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过的东西转头就忘?
考试前连夜突击到底有没有用?
听莫扎特的音乐能让人变聪明是真的吗?
在百万册畅销书《考试脑科学:脑科学中的高效记忆法》和续作《考试脑科学2:记忆、压力、动机的脑科学真相》中,东京大学教授、脑科学研究者池谷裕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关于大脑的奇妙故事,帮助读者科学地解决记不住、压力大、没干劲等学习难题。
注意:不要被书名中的“考试”一叶障目,以为这是关于如何成为一名优秀“小镇做题家”的书,它远不止如此——
当你明白了大脑记忆、压力、动机等的运作规律,将它运用到考试、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01
谁在掌管你的记忆力?
人脑中存在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
保存长期记忆的部位叫作“大脑皮质”,它相当于人脑的“硬盘”,可以保存我们已经记住的知识。
目前,我们还无法准确得知人脑“硬盘”的容量。不过有研究人员推测,如果我们把迄今为止所见、所闻、所感的全部信息都不遗巨细地装进大脑皮质,那么它在几分钟内就会因为信息爆满而失去机能。
读到这里,大家也许会想:“啊?人脑的存储量那么小吗?”其实并非如此,这里真正值得我们感慨的是:“原来平时进入人脑的信息这么多啊!”人脑将所有信息记住是不可能的,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人脑不同于计算机,无法通过增加存储器来扩容。因此,为了灵活运用有限的存储空间,脑会根据信息的价值,将其分成“必要信息”和“非必要信息”,脑如同法官一般,会对信息下达“价值判决”。只有被脑判定为“必要”的信息才会被运送到大脑皮质内长期保存。
那么,具体判定信息是否必要的“关卡检查员”又是谁呢?它就是人脑中的海马体。
只有被“关卡检查员”海马体判定为“必要”的信息,才会顺利通过“关卡”,获得成为长期记忆的资格。通常来说,这样的审查最短也需要一个月,而且审查标准非常严格,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以外,一般不会一次性通过。
△海马体直径约1厘米,长度略小于5厘米,形状类似于香蕉,也像略微弯曲的小指
那么,什么样的信息能比较容易地通过海马体的审查呢?是会在明天考试中出现的英语单词,还是古罗马皇帝的名字呢?
很可惜,这些都不容易通过审查。
海马体的审查标准是“该信息对生存而言,是否不可或缺”。
对于考试迫在眉睫却记不住单词的我们来说,这些英语单词比任何信息都重要。
但海马体可不这么认为,只会残酷地裁断为:“一两个英语单词记不住不会导致生命危险,所以不予通过。”进而不会授予单词信息从短期记忆复制到长期记忆的许可证。
实际上,那些大家在学校里必须记住的知识,基本上都不会被海马体判定为“对生存不可或缺的信息”。
这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请大家仔细地想一想,诸如“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会引起食物中毒”“石头砸向脑袋时如果不避开就会受伤”这类信息,和“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去世”这类教科书上的知识相比,哪些才是关乎性命的重要信息呢?
人本身也是动物,有着生存的本能。对于动物来说,所谓“学习”就是指牢记在险境中获得的经验以避免再次遇到同样的危险,进而越来越适应周围环境的过程。
海马体以“是否有利于生存”为尺度,对所获信息进行判断、取舍。诸如在毫无生命危险的教室里学习之类等行为,与人类的生存相比简直可以算是无关痛痒的事。
人们常说“左耳进右耳出”,说不定海马体就是这样一刻不停地从大脑中删除信息的吧。
人脑大约会消耗人体总能耗的20%,但其质量只占不到人体体重的2%。可见从每单位所需能耗来看,人脑是个不折不扣的耗能大户。
为了将必要信息储存到长期记忆中,消耗能量也是理所应当的,而如果一些非必要信息也储存到了人脑里,这就是对能量的浪费了。如此一来,我们又可以把海马体看作是一个节能主义者,它也是为了节约能量而不允许无用信息通过的“财政大臣”。
所以,某种程度上我们无法改变“根本记不住”这种让人发愁的状况,因为相对于“记住”,人脑本来就更擅长“忘记”。
从脑科学的角度而言,“怎么都记不住”是极其理所当然的。即使忘记了好不容易才记住的信息,我们也完全没必要耿耿于怀,因为不是只有我们自己的脑特别容易忘记,所有人都是这样的。
要想让海马体将学校学到的知识划分为必要信息,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想必这才是大家目前最想知道的事情吧。
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欺骗”海马体。话虽这么说,但是大家要知道,这个检查员可是无论我们怎么贿赂、苦苦哀求都不会有丝毫动摇的。
要想让海马体将信息判定为必要信息,我们要尽可能地倾注全部的热情和诚意,持续不断地将信息传送过去。
这样一来,海马体就会产生一种“如此锲而不舍地传送来的信息一定是必要信息”的错觉,进而允许信息通过“关卡”,进入大脑皮质。
俗话说:“学习就是要反复地训练。”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事实的确如此。
所以即使我们忘记了学过的东西,也不要因此而感到气馁或耿耿于怀,只需在必要时重新记忆一次就可以了。即使我们再次忘记了重新记住的东西也不要泄气,请打起精神再去记一次吧。像这样,只有进行反复记忆,那些知识才能被保留在脑中。
但是,我们在将来还是会忘掉费了这么大劲才掌握的知识,这该如何是好呢?毕竟是努力了很多次,好不容易才记住的……
答案还是一样的:重新再记忆就可以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因为人脑的设计机制,本来就是为了能够尽快忘记大量信息。
也就是说,成绩好的人其实都在这样努力着:即使面对一次又一次的遗忘也毫不气馁,仍然反反复复地将信息送往海马体。
人脑更重视“输出”而不是“输入”。相对于填鸭式的学习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学习方法效率更高。
用我们身边的事来举例的话,那就是在复习时与其反复钻研教科书或者参考书,不如多做几遍习题集,勤加练习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欺骗大脑”说起来简单,在实践过程中其实还需要运用一些技巧,而这些技巧也正是高效学习法的秘诀所在。
分享2个书中的小技巧。
✔感动式学习法
杏仁核紧邻海马体,虽然只有人类小指的指甲那么大,却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产生喜悦、悲伤、焦虑等情绪。如果说海马体是记忆的工厂,那么杏仁核就是情绪的工厂。激活杏仁核也容易引发神经元的长时程增强作用(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换言之,人在情绪高涨时会更容易记忆。
利用杏仁核提升记忆力,这是动物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能力,其效果十分强大,我们一定要对此多加利用。
比如说,“1815年,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这个知识点,我们来试试不死记硬背,而是带有感情地记忆吧。
请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经历过种种作战后仍然失败了的拿破仑,还要被流放到荒岛上,这是多么悲惨的境地啊。如果换做是我们自己遭受了这样的不幸,心中又会是何等的万念俱灰。像这样有感情地代入历史情节之中,大脑自然就会记住这个知识点了。
大家可能觉得,对着教科书上的内容一一伤感流泪简直就是像傻瓜一样的行为,但是人脑自身的机制又的确决定了它会牢牢记住那些带有情绪的信息。
这种感动式学习方法不仅符合生物学原理,而且可以减轻记忆带给人脑的负担。
临近考试才往脑中硬塞知识是有很多缺点的。即使勉强塞进去了,那些知识也很快就会消失,这种行为还会带来其他的不利影响。
这种不利的影响就是“压力”,记忆力会因为压力而下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临阵磨枪的复习方式是非常不合理的。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在距离考试很久之前就开始精心制订复习计划,拟订了时间过于充裕的日程表,这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缺乏紧张感、提不起干劲的状态对记忆也没什么益处。
大家在学习时,不要总是千篇一律,而要保持适当的紧张感。这样一来,我们的学习效率就会得到非常大的提升了。
✔莫扎特效应
有一个词叫作“莫扎特效应”,指的是听了莫扎特的音乐后,能让人变聪明的现象。虽然听起来很像无稽之谈,但实际上这个效应是存在一定科学依据的,人们发表了许多相关的学术论文。
说起来,我也曾听说过这样的传闻,据说东京大学的学生在小时候学过乐器的人数比例要比其他大学高。虽然不知道是否和莫扎特效应有关,但我认为这是个很有趣的观察角度。
莫扎特效应是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弗朗西斯·劳舍尔教授发现的。研究表明,虽然莫扎特的音乐只能让人在不到1小时的时间内暂时性地变聪明,但效果却极其显著,能让实验参与者的IQ测试成绩提高8~9分。
这里必须注意的一点是,所听的音乐只限于莫扎特的曲子。巴赫的音乐可能多少也会有一点效果,但是其他的作曲家,比如肖邦或贝多芬的音乐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而这也正是该现象被称为“莫扎特效应”的原因。
劳舍尔博士对此做出了解释,认为莫扎特的音乐能够通过令人愉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协调人的左脑和右脑,这正是产生该效应的关键所在。
大家在学习累了、需要休息时,不妨也去听一听莫扎特的音乐吧。
02
记忆与压力的意外关联
新年伊始,人们往往很容易积攒压力。新学期、新环境、新工作、新的人际关系……这些所产生的压力会毫不客气地席卷而来。如果在如此忙碌的时期被压力打倒,就会遭受莫大的损失,比如被竞争对手捷足先登之类的。
毋庸置疑,压力对大脑无益,其科学原因也早已明确。当人的身体感受到压力时,肾上腺皮质会释放名为“皮质醇”的激素。对大脑而言,它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可一旦过量也会引发问题——如果它们随着血液大量流入脑中,就会抑制神经元发挥作用,造成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等不良影响。
一般来说,所有人身上都会出现压力导致能力下降的现象,并不存在所谓的抗压能力强或抗压能力弱的大脑。不过最新的脑科学研究表明,我们可以从压力中保护大脑——神经生物学家麦高夫(McGaugh)博士在其论文中指出“秘诀就在于尽快适应环境”。大脑只要适应了新环境,即便受到相关激素的影响,能力也不会下降。
也许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适应压力也是“记忆的作用”之一。尽管所处的环境本身并没有改变,但是人的压力却减轻了——因为大脑已经“记住”了“没有必要对当前环境感到压力”。
心理学家亨克(Henke)围绕压力与海马体的关系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海马体一旦丧失功能,大脑就无法记忆。亨克具体开展实验后发现,海马体丧失功能的老鼠无法顺利适应新环境,会持续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实验结果表明,能否适应压力取决于是否利用了大脑海马体的作用,即“记忆”的作用。所以,刺激海马体有助于减轻压力,因为提高记忆力可以帮助消除压力。
想要保持良好的记忆力,最好远离压力。不过在现实中,学校里、职场上存在许多无法避免压力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如果不能快速适应新环境,那么宝贵的记忆力将会受损。亨克的实验结果表明,记忆力越好,在直面危机时感受到的压力就越小。所以说,快速适应环境不仅可以保护宝贵的记忆力,从精神卫生的层面来看也是非常理想的状态。
未雨绸缪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常锻炼记忆力,随时准备直面不可避免的压力。这不但能尽量减少压力所造成的损失,还能进一步提高记忆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03
怎样让大脑充满干劲呢?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利用“诱饵”来提高积极性。有些人在鼓励自己或同伴时会说“如果工作顺利完成,就去庆祝一下”,也有些学生因为父母承诺“如果你总考不好的语文能考到90分以上,我就奖励你一个喜欢的东西”而努力学习。
这种利用奖赏的方法在心理学领域被称作“外在动机”。作为一种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它在很早以前就为人所熟知。实际上,人们已经证实,缺乏外在动机会导致学习能力严重下降,甚至对于动物而言,它们可能会完全丧失学习能力。
我曾听过美国精神卫生研究所里士满(Richmond)博士的讲座,他与设乐宗孝博士的共同研究中有许多关于外在动机的优秀成果。
他们以猴子为对象开展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发现了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实验内容是让猴子在其眼前的显示屏中亮起红色信号时按下手柄,当信号变成绿色时松开手柄。如果猴子能零失误地完成这一连串的指令,就奖励它美味的果汁。如果猴子在亮起红色信号时松开了手柄,或是在信号变成绿色时按下手柄,那么它就不能获得果汁。如果只是这种程度的简单操作,成功率一般会超过97%。
但是,一旦连续进行实验,便会出现出乎意料的结果。例如把规则修改成猴子只完成一次并不算成功,必须连续完成四次才能获得果汁。进入这样的复合作业阶段后,成功率会显著降低。
也就是说,获取奖赏所需的步骤越多,工作的错误率就会越高。反过来也可以说,即便是重复同一个简单的操作,随着进度的推进,距离获得果汁的剩余操作越少,成功率也会越高。
对奖赏的“期待”与工作的“准确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对此起到相应作用的应该是大脑中的额叶(frontal lobe)。
里士满博士认为“没有什么好办法能破坏期待与准确率之间的关系”。换言之,要想提高工作的准确率,就不能将多个进度合并在一起,而是要将其细分成多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都给予奖赏。
奖赏不一定是肉眼可见的东西,做成某件事时收获的“成就感”也是一种外在动机。
事实上,实现目标后的“喜悦之情”就称得上是一种奖赏。人们常说“志当存高远”,但这样不仅会导致实现目标后获得奖赏的次数减少,而且当目标无法实现时,难免会使人产生一种挫败感。
为了能够顺利达成一个大目标,在设定较大的终极目标时,最好也不断设定一些比较容易实现的小目标。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最原始、最省钱的方法,即“赞美”。人一旦受到赞美,就会莫名地感到开心。人呐,真是一种奇妙的生物。
✔“行动兴奋”小建议
提高积极性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尝试让身体动起来,就算提不起干劲,也要先试着去做。比如即便提不起干劲写贺年卡,也要先坐到书桌前试着开始写。这样一来,大脑会不断被激活,从而激发出干劲,最后变得全神贯注。这个过程称作“行动兴奋”,兴奋指的就是“大脑神经元被激活”。
关于早上起床这件事,我实在是起不来,总是不想离开被窝,想继续躺着。特别是到了冬天,被窝里暖和又舒服,我更是不想起来了。不过,自从知道大脑存在“行动兴奋”的现象后,我变得会马上采取行动。不用去管大脑是否已经清醒,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叫醒身体,比如刷牙、拉开窗帘和洗脸等。先让身体行动起来,再通过行动强行唤醒大脑。如果一直赖在被窝里,大脑永远都不会清醒。
芥川龙之介在小说《侏儒的话》中写道:“从恋爱的痛苦中把我解救下来的,不是理性而是繁忙。”
正所谓“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些都诠释了行为主导型方法的重要性。
本文首发:青年文摘
本文部分插图:摄图网、pexels
推荐阅读
作者:[日]池谷裕二
译者:尤斌斌、高宇涵
百万册热销书《考试脑科学》续作!每个家长都应该买的一本书。
《考试脑科学2》解读记忆、压力、动机的脑科学真相,彻底告别记不住、学习没动力、压力大的学习难题!
樊登、刘媛媛、魏坤琳、洪晃、屠龙、脑洞老爸等众多大咖推荐的高效学习法。
中考、高考、职业考试等考试类学习都需要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