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是互联网技术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存储中间件,它是「R
emote D
ictionary S
ervice」的首字母缩写,也就是「远程字典服务」。Redis 以其超高的性能、完美的文档、 简洁易懂的源码和丰富的客户端库支持在开源中间件领域广受好评。国内外很多大型互联网 公司都在使用 Redis,比如 Twitter、YouPorn、暴雪娱乐、Github、StackOverflow、腾讯、 阿里、京东、华为、新浪微博等等,很多中小型公司也都有应用。
Redis 是一个开源的 key-value 存储系统。和 Memcached 类似,它支持存储的 value 类型相对更多,包括 string (字符串)
、list (链表)
、set (集合)
、zset (sorted set –有序集合)
和 hash(哈希类型)
。这些数据类型都支持 push/pop、add/remove 及取交集并集和差集及更丰富的操作,而且这些操作都是原子性的。
在此基础上,Redis 支持各种不同方式的排序。与 memcached 一样,为了保证效率,数据都是缓存在内存中。区别的是 Redis 会周期性的把更新的数据写入磁盘
或者把修改操作写入追加的记录文件
。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 master-slave (主从) 同步。
为什么使用?
Redis提供了键过期功能,也提供了灵活的键淘汰策略,所以,使用Redis用在缓存的场合非常多。合理的利用缓存不仅能够提升网站访问速度,还能大大降低数据库的压力。
诸如统计点击数等应用。由于单线程,可以避免并发问题,保证不会出错,而且100%毫秒级性能;
命令:INCRBY
redis设计用来做缓存的,但是由于它自身的某种特性使得它可以用来做消息队列
,它有几个阻塞式的API可以使用,正是这些阻塞式的API让其有能力做消息队列;另外,做消息队列的其他特性例如FIFO
(先入先出)也很容易实现,只需要一个list对象从头取数据,从尾部塞数据即可;redis能做消息队列还得益于其list对象blpop brpop
接口以及Pub/Sub(发布/订阅)
的某些接口,它们都是阻塞版
的,所以可以用来做消息队列。
如果对于数据一致性要求高的话还是用RocketMQ等专业系统。
Redis单线程的特性,用来做高性能的分布式锁,秒杀场景等
Redis针对数据都可以设置过期时间,这个特点也是大家应用比较多的,过期的数据清理无需使用方去关注,所以开发效率也比较高,当然,性能也比较高。最常见的就是:短信验证码、具有时间性的商品展示等。无需像数据库还要去查时间进行对比。
用于数据量上亿的场景下,例如几亿用户系统的签到,去重登录次数统计,某用户是否在线状态等等。
想想一下腾讯10亿用户,要几个毫秒内查询到某个用户是否在线,你能怎么做?这里要用到位操作——使用setbit、getbit、bitcount
命令。
redis内构建一个足够长的数组,每个数组元素只能是0和1两个值,然后这个数组的下标index用来表示我们上面例子里面的用户id(必须是数字哈),那么很显然,这个几亿长的大数组就能通过下标和元素值(0和1)来构建一个记忆系统,上面我说的几个场景也就能够实现
谁得分高谁排名往上。命令:ZADD(有续集,sorted set)
Redis 在 3.2 版本以后增加了地理位置 GEO
模块,意味着我们可以使用 Redis 来实现 摩拜单车「附近的 Mobike」、美团和饿了么「附近的餐馆」这样的功能了。
业界比较通用的地理位置距离排序算法是 GeoHash 算法,Redis 也使用 GeoHash 算 法。
1、https://redis.io/download/ 下载对应版本的redis,解压缩tar -zxvf redis-6.2.7.tar.gz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4gSrA1bu-1681570135804)(assets/image-20221208160304260.png)]
2、检查环境
检查gcc
环境 gcc -v
,如果命令无效,安装gcc环境:sudo apt install gcc
检查make
环境,如果无效:sudo apt install make
lizheng@lz-x:~/redis-6.2.7$ gcc -v
Using built-in specs.
COLLECT_GCC=gcc
COLLECT_LTO_WRAPPER=/usr/lib/gcc/x86_64-linux-gnu/9/lto-wrapper
OFFLOAD_TARGET_NAMES=nvptx-none:hsa
OFFLOAD_TARGET_DEFAULT=1
Target: x86_64-linux-gnu
Configured with: ../src/configure -v --with-pkgversion='Ubuntu 9.3.0-10ubuntu2' --with-bugurl=file:///usr/share/doc/gcc-9/README.Bugs --enable-languages=c,ada,c++,go,brig,d,fortran,objc,obj-c++,gm2 --prefix=/usr --with-gcc-major-version-only --program-suffix=-9 --program-prefix=x86_64-linux-gnu- --enable-shared --enable-linker-build-id --libexecdir=/usr/lib --without-included-gettext --enable-threads=posix --libdir=/usr/lib --enable-nls --enable-clocale=gnu --enable-libstdcxx-debug --enable-libstdcxx-time=yes --with-default-libstdcxx-abi=new --enable-gnu-unique-object --disable-vtable-verify --enable-plugin --enable-default-pie --with-system-zlib --with-target-system-zlib=auto --enable-objc-gc=auto --enable-multiarch --disable-werror --with-arch-32=i686 --with-abi=m64 --with-multilib-list=m32,m64,mx32 --enable-multilib --with-tune=generic --enable-offload-targets=nvptx-none,hsa --without-cuda-driver --enable-checking=release --build=x86_64-linux-gnu --host=x86_64-linux-gnu --target=x86_64-linux-gnu
Thread model: posix
gcc version 9.3.0 (Ubuntu 9.3.0-10ubuntu2)
3、make
& make install
cd /redis-6.2.7
make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JQeVbvPq-1681570135805)(assets/image-20221208161310148.png)]
make install
String 是 Redis 最基本的类型,你可以理解成与 Memcached 一模一样的类型,一个 key 对应一个 value。
String 类型是二进制安全的。意味着 Redis 的 string 可以包含任何数据。比如 jpg 图片或者序列化的对象。
String 类型是 Redis 最基本的数据类型,一个 Redis 中字符串 value 最多可以是 512M
Redis 的字符串是动态字符串,是可以修改的字符串,内部结构实现上类似于 Java 的 ArrayList,采用预分配冗余空间的方式来减少内存的频繁分配,如图中所示,内部为当前字 符串实际分配的空间 capacity 一般要高于实际字符串长度 len。
当字符串长度小于 1M
时, 扩容都是加倍
现有的空间,如果超过
1M,扩容时一次只会多扩 1M
的空间。需要注意的是 字符串最大长度为 512M
。
# 键值对
127.0.0.1:6379> set name zhangsan
OK
127.0.0.1:6379> get name
"zhangsan"
127.0.0.1:6379> del name
(integer) 1
127.0.0.1:6379> get name
(nil)
# 批量操作
127.0.0.1:6379> mset id 1 name zhangsan age 12
OK
127.0.0.1:6379> mget id name age
1) "1"
2) "zhangsan"
3) "12"
# 过期和 set 命令扩展
127.0.0.1:6379> expire name 5 #过期5秒
(integer) 1
127.0.0.1:6379> get name
(nil)
127.0.0.1:6379> setex name 5 lisi #过期5秒
OK
127.0.0.1:6379> get name
"lisi"
127.0.0.1:6379> get name
(nil)
# 计数
127.0.0.1:6379> set age 10
OK
127.0.0.1:6379> incr age
(integer) 11
127.0.0.1:6379> incrby age 2
(integer) 13
127.0.0.1:6379> get age
"13"
127.0.0.1:6379>
Redis 的列表相当于 Java 语言里面的 LinkedList,注意它是链表
而不是数组
。这意味着 list 的插入和删除操作非常快,时间复杂度为 O(1),但是索引定位很慢,时间复杂度为 O(n)
实际上 Redis 底层存储的还不是一个简单的 linkedlist,而是称之为 快速链表 quicklist
的一个结构。
首先在列表元素较少的情况下会使用一块连续的内存存储,这个结构是 ziplist
,也即是 压缩列表。它将所有的元素紧挨着一起存储,分配的是一块连续的内存。当数据量比较多的 时候才会改成 quicklist
。
因为普通的链表需要的附加指针空间太大,会比较浪费空间,而且 会加重内存的碎片化
。比如这个列表里存的只是 int
类型的数据,结构上还需要两个额外的 指针 prev
和 next
。将多个 ziplist 使用双向指针串起来使用。这样既满足了快速的插入删除性能,又不会出现太大的空间冗余。
右边进左边出:队列
127.0.0.1:6379> rpush books java golang python js
(integer) 4
127.0.0.1:6379> llen books
(integer) 4
127.0.0.1:6379> lpop books
"java"
127.0.0.1:6379> lpop books
"golang"
127.0.0.1:6379> lpop books
"python"
127.0.0.1:6379> lpop books
"js"
127.0.0.1:6379> lpop books
(nil)
127.0.0.1:6379> llen books
(integer) 0
127.0.0.1:6379>
右边进右边出:栈
127.0.0.1:6379> rpush books java golang python js
(integer) 4
127.0.0.1:6379> rpop books
"js"
127.0.0.1:6379> rpop books
"python"
127.0.0.1:6379> rpop books 3
1) "golang"
2) "java"
127.0.0.1:6379> llen books
(integer) 0
127.0.0.1:6379>
Lindex 慢操作
Lindex 命令用于通过索引获取列表中的元素。你也可以使用负数下标,以 -1
表示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2
表示列表的倒数第二个元素,以此类推。
127.0.0.1:6379> rpush books java golang python js
(integer) 4
127.0.0.1:6379> lindex books -1
"js"
127.0.0.1:6379> lindex books -2
"python"
127.0.0.1:6379> lindex books 2
"python"
127.0.0.1:6379> lindex books 0
"java"
127.0.0.1:6379> lindex books 100
(nil)
127.0.0.1:6379>
Redis 的字典相当于 Java 语言里面的 HashMap,它是无序字典。内部实现结构上同 Java 的 HashMap 也是一致的,同样的数组 + 链表
二维结构。第一维 hash 的数组位置碰撞
时,就会将碰撞的元素使用链表串接起来。
127.0.0.1:6379> hset hkey name "zhangsan" age 12 doub 11.22
(integer) 3
127.0.0.1:6379> hmget hkey
(error) ERR wrong number of arguments for 'hmget' command
127.0.0.1:6379> hmget hkey name age doub
1) "zhangsan"
2) "12"
3) "11.22"
127.0.0.1:6379> hgetall hkey
1) "name"
2) "zhangsan"
3) "age"
4) "12"
5) "doub"
6) "11.22"
同字符串一样,hash 结构中的单个子 key 也可以进行计数,它对应的指令是 hincrby
, 和 incr 使用基本一样。
Redis 的集合相当于 Java 语言里面的 HashSet,它内部的键值对是无序的唯一的。它的 内部实现相当于一个特殊的hash字典,字典中所有的 value
都是一个值 NULL
。
当需要存储一个列表数据,又不希望出现重复数据
时,set 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并且 set 提供了判断某个成员是否在一个 set 集合内的重要接口,这个也是 list 所不能提供的。
127.0.0.1:6379> sadd setkey java
(integer) 1
127.0.0.1:6379> sadd setkey java
(integer) 0
127.0.0.1:6379> sadd setkey redis
(integer) 1
127.0.0.1:6379> sadd setkey python go
(integer) 2
127.0.0.1:6379> smembers setkey
1) "redis"
2) "java"
3) "go"
4) "python"
127.0.0.1:6379> sismember setkey java
(integer) 1
127.0.0.1:6379> sismember setkey java1
(integer) 0
类似于 Java 的 SortedSet 和 HashMap 的结合体,一方面它是一个 set,保证了内部 value 的唯一性,另一方面它可以给每个 value 赋予一个 score
,代表这个 value 的排序权重
。它的内部实现用的是一种叫着跳跃列表
的数据结构。
zset 可以用来存 粉丝列表
,value 值是粉丝的用户 ID,score 是关注时间。我们可以对粉丝列表按关注时间 进行排序。 zset 还可以用来存储学生的成绩,value 值是学生的 ID,score 是他的考试成绩。我们 可以对成绩按分数进行排序
就可以得到他的名次
127.0.0.1:6379> zadd books 9.0 java
(integer) 1
127.0.0.1:6379> zadd books 7.0 go
(integer) 1
127.0.0.1:6379> zadd books 8.8 js
127.0.0.1:6379> zrange books 1 -1 #排序输出
1) "go"
2) "js"
3) "java"
4) "mysql"
127.0.0.1:6379> zrevrange books 0 -1 #逆排序输出
1) "mysql"
2) "java"
3) "js"
4) "go"
127.0.0.1:6379> zrangebyscore books 8 9 #根据分值筛选
1) "js"
2) "java"
zset 内部的排序功能是通过「跳跃列表
」数据结构来实现的,它的结构非常特殊,也比较复杂。 因为 zset 要支持随机的插入和删除
,所以它不好使用数组来表示。我们先看一个普通的 链表结构
我们需要这个链表按照 score
值进行排序。这意味着当有新元素需要插入时,要定位到特定位置
的插入点,这样才可以继续保证链表是有序的。通常我们会通过二分查找
来找到插入点,但是二分查找的对象必须是数组
,只有数组才可以支持快速位置定位,链表地址不连续效率低,于是引入了跳跃列表
跳跃列表
是一种数据结构。它允许快速查询
一个有序连续元素的数据链表
,而其快速查询是通过维护一个多层次的链表
,且每一层链表中的元素是前一层链表元素的子集。
我们把一些节点从有序表中提取出来,缓存一级索引,就组成了下面这样的结构:
同样地,一级索引也可以往上再提取一层,组成二级索引,如下:
如果我们再查找17
这个元素呢?只需要经过6、15、17
这几个元素就可以找到17了。
这基本上就是跳表的核心思想了,其实这也是一个“空间换时间”的算法,通过向上提取索引增加了查找的效率。
跳跃列表采取一个随机策略
来决定新元素可以兼职到第几层
。 首先 0 层肯定是 100% 了,1 层只有 50% 的概率,2 层只有 25% 的概率,3 层只有 12.5% 的概率,以此类推,绝大多数元素都过不了几层,只有极少数元素可以深入到顶层。列表中的元素越多,能够深入的层次就越深,能进入到顶层的概率就会越大。
Bitmap,即位图
,是一串连续的二进制数组
(0和1),可以通过偏移量
(offset)定位元素。BitMap通过最小的单位bit来进行0|1
的设置,表示某个元素的值或者状态,时间复杂度为O(1)。由于bit是计算机中最小的单位,使用它进行储存将非常节省空间
,特别适合一些数据量大且使用二值统计
的场景。位图(bitmap)同样属于 string
数据类型。Redis 中一个字符串类型的值最多能存储 512 MB
的内容,每个字符串由多个字节组成,每个字节又由 8 个 Bit 位组成。位图结构正是使用“位”来实现存储的,它通过将比特位设置为 0 或 1来达到数据存取的目的,这大大增加了 value 存储数量,它存储上限为2^32
。
比如记录用户一年内签到的次数,签了是 1,没签是 0。如果使用 key-value 来存储,那么每个用户都要记录 365 次,当用户成百上亿时,需要的存储空间将非常巨大。Redis 提供位图结构,可以很好的解决。
位图本质上就是一个普通的字节串,也就是 bytes 数组。您可以使用getbit/setbit
命令来处理这个位数组,位图的结构如下所示:
127.0.0.1:6379> setbit bitkey 0 1
(integer) 0
127.0.0.1:6379> setbit bitkey 1 0
(integer) 0
127.0.0.1:6379> setbit bitkey 2 1
(integer) 0
127.0.0.1:6379> setbit bitkey 3 1
(integer) 0
127.0.0.1:6379> setbit bitkey 4 1
(integer) 0
127.0.0.1:6379> setbit bitkey 5 0
(integer) 0
127.0.0.1:6379> getbit bitkey 4
(integer) 1
127.0.0.1:6379> get bitkey
"\xb8"
127.0.0.1:6379> bitcount bitkey
(integer) 4
基数统计(Cardinality Counting) 通常是用来统计一个集合中不重复的元素个数。
思考这样的一个场景: 如果你负责开发维护一个大型的网站,有一天老板找产品经理要网站上每个网页的 UV(独立访客,每个用户每天只记录一次),然后让你来开发这个统计模块,你会如何实现?
解决基数问题有很多种方案:
数据存储在 MySQL 表中,使用 distinct count 计算不重复个数。
使用 Redis 提供的 hash、set、bitmaps 等数据结构来处理。
以上的方案结果精确,但随着数据不断增加,导致占用空间越来越大,对于非常大的数据集是不切实际的。能否能够降低一定的精度来平衡存储空间?Redis 推出了 HyperLogLog
Redis HyperLogLog 是用来做基数统计的算法,HyperLogLog 的优点是:在输入元素的数量或者体积非常非常大时,计算基数所需的空间总是固定的、并且是很小的。
在 Redis 里面,每个 HyperLogLog 键只需要花费 12 KB 内存,就可以计算接近 2^64 个不同元素的基数。这和计算基数时,元素越多耗费内存就越多的集合形成鲜明对比。
但是,因为 HyperLogLog 只会根据输入元素来计算基数,而不会储存输入元素本身,所以 HyperLogLog 不能像集合那样,返回输入的各个元素。
什么是基数?
比如数据集 {
1
,3
,5
,7
, 5, 7,8
},那么这个数据集的基数集为 {1, 3, 5 ,7, 8},基数 (不重复元素) 为5
。 基数估计就是在误差可接受的范围内,快速计算基数。HyperLogLog 是大数据基数统计中的常见方法,无论是 Redis,Spark 还是 Flink 都提供了这个功能,其目的就是在一定的
误差范围内,用最小的空间复杂度来估算一个数据流的基数
。HyperLogLog 算法简要思路是通过一个 hash 函数把数据流
Ⅾ
映射到{0,1}∞
,也就是说用二进制来表示数据流中的元素。每一个数据流中的元素x
都对应这一个0,1序列在介绍HyperLogLog之前考虑一个场景:在一个抛硬币的场景下,假设硬币的正面对应着
1
硬币的反面对应着0
,依次置出0,0,0,1
的概率是多少?通过计算可以得到1/2^4 = 1/16
,那就相当于平均置16
次,才会获得0,0,0,1
这个序列,反之如果出现0,0,0,1
这个序列说明起码置了16次
硬币。对于大批量随机0,1序列,可以根据
第一出现1的位置
,来估算这批0,1序列的个数,例如:
- 出现序列
1 X X X X
意味着不可重复元素估计 2^1 = 2 个- 出现序列
0 1 X X X
意味着不可重复元素估计 2^2 = 4 个- 出现序列
0 0 1 X X
意味着不可重复元素估计 2^3 = 8 个- 出现序列
0 0 0 1 X
意味着不可重复元素估计 2^4 = 16 个
127.0.0.1:6379> pfadd hllkey redis java
(integer) 1
127.0.0.1:6379> pfadd hllkey redis
(integer) 0
127.0.0.1:6379> pfadd hllkey redis
(integer) 0
127.0.0.1:6379> pfadd hllkey go
(integer) 1
127.0.0.1:6379> pfadd hllkey go
(integer) 0
127.0.0.1:6379> pfadd hllkey js
(integer) 1
127.0.0.1:6379> pfcount hllkey
(integer) 4
Redis 3.2 中增加了对 GEO
类型的支持。GEO,Geographic,地理信息的缩写。该类型,就是元素的 2
维坐标,在地图上就是经纬度。redis 基于该类型,提供了经纬度设置
,查询
,范围查询
,距离查询
,经纬度 Hash
等常见操作。
127.0.0.1:6379> geoadd geokey 13.361389 38.115556 Palermo 15.087269 37.502669 Catania
(integer) 2
127.0.0.1:6379> geodist geokey Palermo Catania
"166274.1516"
127.0.0.1:6379> georadius geokey 15 37 100m
(error) ERR wrong number of arguments for 'georadius' command
127.0.0.1:6379> georadius geokey 15 37 100 m
(empty array)
127.0.0.1:6379> georadius geokey 15 37 100 km
1) "Catania"
127.0.0.1:6379> georadius geokey 15 37 200 km
1) "Palermo"
2) "Catania"
list/set/hash/zset
这四种数据结构是容器型数据结构,它们共享下面两条通用规则:
1、create if not exists
如果容器不存在,那就创建一个,再进行操作。比如 rpush 操作刚开始是没有列表的, Redis 就会自动创建一个,然后再 rpush 进去新元素。
2、drop if no elements
如果容器里元素没有了,那么立即删除元素,释放内存。这意味着 lpop 操作到最后一 个元素,列表就消失了。
Redis 发布/订阅是一种消息传递模式
,其中发送者(在Redis术语中称为发布者)发送消息,而接收者(订阅者)接收消息。传递消息的通道称为channel。
在Redis中,客户端可以订阅任意数量的频道,下图展示了频道 channel1 , 以及订阅这个频道的三个客户端 —— client2 、 client5 和 client1 之间的关系:
当有新消息通过 PUBLISH 命令发送给频道 channel1 时, 这个消息就会被发送给订阅它的三个客户端:
订阅一个channel
127.0.0.1:6379> subscribe channel1
Reading messages... (press Ctrl-C to quit)
1) "subscribe"
2) "channel1"
3) (integer) 1
向channel1发布消息
127.0.0.1:6379> publish channel1 hello
(integer) 1
PubSub 的生产者传递过来一个消息,Redis 会直接找到相应的消费者传递过去。如果一个消费者都没有,那么消息直接丢弃
。如果开始有三个消费者,一个消费者突然挂掉了,生产者会继续发送消息,另外两个消费者可以持续收到消息。但是挂掉的消费者重新连上的时候,这断连期间生产者发送的消息,对于这个消费者来说就是彻底丢失
了。
正是因为 PubSub 有这些缺点,它几乎找不到合适的应用场景,Redis5.0 新增了 Stream 数据结构,这个功能给 Redis 带来了持久化消息队列。
Redis Stream
是 Redis 5.0
版本新增加的数据结构。主要用于消息队列
(MQ,Message Queue),Redis 本身是有一个 Redis 发布订阅 (pub/sub) 来实现消息队列的功能,但它有个缺点就是消息无法持久化
,如果出现网络断开、Redis 宕机等,消息就会被丢弃。且无法记录历史消息。
而 Redis Stream 提供了消息的持久化和主备复制功能,可以让任何客户端访问任何时刻的数据,并且能记住每一个客户端的访问位置,还能保证消息不丢失。
每个 Stream 都有唯一的名称,它就是 Redis 的 key,在我们首次使用 xadd
指令追加消息时自动创建。Redis Stream 的结构如下所示,它有一个消息链表,将所有加入的消息都串起来,每个消息都有一个唯一的 ID 和对应的内容:
上图解析:
Consumer Group
:消费组,使用 XGROUP CREATE 命令创建,一个消费组有多个消费者(Consumer)。last_delivered_id
:游标,每个消费组会有个游标 last_delivered_id,任意一个消费者读取了消息都会使游标 last_delivered_id 往前移动。pending_ids
:消费者(Consumer)的状态变量,作用是维护消费者的未确认的 id。 pending_ids 记录了当前已经被客户端读取的消息,但是还没有 ack (Acknowledge character:确认字符)。要是消息积累太多,Stream 的链表岂不是很长,内容会不会爆掉? xdel
指令又不会删除消息,它只是给消息做了个标志位。 Redis 自然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它提供了一个定长 Stream 功能。在 xadd 的指令提供 一个定长长度 maxlen
,就可以将老的消息干掉,确保最多不超过指定长度。
Stream 的高可用是建立主从复制
基础上的,它和其它数据结构的复制机制没有区别,也就是说在 Sentinel
和 Cluster
集群环境下 Stream 是可以支持高可用的。不过鉴于 Redis 的指令复制是异步
的,在 failover 发生时,Redis 可能会丢失极小部分数据,这点 Redis 的其 它数据结构也是一样的。
Redis 事务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事务
,只是用于帮助用户在一个步骤中执行多个命令
。单个 Redis 命令的执行是原子性的,但 Redis 没有在事务上增加任何维持原子性的机制,所以 Redis 事务的执行并不是原子性
的。
Redis 事务是一个单独的隔离操作
:事务中的所有命令都会序列化、按顺序地执行。事务在执行的过程中,不会被
其他客户端发送来的命令请求所打断
。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打包的批量执行脚本,但批量指令并非原子化的操作,中间某条指令的失败不会导致前面已做指令的回滚,也不会造成后续的指令不做。
Redis 事务的主要作用就是串联多个命令防止别的命令插队
Redis 事务可以一次执行多个命令, 并且带有以下三个重要的保证:
一个事务从开始到执行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MULTI
、EXEC
、DISCARD
、WATCH
这四个指令构成了 redis 事务处理的基础。
127.0.0.1:6379> multi
OK
127.0.0.1:6379(TX)> set name sz
QUEUED
127.0.0.1:6379(TX)> set age 10
QUEUED
127.0.0.1:6379(TX)> set address = 1
QUEUED
127.0.0.1:6379(TX)> set sex 0
QUEUED
127.0.0.1:6379(TX)> exec
1) OK
2) OK
3) (error) ERR syntax error # 不影响下面执行
4) OK
127.0.0.1:6379> get sex
"0"
watch
127.0.0.1:6379> watch good_num
OK
127.0.0.1:6379> set good_num 0
OK
127.0.0.1:6379> multi
OK
127.0.0.1:6379(TX)> set good_num 0
QUEUED
127.0.0.1:6379(TX)> exec #不会被执行
(nil)
Redis的单个命令都是原子性的
,有时候我们希望能够组合多个Redis命令
,并让这个组合也能够原子性
的执行,甚至可以重复使用,在软件热更新中也有一席之地。Redis开发者意识到这种场景还是很普遍的,就在2.6版本中引入了一个特性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Redis执行Lua脚本。允许开发者使用Lua语言编写脚本传到Redis中执行。
Lua
广泛作为其它语言的嵌入脚本,尤其是C/C++,语法简单,小巧,源码一共才200多K,这可能也是Redis官方选择它的原因。
使用脚本的好处如下:
Redis中使用EVAL命令来直接执行指定的Lua脚本。
EVAL luascript numkeys key [key ...] arg [arg ...]
EVAL
命令的关键字。luascript
Lua 脚本。numkeys
指定的Lua脚本需要处理键的数量,其实就是 key
数组的长度,必传。key
传递给Lua脚本零到多个键,空格隔开,在Lua 脚本中通过 KEYS[INDEX]
来获取对应的值,其中1 <= INDEX <= numkeys
。arg
是传递给脚本的零到多个附加参数,空格隔开,在Lua脚本中通过ARGV[INDEX]
来获取对应的值,其中1 <= INDEX <= numkeys
。127.0.0.1:6379> set hello world
OK
127.0.0.1:6379> get hello
"world"
127.0.0.1:6379> EVAL "return redis.call('GET',KEYS[1])" 1 hello
"world"
127.0.0.1:6379> EVAL "return redis.call('GET','hello')"
(error) ERR wrong number of arguments for 'eval' command
127.0.0.1:6379> EVAL "return redis.call('GET','hello')" 0
"world"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通过redis.call()
来执行了一个GET
命令,其实我们也可以替换为redis.pcall()
。它们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处理错误的方式,前者执行命令错误时会向调用者直接返回一个错误;而后者则会将错误包装为一个Lua table
表格:
当Lua脚本使用call
()或pcall
()调用Redis命令时,Redis返回值
将转换为Lua
数据类型。同样,在调用Redis命令和Lua脚本返回值时,Lua数据类型将转换为Redis协议类型,以便脚本可以控制EVAL返回给客户端的内容。
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原则是,如果将Redis类型转换为Lua类型,然后将结果转换回Redis类型,则结果与初始值相同。
换句话说,Lua和Redis类型之间存在一对一的转换。下表显示了所有转换规则:
Redis to Lua 转换对应表
Redis integer reply -> Lua number
Redis bulk reply -> Lua string
Redis multi bulk reply -> Lua table (may have other Redis data types nested)
Redis status reply -> Lua table with a single ok field containing the status
Redis error reply -> Lua table with a single err field containing the error
Redis Nil bulk reply and Nil multi bulk reply -> Lua false boolean type
Lua to Redis 转换对应表
Lua number -> Redis integer reply (the number is converted into an integer)
Lua string -> Redis bulk reply
Lua table (array) -> Redis multi bulk reply (truncated to the first nil inside the Lua array if any)
Lua table with a single ok field -> Redis status reply
Lua table with a single err field -> Redis error reply
Lua boolean false -> Redis Nil bulk reply.
Lua boolean true -> Redis integer reply with value of 1
127.0.0.1:6379> eval "return 3.14" 0
(integer) 3 # 丢失精度
127.0.0.1:6379> eval "return tostring(3.14)" 0
"3.14"
Redis使用相同的Lua解释器来运行所有命令。另外,Redis保证以原子方式
执行脚本:执行脚本时不会执行其他脚本或Redis命令。与 MULTI/EXEC 事务的概念相似。从所有其他客户端的角度来看,脚本要不已经执行完成,要不根本不执行。
然而运行一个缓慢的脚本就是一个很愚蠢的主意。创建快速执行的脚本并不难,因为脚本开销非常低。但是,如果您要使用了执行缓慢的脚本,由于其的原子性,其他客户端的命令都是得不到执行的,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大家要切记。
加载脚本到缓存以达到重复使用
,避免多次加载浪费带宽,每一个脚本都会通过SHA
校验返回唯一字符串标识。需要配合EVALSHA
命令来执行缓存后的脚本。
127.0.0.1:6379> SCRIPT LOAD "return 'hello'"
"1b936e3fe509bcbc9cd0664897bbe8fd0cac101b"
127.0.0.1:6379> EVALSHA 1b936e3fe509bcbc9cd0664897bbe8fd0cac101b 0
"hello"
既然有缓存就有清除缓存
,但是遗憾的是并没有根据SHA来删除脚本缓存,而是清除所有
的脚本缓存,所以在生产中一般不会再生产过程中使用该命令。
127.0.0.1:6379> script flush
OK
127.0.0.1:6379> script exists 1b936e3fe509bcbc9cd0664897bbe8fd0cac101b
1) (integer) 0
以SHA标识为参数检查一个或者多个缓存是否存在。
127.0.0.1:6379> script exists 1b936e3fe509bcbc9cd0664897bbe8fd0cac101b
1) (integer) 0
终止正在执行的脚本。但是为了数据的完整性此命令并不能保证一定能终止成功。如果当一个脚本执行了一部分写的逻辑而需要被终止时,该命令是不凑效的。需要执行SHUTDOWN nosave
在不对数据执行持久化的情况下终止服务器来完成终止脚本。
127.0.0.1:6379> SCRIPT LOAD “return ‘hello’”
“1b936e3fe509bcbc9cd0664897bbe8fd0cac101b”
127.0.0.1:6379> EVALSHA 1b936e3fe509bcbc9cd0664897bbe8fd0cac101b 0
“hello”
### 7.5.2 SCRIPT FLUSH
既然有缓存就有`清除缓存`,但是遗憾的是并没有根据SHA来删除脚本缓存,而是`清除所有`的脚本缓存,所以在生产中一般不会再生产过程中使用该命令。
```bash
127.0.0.1:6379> script flush
OK
127.0.0.1:6379> script exists 1b936e3fe509bcbc9cd0664897bbe8fd0cac101b
1) (integer) 0
以SHA标识为参数检查一个或者多个缓存是否存在。
127.0.0.1:6379> script exists 1b936e3fe509bcbc9cd0664897bbe8fd0cac101b
1) (integer) 0
终止正在执行的脚本。但是为了数据的完整性此命令并不能保证一定能终止成功。如果当一个脚本执行了一部分写的逻辑而需要被终止时,该命令是不凑效的。需要执行SHUTDOWN nosave
在不对数据执行持久化的情况下终止服务器来完成终止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