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内容梳理(八)

第10章 攻击行为:伤害他人

什么是攻击行为?伤害,损毁,破坏性行为。意图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者言语行为。分为敌意性和工具性。敌意性攻击行为由愤怒引起,以伤害为目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只是把伤害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大多数恐怖活动属于工具性攻击。谋杀大多是敌意性的。

攻击行为的理论。


在分析敌意性和工具性攻击行为的原因是,社会心理学家主要有三种观点:1.人类有基于生物本能的攻击性驱力;2.攻击性行为是对挫折的自然反应;3.攻击行为是习得的。

攻击性行为确实受到遗传,血液化学成分和大脑等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挫折产生了愤怒和敌意。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我们的攻击行为是习得的。

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能诱发攻击行为的事件通常不仅包括挫折,还有一些令人厌恶的体验:疼痛,令人不适的炎热,受攻击,过度拥挤等。

厌恶事件而非挫折才是敌意性攻击行为最基本的诱发因素。受到侮辱攻击尤其容易引发攻击行为。侮辱性的情境。

攻击线索:看到武器。

媒体影响:电视,色情文学和性暴力,电子游戏。

群体影响。群体通过责任扩散使攻击行为增长。通过社会“传染”群体能够放大攻击倾向。

如何减少攻击?

宣泄。通过发泄来减少愤怒的情绪,如同火上浇油。暴力并不能实现宣泄。

把对“你”的指责重组成“我”的信息,以一种能使别人更好地作出积极反应的方法,交流感受。

社会学习观点。避免给人们以错误的不可达到的预期。奖励合作性的非攻击性行为,忽略攻击行为。

体罚起消极作用,惩罚是一种令人厌恶的刺激,它塑造我们所尽力阻止的行为。暴力少年和虐待孩子的家长大多出自于严酷启发来管教孩子的家庭。可以训练计划,鼓励家长强化期待的行为,自己代表的观点。 观看榜样。增大武器的获取难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会心理学》内容梳理(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