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这是标题的本意。

我们不知道,下一秒下一刻,明天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我们终究会死亡。这是近期看了《朗读者》节目关于生命话题的由来。

关于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话题,其实一直是个深邃的谜。

这期节目第一位出场朗读者是胡歌,想从这里切入谈起。


时隔多年,当人回忆苦难那是什么状态?

董卿在采访胡歌时,问到了他有关于06年那场车祸的故事,说实话,只是有所耳闻,但从未去关注过06年,那时我还在上初中。胡歌回答他已慢慢释怀,经历一个12年的轮回,能够坦然面对过去。

但是当胡歌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通过神情并茂,好似感受到一丝不同。你知道这种感觉是什么吗?就如同你已经记不起来当时的感受,就是很难很难在当时,当时间抹去或使大脑忘记这些痛苦时,我们开始回忆,模糊的感受,尽可能还原当时的心情,然后用一些词也尽可能的贴切形容那种状态。过去了,就真的过去了,像极了前段时间咪蒙采访的曾经历汶川地震的仍在那里生活的居民,时隔多年那个沉痛的时刻对现在他们生活的影响,最后调研的结果是大家都淡忘了,经历过得人们记得有那场事,但丝毫没影响当下的生活。所以胡歌此时的提及,我想也不过是给记忆画上句号,同时让周遭的人明白事情原委和告知,我已安好。


活着的使命

采访中胡歌说了一句话,他说:这12年,别人感觉我过得很好,我的事业上升,我挣了很多钱,但其实我过得并不好,因为我不知道活在世上的使命是什么。

在正式朗读时,他用他那磁性的嗓音阅读《哈姆雷特》中的经典独白,相当震撼: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默默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

有的时候我常常在想,我们大多数活在世上的人都在追求,名利,钱财,荣誉、权力等等,这些东西,有些人他并不是真的喜欢,但迫于现实的无奈,他不得不去追求。是否获取成功,还存在很多因素。

还有有些人,真心就喜欢,他也不明白到底为什么,就是因为有它们才能够活下去,活的相对体面。

但对于刚才提到的,死亡是我们唯一知道的事情,我有在想是否可以抛出一个观念。

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不断地努力追求世人所羡慕的一切,最后如愿以偿能够在世上“自由”存活。但是到最后当他什么都有了,他却开始迷茫了,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不知道他活着的终极使命是什么?他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另外一种情况,是我没有把这些外在的东西放在首位,而在同时的过程当中,我继续去享受生活,追求那种很纯粹的、宁静的,内心富足的生活。他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虽然这一生没有世人羡慕的富裕,他会觉得,他活得有意义。

我相信对于前者,大多数我们认为即便最后有所迷茫,也希望前期能够有幸拥有一切。

我也相信对于后者现象,存在这类的人群,只是相对较少。

实际是,很多人拼的是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有了面包,才可能会有选择牛奶还是不吃的主动权。所以更不难理解,那些小有成绩,社会贡献巨大的企业家们,时常达到一定高峰后会选择隐退、进修、旅游、挑战等,借着这些去继续寻找活着的意义。


那个终极的哲学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最能说服得了我的答案,是来自于列夫托斯泰的绝笔作《生活之路》中关于“死”的阐述。“我们既无法知道我们死后将会怎样,也无法知道我们出生之前是什么样,这就表明,我们没有被赋予被知道这些事的能力,因为不必要知道。有一点我们是知道的,我们的生命不在于肉体的变化,而在于那活在这肉体中的事物——灵魂。灵魂既无始也无终,因为它是唯一的存在。”


死亡揭示着从前所无法理解的东西

不管什么人,他活的越久,生活对他揭示的就越多,从前无法理解的事会逐渐变得清晰,直至死亡为止。

面对那一刻,时常会有所启示:“啊,原来如此”。电影《遗愿清单》中有两位患癌仅有半年剩余时光的主人公,在得知自己的死亡期限后开启了为自我而活。他们将自己的愿望写在遗愿清单上,一起逐个完成实现。

那正在死去的,就已部分地进入永恒。

按照人们的说法,活着最大的不幸是死亡,然而正是死亡向我们彻底揭示我们真正的我。


写在最后

在以灵魂生命为生的人来看,死亡不可怕。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