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再次撩起了我内心断舍离的熊熊烈火。
(图片均来自于百度)
接触断舍离已经有几年了。可以说,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深深的影响了我的生活。
我是一个买买买爱好者。特别是在线上购物越来越便捷之后。从买书、买本子、笔、贴纸到买衣服、首饰、化妆品。从淘宝、亚马逊、当当、京东到微商、代购,到处买,各种买。
然后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书架、衣柜不可负荷。房子、生活也不可负荷。满足占有欲的代价是累,打扫、整理、维护甚至使用都需要时间和精力。生活本身就忙而累,再被物欲拖累,就真成了连移动都会气喘吁吁的胖子了。
断舍离,让我开始思考我和物品之间的关系。我开始思考占有背后的原因。然后一点点的清理这些物品,慢慢的学着控制自己的购买欲。轻松感逐渐而来。
这两年买的更少,断的更多。上个月还参加了一个扔扔扔的30天打卡。第一天扔一件,第二天扔两件,然后一直到第三十天,扔三十件。可惜十来天后就无法再坚持了。原因不少,但最根本的是开始遇到了瓶颈。
恰巧,看到了《我的家里空无一物》的介绍,找时间看了,感触良多。
扔扔扔不是浪费,而是真正的爱惜物品
麻衣是扔东西变态,这当然是电视剧的戏剧化表现。但是麻衣对待留下的东西非常的爱惜,她会为了长时间的使用而用心维护。麻衣会以朋友的方式和物品相处交谈。甚至把每一个包当成男朋友般相处。功能相似的包,她只保留一个。另外的就转卖给二手店。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的触动很大。我有很多包,还想买更多的包。但是在买入之前,我有认真的规划过吗?答案自然是没有。
同样对于现有的包,无论是便宜的还是贵的,无论是别人送的还是自己买的,我都没有好好的爱惜维护。
我开始意识到其实之前我对于断舍离的理解太过于肤浅。断舍离自然不是一边扔扔扔,一边买买买。那是浪费。
断舍离自然也不是清心寡欲,断绝掉所有的物欲。
我想,断舍离应该是断绝掉那种什么都想拥有的执念,断绝掉内心深处的贪婪。更应该是在能力范围内去追求更舒适,更简洁,更直面内心的生活。
我想这就需要我们与充斥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件物品好好相处,为了长时间的使用而用心维护。
我想,这个法则其实更适用在我们和家人朋友之间。断绝掉无效无聊的应酬,和真正的知心好友好好相处。用心维护和朋友家人之间的关系。
这才是生活本来应该有的样子吧。
固定位置,维护整洁的秘方
我们愿意花一个下午,或者更长的时间好好打扫房子。但是最不愿意看到刚打扫完没多久的家又变的乱七八糟。
每次找不着什么东西的时候,我就想是不是偷东西的小人拿走了呢?
偷东西的小人很可爱,但是丢东西一点也不可爱。
给每个东西固定放置的位置,就是维护我们整理成果的秘方了。
听起来很简单吧,然而并不是。
固定位置,这并不是随便给一个物品规定一个位置就好了的。这需要考虑生活动线。有些很容易解决,比如鞋子的收纳在门口会更方便。但是,有些就很难决定。比如不用的包自然可以收在衣柜里,可是使用的包呢?放在门口更方便,还是放在书房,还是房里呢?还有孩子的玩具,客厅里,书房里?都需要根据家人的生活习惯好好设计。
然后还有生活习惯。如果有总是随手乱放的猪队友,那,只能任重而道远了。
幻想购物,跨越无法丢弃的k点
之前说到,在扔扔扔三十天的打卡中遇到了扔东西的瓶颈。看看这件也很喜欢,那件也很好。这件材质很棒,那件剪裁很好,这件是花了大价钱买的,扔了更不舍得。于是只好继续囤积。然后为了显示不是仅仅只是拥有,还花心思怎么搭配着穿一穿。
麻衣却演示了一个全新的方法。 幻想购物。
所谓幻想购物,就是把自己家的衣柜当成最爱的专柜。然后去那里购买。一件件审视,试穿,然后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件买回来。然后再买下一件。
在这样的购买过程中,我们和衣物再次对话。就如购入新的衣物一样从颜色,材质到版型仔细审视:是否适合现在的年龄,现在的心境;是否还愿意再次买回家。
就是这个原则,是否还愿意再次买回家。让我又清理了一些衣柜里的衣物。因为不愿意再买回家的东西,自然就不是最心爱的了。至少是不在适合现在的自己了。
不再心爱,不再适合,那就断舍离掉吧。
我们追求的自然不是空无一物的生活,但是通过断舍离,我们可以过的更自在,更简洁。最终获得直面内心的舒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