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的孩子大多还是比较幸福、自由、活力四射的,因为父母的状态比较放松。
小学的孩子开始进入一种和学龄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他们接受者教育模式的批量化统一性,浸润着几十年亘古不变的“谆谆教诲”,思想开始套上一圈又一圈不能逾越的绳索。原来对一切事物充满的好奇心没有了,到户外蹦跳疯玩的心情没有了,对未来充满的希望和信心也在一点一点地消磨着……
你知道吗?自从女儿上小学以来,我才真正地亲身体验到教育的弊端,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教育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才真正体会到越是好的老师越是如何准确、细致入微地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呃……“呆子”?“机器人”?
一年级伊始,哇塞…我不得不佩服老师那双目光如炬的慧眼,立马把孩子们分成了三六九等,哪些是好学生,哪些是差学生,哪些会听课,哪些不会听课,哪些孩子表现优秀,哪些孩子表现良好?就这样麻溜地选好了班干部。反正我当时没有被惊得目瞪口呆,也觉得很不可思议!我就想:孩子还没有迈步往前走,就已经被贴上了“好的”或“不好的”标签,这辈子就被一个老师给定好了,就好像孩子本来对弯弯曲曲的道路充满好奇,带着渴望的眼神打算一展身手,深入探索,可有人瞬间把道路缩短至目光可及,并让孩子看到别人为他设置好的激不起一点涟漪的终点。那摆在孩子前面的道路还要不要走下去?孩子犹豫了,眼神不再明亮了,内心的渴望跌落了,且走且看吧!
任何一门科目都是活的、互相贯通的,可是应试教育下的老师们总有办法把它教成死的,只有死了才符合考高分的标准。背好词好句、背名人名言、背看图写话……曾经孩子感慨地说了一句:“我觉得他写的(背的)看图写话还没我写的好呢。”所以我没要求孩子进行无思考力的死记硬背。
记得孩子用名言造过一个句子,老师说不能用名言造句。我非常之不理解,造句不是为了运用吗?不是为写作文打好基础吗?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写作文使用名言不是很正常吗?为什么就不能用名言造句了?既然如此,你煞费苦心让孩子们背名人名言是用来干什么呢?只是为了背一背,消耗孩子的生命力吗?还是只为了做卷子的时候会填空?
我从学校毕业十来年了,外面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让我不解的是,学校的教育居然除了教学设施更先进了以外,老师的教育观念、方法基本没变,而且更有过之无不及。
让我感觉有过之无不及的是,现在的学校教育真的是把应试做到了极致,平时周周考,考前日日考。我想我小时候上学没这样,可能原因是因为我在农村吧。光考也就算了,问题是每次考完,老师都会把分数认真地排好梯次发到群里让家长看。成功地引起了家长的关注,不仅如此,也成功地激起了家长的焦虑。
焦虑是扼杀想象力的开始。人一开始焦虑,“慧”就没有了,因为内心不静,而静定生慧。如此,便像老师教授孩子知识如工厂生产零件一般,给每个孩子标准的模板,死记硬背就完了呗。这样最省时省力,短时间内立马见效。
临近期中考,女儿每天的任务就是或抄写或背诵老师给他们的模板,比如:用“很……很……”造句,老师给孩子们造好句子,并打印出来每天读。然后,我就发现孩子除了老师给的那两个句子,居然不会自己造句了,自己想不出来了,几乎不会自己思考了,思维被牢牢地框住动不了。
既然动不了,我就得想办法如何让它松动。于是,我们一家一起玩了一个游戏:造句接龙。女儿很开心,非常乐意玩。我们三个轮流用“很……很……”造句,没有任何条件。我告诉她:世间万物能看到的、能摸到的、看不到的、摸不到的都可以用来造,没有限制。首先,从女儿开始,当然她造的还是书上的原话,轮到我时,我开始把她引入生活中、大自然里的一切事物,比如:“公园里的花开得正盛,很妩媚,很动人。”“宁宁的铅笔盒很精致,很耐用。”就这样,孩子的思维慢慢从框框里跳出来了,她说到了妈妈刚给她买的新书包、爸爸的臭袜子、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等等,最后说得居然停不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她居然开始启发我,拿了一支淡绿色的笔帽是兔子形状的精致的水性笔和一个漂亮的发卡摆在我面前。
我想:如果老师这样启发孩子,哪个孩子的想象力不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得无边无际呢?还需要牺牲孩子对学习的热爱一遍遍不停地抄,不停地背,不停地记所谓的标准答案吗?赋予孩子能力不比告诉孩子死记硬背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轻松许多吗?为何要如此费力,得不偿失呢?
当然,学校教育是我们所无法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自我负责,和孩子站在一起解决问题。孩子是我们的,不是任何人的,我们要有能力担负起我们需要担负的责任,保护好孩子天然的一些能力,使其成为一个有自我、有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