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版本S4HC的后台配置相对于本地版的SAP 总结来说三点“换皮不换肉”、“核心需专家”、“添加容易删除难”。从每次的季度更新对后台配置的改变也看得出SAP在尝试敏捷实施的方向,目前一些全局的配置要更改需提报expert configuration
request,说明原因、效益,例如折旧码、特殊总账标识、移动类型、科目表等等这类配置。这就是基于以预置流程为向导的实施,主旨是引导客户适应最佳流程而不是系统适应客户。这也引发我们顾问的思考,倘若未来配置变得越来越简单,流程变的越来越标准,没有开发,我们所谓业务顾问的价值核心是否要从系统层面跨越到偏重业务管理和客户沟通层面呢?挑战无处不有,需时刻洞察时代方向并进步。本期对S4HC系统后台配置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下SAP官方文档解释:
配置传输过程是在质量系统(Quality System 后文简称Q系统)中进行更改后传输至生产系统(Production System后文简称P系统),配置的更改和请求通常由合作伙伴(Partner)的实施团队操作,一旦出现问题将由SAP 服务中心团队(SAP Support)调节。
后台配置入口APP名为“管理您的解决方案(Manage Your Solution)”,处于“实施主控室”业务目录下。
在主界面找到这个APP并进入,APP的几种搜索方法在实操(1)中有所介绍。
下面按照从上往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介绍各功能按钮:
“项目名称”:配置更改的前置步骤,可理解为传输请求,每一次做配置更改之前,必须创建一个“变更项目(Change Project,下文简称CP)”,即右下角标红按钮,传输是以CP为单位,并且同时只能传输一个CP,在当前CP传输过程中无法进入配置更改界面,传输时间受内容或时间点等因素不定,据经验若正常传输一般为30分钟-2小时
“配置您的解决方案”:配置项详细界面的入口
“迁移数据”:期初数据导入功能,以前本地版SAP有LSMW,现在S4HC没有了,通过预置模板进行导入(Tips:我理解的是,SAP团队提前用LSMW程序做好了一堆标准模板,顾问只管用就行,其底层程序还是通过LSMW进行的)
“测试流程”:自动化测试工具,以LSMW录屏的形式做好测试流程,给出业务测试数据,系统自动跑流程,主要用于系统更新或者配置更改后的流程测试
“查看解决方案范围”:即Scope item清单,列出当前系统所激活的scope item
“了解更多”:链接到Sap Learn Hub学习中心
“管理您的测试流程”:测试流程的增删改查
“查看更改历史记录”:查看历史传输记录,包含CP号、CP描述、创建人、发布人、部署日期等,不能查看到本次传输具体更改了哪一项配置
“设置本地版本”:躲在右下角那个标红的灰色按钮,可为当前S4HC系统设置国家版本,不同国家会有不同的本地化包,不同的本地化包里又会有不同的Scope
Item,例如中国的增值税以及本地版的财务报表,是做成包的形式置入不同国家版本。右上角圈起来的“中国 (CN)就是指当前的本地版本”
下面进入“配置您的解决方案”,上方的条件筛选栏中,应用程序范围(Application Area)和子应用程序范围(Sub Application Area)可以理解配置的大类分组和小类分组, S4HC系统不再以模块分类,而是以Application Area和Sub Application Area区分,目前Application Area有如下20类:Application Platform and Infrastructure,
Asset Management, Database and Data Management, Enterprise Portfolio &
Project Management, Finance, Human Resources, Logistics, Manufacturing, Marketing,
Oil and Gas, Organization, Professional Services, Public Sector, Quality
Management, R&D/Engineering, Retail, Sales, Service, Sourcing and
Procurement, Supply Chain。可以发现我们以往所说的MM、SD、FICO、PP、QM等模块有的被拆分,有的被合并,配置的交叉也导致我们以后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配置的分工要做好,针对没有OP基础的顾问,同时也要求我们思考出一套高效可行的分工。(Tips:S4HC以后会不会如BYD和B1般一人就可负责全模块呢)
前文提及配置传输以CP为单位,那不能每一次传输都把所有配置项目的更改都传过去吧?接下来引入“状态”,目前有三种选项:“未处理、已确认、需要执行操作”。“未处理”即没有做过更改或者做过更改但是本次不传输,“已确认”代表本次即将传输,“需要执行操作”代表需要在P系统重做配置的(有些配置步骤如凭证的编号范围,如果希望自定义编号范围,那么需要在P系统重做配置)
“必填”有三个选项:“必需、建议、可选”,是指SAP官方给出的advice,并不是标注了“必需”的配置项就必需要配置,针对不同的Scope item有不同的配置方案,这块还是按项目实际情况来配置吧。
“国家或地区相关”有三个选项:“全球、国家相关、已本地化”,标注“全球”的配置项代表此配置在所有国家均相同且所有国家解决方案具有完全相同的数据,即全局性配置。标注“国家相关”的配置项代表该配置包含特定于公司代码或国家(前文所说的本地版本)的信息。必须为每个国家完成配置。“已本地化”代表针对当前本地版本的本地化配置,例如中国本地的三大报表。
“在生产系统种重做”:如果“是”代表该配置项需在P系统重做,若在Q系统针对重做配置进行传输,届时进入P系统配置界面会对该项配置置顶并有红色提示,如下图所示:
前文提及未来S4HC顾问重心很可能从系统偏向业务管理层,预配置的固化和最佳流程的设定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即很多配置都会有步骤编号,系统会将相关的配置放在一起并告诉你配置的前后顺序,结合“必填”的建议,后台配置对于新手来说再也不像以前OP的SPRO一样一片汪洋大海。如下图,我们对产品(物料)主数据相关配置进行更改,找到“Database and Data Management”应用程序范围,子应用程序范围选择“Product”,快速定位到产品的配置项,点击后进入详情,右边即产品的明细配置项,我们只需按照3、4、5、6、7五个步骤,就能完成产品类型、评估类的配置。(左边的红色报错即代表当前系统正在或者准备季度更新,无法正常传输配置)
针对每个配置步骤,可查看配置帮助并下载PDF,也可自己对其添加注释,效果如下图所示,另外每个步骤或者每个配置项都有“标识号”和“状态”的设置,“标识号”类似于以前的T-code,是唯一键值,大多数“标识”都与本地版SAP的SPRO里的配置一一对应,具体如何对应下期会说明,“状态”的设置前文做过解释,其决定此次步骤的更改是否需要传输到P系统。系统中每个步骤或者配置项的“状态”默认都是“未处理”,当我们更改配置后并决定此次传输,需记得将其状态改为“已确认”,其传输的是此配置项或者步骤的最终结果。
所有配置编辑完成后,在步骤界面左下角或配置项界面右下角点击“开始运行阶段”即可。
确认运行后,进入APP“管理您的解决方案”界面,会显示如下图所示状态,一般“收集内容”、“模拟”、“准备下一变更项目的测试系统”这三个状态会很快,接下来就要等待一段时间后才可以完成第四个状态。若改动了系统某些关键的预配置而产生内部互斥问题时,“当前状态”处会显示“检测出问题”,这时应尽快联系SAP Support或提报Incident,不然进度会一直停滞。
综上所述,整个后台配置的结构图如下: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只要是后台可以看到的并且能够更改的配置,都叫做标准配置(SSCUI),若这些配置并不能满足项目需求,则需要向Support团队申请专家配置(Expert Configuration Request)。并且在许多SSCUI标准配置中,不可以使用以下列字符开头的键值:“S、Q、R、X、P、Y、5、6、7、8、9、0”,因为这些字母已经被SAP官方在做预配置时占用了,否则会报如下图所示错误:
而且在传输配置之前,所有的In-App Extensibility(例如CDS view、表单模板等)变更必需先进行导出集合,否则在“开始运行阶段”会报如下所示错误:
本期的配置机制以及操作到此为止,再次提醒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目前S4HC中很多配置条目是无法删除的,请谨慎操作。下期将针对专家配置、加速传输、S4HC与OP的配置联系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