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鼓山记

图片发自网络,侵删

鼓山,是福州人的靠山吧!

每天清晨,太阳从鼓山的东坡不徐不疾地向上爬,当跃过它那969米的头顶时,苍翠叠嶂的鼓山便镶上了一层金边,熠熠生辉。这一景象,人们都能从街边、窗台、楼顶上眺望得到。它那延绵横亘、雄浑敦厚、雍容华贵的样子,给人安稳祥和、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感觉。由此,一天到晚,心里便觉得踏实自在了。

鼓山,亦是福州人的家山了!——有几个福州人没登过鼓山呢?不论是平常,还是节假日,登鼓山者总是前呼后拥,络绎不绝。

我还是当福州游客时,就慕名登过鼓山了。定居福州后,又登过了几次鼓山。但近来,有些时日没登了。一是因为没时间;二是前些年在鼓山脚下修建地铁,改了道,很不便。

儿子一放假,全家人的时间立刻宽裕起来,心瞬间随之膨胀。反而不满足于登鼓山,想着去登黄山了。打出的理由冠冕堂皇——为了儿子:其一,让他从课本走向实地,理论联系实际的意思。其二,黄山不仅风光秀美,路途险峻,锻炼一下他的意志。

可是,计划不如变化,周二起天气预报说黄山有暴雨,让我们好生纠结。熬到周五晚上,天气预报里,黄山的暴雨标志仍没有丝毫改变,只好放弃。

但儿子好不容易鼓起的斗志,不能就这样被灭下去,要趁热打铁才对啊。于是,一家人决定登鼓山去。此刻,地铁工程完工,去鼓山更加方便了,乘2号线可直达山脚,不少人还夜登鼓山呢。

鼓山脚下,“八闽第一山”的石碑后面,左右分开的两条石阶道,幽远细长,古朴峥嵘,如同两撇上翘的胡须,向上冲去,皆可抵达山顶。我们选择左边古道上山,因为这条道我们走得少。

道边的树林阴翳,才9点多,夏蝉就迫不及待地奋力鼓吹,鸣声响彻,在山间悠远回荡着。几缕阳光,从枝叶的缝隙中幸运地漏出来,溅在石阶上,跳跃似的,特别欢快。

我们拾阶而上,走了不足五十步,便发现道边湿润的石壁一上长有青苔,便拉住儿子,来个触景学习,给他吟诵了“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突然,头顶传来“哗啦”的声响,把儿子的注意力给吸引过去了。是缆车正掠过头顶呢。缆车引起了儿子的极大兴趣,他折身跑去找缆车的入口。我们只好跟着他跑到售票口。孩子的心理变化如同春天的天气,他说,他要坐缆车上山。

我们自然不会马上同意,把他幼儿园时跑上鼓山、获得名次的英勇壮举重复给他表彰了一遍。但已有独立思想的儿子不为所动,仍坚持要坐缆车上去。他的理由是,此前不知道有缆车,要不然他才不会答应徒步登山呢。

拗不过儿子,只能同意他去坐缆车,我们俩要以身垂范,必然是要一步步登上去的。准备买票时,却发现儿子没带手机,怕走失了,他只好跟着我们一起登山。

但儿子心里的怨气没有消,不再与我们并行,迈开步子,猛向前冲去,前方的登山客层层叠叠,像一道道移动的篱笆,不断向上拢去。下山的逆行者却寥寥无几。我们俩不敢怠慢,在后面努力地跟着。走了500米后,汗水汩汩地涌出来,我们气喘得越来越粗,腿越来越沉,与儿子的距离越来越远。

树底下不少野花绽放,娇艳无比,有的红中带粉,有的白中带黄,有的紫中带绿,我们都无心观赏了。爱人气喘吁吁地说,还好今天不是登黄山,那里那么陡,真爬不动,看来得多来鼓山练练,然后再去。

瘦小的儿子,如同一只燕子,轻盈地向上盘旋。他似乎在戏弄我们,走一段后,就稍稍扭头,用余光探视我们,看我们离他近了,就加快脚步,反之,则慢下来。但就是不肯停下来,给我们歇息的机会。整个登山的节奏都被他牢牢地控制了,我们只能被动应付。

我们几次想就地坐下去,他却轻快得很,一阵风似的,转眼又不见了。我们夫妻俩又不得不重鼓起气力,奋力直追。可是腿像绑了沙袋,背上如扛了一大截木头,身子愈发沉重。我们俩都是山里长大的,小时候负重在山路上飞奔是家常便饭,腿上的肌肉是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个历程的,但今却唤不醒。

是岁月不饶人,还是养尊处优了?可是朋友们都说我们俩是千年老妖呢,身材一往如前地匀称。不知为何,现竟如此狼狈不堪。看来,今天锻炼意志的是我们,而不是他啊。

就在我们上气不接下气地绝望的时候,上头传来了一阵喧哗声,我们的心头为之一振,鼓山的“十八景”就要到了。“十八景”是接近山顶的平坦开阔处,设有瞭望台,站在瞭望台上俯瞰,整个福州城一览无余。一般登山者到此驻足,儿子也不会再跑了。

等我们俩战战兢兢地登山“十八景”时,却不见了儿子。我们无心领略十八道旖旎风光,四只眼睛像探照灯似的,在各色人堆里焦灼地晙巡,可是,哪也捉不到他的身影。我们懊悔没在他的包里备一点钱,让他独自能回到家。

“呜呜……妈妈让我坐缆车,妈妈,呜-呜……”边上一个小女孩哭着哀求她妈妈。

受此启发,我们在缆车站找到了儿子,他桀骜不驯、志在必得的样子,惹得我怒火胸中烧,真想狠狠揍他一顿。但那懵懂又自主的模样,和我当年叛逆时没什么两样。所以我冷静一想,觉得孩子的成长与教育,就像这登山,得一步步来,着急和强扭肯定都不行的,只能晓之以理,春风化雨。

为了能把道理灌输下去,我们先承诺,可以满足他坐缆车的愿望。儿子见他的愿望得到了重视,心情放松下来,坐到了我们身边。我们趁机给他三个优选方案:一是买一张双程票,来回坐个过瘾,然后再一起走下山;二是他独自坐缆车下山,绝对不能乱走,一定要在出口处等到我们会合;三是一起徒步下山,把不坐缆车省下的钱,折算作为零钱,由他自主买音乐或文具。

儿子最终选择和我们一起徒步下山,一道青春期难题通过沟通,就这样心平气和地解决了。这也是此番登鼓山的重大意外收获吧。此时,太阳已经升到正顶,虫鸟都躲进了阴凉里,一言不发,蝉却鸣得愈发歇斯底里。我们乐融融的一家人,把35度灼人的气温抛到九霄云外了。路上我们说好了,今后要常来登鼓山。

你可能感兴趣的:(登鼓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