,也就是骨相有缺陷,不符合“头以联者为贵”的原则。这种大头,往往会是大脑欠发达、智力不佳的表现,因而说“终是贱品”。
圆而无串骨”,如果头骨联结而有圆润,似乎很好,但如果没有峥嵘之势,缺乏一种气势,也不能算好,有“半是孤僧”的命运之相。这种状况,如果太阳穴上的“辅弼弓骨”能突出来,也能避开“孤僧”的命运。 “头大而缺天庭”“圆而无串骨”,二者充分说明古人对骨相的定义大致是:骨大骨圆,不错,但以饱满而有峥嵘之势者为贵,否则,仍不能言贵。 在最后,《冰鉴》中还淡论了“鼻骨”与“颧骨”。 “鼻骨犯眉”,指鼻梁骨一直冲到了眉心,有越域侵犯的势态。这样自然不好,破坏了平衡原则。结论是,“堂上不寿”,即克伤父母。但另有一种情况,是鼻骨“连眉”,而不是鼻骨“犯眉”,文人若如此相,即是贵。
处世活用 曹操北征乌桓以后,威震北方。因此,匈奴派了一位使臣来内地侦探虚实,其主要任务就是看看这位曹丞相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曹操身材不高,他怕自己不够威武,压不住匈奴使者的气势,便在部下中挑选了一个面貌身材很有气魄的,来扮作“曹丞相”,他自己却扮成一个卫士,手执大刀,站在“丞相”的座椅旁边(那时座椅从西域传过来不久,名叫胡床)。
头部是容纳大脑的地方。我们很注重头部对身体机能的影响,却忽略了对头部形状的深入分析。事实上,人的头部形状蕴涵了丰富的意义,能帮助我们看穿人心。 曹植的《洛神赋》里面形容传说中的洛水女神就用到了“奇服旷世,骨相应图”。建安风骨虽然更多的说的是文学风格,但是风骨也是人的节操的表现,从中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气质、品性如何。
代画家贯休所画的十六罗汉像,他将罗汉的形像表现得骨相奇特,胡貌梵相,姿态各异,曲尽其志,成为传世名作。这就是说,骨相与当事人的天资禀赋以及修炼得道的情况形成了无法分割的有机体,是一种精神化的呈现。中国还有一个很有名的俗语叫做:“画虎画皮难画骨,画虎不成反类犬”,画出了骨相就生动传神了,否则就走样了。 姚广孝是帮助明永乐皇帝朱棣篡夺帝位的一名谋士、功臣。他本是一名和尚,法名叫做道衍。自幼出家,本应该远离红尘,去深山古寺伴着黄卷青灯过那诵经坐禅的冷寂生涯。他却偏偏热衷于俗务,追逐功名,周游于声色繁华之地,出入于王侯将相之家,想寻找一位可以依靠的主子。 那时,明太祖朱元璋死后不久,继承帝位的是他的孙子朱允炆,这是一个十分软弱的青年人,根本控制不了局面。几位皇叔都虎视眈眈地觊觎着帝位,其中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实力最强。
姚广孝说:“老僧最善相面之术,多年以来云游天下,阅人多矣,从未见如大王一样非凡骨相,岂是久居人下之人?如今国家初立,凡事皆是未定之局,望大王善自珍重。如大王能令老僧追随左右,老僧一定奉一顶白帽子加于大王顶上。” “王”字上加一“白”,即是皇帝的“皇”。姚广孝这一马屁拍的正是地方,朱棣立刻将他视为心腹,留在自己身边。
不光是明主需慧眼识英才,英才也应有同样的慧眼识别明主。跟对主人往往于官场或职业生涯中少走弯路,甚或有平步青云之效。通过骨相识人,定能够增强自己人生的竞争力。 人体对骨相的要求应该是均衡、相称,符合要求的,被称为佳骨。骨相长得好,一般意味着先天遗传和后天发育良好,身体健康,充满活力。并且,骨相好的人一般姿容端正,风度翩翩,常常给人以好感和美感,得到人的青睐。人们对“佳相”或“恶相”早已“胸有成竹”,因此,对“佳相”关注有加,对“恶相”则无端仇视,如此一来,本来很难论证好坏的“佳相”或“恶相”就被人为地变成了现实。民间常说的“象鼻鹰嘴,挖人脑髓”就是“恶相”在一般人的脑海中留下的“口碑”。
值判断而形成的,并没有科学依据,因此,我们在了解有关知识时不要被古人的局限所迷惑,而应以科学的态度来审慎看待有关问题。
何为刚柔 原典 既识神骨,当辨刚柔①。 注释 ①刚柔: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和宗教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组对立统一的范畴,刚指坚硬、强劲,与柔相对。易卦中有“乾刚坤柔”一说。 译文 已经鉴别出神骨的清浊优劣之后,应当进一步辨别刚和柔。 解读 曾国藩认为“神”和“骨”为相之根本,继之则需辨别“刚柔”。原典中的“刚柔”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对应的词语:如刚柔即阴阳,刚为阳,柔为阴;刚柔即上下,刚为上,柔为下;刚柔即外内,刚为外,柔为内等。刚柔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彼此保持均衡为常态,一旦失去均衡,事物就失去常态而发生变化。 人不可无刚,无刚则不能自立,不能自立就不能自强,因而也就不能成就一番功业。刚是一种威仪,一种自信,一种力量,一种不可侵犯的气概。自古以来,哪一个建功立业的帝王将相不是自立自强闯出来的呢?哪一个圣贤不是各有各的自立自强之道呢?孔子可算是温柔敦厚的典范了,他讲中庸之道,讲过犹不及。可他也有刚的时候,他当宰相才七天,就杀了少正卯。由于有了刚,那些先贤们才能独立不惧,坚忍不拔。 人也不可无柔,无柔则不亲和,不亲和就会陷入孤立,自我封闭,拒人于千里之外,以致四面楚歌,柔就是使人长久挺立的东西。柔是一种魅力,一种收敛,一种方法,一种使人如沐春风的光彩。哪一个人不是生活在人间,哪一个人没有七情六欲,哪一个人离得了他人的信任与帮助?再伟大的人也需要朋友,再精彩的演说也需要听众。
然而,过刚易折,过柔则靡。早年曾国藩在京城,就喜欢与那些名气大、地位高的人作对,这其中当然不乏特立独行、不畏强暴的意思,但他肯定也因此吃过不少苦头。不然的话,曾国藩也许不会认识到天地之道,应刚柔并用,实在不可有所偏废。刚,并不是指暴虐,而是指坚强;柔,并不是指卑弱,而是指谦逊宽容。 然而刚与柔二者孰先?道家老子主张柔弱胜刚强。 孔子提倡“中庸之道”,执乎其中,不左不右,不刚不柔,刚柔相济。此种学说成为后代处事的原则。曹操的谋臣荀攸是一位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的人物:“荀攸深密有智防,自从太祖征伐,常策划密室,时人及子弟不知其所进言。”太祖每称赞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夸自己,不计劳苦,智慧可及,但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超过。”
之间,击退齐国挑衅,保持鲁君的威严,这是以刚济柔之勇举。蔺相如奉命使秦,完璧归赵,威武不能屈,然其让车于廉颇,顾全大局,道义相尚,这是以柔济刚之义举。所以刚以柔济,柔以刚济,刚柔相济,才能有理有节有利,这是成大业者必备的素质。 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古代政治家多贵柔尚宽,柔能接物,宽能得众,这是封建政治家的处世哲学。
可见刚与柔非特指一个人的个性,更是思想修养的要求。要掌握好刚柔之术,当先端正思想路线,不急议,不争势,不结党,不欲速,以柔守之,以刚正之,刚柔相济,无往而不胜。 处世活用 为什么柔弱胜于刚强?鬼谷子以量变到质变的道理说明之:“柔弱胜于刚强,所以积弱可以为强;大直若曲,所以积曲可以为直;少则得众,所以积不足可以为余。” 周朝名士常拟将死,老子前去探望,说:“先生病得厉害,有什么遗教可以告诉弟子吗?”常拟说:“你不问,我也将告诉你。我到故乡下了车,你知道为什么吗?”老子说:“过故乡而下车,不是说不忘故乡吗?”常拟说:“嘻!是的。过乔木而低首趋走,你知道为什么吗?”老子说:“过乔木而低首趋走,不是说要敬老年人吗?”常拟说:“嘻,是的。” 常拟又张大他的嘴问老子:“我的舌还存在吗?”老子说:“是的,舌头还在。”“我的牙齿还存在吗?”老子说:“牙齿不存在了。”常拟说:“你知道其中道理吗?”老子说:“舌头的存在,是因它有柔性;牙齿的落掉,是不是因为它刚硬?”常拟说:“嘻!是的。天下的事理尽在这里。我还有什么话再告诉你呢?” 春秋战国时期知罃的故事十分著名,其原因就在于知罃能够不卑不亢、外柔内刚地对待楚王。
楚王说:“即便是这样,你也要告诉我些什么。”知罃不卑不亢地说:“好吧!托君主的福,作为囚犯,我能回到晋国,我的国君如果杀了我,我死而不朽。如果由于君王的恩惠而赦免了我,或是君王同意把我杀掉祭祀祖先,那我也死而不朽。如果蒙君王恩宠,再让我承袭原职,分担晋国的政事,率领部分军队驻守边城,即使遇到楚国的文武官员,我也不会违反礼仪,不会有二心,只好竭尽全力,尽做臣子的本分,如果说有报答的,这就是我要报答大王的。” 楚王听了这番话,知道不能折服他,就对大臣们说:“晋国的臣子真是无法争取啊!”于是,楚王用隆重的礼节把知罃送回了晋国。 楚王对知罃的这番谈话,大概有两个意图,一是想找个空子折辱晋国的战俘,一是想留下一些后路,为将来的楚、晋作战争取晋国的人心。但知罃始终不卑不亢,逐次回驳,弄得楚王灰头土脸又无可挑剔,最后只好以礼相送。知罃的这种以柔为主、柔中寓刚的答辩成为千古名论。 在自然界中,柔胜刚,举不胜举,水至柔,但能穿山灭火。老子认为,流水之所以能穿山灭火,是因为水性最柔,一泻千里。在社会现象中,弱小的一方战胜强大一方的例子,亦比比皆是,如小国战胜大国,弱国战胜强国。
职场活用
莉莉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高级职员,她的能力是有大家目共睹的。无论是业绩,还是文笔,都堪称单位的一流水平,这一点上司也是充分肯定的。莉莉个性直率,说话不会拐弯抹角,不高兴了脸色立即大变,脾气来了管你是领导还是同事,都免不了受她一顿数落或质问。有很多同事喜欢她这点,可是她也于不经意间得罪了不少人,犯下了职场中的大忌。 前不久,单位提拔了一个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和业绩都不如她的女同事。莉莉十分生气。平时上司就对这位女同事特别关照,什么提职、加薪等好机会都想着她,好事几乎都让她承包了,一年之内竟然被“破格”提拔了三次。而自己的业绩明明高出她好几个档次,可上司好像视而不见,只是一个劲地让她好好工作,而好机会总落不到她的头上。
处理不好与同事的关系是导致离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其实,如果能恰当运用一些人际互动技巧,不仅能在职场瘟疫爆发前打上“心理疫苗”,也能在瘟疫暴发后运用以柔克刚的方法隔离疫情。 1.抓住贵人 如果冲突的对方是决定你未来的“贵人”时,无论如何不要抱怨,也少用“讨厌”“烦死了”等一系列负面的词语,而是采用一些探讨和请教的口吻,如“我不确定自己是否处理得当,请问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吗?” 2.强化赞许 直接邀功当然不妥,最好是对别人给予的肯定进行正面强化,比如上司或同事因某事赞许你时,及时回应“您的肯定让我备受鼓舞”。 3.做好准备 沟通前打好腹稿可以避免感情用事、言语伤人。可以套用的沟通格式是:引发的事件,自己的感受,对未来的希望,比如“你昨天在众人面前批评我,这让我很受伤,我很希望今后避免这种事发生,我们就此谈一谈好吗?” 4.诚实自省 被“对人不对事”地否定让许多人恼羞成怒,美国职场教练米兰达·肯尼特曾建议人们在发飙之前先花些时间,以冷眼旁观的心态诚实地自省,分析一下这个人为什么针对你:他只这样针对你吗,是否也这样对待其他人?这个人是不是让他想起谁来了?很多时候,一个人在你面前的表现不代表他的本质,而是你给他加上了某种个人标签,比如一个人的成长伴随着与专制父亲的无效对抗,在遇到一个说话不饶人的同事时,积怨自然来得更为猛烈。 5.直面现实 英国心理学家桑迪·曼恩指出,当工作在生活中的地位日渐重要时,人们在办公室里会变得格外敏感和偏执。曼恩建议,在每次心中不快时,把事件的来龙去脉详细地记下来,把注意力放在细节而非感受上,就能保持超脱状态,不会把情绪带到工作中。 6.控制反应 在一些存在恶性竞争的办公室环境中,总会有一些人不幸沦为牺牲者。在这种形势下,最重要的是控制好自己的言行,充分表现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即使成为别人错误的替罪羊,也要保持礼貌;对待他人的恶行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让流言飞语左耳进右耳出;不随大流,埋头做好手头的工作。长此以往,是非也会慢慢消弥。 7.扩展信息 《你的工作你做主》的作者约翰·李说,随着工龄的增加,自我判断、社会认同感都会越来越受工作的影响,对办公室里的评价也容易过敏。所以遇到冲突时,可以多听取同事以外的人的意见,扩展信息的来源,以便全面认识了解原由,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