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孝悌 养灵性 育专一”古之圣贤育儿之法

      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如果将能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友爱,且将这种孝悌之情,传递给家中其它人,不仕途也是为政了。《大学》言,“一家不可教而能教国者无之,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一家之中,有生命延续之根本父子关系,有社会存在之基础夫妻关系。“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而维系家庭关系的核心是“孝悌”。自周代开始,每年郊舍祭天,禘尝祭祖,以天子家庭开始,表达对自然和祖先的敬畏。“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为孝也”。对于已死之老者事之如生,未死之老者有所安慰,因之,老者对幼者愈加爱护,而达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自身不孝于亲而欲子女之孝者未之有也。

      推而广之,自身不学者而欲子女之学者,有违于“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现在各种培训班盛行,成千上万的补习费,家长乐于支付。把孩子丢给培训班,孩子在培训班里没有兴趣,和你一样惦记抖音,惦记游戏。又或者被你“高昂的学费”恐吓着,整日战战兢兢怕学不好。都知道王羲之的字写得好,他儿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大家,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父亲王旷,当朝宰相,善行书、隶书;或许你生的是个女儿,希望她成为一代才女。那么你知道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乃苏轼之门生,爱国之志士吗?朋友的女儿3岁,会背《过伶仃洋》等80多首唐诗,人人称赞,却很少有人看到其母亲几乎推掉了所有应酬、不追剧不刷淘宝,自己拿着《唐诗三百首》一首首背,会了再教孩子。

      如果有两道选择题:A聪明、听话、成绩好 ,B专一、耐心、扛挫折。你愿意你的孩子成为哪一种?或者是你先成为哪一种?无数次听到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之后不了了之。指责孩子不孝敬自己,却整天在父母面前顶嘴怄气。埋怨孩子学习成绩差,自己有多久没有碰过书本。平常人都是普通的人,能够生出极其聪慧的孩子很少,唯有和孩子一起努力。三岁之前培育孩子的灵性,让孩子感受“专一”。“专一”就是可以长时间干一件事情,比如1岁多的小孩都会撕纸,让他撕,这就是在感受专一。如果被你一吼,受到了惊吓,“专一”也就没有了,日后做作业的时候,一会弄这一会弄那也无足为奇。七岁之前培养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重要的事情先做”的习惯。青少年版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和成人版的大致相同,也是培养积极主动,个人使命等方面。如果这些习惯在七岁之前培养,之后孩子会懂规矩,辅以孩子从小接受的“孝悌”教育,见长辈要问好,过年过节要拜访亲戚朋友等细节。内在的善和外在的灵性习惯培养好了,真的就只需要目送孩子的背影,不必追,也不必担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首孝悌 养灵性 育专一”古之圣贤育儿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