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职业规划套路,让你少走十年弯路(第三篇):确定方向

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问:

进入职场几年,换了几份工作,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国企4000,私营企业5000,该怎么选?

到底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毕业后该回小县城,还是去大城市闯一闯?

……

诸如此类的问题,困扰着很多人。我的一个朋友周明,幼儿园老师,也是一位宝妈,今天向我咨询,说自己假期报了一个会计培训班,但是完全不懂,也不感兴趣。我问她,为什么选择去学,她说因为领导想调她去做财务岗位。


其实在职业选择的时候,很多人都是非常迷茫的,琳琅满目的招聘信息,再加上未知因素太多,谁都不敢确定自己能找到最适合的工作,也没有多少人敢说现在做的工作就是最适合自己的。

现实情况是,很多人都是随便找个工作,先解决生存,再骑驴找马,慢慢找更合适的工作。我并不反对这样,但不能长期如此。因为跳槽太多,会影响用人单位对你的评价,失去很多机会。也许因为生活,你需要暂时做着一些不喜欢或不适合的工作,但你的内心必须有明确的方向。

在确定方向之前,我建议你先参照我的上一篇内容,认真做好自我定位;然后再参考以下几方面做选择:

一、以自我定位为基础

1.从优势出发

结合上一篇自我定位,从你的优势和曾经的成就中,挑选你比较有优势的行业,这样你的上手速度会比较快,也更容易被企业接受,还可以缩短入职后你和企业互相磨合的时间。

如果你是大学刚毕业,那就结合你的专业,还有感兴趣的方向,以及在学校里参加过的一些项目去选择。

2.避开劣势

如果自己没有优势,又没做过,我建议直接避开,企业也不会录用你。因为就算你去了,也适应不了,你的人生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浪费,企业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耐心给你学习成长。

3.参照评价

参照你用各种测评工具和别人的评价总结出来的自我画像,思考自己适合的方向。

综合以上几点,列出一些相关的行业或职业词汇,从这些词汇去寻找职业方向。

二、以终为始

相信你一定用过导航,要去一个地方,输入目的地,软件就会告诉你路线,无论步行、公交还是驾车,只要照着走,你就能到达目的地。

职业规划也一样,想要出发,必先确定终点,这就是以终为始,主要有三个方面:

1.人生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人的信仰,它就像导航,始终告诉你正确的道路,当你偏航时候会提醒你。具体的就是要解决以下这些问题:

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希望自己的伴侣是什么样?你希望拥有什么样的家庭?你觉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你将对社会做出什么贡献?

身在职场,需要坚守价值观,才能正向成长。

2.工作观

你希望做一份什么工作?在哪里工作?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工作?在什么环境下工作?希望在工作中实现什么价值?你将用什么能力来换取想要的?

价值观引导着你的工作观,而这两方面,直接影响着你的生活和工作的圈层。这就是人以类聚。

3.未来五年的你

现在过什么样的生活,完全取决于你五年前的选择。

这句话一点都没错。如果过去五年你都随波逐流,那现在的你一定也在四处漂泊。如果现在你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那么从现在开始,深刻的思考这个问题:五年之后的你,会是什么样子?然后再往后倒推,确定自己现在该做什么。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现在30岁,打算35岁的时候生个孩子,那是不是至少34岁要怀孕,至少33岁要结婚,排除闪婚,是不是现在就要开始择偶或者恋爱了呢?


三、搜集资料,缩小范围

没有最满意的工作,只有相对比较适合的工作,那如何去发现呢?有以下几种途径:

1.网络

如果在上一篇,你认真的去做了自我定位,那么你对于行业、职业应该有一个大概的方向。接下来,你可以通过招聘网站,或百度等搜索网站去了解。看看适合自己的行业、职业有哪些,都有哪些要求,自己是否匹配。

需要注意的是,要围绕你的自我定位范围去了解信息,最后聚焦3-5个,多了容易眼花缭乱。举个例子,你去买东西,如果同一个类别,只放着三个产品,那你选择就会比较容易;如果同一个类别,放着十几个产品,那你就会挑来挑去,不知道选什么。

2.导师

虽然你搜集了一些行业和职业的信息,但是你毕竟没有实际做过,所以,不一定了解。你可以去找一些身边的朋友、或者这个行业从业者去了解一下,这个行业怎么样,他们对当前岗位有些什么感受,有些什么建议可以给你。

并不一定要找多优秀的人,有的时候,身边最普通的人也会给你比较真实的建议。

3.实践

如果你正在上大学,我建议你假期可以去打工、兼职,这样你能身临其境,对一些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你做过职业规划,那么在自己规划的范围去实践;如果你还没有做职业规划,那么这些经历也可以为你提供参考信息。

如果你已步入职场,正在找工作,那么我建议你,先按招聘信息上的要求和自己进行匹配,哪些是你做过的?哪些工作比较熟练,哪些工作比较生疏?哪些是你需要帮助的?有针对性的投简历。在面试的时候,了解一下:之前这个岗位的人是怎么工作的;用人单位对于此岗位的期待;你不熟悉的方面,是否会得到帮助;是否有试错和学习的机会。不合适就不要浪费太多时间,以免草草入职,频繁更换,一直原地踏步。就像谈恋爱,刚开始就了解清楚,对方的期待,是否能互相包容,是否能相处融洽,总比结婚后发现诸多问题闹得不愉快要好得多。

四、最大公约数

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

每天睡到自然醒,薪水领到手抽筋。

逢年过节要奖金,别人做事我加薪。

喝茶看报好开心,副业兼差薪照领。

这个顺口溜,相信你也听过。这是每个人都梦想的工作,当然,这只是玩笑,天底下不可能有这样的工作。我只是用这个例子来告诉你什么是最大公约数。当然,在这里,说的不是数学题,而是职业规划,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收益

比如,A公司,月薪5000,月休4天,每天工作10小时,提供食宿;B公司,月薪4500,月休8天,每天工作8小时,不提供食宿。如果只考虑收入,从短期来看,我想大部分人都会考虑A公司。但A公司在外地,每天做重复的工作,环境恶劣,没有培训;B公司离家比较近,同事相处融洽,办公环境好,学习机会多。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又开始考虑B公司了呢?

工资并不是评判收益的唯一标准,还要看是否满足你的其它需求,比如被尊重、体面、有尊严、是否能照顾家庭等。

2.匹配

我们都听过”大材小用“,也听过”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这就是我想说的匹配。比如让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直接去参加初中考试,他就没有这个”金钢钻“;而如果让初中生去参加小学五年级的考试,这就是”大材小用“。

职场其实和上学也是一样的,你有了五年级上册的能力,去选择五年级下册的职业,稍有难度,但你有基础,通过学习可以胜任,这才是最符合自然规律的正确选择。比如,从人力资源专员到人力资源主管,这是正确的;而如果之前是人力资源总监,回去做人力资源专员,那就是不合逻辑的。

能岗匹配,比较合理的是,现有的能力稍微加一些难度,但不要太难。

3.发展

如果说收益是满足基础需求,那么发展满足的就是更高层次的需求。包括学习、成长、容错性、是否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能实现自我价值。

对于求职者来说,工作要满足的就是:学习、收入、心情和个人发展。但对于企业来说,要同时满足这几个条件是很困难的。这也是企业难招人,求职者难找到合适工作的原因。

你可以通过这几点来评判:

是否让你有机会发展稀缺而宝贵的相关技能 ;

是否对社会有贡献;

是否有容错性,让员工有改进和尝试的机会;

是否尊重员工(包括员工的建议;员工对家和生活的责任等)。

4.企业类型

选择外企还是国企?大企业还是小企业?该出国还是留在国内?

1)一般来说,外企比国企有优势,大企业比小企业有优势,出国比在国内有优势。

因为外企的发展比中国早,有一些管理理念确实比较先进,而且越大的企业,他的管理体系越健全,对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也比较重视,在员工福利待遇方面也做得比较完善,在一些跨国公司,你可能还会经常有出国锻炼深造的机会。

2)高职位比低职位有优势

一个外企大公司的保安,和一家中型企业的主管,你觉得哪个更有发展前景呢?这里只是打个比方,并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人往高处走,从小企业的主管到大企业的员工或主管,比小企业的员工到大企业的主管要容易得多。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尽量不要选那些未来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职位。比如以前有公交车售票员,而现在已经改成刷卡支付了。


3)发展中的公司比衰退期的公司更有优势

发展中的公司,给员工的学习机会更多,容错性也更强;而处于衰退期的公司,在管理理念等方面相对已经比较落后,官僚主义比较严重,无论是新入职还是跳槽,进入这样的公司,对于个人来说,风险都是比较大的。


4)地点

大城市比小城市机会多,这个我们都知道,但是在一些特定领域,某些城市又比另外一些城市比较有优势。在选择的时候,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行业,哪个城市发展得最好去选择,或者可以根据你中意那家公司的总部所在的城市去选择。

结语:如果你按照我第二章所写,认真做了自我定位,再综合以上这些项目的思考,相信你的方向会比较清晰。职业生涯是一段漫长的路,让我们整装出发,迎接更美好的未来吧。

未完持续……

持续关注 我是王程 致力于帮更多人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职场成长、升职加薪建议。

王程原创

你可能感兴趣的:(摸清职业规划套路,让你少走十年弯路(第三篇):确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