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教育同仁:大家好。今天我讲的微课题目是《危机管理与化“危”为“机”》:
1月23日开始疫情预警,新冠病毒疫情爆发,我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整个中国社会面临着考验,“自我隔离,宅在家中”,“延期开学”,“停课不停学”,国家防治疫情的战役打响,作为学校管理者,如何配合国家战役,打好学校教育教学战役呢。
我的思考有三点:
一是化危为机,完善课程建设:
首先是完善“慧”课程的“进阶”特色:
天津七中是智慧课程,简称“慧”课程:
1.以前七中就有网上授课的课程建设成果,但从未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实施,此次疫情期间的网上授课是一次大检验,查漏补缺,骨干课程、特色课程、精品课程进一步升级。
2.网上授课方式的升级,不能是知识灌输,不能是刷题大战,这是一次在外力之下的长时间的自我修炼,应该以学生自学为主,要求学生做好规划,精心计划,自我监督,自我调整,要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学生自我突破。
3.这也是学习任务的逐级提升。由单一任务,到复合任务;由易学任务,到难行任务。任务的挑战性逐渐升级。对教与学的评价也要综合考虑知与行的难易指数,情与意的孕化(孕育内化)指数,积累与创新的平衡指数。
如同原来是实体店(学校)购物(学习),现在是网上购物(学习)
今天是网络学习,有直播,有微课,有微信群交流,有学法指导,有线上点拨。当老师不在身边,不打卡上课时,“自律”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一品质,“自主学习”“学会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评价指标。我们强调学生的学,自主的学,学会自己提出问题,通过微信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答案。这对学生是个考验,也考验我们的远程管理与辅导。
这个时候让我们重新学习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其提出了六大素养1、人文底蕴,2.科学精神,3.学会学习,(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5.责任担当。6.实践创新。
这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时候。
恩格斯说: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比平时多得多。
任何人都不是疫情阻击战的“局外人”,要善用这个时机,教育同学们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生活即课程”,关注灾难面前个人和国家的表现,适时进行生命教育、责任教育、道德教育、科学教育、人生价值教育。这比课本教学更重要。
在教师层面,疫情期间的教与学的资源开发,如生命教育(聚与不聚的生命思考----春节的传统文化习俗是团圆,拜年和团聚是传统,但是在疫情期间,不聚会是对病毒的防范,是对生命的守护,是对生命的尊重,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深层次思考,这是以宗族文化为特征的社会伦理与以防疫救命为特征的生命伦理之间的辩证审视。)
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医生和护士,是白衣天使,更是白衣战士,是防疫的斗士,是生命的守护神。医务人员的逆行,是人世间最美的身影,他们不惧死亡,只为保护人民,守护中华,是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
防疫法制教育(疫情期间人人戴口罩,不是要思考公德与私德的问题,而是要思考守法与违法的问题,“国家一级响应”意味着什么?宣布“战时状态”又意味着什么?疫情期间戴口罩是防疫,不带口罩是破坏防疫,是严重威胁他人生命的违法行为。)
中国制度优势(全国人民如此团结,如此守纪,调集如此多的资源,不畏艰险、不惧生死,服从命令听指挥,讲奉献,肯牺牲,家国情怀,讲民族大义,这些都是中国制度文化的深刻体现。)
所以说,化危为机,完善课程的进阶
其次是完善“慧心课程”,提升心理辅导的应急干预水平。
利用学校公众号、微信群,发布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内容,如学习健康管理,感悟生命担当,开展时间规划,积极心态迎接挑战等。
第二:疫情期间的危机管理机制:每所学校都有“应急预案”,这个预案是否管用,在这个特殊时期,能够检验出来。
我校成立了“防疫部”和“教学部”。防疫部由德育校长负责,下设5个职能组:督导检查组、宣传组、物资保障组、技术指导组、信息统计组,每天由两名安全员负责统计师生体温和居家或出行情况。教学部由教学校长负责,实施“停课不停学”网络教学工作。到今天,两个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较好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
通过这次阻击疫情工作的开展,我们将防疫工作与校园安全、食品安全等作为常态工作,做到资金投入、意识提升、规范操作、定期演练、迭代提升。
三.思考疫情危机过后的教育新变化
疫情危机促进学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危机中建构起基于网络的校本课程资源,通过巧妙搭配不同通讯和直播工具,制定任务、调节作息,线上互动、线下自学并举,与学生、家长完美配合,成功实现了以智慧构筑学习秩序,以自律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云教学、网络学校初步成型。
1.学生们能借此生成怎样的自我管理能力,将成为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背景下一次新的实践,必将带来新的教育变革。学习时间空间的自由度与控制度将成为学校研究的重要内容。学习将变成师生、生生、家校等多群体共创的过程。学习将变成共同任务。
2.智慧管理:网络学习带动了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校之间资源共享、思想流通、过程共塑,更加智能化的教学管理,来减轻师生负担。原来我们只有网络上的学习资源,缺少整合,未来在实体学校之外,还要有网络上的学校—云学校,让课程与资源数字化、多样化、平台化,成为学校的新选项。线上线下融合学习将成为现实,这是我们借疫情之际需要整合的。
3.网络生态下的家校管理:大数据时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这就需要家校的配合,家长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与管理者,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每临大事有静气,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让我们保持静气与定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完成自己的使命,期待春暖花开,校园里见到大家美丽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