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头望向天空的时候,那一抹微云让人心旷神怡,不禁联想到唐朝诗人刘禹锡那首著名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
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
虽然大雁塔广场的晴空之上,此刻没有大雁飞过,也没有鹤的影子,但是丝毫也不影响纷至沓来的游客赏秋的兴致。我们围绕着大雁塔,缓缓环游着,欣赏一路上的美景。
沿途的仿唐人的铜像泛着柔和的光泽,吸引无数游客在这里拍照留念。从树梢透出丝丝缕的日光,照在铜像和行人身上,仿佛增添了一种活力和美感,让人觉得秋天的大雁塔随处都是风景,连人也变成了风景。
忽然想起卞之琳的那一首《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是现代诗人卞之琳在1935年创作的一首诗。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
诗人将人生哲理与诗歌意象融合起来,表现了自己对宇宙和人生的探求;在技巧和形式方面,诗人融会了传统的意境和西方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形成了自己的现代诗风。
这首短短的四行小诗,所以会在读者中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至今仍给人一种很强的美感,首先是因为诗人避去了抽象的说明,而创造了象征性的美的画面。画面的自然美与哲理的深邃美达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谐统一。
虽然此刻并无明月,但有朗朗乾坤,艳阳高照,看风景的人也成为风景的组成部分。远游的客人,充满好奇地问我,大雁塔可以买票上去看看吗?我微笑着摇了摇头,目前大雁塔正在加固保护,谢绝参观。你可以买票去看一看大雁塔的地下宫。
我曾经在不同的时间和年龄段里,游历过大雁塔,印象中依稀记得,最早是在三十年前吧,那时塔下是一条环形的土路,周围不远处都是饮食摊点,有一家城固米皮店,卖黑米稀饭和米皮,环境卫生一般,但是味道还算正宗,在当时称得上物美而价廉。
后来经济迅猛发展,旅游业升温,大雁塔旁边的清流园、春晓园和盆景园,以及附近的慈恩寺遗址,最后都以大雁塔为中心,被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追溯这三十年来的变化,或许大雁塔就是最好的缩影。
还记得当年求学时期,读过诗人杨炼的一首长诗《大雁塔》,其中有一句诗印象十分深刻:我像一个人那样站立着。后来诗人韩东写过一首《有关大雁塔》的短诗,在《诗刊》上发表,引发热议。《诗刊》选这首诗歌时评道:“韩东的《有关大雁塔》,对极具典型象征意味的大雁塔进行了全面的颠覆和消解。表层背后的深度模式拆除了,人为赋予或积淀而成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味也消解了。只剩下一种消除和相对远离语言后天文化性的原生态语言。”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
为了爬上去……
然后下来
走进这条大街
转眼不见了……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什么
我们爬上去
看看四周的风景
然后再下来
从内容上来看,韩东的《有关大雁塔》是一首耐人寻味的诗,在这首诗中,诗人消解了历史和权威,消解了英雄和崇拜,消解了富贵和精英,诗人关注的是当下的平常人的日常生活,是没有英雄的年代里一般人的世俗化生活。源远流长文化历史及深沉厚重的诗歌传统,既是中国第三代诗歌的养料与源泉,也是他们渴望突破窠臼而有所作为的巨大精神负担。对历史与传统的消解,成为第三代诗歌的一大重任。
韩东的《有关大雁塔》就是一首利用记忆去挣脱历史与传统束缚的代表作品。我们早已知晓,大雁塔一直是十三朝古都西安的标志性建筑,它本身就是历史与传统的浓缩象征,是历史生命文化的象征。大雁塔的这一文化地位,决定了它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歌咏对象的必然性。大家都知道,文化古迹一般都是被歌咏和赞美的,就是将对个人遭际或时政世事的诠释评价,通过记忆附加到被歌咏对象已有的文化积淀之中,来达到自己上升感情的目的。然而韩东没有赞美,没有走相同的道路。
在他人目睹大雁塔而唤醒历史记忆的地方,诗人韩东的记忆链条断裂了。面对大雁塔的失忆,使诗人得以从这一历史建筑的既有文化价值体系中逃逸出来。所以说,无论内容还是形式,《有关大雁塔》不仅是对有关大雁塔的历史及文化记忆的拒绝,更是对前代诗人写作方式的拒绝。
杨炼的《大雁塔》写的较为感性,和传统的抒情诗有着共同的美感,但同时也能蕴含许多关于祖国文化、历史及人性情感的理性哲思,而韩东的《有关大雁塔》则比较口语,属于口语诗歌的代表,没有比喻,拟人等辞格,只是一种叙述,也是一种反诗化的诗歌。还有,如果说作者的诗真是发自内心的写作,是一种本性的流露,而不仅仅是追求形式上或所谓新生代诗的反叛和超越的创作姿态。
杨炼的《大雁塔》属于朦胧诗,朦胧诗的思想核心是对人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还有对人的自由心灵奥秘的探索;与韩东的《有关大雁塔》不同,杨炼的《大雁塔》是以大雁塔的自我经历作为写作主线,以极为人性化的情感体验折射中国的传统历史和文化渊源。
《有关大雁塔》是韩东针对杨炼的《大雁塔》这篇诗反其意而作,有意以朴实的生活式白话与杨炼大气磅礴的史诗化风格形成对比,在对《大雁塔》的解构中体现后现代文学对传统现代文学的挑战。
诗人韩东所写《有关大雁塔》的诗,是和朦胧诗人杨炼《大雁塔》截然不同的。韩东的短诗《有关大雁塔》,满腔的激情还原为生命的散淡,对阳光下的大雁塔、作为中华文明见证者的大雁塔,不再有崇敬之心,有的只是失去激动的冷视与茫然,反诗化的特点突出,是一篇不错的后现代诗歌代表作品。
《有关大雁塔》显示了第三代诗歌的文化批判性,韩东让我们看到,反记忆,也就是忘却,可以成为诗性的批判武器。它有叙事的成分,但不构成全体。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叙述的冷漠平板、略带嘲讽,这是叙述者故意选择的,以传达出他对崇高、严肃进行消解时的快意。在诗中,叙述本身就是目的,这种接近口语的现代诗歌更易令人感受罢了。
在这里,我无意于褒贬抑扬,因为雁塔题诗自唐代以来已成为一种文化风尚。创作主体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或适合的诗歌表达内容与形式,读者有权利选择读与不读,爱与不爱,正如一首诗所言:你见或不见,他都在那里。大雁塔亦是如此,屹立千年,历经风雨,它一直都在那里,不悲不喜。
杨炼的长诗《大雁塔》带着那个启蒙时代的烙印,彼时朦胧诗风行,但是杨炼是一个独立思考的探索者,当我在求学时期读过他从《周易》卦辞里衍生出诗意幽思写成的组诗之时,我开始寻找《大雁塔》里更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
杨炼《大雁塔》1.位置
孩子们来了
拉着年轻母亲的手
穿过灰色的庭院
孩子们来了
眼睛在小槐树的青色衬裙间
像被风吹落的
透明的雨滴
幽静地向我凝望
燕子喳喳地在我身边盘旋……
我被固定在这里
已经千年
在中国
古老的都城
我像一个人那样站立着
粗壮的肩膀,昂起的头颅
面对无边无际的金黄色土地
我被固定在这里
山峰似的一动不动
墓碑似的一动不动
记录民族的痛苦和生命
沉默
岩石坚硬的心
孤独地思考
黑洞洞的嘴唇张开着
朝太阳发生无声的叫喊
也许,我就应当这样
给孩子们
讲讲故事
杨炼《大雁塔》2.遥远的童话
我该怎样为无数明媚的记忆欢笑
金子的光辉、玉石的光辉、丝绸一样柔软的光辉
照耀我的诞生
勤劳的手、华贵的牡丹和窈窕的飞檐环绕着我
仪仗、匾额、荣华者的名字环绕着我
许许多多庙堂、辉惶的钟声在我耳畔长鸣
我的身影拂过原野和山峦、河流和春天
在祖先居住的穹庐旁,撒下
星星点点翡翠似的城市和村庄
火光一闪一闪抹红了我的脸,铁犁和瓷器
发出清脆的声响,音乐、诗
在节日,织满天空
我该怎样为明媚的记忆欢笑
在那青春的日子,我曾俯瞰世界
紫色的葡萄,像夜晚,从西方飘来
垂落在喧闹的大街上,每滴汁液的一颗星
嵌进铜镜,辉映一下我的面容
我的心像黎明时开放的大地和海洋
驼铃、壁画似的帆从我身边出发
到遥远的地方,叩响金币似的太阳
在我诞生时候
我欢笑、甚至
朝那些炫耀着釉彩的宫殿、血红色的
墙,那些一个世纪、又一世纪枕在香案上
享受着甜蜜梦境的人们
灼热而赤诚地歌唱
却没有想到
为什么珍珠和汗水都向一个地方流去
——向一座座饱满而空旷的陵墓流去
为什么在颤抖的黄昏
那个农家姑娘徘徊在河岸
清澈的瞳孔里却溢出这么多忧郁和悲哀呵……
当我们从大雁塔广场一路行来,走进大悦城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依然浮现着杨炼的那句诗:“我像一个人那样站立”。是的,透过大悦城的玻璃橱窗,我清楚地看见大雁塔像一个人一样站立在那里。
长按赞赏码,感谢诸位的鼓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