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阅读书目《麦田里的守望者》,里面只有主人公从被开除到圣诞前三天的遭遇,却仿佛是学校,社会这个鱼龙混杂世界的缩影,然后,深深迷上了“你要是在麦田里遇到了我”那首诗。
一 总会想起那时的你
看完这本书,觉得有点像意识流派小说,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特看到某件东西就开始想起某个人,讲述某段故事,一直延伸,然后再折回。看到了垒球手套,他想起自己的弟弟艾里,红头发却从不发脾气,家庭里最讨人喜欢,最聪明的一份子,然而却因患白血病而早逝,成为霍尔顿心中依旧隐隐作痛的伤疤,他看着弟弟的公墓,在一园子的墓碑下显得那么渺小孤寂。
当看到两位修女的行李箱想起在爱尔敦·希尔斯念书时,他的室友迪克·斯莱格尔,一个假模假式的人,边批判霍尔顿这个富二代太资产阶级,他的新行李箱,他的新文具等等,却一边一天到晚借着使。也许霍尔顿并不是厌恶他旧的行李箱,而是无法忍受人性的虚伪。
当他看电影想起正在好莱坞当剧作家的哥哥D.B.,小时候经常跟着哥哥跑,去剧院看了《哈姆莱特》,去过欧尼夜总会,一起打球……然而长大后,霍尔顿看着他那套模式的剧本,开始想念以前哥哥写的那条小金鱼,他回到过去走过的地方,小学,博物馆,中央公园,一切都没变,那变得是什么呢?
二 似乎这世界仅剩我一人
霍尔顿十六岁,十六岁是怎样的一段时期,褪去懵懂无知,但离成熟还太远,人人都经历的青春叛逆期。所以他话语粗俗直白,愤世嫉俗,血气方刚,横冲直撞,没有大人假模假式的虚伪面孔。他喜欢装老成,用自己头上的白头发证明;他喜欢戴帽子时将鸭舌带到脑后觉得自由不羁;他喜欢琴·迦拉格,却摆脱周围人虚假的泡妞套路,依旧容易精神紧张,尊重守护她。
他几乎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被开除了三次,他讨厌老套的说教,他看出斯宾塞的奋力劝说,然而还是一个南极,一个北极,两个世界的人如何交流。他又想起潘西中学校长老绥摩的话“人生是场球赛,你得按照规则进行。”去他的规则,他只想拥有自己的人生,为什么学习不好就仿佛他的人生没有前途,一片暗淡?
他想做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不用交流,省事,反正无人理解,免得别人再让他去找精神分析家,他幻想着自己离家后的生活,悲伤溢满心窝,在大街上醉得歪歪扭扭的走着,凛冽的寒风吹着,他看着自己冻得红肿的双手,想起自己被偷的手套,胆小的不敢要回,你要委婉虚伪地询问,还不如不去找。那一刻,昏暗的路灯,潦倒的背影,寒冷的冬夜,似乎整个世界抛弃了他,仿佛嘲笑道:“看吧,这就是你不想融入进去的后果”。
三 就站在那里守望
“我老是想象着,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我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里守望,要是有那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只想当个麦田的守望者。”
守望者,不过是一群孩子心灵纯洁的守护者,周围的人若都虚假,这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又如何有公正,敢于直面真实的人存在?
学生在校园里的不学无术,虚伪营造下的教学氛围,供学生参观的博物馆上“❌你”的字样,都让作者对这样社会教育体制的抨击,嘲讽,给这个社会潜规则的黑暗给予猛烈一击,希望你看到,希望你思考。
最后是文章里出现的诗,此诗是由是英国乡村诗人罗伯特·彭斯在一个破产农村里写的。而我喜欢的那首其实是中国文艺青年“留年向北”网友仿原文所做(信息来源百度),也更契合文章的主题思想。
这里不是家
你却是生长根茎的影子
习惯把自己养在金黄的梦里
我在你的世界练习降落
不谈金钱 权利和性
只开着一扇干净的窗户
折射低飞的阳光
我们成了假模假式中
两尾漏网的鱼
不能跳舞 不能唱歌 不能暴露
在这个季节
我们适合坐在锋芒的背后
幻想给世界灌输一点点酒精
你要是在麦田里遇到了我
我要是在麦田里遇到了你
我们要是看到很多孩子
在麦田里做游戏
请微笑 请对视
态度都浮在生活的措辞里
我们都活在彼此的文字里
PS:这首诗看完超级喜欢,单纯,自由,简单,快乐的生活不正是我们所向往的么?多点真诚多点爱,我是沂茗,喜欢就赞一个,太喜欢就关注一下吧,一周一更新,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