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中那些“记”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些古代常见文体,如铭、说、表、序、书、记等。

      复习时,同类文体能不能放在一起,比较阅读,把握这类文体的共性,理解每一篇的个性?

      比如语文教材中有些“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核舟记》。

     "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把这些课文放在一起,比较容易了解“记”的特点,记人、事、物、景,抒发情感,表达主张。《桃花源记》记事,《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记景,《核舟记》记物,写景摹物,寄寓情感,“记”的特点非常明显,易于把握。

      四篇文章摹景状物、写人记事各有巧妙构思,情感各异。

     《桃花源记》虚构一个故事,表达作者的社会理想。故事的以假乱真,别有深意。作者的社会理想,可以和《归园田居》(其三)、《饮酒》(其五)、《五柳先生传》结合起来理解。这样,初中语文教材中陶渊明的作品就串了起来。

      《小石潭记》山水游记名篇,写景别具一格。与《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阅读,体会它们写景方法的异同。三位作者,同被贬谪,《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作者同为庆历新政失败遭贬,写作时间相差一年。是不是有点意思。三篇文章,都提到忧乐。《小石潭记》中,移情山水,暂时的快乐,排遣不开内心深处的忧戚,联系《江雪》走进柳宗元孤寂的灵魂。《岳阳楼记》范仲淹旷达的忧乐观,激励无数华夏儿女。《醉翁亭记》作者同样表达了自己的快乐观。把三个人放在一起了解,也许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核舟记》是这五篇文章中看起来有点另类的,作者展现了一枚惟妙惟肖的微雕艺术品——核舟。其实,这枚核舟的来历有一番深意。作者魏学洢的父亲魏大中生活在魏忠贤专权时期,因直言上书,被诬下狱,不幸去世。作者好友,明代四大核雕名家之一的王叔远,同情朋友的不幸遭遇,担心朋友陷入人生低谷,一蹶不振,就雕刻这枚核舟赠送朋友。王叔远选择“大苏泛赤壁”,别有一番苦心。从文章来看,作者与朋友当是心有灵犀。一枚小小的核舟,凝聚丰富文化内涵,饱含朋友深情。

      比较阅读,注意整合同与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语文教材中那些“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