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话说丨头上有颗露水珠

长随圣泽堕尧天,濯遍幽兰叶叶鲜。

才喜轻尘销陌上,已愁新月到阶前。

文腾要地成非久,珠缀秋荷偶得圆。

几处花枝抱离恨,晓风残月正潸然。

这是唐代诗人韩琮的一首咏露诗。

空气中的水分,以液滴形态附着在地面物体上,就是露。夜间气温下降,越近地面冷却越快,形成与白天相反的下冷上热的温度分布。当地面温度冷却到使贴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达到饱和时,就成了露。

据说,有的学者把露称之为“神秘降水”。它不仅可以缓解干旱期间作物的受旱程度,而且还有药用。百度百科显示,白花露,止消渴;百花露,健肤;柏叶露、菖蒲露,明目。

而在皖北人的观念里,以珠态示人的露,更是一样祥物。劝慰人的时候,他们常说,人人头上都有一颗露水珠。

俗话说多子多福。其实这话,也有反过来说的,叫作多子多难。贫穷年代,多一个人,就是多了一张吃饭的嘴。难是必然的。有些子女多些的人家,当家人一年到头,都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亲戚邻居都会劝他:别愁,孩子再多,人人头上都有一颗露水珠。怕啥?话里话外,露水珠成了出路、活路的代称了。它甚至还代表了一个人的未来和希望。


早年间,我有个命苦的邻居。早早死了丈夫,一个人拉扯几个孩子。日子够难过的。偏她又得了要命的病。那时上医院还是个奢侈品,只能在家死等,干耗。油尽灯将灭的弥留之际,一个庄子的人,都去看她,等于就是告别。一拨一拨的去了,一拨一拨的红着眼睛出来。当时,她已躺在所谓“冷草铺”上了,见着熟人就是哭。念着孩子还小,将来咋活;惦着孩子能不能成家,别成了要饭花子。亲邻们呢,一边陪着她哭,一边劝她放心,亲邻居会帮着照看孩子。至于将来,人人头上都有一颗露水珠,没有活不下去的道理。

还真让人说着了。十几年、几十年后,她的儿孙后代都过得很好。日子虽不算富裕,倒也殷实。两个孙子念了大学,入了公职;三个重孙辈的孩子,也考了大学。至今,庄子上的人提起她来,都还是那句话,人人头上都有一颗露水珠。那样命苦的一家人,也熬过来了,且熬到好道上来了。


露水珠晶莹剔透,在庄稼叶子上、叶尖上,一晃一晃的,尽显灵性。皖北人说一个人心灵,许就是以为他得到了头上那颗露水珠的滋润、点化。我理解,人人头上都有一颗露水珠,该是寄托了人们心中这样的情感和愿望:一个人只要持家勤快,居家节俭,正干正业,一老本等,就没有趟不过的河,过不去的坎。

你可能感兴趣的:(土话说丨头上有颗露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