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1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非暴力沟通》的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1934—2015),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他有着50多年的实践经验,不仅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消除分歧和争议,实现高效沟通,还帮助解决了许多世界范围内的争端和冲突。

这本书分解了非暴力沟通的模式。第一步是“留意发生的事情”,不要直接判断或评估,只是描述当下发生的事情。这是很多人说起来容易,却难以做到的一步。要客观,不带情绪和见解,我也经常提醒自己要做到,即使是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不能带着“父母的意见就是正确的”的想法而直接发表。不过真的身临其境的时候,怎么控制情绪就是另一回事了。

第二步是表达感受,让对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想法。然后,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最后是提出要求。由此看来,非暴力沟通需要我们的逻辑清楚,情绪可控,而且表述准确。这种沟通的“情商”还真是需要培养的素质。

在诸多沟通的情境中,与孩子的沟通大概算是最典型的案例之一了。我有一个十几岁的儿子,正处于叛逆期,每天我几乎都在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以达到让亲子关系得以维持的一点点进步。在每一个沟通的情境中,我很喜欢探讨对方的情绪来源于何处。依照我对儿子十几年的观察,这个年龄的男孩似乎对大人的意见和话语有着先天的抗拒。我甚至问过我的男性朋友,在他们十几岁的时候,到底对父母是一种什么情感,而我得到的答案是模糊的,大概就是看到父母就觉得很烦,不想说话,毫无理由。

于是,我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始运用非暴力沟通模式。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暴力沟通绝对是无效的。我不确定有没有严格按照书中所说的步骤来,不过控制情绪是一定要的,否则我的儿子就是有本事让我根本说不出话。我尝试客观描述事实,且把事情分拆成简单的几点,不能太复杂,也不能超过三点,因为儿子的容忍能力仅限于此。然后我开始解释为什么他这么做会有不好的结果。这点比较难,因为儿子会认为所有的不好的结果都是我臆想出来,或者是为了恐吓他而故意夸大其词的。在这一点上我要花很大的力气,我的论据和结论必须是有理有据,真实可信的。比如学不好英文将来连电脑游戏也玩不了,因为现在和他在网上一起玩游戏的朋友就是外国人。还有如果他不肯在上课的时候把帽子和口罩摘下来,老师会在综合评定时无法给他的课堂表现评分,这一点,我甚至和他的班主任打了电话,让老师和我的口径一致。在儿子相信了我的分析之后,我们才能心平气和地讨论接下去该怎么办。而此时,我会让他多发表意见,他就会觉得这件事情其实是他在主导,并很乐意让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监督他是否可以做到他自己定制的改进计划。

对待孩子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每次都可以奏效的。他的情绪每天都在变化,因此我要随机应变。而充分地了解儿子的性格和特点,是我能够和他顺利沟通的最大前提。

《非暴力沟通》也分析了会有暴力沟通的原因——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

这几点听上去就有点像评判了。不过在我们的周围似乎并不少见。我时常听见有同事愤愤不平地说,“我不喜欢XXX的做法,他总是认为我们的业绩不好是别人的原因,他从来不分析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好!” 办公室的政治是不是很可怕?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绩效评估指标,当错误发生时,人的本性是规避责任和风险,而评价的标准,往往是别的部门更高,而自己部门应该是安全第一。由此看来,暴力沟通在职场上是难以避免了?

回到这本书。依照非暴力沟通的原则,我们要先保持客观,即便是老板,脱口而出的也最好是一个事实,而非主观的评判。“就事论事”,“寻找根本原因”,“我们是一个团队”,“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解决方案”。这些话,是不是听上去好一点?我也了解过一些公司管理层会让不同部门的负责人轮岗,这也是一种换位思考的方式。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扩大思考的界限,和更多的人合作,我们的世界会变得不一样。

其次是我们需要尽量避免绝对的评判。有些时候,我们喜欢给别人“贴标签”。例如“这些00后的孩子们太难管了”,“这件事一看就知道是他做的”,“今天XX没来肯定是故意的”,等等。书里有提到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的一句话,”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我在无数次实践后对这句话不得不承认,的确如此。怎么才能做到不给别人贴标签,尤其是负面的标签,这是从孩子到大人都要每日训练的一个能力。如何区分评判和评论,书中的总结和练习很实用,可以借鉴。

接着是表达的问题。表达的能力因人而异,实在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们时常困惑于别人是否已经明白了我们的想法,因此要再三地去重复我们的意见,最后却发现效果寥寥。我不确定书中介绍的方式是否可以帮助大多数人建立有效的表达模式,但多加练习也许是对的。还有句话,”倾听是更好的表达“,当我们不知道该如何说服对方时,也许该闭上嘴,听听对方在想什么。

书中解释了人类在情感层面的需求。很多伤害,来自于情感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论及精神层面,就似乎太复杂了。记得我小时候阅读三毛的书,她提及她自己的写作基本都是第一人称,这种写法曾被评论为是一种自恋的模式,过于在乎自己的感受,并希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她因此消沉了一段时间。当时我对此种说法不以为然,人称的选择有这么严重吗?不过如今想来,三毛对自己的感受的确把握到极致了,才有了这么深刻的文字。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不会没事就去研究自己或他人的感受到底是什么,多数情况下是本能反应罢了。所以,要我们都去掌握好尺度,满足别人的情感需求,要求不能说不高。

如书中所总结的,人的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情感的奴隶“,”面目可憎时期“,”生活的主人“。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时刻去揭示个人的情感需求,但如何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每个人都要做足功课,毕竟最终要对自己负责的也就是我们自己而已。

这本书的第六到第十三章讲述的是我们在实施了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后,该如何去采取后续的行动。我特别关注了第十一章——《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书中举的例子是如何建立校园秩序,又是我们的孩子这个群体。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成长对我们做父母的来说真是一次新的人生历练。很多成人世界的沟通原则对他们并不适用。比如当我们看到很淘气的孩子时,会忍不住动手,用体罚的方式制止他们的错误,因为我们往往发现讲道理并没有任何用处。书中仍然从理解他们的需求这点进行说明,和孩子们进行非暴力沟通,了解他们失控的原因是什么,也许是对学校某些规则的反对,也许是对某位老师的不认可,然后我们再和他们一起来思考解决的方法。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在我们和孩子们都是冷静的状态下进行。那控制情绪,以及帮助孩子们控制情绪,又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了。

读完这本书后,我想我会推荐我的孩子看,以及其他朋友。如若真的可以帮助一些对沟通有困惑的人,那真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7-21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