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二十九)

原文

14.37: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子曰:“作者七人矣!”

注:"辟"通“避”。

14.38: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译 文

14.37 孔子说:“贤人逃避恶浊乱世而隐居,其次是择地方而住,再其次是避开不好的脸色,再其次是避开恶言。” 孔子说:“这样做的人有七位了。

14.38 子路在石门住宿了一夜。早上守城门的人说:“从哪儿来?”子路说:“从孔子家来。”门人说:“就是那位知道做不成却还要做的人吗?”

引申

其次辟言:规避不友好的工作氛围

《论语》中有著名的君子四辟:“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君子四辟放在现在,对我们的启发其实是选择就职公司的标准。

首先,要规避不好的行业选择一个好的公司;然后选择一个好的领导,规避总是甩脸色、无法好好沟通的上司;接着规避不友好的工作环境,比如同事之间冷言冷语,总搞小动作,背后插刀,这样的公司人心不齐,自己也难以享受在公司的工作,更难以发挥自己更大的价值。

感悟

谈谈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看法。

人要敢于尝试,万一开始的“做不成”的认知是错误的呢?

人要有梦,敢于追梦,正如人总喜欢调侃的一句话“万一一不小心梦就实现了呢。”

人不要被固有的思维所困住。要善于打破僵局,另辟蹊径,或许是柳暗花明,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片光明,也未尝不可。

原文

14.39: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译 文

14.39 孔子在卫国,一次正在击磬,有一个挑着草筐的人经过孔子门前,说:“这个磬击打得有深意啊!”过了一 会儿他又说:“真可鄙呀,磬声硁硁的,没有人知道自己,就自己作罢好了。水深就索性穿着衣服趟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走过去。”孔子说:“说得真果断啊!真这样的话,就没有什么可责问他的了。”

引申

子击磬于卫:孔子的难处

孔子在卫国击磬奏乐,一个荷蒉(挑着草筐)的丈人从他身边路过,听出了孔子奏乐的旋律中折射了一颗孤独的内心。丈人安慰孔子:“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其意思是劝孔子既然别人都不理解他,那就不要再执著于此,随大流便罢了。如果环境清明那就也保持洁身自好,环境污浊时便同世人一起同流合污。

丈人得出的结论十分果决,但孔子却难以随着丈人的思路走。因为他是孔子,他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他的心始终是入世的,忧国忧民的。尽管世人不理解他,不支持他,尽管他选择的路十分难走,但他却仍然在自己的路上坚持着。这就是孔子的难处,圣人的难处。

感悟

优秀的人往往是孤独的。

他们宁可选择孤独,也想避开尘世的喧嚣。他们宁可选择孤独,也绝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他们宁可选择孤独,也不丢弃自己的灵魂,放弃自己的底线,而去迎合别人。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好多追求真理的人,宁愿牺牲,也不放弃自己的理想。

正是因这追求真理的人,前仆后继,社会才不断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习(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