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坚信时间、文化、地点是建筑设计的要素。
贝聿铭
”
从入门大厅左拐一直走到尽头,我们就可以看到苏州博物馆所展示的展览区。
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因为占地小如何才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示出展品?
当时的贝聿铭先生就用吴字概括了这一点
主要划分了吴地遗珍,吴中宝塔,吴中风雅三个部份。
吴中宝塔分为塔放瑞光、宝藏虎丘。
主要展示的是由东吴时期的瑞光塔发现的珍贵文物。
吴地遗珍分为晨光熹微、争伯春秋、锦绣江南、都会流韵。
主要展示的是苏州当地出土的考古文物。
吴中风雅分为书斋长物、陶治之珍、攻玉巧计、雕镂神工、文房雅事、闲情偶寄、草堂墨戏、锦绣浮生。
主要展示的是苏州在明清时期的所藏、所赏、所玩的精美工艺品。
象牙雕龙 (清)
象牙雕人物船 (民国)
因为馆藏中的珍品较多,以下我们将会挑选一些经典的收藏品来进行解说。
1
吴中宝塔
塔放瑞光
瑞光塔,始建于东吴赤乌四年,发过历代的重修,考古专家在瑞光塔第三层塔心的砖龛内发现了一批五代和北宋初期的珍贵文物,有铜质镀金塔,银杏木彩绘四大天王像内函、地藏、观音、如来佛菩萨像九尊,北宋的木刻《妙法莲华经》等。
真珠舍利宝幢 (北宋)
苏博镇馆之宝之一,1000多年的历史。是用珍珠等七宝等连起来的供奉舍利的容器。
幢高1.22米,整体由楠木制作。须弥座呈八方形,代表了佛教的八方天。往上可以看到每个转用都有跳跃的银狮子,银狮子对应的是供养人像。中部是木制描金勾栏,盘绕的是须弥山、须弥海和九头龙,在四周祥云站立的是四金刚和四天女。仔细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衣着都栩栩如生。
龙其是这条龙,因为这条龙身上用的是珍珠36000多颗,用银丝编丝而成。
须弥山上站立的是八大护法天神,在天神背后就是这座宝幢的主体部位,正对着我们的这几个字是,南无摩诃般若波罗蜜。而就是在这里面发现了8颗舍利子。最顶端的是塔刹,塔刹是用一颗3.4厘米的珍珠结顶。
银杏木彩绘四大天王像内函 (北宋)
木函外壁上画彩绘四天王像,分别为东方持国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南方增长天王。
从绘画价值上来看,上面有唐代画圣吴道子的绘画遗风。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上面的红绿颜色特别鲜艳,在古代这种绘画原料都是用纯天然材料制作,比如白色就是用蛤蜊粉,红色则是用朱砂,这种矿物质的分子比较高,这也是保存比较好的重要关系。
在内壁写有“大中祥符六年四月十八日记”字样,从此才得知它真正的名字和入藏时间。
舍利子 (北宋)
葫芦瓶里总共有9颗舍利子,是展厅里比较重要的文物之一。舍利子是古代得道高僧圆寂火化后留下的结晶体。可惜的是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无法得知是哪位高僧的舍利。
铜观音佛像 (宋)
这些器物都是出土于瑞光塔中,和真珠宝幢一并发现。
宝藏虎丘
秘色瓷莲花碗 (五代)
这件越窑秘色青瓷莲花碗由碗和盏托两部分组成。通高13.5厘米。特别是它的釉色均匀,碗身外壁、盏托盘面和圈足均饰重瓣莲花,如浅浮雕状凸起,构思巧妙,恰如一朵盛开的莲花。
整件莲花碗呈现出玉一般的温润感,被认为是五代、北宋年间秘色瓷标准器。为什么秘色瓷这么珍贵,主要一点是当时在这件文物出土时,我们中国还没有发现秘色瓷。直到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现秘色瓷,秘色瓷是古代皇宫的一专属瓷器。现在是整个展厅的镇馆之宝之一。
2
吴地遗珍
晨光熹微
晨光熹微,出自于陶渊明的诗句,展示的是苏州史前的陶玉器。苏州,处于长江三角洲太湖东部,在这里主要展示的是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时期出土的文物。
马家浜文化
距今将近有7000年的历史,因为它采用到了红陶,颗粒比较粗。
崧泽文化
距今大概6000多年,崧泽就是现在指的青浦这一带,在古代的时候,它还是属于苏州的。这时候的器物相对红陶来说比较规整。
良渚文化
主要以黑皮陶为主,由600多度的低温烧制而成。良渚时期的陶器技术比较相对成熟,普遍采用轮制烧法。
相对比,良渚文化的陶器比较规整。在它的身上会有很多符号,这种符号可以理解成人类生活当中文化的产生,也可以说是一种生活印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的延续。
彩绘陶罐 (良渚)
这是一件良渚文化时期的彩绘陶,材质是泥质红陶,出土于吴江的梅堰遗址。他的口沿两端有穿孔,肩腹部有水波纹组成的装饰带,造型十分规整。
经专家鉴定它是最早出现的漆绘陶,在近五千年历史能这样保存下来已属不易。这其实是我们的祖先使用的水器。
玉琮 (良渚)
玉,石之美者。所以这件玉琮在真正意义上还是属于石头,这是一件在良渚文化早期比较大的玉琮。
《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这件玉琮是用来祭地的。形态是外方内圆,应对的是天圆地方的说法。在他的十二道划痕,具说划痕越多,他所祭拜的神灵地位就越高。
玉壁和玉瑗 (良渚)
这里是玉壁和玉瑗,玉瑗和玉壁的虽然类似,但是作用是不一样的。来区别的话,就是看他中间的圆的直径的大小。如果直径大于它这一圈的话就称为玉,如果小的话就是玉壁了。
石耘田器 (良渚)
1956年出土,器身上有个圆孔,用于安装木棍和木柄,这是在古代的一种生产工具,在器身两边还有摩擦的痕迹,主要用途是稻田除草用的。可以看出早在良渚文化时期已经开始注重田间管理。当时太湖流域的农业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争伯春秋
这里主要展示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和玉器,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争霸春秋。吴国以其精湛的青铜兵器和精美的玉器为世人乐道。
蟠螭纹三足提梁铜盉 (春秋)
盉是一种酒器,从上面的纹饰来看,这是一件当时身份高贵的人才能使用的一件铜器。夔龙形提梁,扳手为蟠螭交相衔接状,圆腹,口沿处装饰兽面纹,下方装饰回纹。
实际上这是一件楚国的器物,但是楚器因何出现在吴地?
铜壶,铜匜与铜鉴 (春秋)
这三件就是水器,就是古代存放水的工具,一般情况下这三件是配套使用。尤其是铜匜与铜鉴,也就是用铜匜把铜鉴的水舀出来,这就是祭祀的时候要净水,铜匜有个口沿,水慢慢地流出来,然后侍女拿来接水。铜鉴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当镜子用。
玉敛葬饰件 (春秋)
这是苏博比较重要的一件文物。1995年出土在真山吴国王室墓中,玉面饰共八件。虎形玉饰代表双眉,较小的拱形饰代表双眼,较大的拱形饰代表鼻子,玉瑗代表面颊,玉琀代表口。玉面饰是覆盖在墓主的面部的玉器。
发现之初,是覆盖在死者身上,这件饰品发现的时候是散落的。这件衣饰和金缕衣不同的是,他是用麻线来串连。
主要由玉面饰、珠襦、玉甲、玉阳具饰组成。珠襦即上衣,由红色的玛瑙管、绿色的绿松石珠、乳白色的玛瑙珠和无色透明的水晶珠相间串成。在玉面饰、玉甲片、阳具饰上均刻有纹饰,纹饰精美无比,是玉器中的精品,或认为金缕玉衣的前身。
锦绣江南
这里主要展示的是自汉迄唐的陶、瓷、金、铜器。西汉时,拥有盐、铜之饶的苏州已是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在当时,各种制船业、制瓷业、纺织业等迅速崛起。
定窑白瓷六出大碗 (南宋)
在宋代时有汝、官、哥、定、钧五大官窑,这件白瓷就是出自定窑。
呈花朵造型,第一眼看的时候你会发现他的碗口看似残缺,其实缺口的部份在碗的内壁延续的是六根筋脉,也就是名字上所说的六出的意思,相当于六个花瓣的意思。
石屋(钱仓)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有种羽化成仙的概念,在墓中放置这样的东西,代表着人们去世后也享受着好的生活状态,里面的钱币是真正的古币,但是可惜的是拿不出来。
五连罐 (吴)
出土于吴王孙权的父亲孙坚和他的哥哥孙策墓中出土。算是一种罕见的陪葬品。又称谷仓罐,可以存放谷物,放在墓中也代表了古代人们在去世后也有食物可供使用。
褐釉鸡首壶 (东晋)
东晋时期的产品,这种黑瓷主要是在烧制的过程中铁元素的增加。鸡通吉,所以这样的饰物在古代比较多见。鸡嘴鸡冠为出水口,鸡尾为把手。
六朝青瓷 (六朝)
这里的六朝指南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青瓷属原始瓷的一种,整体表面的釉不是特别明显,它是属于一种低温釉,大概在900多度的低温烧制而成。表面的釉不够,整体的效果就不会那么亮,也比较容易碎裂。
都会流韵
主要展示元明时期两个重要的墓,元未张士诚母亲和明晚期王锡爵出土的文物。如冠服、首饰、刺绣等随葬品。
三透雕玛瑙饰 (明)
苏州虎丘王锡爵夫妇合葬墓中出土的文物。官至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这件玛瑙饰不规则形状,作者根据玛瑙的不同玉髓纹饰,因材施艺,采用镂雕、高浮雕、透雕等多种技法雕琢而成。正对着的是一只梅花鹿的造型,边上有松树、灵芝等图样。而在它的另一面是寿星公,小孩,猴子跪拜的情景。
发现时被握在墓主人手上,可以看出是墓主人心爱之物。
明式家具 (明)
典型的苏式家具,属于生活中常用的家具按照一定的比较微缩后放在墓葬中。有衣架,床,椅子等。是现代研究明代家具的标准。
银奁 (元)
银奁相当于古代女子化妆用的器具,采用纯银锤凿而成,相当于首饰盒。发现这套银奁的时候,里面存放着大大小小24件,包括剪刀,梳子等。
银镜架上面有凤穿牡丹的图案,直到现在为止,还可以折叠。
金镯 (元)
苏州元未时张士诚父母的合葬墓出土,镯端成龙头,口叶金珠,环以圆珠连接成龙身,形成比龙夺珠之势
3
吴中风雅
书斋长物
这里放置的是明代的书房,进入后发现文人气息特别浓郁。
明代的桌椅琴棋书画都包含在了里面,尤其是中间的那张桌子,桌子是由海黄黄花梨的材料制作。窗外是一株腊梅树,梅花的气节也能表现出明代文人的君子气概。
这是根据文震亨,著《长物志》十二卷,分述室庐、花木、书画、几榻、衣饰香茗等,其中一卷记载了家具二十余件,一一都有详细的造型、尺寸、装饰和作法。
陶治之珍
这个展厅主要宋元清时期的瓷器。瓷器并不是苏州特产,但是苏州的文人墨客,名相贵胄特别的多,因为流传下来了这么多的精美作品。
龙泉窑瓜楞荷叶盖罐 (元)
龙泉窑主要烧制青瓷。这一件釉色亮丽,尤其是盖子,像莲叶一样,整件器物匀称丰满。龙泉窑是流传下来比较珍贵的产物。
观音坐像 (元)
这是一件磁州窑的作品。仔细观察,这件观音是带胡子的,从佛教刚传入中国,观音就是男相的,慢慢地才演变成一种柔美,慈祥的女性形象。
哥窑贯耳瓶 (南宋)
这是一件五大官窑中哥窑的瓷器。贯耳瓶主要从古代文化投壶的游戏中而来的,在当时更多的时候做为摆设用具。
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 (明 永乐)
永乐时期的压手杯极其少见。据说全世界只有三件半,这就是其中保存的比较完整的一件。所谓压手,就是你在拿这件器物喝水的时候,它的碗沿正好是成人虎口的弧度,拿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仔细看一下这件器物内壁有一些冰裂纹,说明它是真正使用过的。
甜白釉绶带葫芦扁瓶 (明 永乐)
甜白釉是明永乐朝景德镇官窑所创制的半脱胎白瓷,胎薄釉莹,有甜净之意,故名甜白瓷。这件器物外形模枋了阿拉伯的金属器造型。据说是当时永乐皇帝特别喜欢的东西。
青花镂雕人物碗 (清 康熙)
在瓷器中这种镂雕形式是属于比较少见的。镂孔的纹饰,这件器物胎壁特别薄,最薄的地方不超过一毫米,这样的技法以及当时制作工艺,留传到现在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攻玉巧计
苏州明清时期的玉器雕刻,在当时,好的玉器都进贡到了北京,但是好的雕刻技术还是要属苏州最为突出。
白玉渔家东船形摆件 (清)
由整块和田玉雕刻而成,雕刻技术十分丰富,采用了阴刻、阳雕、透雕、圆雕等多种技法,将乌篷船雕刻的栩栩如生,船上人物的五官刻画精细,个性鲜明,透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白玉双龙耳杯 (清)
明清时,出现玉物特别多。杯两侧雕有两条小龙,龙口微微张开,两个爪子紧紧巴住杯子的口沿,龙尾贴在杯壁上。神态生动,雕工精湛,表现了当时清代的琢玉技艺。
白玉镂雕山水人物香薰 (清)
在古代,文人墨客都是用这样香薰用在衣服和卧室中,用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所以这样的一件器物,在古代书房属于比较常见的。比较独特的地方的是这件香薰两端是用碧玉镶嵌而成的。
碧玉蟾 (清)
这是苏博里相对最大的一件展品。蟾蜍是古代的一种吉祥物,代表了一种财富。这块碧玉蟾是典型的新疆和田碧玉,用整块料原雕而成。它的作用是放在贡台上的一件贡品。
雕镂神工
黄杨木雕观音 (民国)
黄杨木因为生长周期缓慢,所以这件作品也属难得。整个质地光滑,纹理细腻,尤其是人物的神态动作,细到观音的指甲盖都能看清,由此可见当时的工艺水平。
核雕猴桃 (清)
橄榄核雕算是苏州的另一门出众技艺,这件器物主要是一件装饰作品,猴子的头部十分光亮,也就是包浆特别明显。在方寸上让神态如此丝丝入毫,说明其非凡技艺。
文房雅事
成扇 (清)
采用泥金的方法制作完成,所谓泥金,就是将黄金磨成粉状,再用胶水粘糊在一起用均匀涂沫在扇子上头。所以称为泥金扇。
闲情偶寄
紫檀镶金丝鸟笼 (近代)
鸟笼分南北派,苏州被称为南派。整体造型用紫檀制作完成,紫檀乃名贵木材之首,奇货可居。
整体做工考究,骨架光滑整齐,其门饰及压底饰,食罐饰,吊环等,皆是用紫檀戗金。在它的底盘是用玳琩,鸟食罐缠枝青花,以卷荷形白玉点缀。
鼻烟壶 (清)
锦绣浮生
刺绣蟠金箭衣 (清)
箭衣,是古代射士穿着的服饰,也是作为古代戏曲舞台上帝王、驸马、官员的常用服饰。
这件衣服底部纹饰用的是海水江崖纹,针法上用的是枪针法,意为福山寿海、江山永固的意思。龙的部分是用的蟠金绣。
刺绣女单衣 (清)
古代身份高贵的穿着,比如一品夫人或者是诰命夫人等在正式场合时的穿截。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袖口,正面是素色,但是在背面,有各式各样的人物细节在里面。
主要根据古代人物的站姿来设计,站立的过程中要把手放在自己的腹部胸前,这样的话就能背部的精彩展示在人前,显示出这件衣服的独特性。
迎神
大户人家正月初五放在门前迎福纳材的小摆设,其中包含了刺绣,木雕,象牙雕,漆雕,彩绘等。在体现当时的文化风俗之外,也将苏州工艺的表现地淋漓尽致。
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花菜阿良,世界那么大,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版权声明:图文版权为原作者原创,请勿商用,如有发现,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有转载请联系作者,在作者许可后转载并完整标注作者和文章来源。若有来源信息标注错误或侵权,请留言联系小编。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