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一亩田

最近读《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深为触动。

荣格向着真理独行,探索自己,对于世间的羁绊并不那么看重。他带着疑问,从年少时开始,遍求宗教、文学(尤其歌德的《浮士德》)、哲学(叔本华、康德、尼采)、精神分析(从业经历及与弗洛伊德关系)、神话、炼金术,终其一生,不断探索人性。凡此种种,像一个个驿站,他从中获得给养,也知道这些并非他的目的地。他从来不恪守教条,只追寻内心的问题。

所以他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更像是一个独行者。

读荣格的自传,听他表述内心的困惑、思索、追寻、坚持,能获得一种力量和自由。

会觉得,人生就该这样呀,勇敢地上路、寻找,那个永远在困扰你又吸引你的事物,究竟是什么?不断地捡拾,也不断地丢弃,不断汲取只属于自己的给养,拨亮内心中那团不灭的微光。

反观自己。我也有自己的好奇心和问题,也有自己想要探索的世界。但却急躁,想要快一点,找到明确的方向,变得更好,更有才华和智慧。

以前工作特别拼命。觉得自己不够好,想要用双倍的时间去追赶。那种状态很亢奋,但相熟的朋友说,你这样怕是不持久。果然,最后因为超负荷而把弦绷断。

我开始反思,也许这种急于变得更好的愿望,这种“快”的状态,是源于一种他者视角。是急于向别人证明自己好。也有恐惧的成分,怕自己不如别人,让人失望。

可是答案并非一下子就能找到。像荣格,遍寻许多领域,没有什么都对,也没有什么都错,找到自己需要的那一部分就好,再继续前行。

这种“慢”的状态,剥除掉很多其他的东西,把事情变得简单,复归本质,只关乎自己。内心中那个微弱又不绝如缕的声音,永远会打动自己的事情。即使需要养家糊口,生儿育女,迎来送往每一天。却总有一些事,在等待着你去完成。或者永远都完不成。

那是“自己的田地”。

而我渐渐意识到,人生中如果说有什么真正重要的,就是“耕种自己的田地”。慢慢明确自己的心之所向,一点一点打磨,使它更加清晰,聚集更大的能量,把自己带往远方。

对于我来说,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反思,以文字记录整理,是一个好的方式。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在《世界史纲》中多次提到,文字拥有巨大的力量。

一些原来口头传诵的事情,经过文字记录就被赋予生命力,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因而能塑造同化更多的头脑,进而影响整个社会乃至历史。

比如《圣经》。

犹太人本来没有什么民族精神,在历史中也只是茫茫部族中不起眼的一支。犹太人没有如这些部族中的大多数,被湮灭在历史的烟海中,而是一直延续至今并且影响世界,文字的作用有很大一部分因素。他们在公元前6世纪被巴比伦王当作囚徒驱逐出家园,从那时起他们开始感知到民族性,把本民族的一些传说、传奇、零散记载, 编成历史,向民众宣讲,即《圣经》中的《旧约》部分。

原本是一些众多版本的传说,是已存在的漂浮事物。用文字记录下来,仿佛以一个明确的定形来包拢,给予灵魂以肉体。它便因这形态而生出巨大影响,并且它自身也在其后被不断丰富和完善。

古代史诗典籍如是,一个人也该如千军万马,该有他自己的“史诗”。那也是久久飘摇在他心灵中的“传说”。

试着去写下自己的“史诗”。我们以为自己的“传说”不重要,于是就真的像历史烟海中的众多部族一样,消弭于无形。

去记录,给予它一个生命,它自会生长。

但说来容易,我深刻地觉得,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坚持去做,去慢慢使愿景清晰,并把它由朦胧的渴望变成现实,让它不断臻于完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这个世界太丰富,厉害的人总有很多,而我们自己看起来又那么不起眼。

怎么能始终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在做的事,相信持续耕作终有收获?

看辉哥公众号,他说,要找到自己的精神力量来源。

大多数人很难做到:先相信,再看见。而更倾向于,先看见,再相信。

因此比较简便易行的方式是,可以找到一些榜样,以此来获得相信的力量。比如对于他来说,反复翻看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就是其中之一。

小说家这个“职业”其实是自赋的,或者说,是自雇的。就像很多自由职业一样,而与打工者不同。

没有一个人,告诉你每天应该要做什么,帮你安排好每一天——不管你是主动配合,还是被动,甚至抗拒。也没有一个人,会按时向你支付酬劳。甚至也没有一群人,给予你归属感、认同感。你必须一个人,长久地,孤独地,做某一件事。

那么,为什么还会以这样的状态工作和生活?

村上春树说,“我想,人们并不是受人之托才写小说的,而是因为有‘我想写小说!’这种强烈的愿望,深刻感受到这种内在的动力,才不辞劳苦地努力去写小说。”

说白了,是有自己更迫切的问题、动机、渴望,它永远在内心深处骚动,让人不得安宁。那大概是一种好奇心,一种创作的热望,一种关乎自我灵魂深处的能量,像深沉又滚烫的地下熔浆。

然而生活是琐碎的,人也是琐碎的。难免要睡觉、吃饭、清理自己与环境,按照一天24小时过活。

在这种日常中,该如何持续推动?

村上春树说:“伊萨克·迪内森说过:‘我既没有希望也没有绝望,每天写上一点点。’与之相同,我每天写十页原稿,非常淡然。‘既没有希望也没有绝望’,实在说得妙极了。早晨起床后,沏好咖啡,伏案工作四五个小时。一天写上十页,一个月便能写三百页。单纯的一算,半年就能写出一千八百页。”

这让我想起来一个纪录片,插画家克里斯托弗·尼曼每天按时到达自己的工作室,经常的状态是没有灵感,这让他倍感压力,但他的信条就是每日都要按时坐在桌边。

他说,“我记得查克·克劳斯曾说过,‘灵感是业余者的专属,我们专业人士只要在早上打卡上班即可‘。我喜欢这句话的原因之一是,它缓解了很多的压力感,工作并不在于浪费数小时去等待灵光一闪的时刻,而重点是出现在工作室开始工作,之后奇妙的事情就会发生,或者不会发生,一切的关键在于,你创造了足够的机会让事情发生。为此,你需要坐在工作桌旁,动笔画画,做事情,作出抉择,然后期望好事降临。”

靠灵感天份吃饭的人,反而不能倚赖灵感。因为这是难以控制的精灵,若想要等待它的眷顾,怕是要等白了头。如若要主动去寻找,也无异于一种自我折磨。因为没走出几步,就会觉得自己糟透了,和理想的完美状态差着十万八千里。

反而需要学会驱动自己形成好的习惯,不管做得好不好,持续地做,细水长流地做,没有希望也没有绝望地做。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确保一个稳定的途径释放天份,确保激情和持久能像自行车的双轮一样,把自己平稳地带到远方。

事实也的确如此,当我不管好坏先做完再说,虽然过程中总有几次冲动因为觉得糟糕而想要放弃,但真的坚持着做完,就会觉得,好像也不赖。

如此这般,过一段时间回头看,就会暗暗惊叹,自己的这一亩田地也有了可见的收获。

然而过程中是不易察觉的,反而时常伴随沮丧、绝望,不见进展,甚至看起来变得更糟。

但内心中总还有那团不灭的光,人群中亦可见到内心闪光的人。

歌者唱,每个人心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梦。

那也正是不竭的能量所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中一亩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