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在硬邦邦的床板上,但灵魂却舒适得像躺在席梦思大床上

北漂,在我知道这个词的时候,是从一部电视剧叫《奋斗》中知道的。现在北漂的人们跟奋斗里的主人公一样,奋斗在北京一线,住在北京十八线以外,却时时谈及理想,眼里闪着异样的光。

前段时间的北京沸沸扬扬,一群北漂彻底没了家,不,应该说是没了住的地方,即便那个地方又窄又脏,却偏偏安慰着他们孤身来到北京的落寞。

北京欢迎你?

一线城市像块大磁铁,吸引着周边地区的人趋之若鹜地赶来。

北京比起磁铁,更像是天堂,只要是没去过北京的,都想着去那里,无论是走一遭也好,还是在这里安家立命也罢,都留着,都漂着。

但是,北京似乎不太像08年那首“北京欢迎你”唱的那样欢迎你,而是在用一层层障碍在为难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住房问题。从四合院到平房,从平房再到地下室,留给我们的地方越来越小,但是却又越来越多的人赶来。

不过好在,即便是来自五湖四海,样貌出身、年龄能力不尽相同的我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在这座城市里实现自己的梦想,创业、唱歌、跳舞、画画….

还没死就住进了棺材房。

北京的住房问题不是唯一,所有的一线城市都是这样。用最小的空间,容纳最大的理想。90后、80后、70后、甚至60后,窝着在同样的小屋子里,做着他们此生最伟大的事业。

香港的房子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劏(tang)房,俗称棺材房,是底层打拼人士的住所。

有人戏言,还没死就已经住进了棺材。这句话里透着多少无奈。

笼房也是代表之一,人们蜷缩在里面,像极了被生活所困的野兽,低吼,却无可奈何。

香港是以后的北京,或者说是现在的北京也差不多

寸土寸金,你来了,也未必有你的落脚的地方

来广州第一件事,学会了报喜不报忧。

2016年,广州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404万人,增长率4.0%(数据来源于中商产业研究院)。这个数据需要这样看,日本2016年总人口数达到一亿两千六百八十万,即广州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小半个日本了。

这么多理想四面而来,广州却无处安放。消费日益高增,工资却丁点儿没上升,勒紧裤腰带已经没什么用了,住的地方已经削去了大半的收入。

大多纠结在月薪3000+的我们,看看现在广州1500能租到怎样的房子

黄村附近,城中村,人口杂,巷子里也是脏乱差

团一大地铁站附近,这个房源位于华西路小区,楼房墙面都有点剥落,安全性不知。

公园前地铁站附近,北京路步行街民房。房间铺的是木制地板,有点像青旅的小房间,如果你想做饭,可能这个小空间会限制你的发挥,食神也难搞。

也许你当初你怀揣着各种打拼的念头来到这里,压根没想到每天拖着疲累的身体回到住的地方会这般尴尬。

用一句之前微博流行的话说,“谁在家里还不是小仙女小公举”。

外出创业、打工很苦,苦到家里的电话打来,我们学会了报喜不报忧,住得挺好的,吃得也不错。

只是在这里,没人会轻易放弃。你说房子差,那我就要为大房子打拼;你说工作环境糟,我就做到换个环境比得上硅谷的地方;是的,北京的北漂们沦落到连房子没得住,香港的棺材房住着活深深的人,广州的大半工资花在烂尾楼里,不过好在,你我都不愿轻易放弃。来到这里,虽未做足准备,却能咬牙坚持到底。

不是老家的饭不好吃,网速不够快,而是北京、广州…这些地方能容得下我追求的灵魂,总有一天,连肉体,它也会舒适得躺在席梦思的大床上,自由翻滚。

你可能感兴趣的:(睡在硬邦邦的床板上,但灵魂却舒适得像躺在席梦思大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