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要不要去看《夺冠》啊?
去之前肯定要做好心理准备,接受爱国主义和拼搏精神的洗礼。
也许,你想去感受五连冠的女排精神,又担心满屏的口号让人无所适从。
幸运的是,陈可辛导演将时代、情感和个人故事融合在一起。
回到八十年代去
女排辉煌的五连冠时期,定格在八十年代。为了让观众体会到那段遥远的激情岁月,陈可辛导演直接让剧组在北京搭建了一座实景的漳州训练基地,每一块地板都是从福建搬到北京的。他说:“这些地板上都是当年女排运动员的血、泪和汗。”
福建漳州训练馆是新中国第一个排球训练基地,条件很简陋。
场馆最初是竹子搭起来的棚,“地板”是黄土石灰盐混合铺成。吴刚饰演的铁面教练袁伟民,让女排选手在这里摸爬滚打,大年三十还不停地要求“加练!加练!”。
队员们经常在这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擦伤,睡觉时未愈合的伤口会与床单粘在一起,早上起来后要忍着痛撕下来。
我想,这也是女排精神“流血不流泪”的缘起。
电影时间跨度很大,从80年代的“中日大战”到2016年的“中巴大战”。影片色调也从胶片质感的暖黄色,变成了冷白色。
刚改革开放时,人们会挤在小小的黑白电视机前看比赛,在黯淡的路灯下庆祝中国女排夺冠。步入21世纪,电影色彩明亮起来,大家用互联网便捷的接收信息,却认为不再需要女排精神。
(现代的训练环境)
电影不仅再现了这种困境,还还原了三次关键赛事,让女排精神和时代发展融合。此前我并不了解排球运动,但从姑娘们无数次的摔倒与扣球中,感受到热血在流动,并为之流泪。
跳跃的排球,动感的镜头
再建训练基地、重现经典赛事、郎平女儿参演,甚至邀请81岁的宋世雄为比赛片段配音……诸如此类的细节,都能看出来,陈可辛导演致力于展现真实性。
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它并不是简单的纪实搬演。
(青年郎平的饰演者:她的女儿白浪)
影评人“老大爷暗夜骑士”说体育题材电影很重要的地方在于两个“动”,一个是镜头上的“动感”,另一个则是故事上的“动心”。
《夺冠》在拍摄每次赛事时,除了有大量充满动感的剪辑,还运用双线叙事。
在1981年的日本大阪,赛场上的队员们奋力拼搏;而中国的工厂、纺织厂等地方,许多人围坐在一个电视旁,紧张的看着中国女排对抗“东洋魔女”日本队。
带雪花的黑白电视和胶着的比赛现场,交替出现在观众眼前,彰显着贫弱的中国多么需要女排扬眉吐气。
体育是苦的,生活是难的
电影中,郎平劝朱婷放开打球的时候说“体育是苦的,而生活是难的。你如果不打球,去打工人家都嫌你太高。”我突然在这一刻更理解这部电影的意义,竞技体育的排名是清晰而残酷的,我们要用女排精神去对抗复杂的生活。
可恰恰因为生活如此丰富,我心中的《夺冠》只能是四星。因为它缺少悬念和跌宕的心理状态,郎平回国出任女排教练,用全新的训练方法。不管是体育局的领导,还是赛场外的记者都对她有漫天质疑。
影片中郎平倔强的身影和面庞流露的信息是“你们否定吧,最后我会赢。”郎平心中是否有委屈?女排队员有过不理解吗?这一切都没有交代,只是出现劲敌、战胜她们、欢呼胜利。
脱口秀表演者呼兰曾说,他小时候打乒乓球,用两年时间才学会输的时候不摔拍子。我也想了解这些“铁姑娘”背后的成长和故事。
女排精神就像一个富矿,激励了几代人。虽然我并不关心体育赛事,但也曾为河南农村姑娘朱婷,靠打排球改变命运的故事流下热泪,知道郎平是世界著名的“铁榔头”。
郎平的扣球姿势被印上邮票
被誉为“中国的铁榔头,一锤一个雷霆”
看完电影,女排精神从一团模糊的影子,具化为“流血不流泪”、“拼到最后”……
那有什么动人的故事渴望与人分享吗?
倒也没有。
大概是这个主题太庞大,充满了蓬勃的能量,遮蔽掉细小闪光的地方。
但还是要感谢《夺冠》,为大众完成了一次科普。
让我们看到,注入新内容的女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