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阿尔伯特成长之路——心理学迷思之旅

内容概述:

本文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杜振才老师《大学生心理健康》;南京大学教授陈昌凯《心理学与生活》课程;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裴秋宇教授《生活心理学》《沟通心理学》课程;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李媛、雷霖、陈思帆、刁静、刘荃《心理健康与创新能力》课程;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张晓文、雷五明《婚恋-职场-人格》课程;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田媛《心理学:我知无不言,它妙不可言》等中国大学MOOC平台心理学在线公开课程内容,梳理与构建笔者“小阿尔伯特”成长过程中所可能涉及的心理学知识。



民事权利能力的获得

我是谁,谁是我,我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世界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这个世界?一连串的疑问随着小阿尔伯特的出生一同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虽然刚出生的小阿尔伯特自我意识还不健全,没有办法进行真正有效的自我认识、自我调控、与多种形式的自我体验,但是不要担心,世界正如一个大金矿般等待他去挖掘。他的自我意识会逐渐从1-3岁的“自我中心期”特有的“主观化时期”逐步转入3岁-青春期的“社会转变期”,在这期间他会逐渐培养出自我与人格的认识和行为特性。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最终也会在大约10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由青春期到成年期的转变,那时的孩子,已经长成了真正的男子汉。

在小阿尔伯特认识世界的第一印象中,他首先认识到的是自己的父母以及由几个具有血亲关系的个体组合成的小集体,这个地方被称为“家庭”。她不仅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个阶段,同时也是构成整个社会结构的最小单元细胞。在这个环境里,小阿尔伯特有着最原始的情感依赖,即寻求同父母的亲密,并且其在场时感觉到安全的一种心理倾向,这是人之天性,放大了说更是一种动物习性。最好的佐证就是那个实验得出“接触性安慰”在幼年成长时期至关重要的恒河猴实验。诚然,在爱与温暖家庭包围下的孩子更容易培养出健全健康的行为模式与人格。

在家庭中,小阿尔伯特的父母非常开明,不会主动进行主体建构的中断与植入,他们听从小阿尔伯特的个性施展,鼓励这个小生命不断探索与试错,也不武断介入干涉孩子思考,因为孩子的纠结活动是孩子进行自我构建的过程,有的事情,他们出错多了,纠结思考多了,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与判断。



社会认同的反应

一转眼,小阿尔伯特步入要进入幼儿园的年龄阶段。作为一个具有安全型模式(securely)婴儿气质的他即为排斥同母亲的分离,站在幼儿园门口嚎啕大哭不忍家人离去,但是没有办法,人总是要成长和失去。好的一点是,小阿尔伯特不仅遇到了和他一样婴儿气质的小朋友,同时还有回避型(avoidant)对父母离去假装看不见也不回应;抗拒型(resistant)极度不安焦虑;混乱型(disorganized)行为复杂怪异的小朋友。一时间,小阿尔伯特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怎样处理眼前所有碰到的问题。

小阿尔伯特不禁发现,原生家庭长期人为自觉或不自觉地制造依赖使得其对家庭的依赖久而久之变为了一种依附,这样的严重后果是孩子可能由于过度适应家庭环境而抗拒同外界社会的交往活动,这种依赖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被动者的功能性剥夺。这就好比一对恋人在一起时一个人总是凡事都依靠另一个人,因为信任和崇拜对方而放弃了很多自己做决定和思考的可能,久而久之,你在对方眼中就如一个功能不健全者,最后对方可能会因为你的无价值而被抛弃。

当然在孩提时期对家庭的依赖还没有严重到这个程度,随着逐渐社会化,孩子会发现许多比家里有意思的事情,比如碰到了各种各样不同性别的小伙伴,和他们的娱乐活动又令小阿尔伯特产生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性别认同性别分为自然性别(sex)与社会性别(gender)之分,自然性别是先赋内容,是由母亲生殖过程中对于有无SRY基因以产生后续性别区划为前提,直到后续胎儿机体内部不同性器官发育结果。而社会性别一定程度上要比自然性别重要,这是在社会化中人对于自我性别认同,乃至家庭中父性角色或母性角色的影响;个体的社会模仿;环境强化;乃至是否存在先天的同性偏好等都有关。28岁变性的著名舞蹈家金星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而在我们这个社会,讲究刚柔并济,弱化鲜明的性别教育十分有利于男女平权的和谐社会构建。

至于小阿尔伯特来说,父亲是他的榜样,他惊艳于小女孩的美丽,同时更加强化了对于男孩游戏的喜好,想要努力施展自己的“男性魅力”来吸引女孩们的注意。他喜欢与不同的人做游戏,尤其是和小男孩一起。正如老爷子弗洛伊德所说“游戏是孩子养成道德的最佳途径”。在游戏中,男孩们在不断地通过“自说自话”的方式来自我对话,不断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来进行一系列的思维创造活动。在这过程中,激发和培养了男孩们的想象力,也赋予了自身以及游戏对象新的身份意义。他们进行的感觉运动游戏使他们得以不断模仿他人,同时锻炼自己的机体灵活性;通过符号化游戏来提升自己的符号化思维能力;甚至,他们可以通过假想和发明来弥补游戏对象物体的缺乏。而这一系列环节,都是很好的理解社会,融入社会;乃至提高思维水平和抽象能力的重要阶段。



学习这条不归路

很好,小阿尔伯特终于来到了学校开始了九年义务教育的生活。在12年的象牙塔生活中,他不断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所谓学习,就是指用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改变。这个定义有三个要点:一是学习首先是以经验的产生和保存强化为基础的;二是这个行为影响了个体的差异,造成了不同学习者之间个体改变,每个人都走上了自己关注与感兴趣的专业学习;三是学习的内容相对持久,一旦习得并掌握便会在脑海中长期停留。

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社会习得理论,小阿尔伯特在初期进行的学习活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替代学习(vicarious learning)和观察学习(obsevvational learning)的阶段水平,在不断地观察与模仿中认识到了一些是非对错,逐渐培养起自己的行为模式。通过榜样的力量和目标学习来激励自我。在认知过程中,小阿尔伯特的行为不断地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同时通过环境的塑造,他的行为和认知都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调整。

小阿尔伯特最讨厌两个东西,一个是作文,另一个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不过为了完成作文,他阅读了很多心灵鸡汤文字,这增加了小阿尔伯特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但他不想把这些写到自己的作文里,他追求自我的统合表达,即一种自我的纯粹体现,就如卢梭《忏悔录》那样把自己掰开揉碎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其实每个人都有能力深邃的思考,只不过有些人选择性遗忘了这种天才。在深邃思考与自我分析的同时,我们在剖析自己;在作文里没有章法、原生态的表达中,我们的内心实现了对于自我命题的深邃思考。至于“别人家的孩子”则是一种替代经验给小阿尔伯特带来的困扰,这些孩子的出现以及学习考试中的直接成败体验(direct experience)让他对于自我的信念——这一复杂的自我认知,得以不断动摇与重建。同时也有助于人格的成全。

不过说到小阿尔伯特的学习方式,肯定离不开对于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的描述。所谓经典条件反射,简单的来说就是先有刺激,后有反应行为,是个体学习以特定方式对于一个中性刺激进行反应。比如原先的无条件刺激“上课铃声”逐渐与“上课”无条件反应结合在一起,学生们慢慢理解到不同的铃声都是为了特定的活动,进而形成了学校规律生活的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

而操作条件反射就更为普遍,研究动物心理学的桑代克为此还提出了一种效果律即在一种刺激情境下,可以带来满意结果的反应重复出现的概率增加,而带来不满意结果反应重复出现概率会降低直至消失。著名的斯金纳箱实验也证明:行为结果的性质导致个体表现出行为概率的变化,换句话说,学习是行为结果的改变。

而我们的学习成长过程,本质上又是正负强化与正负惩罚的结合过程。所谓正负强化,就是为了提升某一行为结果出现的频率,增加愉快刺激与减少不悦刺激。最常见的就是努力保持第一名,奖励进步学生。所谓正负惩罚概念则相互对应,其本质是为了减少某一行为结果出现频率,来增加厌恶刺激或减弱愉快刺激。最常见的就是体罚学生和剥夺游戏时间。

而在我们学习记忆知识阶段,又要着重运用下列强化手段:连续强化:对每次积极的结果反映都予以正向激励来长期保持这种状态,并且不断提升高峰体验来自我满足,及时复习,不断巩固知识;部分强化:即间隔一段时间对于部分正确的行为予以强化,即一定时间要鼓励表现不太好的自己,使自己不至于低迷;定比强化:是指有机体作出一定数目正确反应后做出的一次强化,即我们获得几次好成绩后可以获得奖励;定时强化,这种强化方式最为受用,是一种正向自我激励良好方法,是指前次强化后间隔一定固定时间有机体再次获得强化。值得一提的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机点名应当是一种不定时强化,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不安全从而减少逃课。



小阿尔伯特的记忆密码

小阿尔伯特是笨小孩么?他一直这样问自己,为什么每次老师讲的内容他老是忘记,因为他不会复习,他以为学习阶段结束就可以了,殊不知,学习是一方面,复习记忆和重现才能让知识变成他自己的东西。可量的小阿尔伯特,他不好的思维记忆习惯害了这个孩子。

记忆理论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记忆是1、识别2、保持3、再认4、回忆这四部分构成;另一种认为记忆是1、编码2、储存3、检索的过程。

其实,任何一种记忆环节,都一定是先从初次接触开始,也就是识别与初记中对于记忆材料的初次编码,品尝它的味道,让它在你的心中留下韵味,留下一种后像即在初识阶段结束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会随着时间流失而逐渐减弱的一种“感觉残留”这便是感觉记忆,一种容量极大、内容极为丰富、保持记忆原貌最完整但却容易消失的初始阶段。它包含图像记忆声象记忆乃至其他五感刺激造成的震撼刺激结果。这是一种最为浅层的记忆,很多记忆内容还没有来得及反复咀嚼,没有来得及和已有知识进行联系。她就像一段极易丢失的宝藏,需要你赶紧再次前来发掘,他才能发挥她的价值。可是小阿尔伯特啊,你为什么老是单纯的以为学过一遍的知识就可以被画上句号?你要知道,只有反复的反刍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掘知识的最大价值。

小阿尔伯特当然也有其他比较好的记忆习惯,比如在短时记忆(工作记忆)中,他喜欢分割组块容量即把大容量的工作记忆内容划分成有特点有规律的小份记忆对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阻块分割的内容最好维持在7个左右,否则很难达到预先的记忆效果。小阿尔伯特也喜欢睡前背单词课文,同时早上起来复习前一天所学的学习方式,因为他知道,睡前和睡后没有后摄干扰(抑制前摄干扰(抑制存在,因此这两个阶段记忆效果也最佳。同时,系列位置效应也被他推崇,学习中的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也是很重要的理论,他会把记忆对象不停地颠倒顺序,从而获得最好的记忆准确度。

只有那些被反复揣摩与回味的内容,最终才会变成小阿尔伯特的长时记忆,那些信息经过充分且有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留存长期保留的记忆,他们容量大,记忆保存度好,不易遗失。同时那些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都构成了小阿尔伯特学习人生的记忆内容。

以他的学习记忆经验,小阿尔伯特认为学习时的环境与氛围十分重要,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加上良好的专注度,才能最大程度的获取记忆编码提取的特异性反应,即编码内容与提取内容完全相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目不忘能力。但是很多人做不到这些——绝大多数人。所以我们需要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来指导我们的复习计划。这样在我们初识结束后保持过程中的不断再认,才能让我们最终对我们所学有所得,有所忆。但是不知道小阿尔伯特有没有发现,在他再认与重构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想象膨胀与记忆回涨现象,前者是指有时候我们白日做梦的内容也会不知不觉构成我们记忆的一部分;而后者是指我们突然提升了我们对于某一阶段的记忆水平。

至此,小阿尔伯特明白了,我们不仅要复习同时也要大规模运用一系列辅助记忆工具并长期强化复习,提升自己积极正向的记忆,净化自己的脑容量内存。



人格标签填空

小阿尔伯特步入大学之后,不禁产生了一个自幼伴随它的疑问:什么是人格?英文词源是persona,意即“面具”“脸谱”,不错,很形象,所谓人格就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有机统合模式。根据精神分析理论的人格结构(structure of personglity)分为三大类: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本我是那个黑色的小恶魔,超我是那个白色的小天使,而自我就是他们俩不断打架不断磨合后的产物,也就是真正的“我”。自我通过压抑本我的原始欲望冲动,避免同超我产生冲突从而实现自我和谐。有的人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在超我的指引下找到了二者平衡协调,而这正是小阿尔伯特努力在追求的事情。

那么小阿尔伯特究竟是谁呢?他的自我和人格究竟是怎样?他给自己列了一张单子:姓名:李嘉伟,性别:男,籍贯:……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于是他学习了很多心理学课程,大致发现了两个符合他自己的答案:“完美主义者”与“追求独特者”

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人格:“一个严肃的卫道士”、“理想主义的改革家”、“黑白分明的判官”,以及“没头脑和不高兴”中的“不高兴”。小阿尔伯特从小就对自己有着较好的要求,但是因为达不到标准而容易不快乐。可以说是现实我和理想我的差距,也可能是因为自己对现实情况把握不足与自我认知偏差;我应该努力去寻找那些生活中真正能让我快乐的东西,并为之付出;同时自我历练让两个自我统一也是至关重要的。千万不要认命,那样你会更加不快乐

一个典型的追求孤独者:“坠入凡间的精灵”、“悲情的浪漫主义者”、“理想主义战士”。喜欢独来独往的独行侠,却不因此而感到孤单;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轻易被生活强奸,喜欢按照自己的步伐生活,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有的人,就此变得脱离社会,与社会格格不入,没有成功社会化。但是也有的人因此达到了别人没有达到的高度;他们不喜欢以世俗的评价眼光来看待自己,他们在努力建构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他们是一匹在夜里孤行的狼,是在高原独行的雪豹,他们需要的不是拥抱,而是灵魂上的沟通与理解。

嗯,有时候最艰难的道路就是通往自我的道路,这是一条英雄之路。只有当我们看清自我之后,才有能力与资格迎接和拥有各种可能的生活。或许这些我们应该迎接的生活会变得平庸,但是平庸却给予了我们一种准备,当我们在平庸之中逐渐安身立命,才更有能力发现平庸后的美。



丘比特之殇

爱情是什么?真的在世界上存在么?作为一个学习过婚姻法及我国高法诸多司法解释与判例研究后的本科生小阿尔伯特看来。爱情是很稀有的东西,我认为这个名词稀有到如同亚氏的形而上学一样高深久远而莫不可测。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故事的结尾也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那些我们彼此牵手走过的曾经,那一段往事一段记忆,是构成我们生命图景的水墨画。

他们说:爱情是一个灵魂居住在两个身体里;爱情是放生,是一个灵魂对不属于他的另外一个灵魂的救赎,而不是枷锁;爱情是生命的和弦,而不是生命的独奏。陈丹燕说:“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他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颓败生活中的英雄梦想。”三毛说:“对于荷西的思念,像虫一样慢慢地啃着我的身体,直到我成为一个空空茫茫的大洞。”大二一年的初恋时间,足以让小阿尔伯特认识到很多,体味到很多;让他听懂了很多以前没有听懂的歌,也让他跟认识到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谓的爱情,我们姑且称之为爱情,但我认为她更像是一种激情——一种有多巴胺(dopamine)和内啡肽(endorphin)这些神经递质所引导和产生的一种神奇的生物电产生活动——一种基于认知神经刺激的生物化学活动。再与你相互吸引的接触中,不断地激活大脑的奖赏回路以获得高水平的思维活动体验,大众将他们称为——坠入爱河。

好吧,原来我们所谓的爱情就是一串脑电活动反馈,其实说白了任何感官产生都是这样,因此它的疲倦与退化也在所难免。你的肾上腺激素不会永远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否则你会死亡;同时从认知心理学我们知道:任何人都会产生感觉适应——感觉刺激敏锐度因为持续作用时间延长而降低,想要产生同样强度的感觉刺激,我们必须不断提高刺激强度,而其最终结果,毫无疑问都是对于反复出现对象的习惯化。

张爱玲说:“我以为爱情可以填补人生中的很多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可是初恋的经历给小阿尔伯特带来的只有遗憾么?难道不可以从中总结出什么人生经验以供循行么?总结为两大经验教训——人总是这样,本来可以通过社会观察习得道理,总是在自己撞破南墙才能得出,才被认为是道理。


1、人际剥削法则任何关系中,操心较少的那一方对操心较多的那一方拥有剥削的权利。简而言之,付出越多的那个,往往是最后受伤越深的那一个。小阿尔伯特的初恋,让他想像一个模范男友那样,他也是那样做的。可问题是,他在感情中改变了自己原来在对方眼中原本高冷和桀骜不驯的形象,太大的表现差异无异于人格的稳定性表征。过度化的改变与暖男表现,反而让他在对方眼中产生了一种不好的感觉——矫情。所以他明白了:没有人的一腔赤诚能够脱离套路与处理技术而活,任何关系处理我们都不应主观的表露自我,而是客观理性权衡自己的每一项行为。


2、最小兴趣法则在任何关系中,对持续和继续目前关系兴趣较小的人,拥有更大的权利。很不幸,小阿尔伯特两项全中,可以说完败给了前任。毕竟对于前任这样一个谈过不下5次恋爱且平均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老司机来说,新手司机还是需要学习很多。不仅在实操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保护自己,在消极的情绪出现后,选择合适的自我防御机制来处理和摆脱内心的不愉快。

那么我们可以选择什么自我防御的机制呢?显然,压抑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任何你压抑的情感都会跑到你的潜意识里面,在你不经意的时间跑出来祸害你,因此任何情绪的出现你必须都要直面她,并且与她和解;否认么?不可能,否认自己的经历,尤其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无异于否定自己人生中的一部分而无异于人格的完整,我们必须从中学到点东西,来对得起这段时间,更对得起付出的自己。同样而言,退行和投射也无易于解决问题,我觉得我们应当做的有两种——合理化与升华。

所谓合理化,是对自己细微的合理阐释,对自己先前行为与情绪产生的客观理性分析,而不是主观的怨天尤人与各种不知名的小情绪。这种与自我的和解有利于让自己认清自己行为的优点与不足,从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与提升点,理性的处理自己的问题,同时也把负向情绪交给时间,让她来治愈。

所谓升华,是一种我认为人类最为高水准的心理防御机制——无论是歌德之于《少年维特之烦恼》勃朗特姐妹之于《简爱》《呼啸山庄》乃至三毛的撒哈拉文集与柯西回忆录,尤其是我们听了无数遍才听懂的情歌(尤其欣赏徐佳莹这一创作歌手在失恋之后创作的《身骑白马》《失落沙洲》)等等等等文艺作品。失恋是一枚神奇的化学试剂,投入到那些天才的头脑中,给我们产生了诸多不朽经典欣赏体验。与我而言,大二一年的情感经历,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我所身处的世界,让我静下心来去静静地品位我所经历的每一天,让我更有温度的认真的活着。诚然,改变了我很多,也让我进步的很多。如果说有遗憾,唯一的遗憾就是我没有更早的经历这一切,没有更早的如今天这般努力为自我的人格完善而提前认真的生活。



结语

回顾成长历程,唯有不断积累与沉淀才得以使我们更为自信和坚定的前行,前路时光不可辜负,未来以来,我们必须面对并准备步入新的人生。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第一境界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第二境界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负起人生责任;第三境界婴儿,这是一种“我是”的状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如果说前半生的我的是狮子,那么在我前20年的生活结束后,在我以现有的人生阅历指导之下,我应该逐步完成从“狮子”到“婴儿”的转变——一种更为豁达开朗的精神状态,来享受生活和迎接挑战。如同李贽所言:“儿童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牙牙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却能得人生之至乐”

诚然,以人生之至乐之感认真地生活,不仅是对于自身独立生命个体的最高尊重,本身亦是一种享受。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阿尔伯特成长之路——心理学迷思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