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中存放了各种各样的文件,一个文件有哪些属性?
文件内部的数据应该怎样组织起来?
文件之间又应该又应该怎么组织起来?
从下往上看,OS
应提供哪些功能,才能方便用户、应用程序使用文件?
从上往下看,文件数据应该怎么存放在外存(磁盘)上?
一个文件有哪些属性?
文件名:由创建文件的用户决定文件名,主要是为了方便用户找到文件,同一目录下不允许有重名文件。
标识符:一个系统内的各文件标识符唯一,对用户来说毫无可读性,因此标识符只是操作系统用于区分各个文件的一种内部名称。
类型:指明文件的类型
位置:文件存放的路径(让用户使用)、在外存中的地址(操作系统使用,对用户不可见)
大小:指明文件大小
创建时间、上次修改时间
文件所有者信息
保护信息:对文件进行保护的访问控制信息
有结构文件中,各个记录间应该如何组织的问题―—应该顺序存放? 还是用索引表来表示记录间的顺序?――这是“文件的逻辑结构”重点要探讨的问题
读/写文件之前,需要 “打开文件”
读/写文件结束之后,需要 “关闭文件”
可用几个基本操作完成更复杂的操作
操作系统在背后做的处理会在之后进行探讨
与内存一样,外存也是由一个个存储单元组成的,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一定量的数据(如 1 B)。
每个存储单元对应一个物理地址
类似于内存分为一个个 “内存块” ,外存会分为一个个 “块/磁盘块/物理块” 。
每个磁盘块的大小是相等的,每块一般包含 2 的整数幂个地址
同样类似的是,文件的逻辑地址也可以分为(逻辑块号,块内地址),操作系统同样需要将逻辑地址转换为外存的物理地址(物理块号,块内地址)的形式。块内地址的位数取决于磁盘块的大小
操作系统以 “块” 为单位为文件分配存储空间,因此即使一个文件大小只有 10 B,但它依然需要占用 1 KB 的磁盘块。外存中的数据读入内存时同样以块为单位
文件共享:使多个用户可以共享使用一个文件
文件保护:如何保证不同的用户对文件有不同的操作权限
所谓的 “逻辑结构”,就是指在用户看来,文件内部的数据应该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而 “物理结构” 指的是在操作系统看来,文件的数据是如何存放在外存中的。
类似于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如 “线性表” 就是一种逻辑结构,在用户角度看来,线性表就是一组有先后关系的元素序列
“线性表”这种逻辑结构可以用不同的物理结构实现,
如:顺序表/链表。
顺序表的各个元素在逻辑上相邻,在物理上也相邻;
而链表的各个元素在物理上可以是不相邻的。
因此,顺序表可以实现 “随机访问” ,而 “链表” 无法实现随机访问。
可见,算法的具体实现与逻辑结构、物理结构都有关
按文件是否有结构分类,可以分为无结构文件、有结构文件两种。
无结构文件:文件内部的数据就是一系列二进制流或字符流组成。又称 “流式文件”。
文件内部的数据其实就是一系列字符流,没有明显的结构特性。
因此也不用探讨无结构文件的 “逻辑结构" 问题。
有结构文件:由一组相似的记录组成,又称“记录式文件”。每条记录又若干个数据项组成。
如:数据库表文件。一般来说,每条记录有一个数据项可作为关键字(作为识别不同记录的 ID
)
根据各条记录的长度(占用存储空间)是否相等,可分为定长记录和可变长记录两种
mysql
中的 varchar
和 char
例如:定长记录
例如:可变长记录
顺序文件:文件中的记录一个接一个地顺序排列(逻辑上),记录可以是定长的或可变长的。各个记录在物理上可以顺序存储或链式存储。
假设:已经知道了文件的起始地址(也就是第一个记录存放的位置)
思考 1:能否快速找到第 i 个记录对应的地址?(即能否实现随机存取)
思考 2:能否快速找到某个关键字对应的记录存放的位置?
结论:定长记录的顺序文件,若物理上采用顺序存储,则可实现随机存取;若能再保证记录的顺序结构,则可实现快速检索(即根据关键字快速找到对应记录)
注:一般来说,考试题目中所说的 “顺序文件” 指的是物理上顺序存储的顺序文件。之后的讲解中提到的顺序文件也默认如此。
可见,顺序文件的缺点是增加/删除一个记录比较困难(如果是串结构则相对简单)
在实际应用当中,为了减少磁盘的 I/O
次数,一般操作系统会管理日志文件,用这个日志文件记录对各个文件修改的信息,每隔一段较长的时间,再把这些信息统一的合并到外存当中的文件数据当中
对于可变长记录文件,要找到第 i
个记录,必须先顺序第查找前 i - 1
个记录但是很多应用场景中又必须使用可变长记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索引表本身是定长记录的顺序文件。因此可以快速找到第 i
个记录对应的索引项。
可将关键字作为索引号内容,若按关键字顺序排列,则还可以支持按照关键字折半查找。
每当要增加/删除一个记录时,需要对索引表进行修改。
由于索引文件有很快的检索速度,因此主要用于对信息处理的及时性要求比较高的场合。
另外,可以用不同的数据项建立多个索引表。
如:学生信息表中,可用关键字“学号”建立一张索引表。也可用 “姓名” 建立一张索引表。这样就可以根据 “姓名” 快速地检索文件了。
(Eg:SQL
就支持根据某个数据项建立索引的功能)
思考索引文件的缺点:每个记录对应一个索引表项,因此索引表可能会很大。
比如:文件的每个记录平均只占 8 B,而每个索引表项占 32 个字节,那么索引表都要比文件内容本身大 4 倍,
例如:分块查找。组间有序,组内无序
用这种策略确实可以让索引表 “瘦身”,但是是否会出现不定长记录的顺序文件检索速度慢的问题呢?
若一个顺序文件有 10000 个记录,则根据关键字检索文件,只能从头开始顺序查找(这里指的并不是定长记录、顺序结构的顺序文件),平均须查找 5000 个记录。
若采用索引顺序文件结构,可把 10000 个记录分为 √10000 = 100 组,每组 100 个记录。
则需要先顺序查找索引表找到分组(共 100 个分组,因此索引表长度为 100 ,平均需要查 50 次),找到分组后,再在分组中顺序查找记录(每个分组 100 个记录,因此平均需要查 50 次)。
可见,采用索引顺序文件结构后,平均查找次数减少为 50 + 50 = 100 次。
可以理解为查字典,先查目录找到相应的位置范围,再位置范围内查找
同理,若文件共有 106个记录,则可分为 1000 个分组,每个分组 1000 个记录。根据关键字检索一个记录平均需要查找 500 + 500 = 1000 次。这个查找次数依然很多,如何解决呢?
为了进一步提高检索效率,可以为顺序文件建立多级索引表。例如,对于一个含 106 个记录的文件,可先为该文件建立一张低级索引表,每 100 个记录为一组,故低级索引表中共有 10000 个表项(即 10000 个定长记录),再把这 10000 个定长记录分组,每组 100 个,为其建立顶级索引表,故顶级索引表中共有 100 个表项。
例如:B+ 树
这种目录结构对于用户来说有什么好处?
文件之间的组织结构清晰,易于查找
编程时也可以很方便的用文件路径找到一个文件
从操作系统的角度来看,这些目录应该是如何实现的?
就是我们很熟悉的 Windows 操作系统的 “文件夹”
目录本身就是一种有结构的文件,由一条条记录组成。每一条记录对应一个放在该目录下的文件
当我们双击 “照片” 后,操作系统会在这个目录表中找到关键字 “照片” 对应的目录项(也就是记录),
FCB
的有序集合称为 “文件目录”,一个 FCB
就是一个文件目录项。
FCB
中包含了文件的基本信息(文件名、物理地址、逻辑结构、物理结构等),存取控制信息(是否可读/可写、禁止访问的用户名单等),使用信息(如文件的建立时间、修改时间等)。
最重要, 最基本的还是 文件名、文件存放的物理地址
FCB
实现了文件名和文件之间的映射。使用户(用户程序)可以实现 “按名存取”
目录文件:是文件目录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外存中的文件
搜索:当用户要使用一个文件时,系统要根据文件名搜索目录,找到该文件对应的目录项
创建文件:创建一个新文件时,需要在其所属的目录中增加一个目录项
删除文件:当删除一个文件时,需要在目录中删除相应的目录项
显示目录:用户可以请求显示目录的内容,如显示该目录中的所有文件及相应属性
修改目录:某些文件属性保存在目录中,因此这些属性变化时需要修改相应的目录项
早期操作系统并不支持多级目录,整个系统中只建立一张目录表,每个文件占一个目录项。
单级目录实现了 “按名存取”,但是不允许文件重名
在创建一个文件时,需要先检查目录表中有没有重名文件,确定不重名后才能允许建立文件,并将新文件对应的目录项(FCB
)插入目录表中。
显然,单级目录结构不适用于多用户操作系统
早期的多用户操作系统,采用两级目录结构。分为主文件目录(MFD,Master File Directory)和用户文件目录(UFD,User Flie Directory) 。
允许不同用户的文件重名文件民虽然相同,但是对应的其实是不同的文件
两级目录结构允许不同用户的文件重名,也可以在目录上实现实现访问限制(检查此时登录的用户名是否匹配)。
但是两级目录结构依然缺乏灵活性,用户不能对自己的文件进行分类。
用户(或用户进程)要访问某个文件时要用文件路径名标识文件,文件路径名是个字符串。
各级目录之间用 “/” 隔开。从根目录出发的路径称为绝对路径。
例如:自拍.jpg 的绝对路径是 “照片/2015-08/自拍.jpg”
系统根据绝对路径一层一层地找到下一级目录。
很多时候,用户会连续访问同一目录内的多个文件
显然,每次都从根目录开始查找,是很低效的。因此可以设置一个“当前目录”。
例如,此时已经打开了 “照片” 的目录文件,也就是说,这张目录表已调入内存,那么可以把它设置为“当前目录”。当用户想要访问某个文件时,可以使用从当前目录出发的 “相对路径”。
可见,引入 “当前目录” 和 “相对路径” 后,磁盘 I/O
的次数减少了。这就提升了访问文件的效率。
树形目录结构可以很方便地对文件进行分类,层次结构清晰,也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文件的管理和保护。
但是,树形结构不便于实现文件的共享。为此,提出了 “无环图目录结构”。
可以用不同的文件名指向同一个文件,甚至可以指向同一个目录(共享同一目录下的所有内容)。
需要为每个共享结点设置一个共享计数器,用于记录此时有多少个地方在共享该结点。用户提出删除结点的请求时,只是删除该用户的 FCB
、并使共享计数器减 1,并不会直接删除共享结点。
只有共享计数器减为 0 时,才删除节点
注意:共享文件不同于复制文件。在共享文件中,由于各用户指向的是同一个文件,因此只要其中一个用户修改了文件数据,那么所有用户都可以看到文件数据的变化。
其实就是:硬链接
按照文件名搜索文件时,并不需要关心其他信息。
思考有何好处?
假设一个 FCB
是 64 B,磁盘块的大小为 1 KB,则每个盘块中只能存放 16 个 FCB
。若一个文件目录中共有 640 个目录项,则共需要占用 640 / 16 = 40 个盘块。因此按照某文件名检索该目录,平均需要查询 320 个目录项,平均需要启动磁盘 20 次(每次磁盘 I/O 读入一块)。
若使用索引结点机制,文件名占 14 B,索引结点指针占 2 B,则每个盘块可存放 64 个目录项,那么按文件名检索目录平均只需要读入 320 / 64 = 5 个磁盘块。显然,这将大大提升文件检索速度
其实就是索引节点指针大小小,相应的该文件目录项也就小,一个磁盘块可以放更多的文件目录项
当找到文件名对应的目录项时,才需要将索引结点调入内存,索引结点中记录了文件的各种信息,包括文件在外存中的存放位置,根据 “存放位置”即可找到文件。
存放在外存中的索引结点称为 “ 磁盘索引结点”,当索引结点放入内存后称为 “内存索引结点”。
相比之下内存索引结点中需要增加一些信息
类似于内存分页,磁盘中的存储单元也会被分为一个个 “块/磁盘块/物理块”。
很多操作系统中,磁盘块的大小与内存块、页面的大小相同
在内存管理中,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被分为一个一个页面
同样的,在外存管理中,为了方便对文件数据的管理,文件的逻辑地址空间也被分为了一个一个的文件“块”。
于是文件的逻辑地址也可以表示为(逻辑块号,块内地址)的形式。
连续分配方式要求每个文件在磁盘上占有一组连续的块。
用户通过逻辑地址来操作自己的文件,操作系统如何实现从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逻辑块号,块内地址)→(物理块号,块内地址)。
只需转换块号就行,块内地址保持不变
用户给出要访问的逻辑块号,操作系统找到该文件对应的目录项(FCB
)
物理块号 = 起始块号+逻辑块号
当然,还需要检查用户提供的逻辑块号是否合法(逻辑块号 ≥ 长度就不合法)
可以直接算出逻辑块号对应的物理块号,因此连续分配支持顺序访问和直接访问(即随机访问)
读取某个磁盘块时,需要移动磁头。访问的两个磁盘块相隔越远,移动磁头所需时间就越长。
结论:连续分配的文件在顺序读/写时速度最快
若此时文件 A
要拓展,需要再增加一个磁盘块(总共需要连续的 4 个磁盘块)。
由于采用连续结构,因此文件 A 占用的磁盘块必须是连续的。
因此只能将文件 A
全部 “迁移” 到绿色区域。
结论:物理上采用连续分配的文件不方便拓展
结论:物理上采用连续分配,存储空间利用率低,会产生难以利用的磁盘碎片
可以用紧凑来处理碎片,但是需要耗费很大的时间代价。
优点:支持顺序访问和直接访问(即随机访问);连续分配的文件在顺序访问时速度最快
缺点:不方便文件拓展;存储空间利用率低,会产生磁盘碎片
链接分配采取离散分配的方式,可以为文件分配离散的磁盘块。分为隐式链接和显式链接两种。
从目录项中找到起始块号(即 0 号块),将 0 号逻辑块读入内存,由此知道 1 号逻辑块存放的物理块号,于是读入 1 号逻辑块,再找到 2 号逻辑块的存放位置……以此类推。
因此,读入 i
号逻辑块,总共需要 i +1
次磁盘 l/O
。
结论:采用链式分配(隐式链接)方式的文件,只支持顺序访问,不支持随机访问,查找效率低。
另外,指向下一个盘块的指针也需要耗费少量的存储空间。
是否方便拓展文件?
结论:采用隐式链接的链接分配方式,很方便文件拓展。
另外,所有的空闲磁盘块都可以被利用,不会有碎片问题,外存利用率高。
隐式链接――除文件的最后一个盘块之外,每个盘块中都存有指向下一个盘块的指针。文件目录包括文件第一块的指针和最后一块的指针。
优点:很方便文件拓展,不会有碎片问题,外存利用率高。
缺点:只支持顺序访问,不支持随机访问,查找效率低,指向下一个盘块的指针也需要耗费少量的存储空间。
把用于链接文件各物理块的指针显式地存放在一张表中。即文件分配表(FAT
,File Allocation Table)
假设某个新创建的文件 “aaa” 依次存放在磁盘块 2 -> 5 -> 0 -> 1
假设某个新创建的文件 “bbb” 依次存放在磁盘块 4 -> 23 -> 3
注意:一个磁盘仅设置一张 FAT。开机时,将 FAT 读入内存,并常驻内存。
FAT
的各个表项在物理上连续存储,且每一个表项长度相同,因此 “物理块号” 字段可以是隐含的。
用户给出要访问的逻辑块号 i
,操作系统找到该文件对应的目录项(FCB
) …
从目录项中找到起始块号,若 i > 0
,则查询内存中的文件分配表 FAT
,往后找到 i
号逻辑块对应的物理块号。逻辑块号转换成物理块号的过程不需要读磁盘操作。
结论:采用链式分配(显式链接)方式的文件,支持顺序访问,也支持随机访问(想访问 i 号逻辑块时,并不需要依次访问之前的 0 ~ i - 1号逻辑块),由于块号转换的过程不需要访问磁盘,因此相比于隐式链接来说,访问速度快很多。
FAT
表的顺序访问,来支持磁盘的随机访问I/O
访问的速度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内存中的访问 FAT
表操作默认不耗时间显然,显式链接也不会产生外部碎片,也可以很方便地对文件进行拓展。
FAT
表中添加下一物理块号即可显式链接――把用于链接文件各物理块的指针显式地存放在一张表中, 即文件分配表(FAT, File Allocation Table)。
一个磁盘只会建立一张文件分配表。开机时文件分配表放入内存,并常驻内存
优点:很方便文件拓展,不会有碎片问题,外存利用率高,并且支持随机访问。
缺点:文件分配表的需要占用一定的存储空间。
若遇到未指明隐式/显式的 “链接分配”,默认指的是隐式链接的链接分配4.
索引分配允许文件离散地分配在各个磁盘块中,系统会为每个文件建立一张索引表,索引表中记录了文件的各个逻辑块对应的物理块(索引表的功能类似于内存管理中的页表――建立逻辑页面到物理页之间的映射关系)。
索引表存放的磁盘块称为索引块。文件数据存放的磁盘块称为数据块。
假设某个新创建的文件 “aaa” 的数据依次存放在磁盘块 2 → 5 → 13 → 9。
7 号磁盘块作为 “aaa” 的索引块,索引块中保存了索引表的内容。
注:在显式链接的链式分配方式中,文件分配表 FAT
是一个磁盘对应一张。
可以用固定的长度表示物理块号
如:假设磁盘总容量为 1 TB = 240 B,磁盘块大小为 1 KB,则共有 230 个磁盘块,则可用 4 B 表示磁盘块号
因此,索引表中的 “逻辑块号” 可以是隐含的。
用户给出要访问的逻辑块号 i
,操作系统找到该文件对应的目录项(FCB
),从中找到这个文件对应的索引块的块号,再从这个索引块中读取这个文件的索引表的内容,然后通过逻辑块号 i
查询这个索引表得出该逻辑块号对应的物理块号即可
可见,索引分配方式可以支持随机访问。
文件拓展也很容易实现
但是索引表需要占用一定的存储空间
若每个磁盘块 1 KB,一个索引表项 4 B,则一个磁盘块只能存放 256 个索引项。
如果一个文件的大小超过了 256 块,那么一个磁盘块是装不下文件的整张索引表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① 链接方案:如果索引表太大,一个索引块装不下,那么可以将多个索引块链接起来存放
若每个磁盘块 1 KB,一个索引表项 4 B,则一个磁盘块只能存放 256 个索引项。
采用链接方案,文件的 FCB
只需要存放第一个索引块号
假设磁盘块大小为 1 KB,一个索引表项占 4 B,则一个磁盘块只能存放 256 个索引项。
若一个文件大小为 256 * 256 KB = 65,536 KB= 64 MB
该文件共有 256 * 256(64 MB) 个块,也就对应 256 * 256 个索引项,也就需要 256 个索引块来存储这些索引块用链接方案连起来。
若想要访问文件的最后一个逻辑块,就必须找到最后一个索引块(第 256 个索引块),而各个索引块之间是用指针链接起来的,因此必须先顺序地读入前 255 个索引块。
这显然是很低效的。
② 多层索引:建立多层索引(原理类似于多级页表)。使第一层索引块指向第二层的索引块。还可根据文件大小的要求再建立第三层、第四层索引块。
假设磁盘块大小为 1 KB,一个索引表项占 4 B,则一个磁盘块只能存放256个索引项。
若某文件采用两层索引,则该文件的最大长度可以到 256 * 256 * 1 KB = 65,536 KB = 64 MB
如:要访问 1026 号逻辑块,则 1026 / 256 = 4,1026 % 256 = 2
因此可以先将一级索引表调入内存,查询 4 号表项,将其对应的二级索引表调入内存,再查询二级索引表的 2 号表项即可知道 1026 号逻辑块存放的磁盘块号了。
访问目标数据块,需要 3 次磁盘 I/O。
若采用三层索引,则文件的最大长度为 256 * 256 * 256 * 1 KB =16 GB
采用 K 层索引结构,且顶级索引表未调入内存,则访问一个数据块只需要 K+1 次读磁盘操作
③ 混合索引:多种索引分配方式的结合。例如,一个文件的顶级索引表中,既包含直接地址索引(直接指向数据块),又包含一级间接索引(指向单层索引表)、还包含两级间接索引(指向两层索引表)。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xszEb9bw-1677598078334)(https://gitcode.net/qq_67720621/img/-/raw/master/typora-user-images-new/image-2023021620501171png)]
若顶级索引表还没读入内存
访问 0 ~ 7号逻辑块:两次读磁盘
FCB
中的索引块号得出顶级索引表的物理地址,将顶级索引表读出内存后,根据相应的逻辑块号(0 ~ 7)读出目标数据块的物理块号访问 8 ~ 263:三次读磁盘
访问 264 ~ 65799:四次读磁盘
对于小文件,只需较少的读磁盘次数就可以访问目标数据块。(一般计算机中小文件更多)
索引分配允许文件离散地分配在各个磁盘块中,系统会为每个文件建立一张索引表,索引表中记录了文件的各个逻辑块对应的物理块(索引表的功能类似于内存管理中的页表――建立逻辑页面到物理页之间的映射关系)。
索引表存放的磁盘块称为索引块。文件数据存放的磁盘块称为数据块。
若文件太大,索引表项太多,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解决:
① 链接方案:如果索引表太大,一个索引块装不下,那么可以将多个索引块链接起来存放。
i
号索引块,必须先依次读入0 ~ i - 1
号索引块,这就导致磁盘 l/O
次数过多,查找效率低下。② 多层索引:建立多层索引(原理类似于多级页表)。使第一层索引块指向第二层的索引块。还可根据文件大小的要求再建立第三层、第四层索引块。采用 K 层索引结构,且顶级索引表未调入内存,则访问一个数据块只需要 K + 1 次读磁盘操作。
③ 混合索引:多种索引分配方式的结合。例如,一个文伴的顶级索引表中,既包含直接地址索引(直接指向数据块),又包含一级间接索引(指向单层索引表)、还包含两级间接索引(指向两层索引表)。
超级超级超级重要考点:
FCB
中会存有指向顶级索引块的指针,因此可以根据 FCB
读入顶级索引块。每次读入下一级的索引块都需要一次读磁盘操作。How? | 目录项内容 | 优点 | 缺点 | ||
---|---|---|---|---|---|
顺序分配 | 为文件分配的必须是连续的磁盘块 | 起始块号、文件长度 | 顺序存取速度快, 支持随机访问 | 会产生碎片, 不利于文件拓展 | |
链接分配 | 隐式链接 | 出文件的最后一个盘块之外, 每个盘块都存有下一个盘块的指针 | 起始块号、结束块号 | 可解决碎片问题, 外村利用率高, 文件拓展方便实现 | 只能顺序访问, 不能随机访问 |
显式链接 | 建立一张文件分配表( FAT ), 显示记录盘块的先后关系(开机后 FAT 常驻内存) | 起始块号 | 除了拥有隐式链接的优点外, 还可以通过查询内存中的 FAT 实现随机访问 | FAT 需要占用一定的存储空间 | |
索引分配 | 为文件数据块建立索引表, 若文件太大, 可采用链接方案、多层索引、混合索引 | 链接方案记录的是第一个索引块的块号, 多层/混合索引记录的是顶级索引块的块号 | 支持随机访问, 易于实现文件的拓展 | 索引表需占用一定的存储空间。访问数据块前需要先读入索引块, 查找索引块时可能需要多次都磁盘操作 |
安装 Windows 操作系统的时候,一个必经步骤是――为磁盘分区(C: 盘、D: 盘、E: 盘等)
适用于 “连续分配方式”
如何分配磁盘块:与内存管理中的动态分区分配很类似,为一个文件分配连续的存储空间。同样可采用首次适应、最佳适应、最坏适应等算法来决定要为文件分配哪个区间。
Eg:新创建的文件请求 3 个块,采用首次适应算法
如何回收磁盘块:与内存管理中的动态分区分配很类似,当回收某个存储区时需要有四种情况―—
① 回收区的前后都没有相邻空闲区;
② 回收区的前后都是空闲区;
③ 回收区前面是空闲区;
④ 回收区后面是空闲区。
总之,回收时需要注意表项的合并问题。
例如:② 回收区的前后都是空闲区;
操作系统保存着链头、链尾指针。
如何分配:若某文件申请 K 个盘块,则从链头开始依次摘下 K 个盘块分配,并修改空闲链的链头指针。
如何回收:回收的盘块依次挂到链尾,并修改空闲链的链尾指针。
适用于离散分配的物理结构。为文件分配多个盘块时可能要重复多次操作
操作系统保存着链头、链尾指针。
如何分配:若某文件申请 K 个盘块,则可以采用首次适应、最佳适应等算法,从链头开始检索,按照算法规则找到一个大小符合要求的空闲盘区,分配给文件。
如何回收:若回收区和某个空闲盘区相邻,则需要将回收区合并到空闲盘区中。
离散分配、连续分配都适用。为一个文件分配多个盘块时效率更高
位示图:每个二进制位对应一个盘块。在本例中,“0” 代表盘块空闲,“1” 代表盘块已分配。
位示图一般用连续的 “字” 来表示,如本例中一个字的字长是 16 位,字中的每一位对应一个盘块。
因此可以用(字号,位号)对应一个盘块号。当然有的题目中也描述为(行<号,列号)
注意:盘块号、字号、位号到底是从 0 开始还是从 1 开始。
如本例中盘块号、字号、位号从 0 开始,若 n 表示字长,则…
(字号,位号)= (i,j)的二进制位对应的 盘块号 b = ni + j
(0,1)-> 16 * 0 + 1 = 1
(1,10)-> 16 * 1 + 10 = 26
b 号盘块对应的字号 i = b / n,位号 j = b % n
如何分配:若文件需要 K 个块
如何回收:
连续分配、离散分配都适用
空闲表法、空闲链表法不适用于大型文件系统,因为空闲表或空闲链表可能过大。UNIX
系统中采用了成组链接法对磁盘空闲块进行管理。
文件卷的目录区中专门用一个磁盘块作为 “超级块”,当系统启动时需要将超级块读入内存。并且要保证内存与外存中的 “超级块” 数据一致。
每一个分组最后一个盘块号记录者下一个分组的盘块地址
最后一个分组比其他分组要少一块,因为到此已经没有下一组盘块了
如何分配?
Eg:需要 1 个空闲块
① 检查第一个分组的块数是否足够。1 < 100,因此是足够的。
② 分配第一个分组中的 1 个空闲块,并修改相应数据
Eg:需要 100 个空闲块
① 检查第一个分组的块数是否足够。100 = 100,因此是足够的。
② 分配第一个分组中的 100 个空闲块。但是由于 300 号块内存放了再下一组的信息,因此 300 号块的数据需要复制到超级块中。
如何回收?
Eg:假设每个分组最多为 100 个空闲块,此时第一个分组已有 99 个块,还要再回收一个块
Eg:假设每个分组最多为 100 个空闲块,此时第一个分组已有 100 个块,还要再回收一个块
需要将超级块中的数据复制到新回收的块中,并修改超级块的内容,让新回收的块成为第一个分组。
进行 Create 系统调用时,需要提供的几个主要参数:
操作系统在处理 Create 系统调用时,主要做了两件事:
进行 Delete 系统调用时,需要提供的几个主要参数:
操作系统在处理 Delete 系统调用时,主要做了几件事:
在很多操作系统中,在对文件进行操作之前,要求用户先使用 open 系统调用 “打开文件”,需要提供的几个主要参数:
操作系统在处理 open 系统调用时,主要做了几件事:
打开计数器:记录此时有多少个进程打开了此文件
读写指针:记录了该进程对文件的读/写操作进行到的位置
可以方便实现某些文件管理的功能。
例如:在 Windows 系统中,我们尝试删除某个 txt 文件,如果此时该文件已被某个 “记事本”进 程打开,则系统会提示我们 “暂时无法删除该文件” 。
进程使用完文件后,要“关闭文件”
操作系统在处理 Close 系统调用时,主要做了几件事:
进程使用 read 系统调用完成写操作。
需要指明是哪个文件(在支持 “打开文件” 操作的系统中,只需要提供文件在打开文件表中的索引号即可),
还需要指明要读入多少数据(如:读入 1 KB )
指明读入的数据要放在内存中的什么位置。
操作系统在处理 read 系统调用时,会从读指针指向的外存中,将用户指定大小的数据读入用户指定的内存区域中。
进程使用 write 系统调用完成写操作
操作系统在处理 write 系统调用时,会从用户指定的内存区域中,将指定大小的数据写回写指针指向的外存。
打开文件时并不会把文件数据直接读入内存。
只有读文件时,才会将文件数据从外村读入内存
“索引号” 也称 “文件描述符”
“读/写文件 ”用 “文件描述符” 即可指明文件,不再需要用到 “文件名”
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文件共享功能,可以让多个用户共享地使用同一个文件
注意: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个文件,意味着系统中只有 “一份” 文件数据。并且只要某个用户修改了该文件的数据,其他用户也可以看到文件数据的变化。
如果是多个用户都 “复制” 了同一个文件,那么系统中会有“好几份”文件数据。其中一个用户修改了自己的那份文件数据,对其他用户的文件数据并没有影响。
知识回顾:索引结点,是一种文件目录瘦身策略。由于检索文件时只需用到文件名,因此可以将除了文件名之外的其他信息放到索引结点中。这样目录项就只需要包含文件名、索引结点指针。
索引结点中设置一个链接计数变量 count
,用于表示链接到本索引结点上的用户目录项数。
若 count = 2
,说明此时有两个用户目录项链接到该索引结点上,或者说是有两个用户在共享此文件。
若某个用户决定 “删除” 该文件,则只是要把用户目录中与该文件对应的目录项删除,且索引结点的 count
值减1
。
若 count > 0
,说明还有别的用户要使用该文件,暂时不能把文件数据删除,否则会导致指针悬空。
当 count = 0
时系统负责删除文件。
当 User3
访问 “ccc” 时,操作系统判断文件 “ccc” 属于 Link
类型文件,于是会根据其中记录的路径层层查找目录,最终找到 User1
的目录表中的 “aaa” 表项,于是就找到了文件 1 的索引结点。
删除文件后,在访问快捷方式
为文件设置一个 “口令” (如: abc112233),用户请求访问该文件时必须提供 “口令” 。
口令一般存放在文件对应的 FCB
或索引结点中。用户访问文件前需要先输入“口令”,操作系统会将用户提供的口令与 FCB
中存储的口令进行对比,如果正确,则允许该用户访问文件
优点:保存口令的空间开销不多,验证口令的时间开销也很小。
缺点:正确的 “口令” 存放在系统内部,不够安全。
使用某个 “密码” 对文件进行加密,在访问文件时需要提供正确的 “密码” 才能对文件进行正确的解密。
Eg:一个最简单的加密算法—―异或加密假设用于加密/解密的 “密码” 为 “01001”
优点:保密性强,不需要在系统中存储 “密码”
缺点:编码/译码,或者说加密/解密要花费一定时间。
在每个文件的 FCB
(或索引结点〉中增加一个访问控制列表(Access-Control List,ACL),该表中记录了各个用户可以对该文件执行哪些操作。
有的计算机可能会有很多个用户,因此访问控制列表可能会很大,可以用精简的访问列表解决这个问题
精简的访问列表:以“组”为单位,标记各 “组” 用户可以对文件执行哪些操作。如:分为系统管理员、文件主、文件主的伙伴、其他用户几个分组。
当某用户想要访问文件时,系统会检查该用户所属的分组是否有相应的访问权限
若想要让某个用户能够读取文件,只需要把该用户放入 “文件主的伙伴” 这个分组即可
如果对某个目录进行了访问权限的控制,那也要对目录下的所有文件进行相同的访问权限控制
对于文件的逻辑结构,其中的索引文件,会问文件的记录建立索引表,为了查询这些记录对应的逻辑地址而需要查询索引表。在查询索引表之前需要将其调入到内存的文件信息缓冲区。
用一个例子来辅助记忆文件系统的层次结构:
假设某用户请求删除文件 “D:/工作目录/学生信息.xlsx” 的最后 100 条记录。
用户需要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发出上述请求――用户接口
由于用户提供的是文件的存放路径,因此需要操作系统一层一层地查找目录,找到对应的目录项—―文件目录系统 3、文件目录
不同的用户对文件有不同的操作权限,因此为了保证安全,需要检查用户是否有访问权限—―存取控制模块(存取控制验证层) 8、文件保护
FCB
或者 FCB
瘦身后的索引节点里面验证了用户的访问权限之后,需要把用户提供的“记录号”转变为对应的逻辑地址――逻辑文件系统与文件信息缓冲区 2、文件的逻辑结构
知道了目标记录对应的逻辑地址后,还需要转换成实际的物理地址――物理文件系统 4、文件的物理结构(文件分配方式)(对非空闲磁盘块的管理)
要删除这条记录,必定要对磁盘设备发出请求――设备管理程序模块 [ 5、设备管理](# 5、设备管理)
删除这些记录后,会有一些盘块空闲,因此要将这些空闲盘块回收――辅助分配模块 5、文件存储空间管理(对空闲磁盘块管理)
磁盘的表面由一些磁性物质组成,可以用这些磁性物质来记录二进制数据
需要把 “磁头” 移动到想要读/写的扇区所在的磁道
磁盘会转起来,让目标扇区从磁头下面划过,才能完成对扇区的读/写操作。
可用(柱面号,盘面号,扇区号)来定位任意一个“磁盘块”。在 “文件的物理结构” 小节中,我们经常提到文件数据存放在外存中的几号块,这个块号就可以转换成(柱面号,盘面号,扇区号)的地址形式。
可根据该地址读取一个“块”
① 根据 “柱面号” 移动磁臂,让磁头指向指定柱面;
② 激活指定盘面对应的磁头;
③ 磁盘旋转的过程中,指定的扇区会从磁头下面划过,这样就完成了对指定扇区的读/写。
寻找时间(寻道时间)Ts
:在读/写数据前,将磁头移动到指定磁道所花的时间。
① 启动磁头臂是需要时间的。假设耗时为 s
;
② 移动磁头也是需要时间的。假设磁头匀速移动,每跨越一个磁道耗时为 m
,总共需要跨越 n
条磁道。则:
寻找时间 Ts = s + m * n
延迟时间 Tr :通过旋转磁盘,使磁头定位到目标扇区所需要的时间。
设磁盘转速为 r
(单位:转/秒,或转/分) ,则平均所需的延迟时间 Tr = (1/2) * (1/r) = 1/2r
硬盘的典型转速为 5400 转/分,或 7200 转/分
传输时间 Tt :从磁盘读出或向磁盘写入数据所经历的时间
假设磁盘转速为 r
,此次读/写的字节数为 b
,每个磁道上的字节数为 N
。
则:传输时间 Tt = (1/r) * (b/N) = b/(rN)
N
字节的数据,因此 b
字节的数据需要 b/N
个磁道才能存储。而读/写一个磁道所需的时间1/r
总的平均存取时间 Ta = Ts+ 1/2r + b/(rN)
延迟时间和传输时间都与磁盘转速相关,宜为线性相关。而转速是硬件的固有属性,因此操作系统也无法优化延迟
时间和传输时间
但是操作系统的磁盘调度算法会直接影响寻道时间
根据进程请求访问磁盘的先后顺序进行调度。
假设磁头的初始位置是 100 号磁道,有多个进程先后陆续地请求访问 55、58、39、18、90、160、150、38、184 号磁道
按照 FCFS
的规则,按照请求到达的顺序,磁头需要依次移动到 55、58、39、18、90、160、150、38、184 号磁道
磁头总共移动了 45+3+19+21+72+70+10+112+146 = 498 个磁道
响应一个请求平均需要移动 498/9 = 55.3 个磁道(平均寻找长度)
优点:公平;如果请求访问的磁道比较集中的话,算法性能还算过的去
缺点:如果有大量进程竞争使用磁盘,请求访问的磁道很分散,则 FCFS
在性能上很差,寻道时间长。
SSTF
算法会优先处理的磁道是与当前磁头最近的磁道。可以保证每次的寻道时间最短,但是并不能保证总的寻道时间最短。(其实就是贪心算法的思想,只是选择眼前最优,但是总体未必最优)
假设磁头的初始位置是 100 号磁道,有多个进程先后陆续地请求访问 55、58、39、18、90、160、150、38、184 号磁道
磁头总共移动了 (100-18) + (184-18) = 248 个磁道
响应一个请求平均需要移动 248/9 = 27.5 个磁道(平均寻找长度)
优点:性能较好,平均寻道时间短
缺点:可能产生 “饥饿” 现象
Eg:本例中,如果在处理 18 号磁道的访问请求时又来了一个 38 号磁道的访问请求,处理 38 号磁道的访问请求时又来了一个 18 号磁道的访问请求。如果有源源不断的 18 号、38 号磁道的访问请求到来的话,150、160、184 号磁道的访问请求就永远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 “饥饿” 现象。
产生饥饿的原因在于:磁头在一个小区域内来回来去地移动
SSTF
算法会产生饥饿的原因在于:磁头有可能在一个小区域内来回来去地移动。
为了防止这个问题,可以规定,只有磁头移动到最外侧磁道的时候才能往内移动,移动到最内侧磁道的时候才能往外移动。
假设某磁盘的磁道为 0 ~ 200 号,磁头的初始位置是 100 号磁道,且此时磁头正在往磁道号增大的方向移动,有多个进程先后陆续地请求访问 55、58、39、18、90、160、150、38、184 号磁道
磁头总共移动了 (200-100) + (200-18) = 282个磁道
响应一个请求平均需要移动 282/9 = 31.3 个磁道(平均寻找长度)
优点:性能较好,平均寻道时间较短,不会产生饥饿现象
缺点:
① 只有到达最边上的磁道时才能改变磁头移动方向,事实上,处理了 184 号磁道的访问请求之后就不需要再往右移动磁头了。
② SCAN
算法对于各个位置磁道的响应频率不平均
扫描算法(SCAN)中,只有到达最边上的磁道时才能改变磁头移动方向,事实上,处理了 184 号磁道的访问请求之后就不需要再往右移动磁头了。
LOOK 调度算法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在磁头移动方向上已经没有别的请求,就可以立即改变磁头移动方向
LOOK
假设某磁盘的磁道为 0 ~ 200 号,磁头的初始位置是 100 号磁道,且此时磁头正在往磁道号增大的方向移动,有多个进程先后陆续地请求访问 55、58、39、18、90、160、150、38、184 号磁道
磁头总共移动了 (184 - 100) + (184 -18) = 250个磁道
响应一个请求平均需要移动 250/9= 27.5 个磁道(平均寻找长度)
优点:比起 SCAN
算法来,不需要每次都移动到最外侧或最内侧才改变磁头方向,使寻道时间进一步缩短
SCAN
算法对于各个位置磁道的响应频率不平均,而 C-SCAN 算法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规定只有磁头朝某个特定方向移动时才处理磁道访问请求,而返回时直接快速移动至起始端而不处理任何请求。
假设某磁盘的磁道为 0 ~ 200 号,磁头的初始位置是 100 号磁道,且此时磁头正在往磁道号增大的方向移动,有多个进程先后陆续地请求访问 55、58、39、18、90、160、150、38、184 号磁道
磁头总共移动了 (200-100) + (200 - 0)+ (90 - 0) = 390个磁道
响应一个请求平均需要移动 390/9 = 43.3 个磁道(平均寻找长度)
优点:比起 SCAN
来,对于各个位置磁道的响应频率很平均。
缺点:只有到达最边上的磁道时才能改变磁头移动方向,事实上,处理了 184 号磁道的访问请求之后就不需要再往右移动磁头了;
并且,磁头返回时其实只需要返回到 18 号磁道即可,不需要返回到最边缘的磁道。
另外,比起 SCAN
算法来,平均寻道时间更长。
C-SCAN
算法的主要缺点是只有到达最边上的磁道时才能改变磁头移动方向,并且磁头返回时不一定需要返回到最边缘的磁道上。
C-LOOK
算法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磁头移动的方向上已经没有磁道访问请求了,就可以立即让磁头返回,并且磁头只需要返回到有磁道访问请求的位置即可。
假设某磁盘的磁道为 0 ~ 200 号,磁头的初始位置是 100 号磁道,且此时磁头正在往磁道号增大的方向移动,有多个进程先后陆续地请求访问 55、58、39、18、90、160、150、38、184 号磁道
磁头总共移动了 (184 - 100) + (184 -18) + (90 - 18) = 322 个磁道
响应一个请求平均需要移动 322/9 = 35.8 个磁道(平均寻找长度)
优点:比起 C-SCAN
算法来,不需要每次都移动到最外侧或最内侧才改变磁头方向,使寻道时间进一步缩短
寻找时间(寻道时间):启动磁臂移动磁头所花的时间
假设要连续读取橙色区域的 2、3、4 扇区:
磁头读取一块的内容(也就是一个扇区的内容)后,需要一小段时间处理,而盘片又在不停地旋转
因此,如果 2、3 号扇区相邻着排列,则读完2号扇区后无法连续不断地读入 3 号扇区
必须等盘片继续旋转,3 号扇区再次划过磁头,才能完成扇区读入
结论:磁头读入一个扇区数据后需要一小段时间处理,如果逻辑上相邻的扇区在物理上也相邻,则读入几个连续的逻辑扇区,可能需要很长的 “延迟时间”
若采用交替编号的策略,即让逻辑上相邻的扇区在物理上有一定的间隔,可以使读取连续的逻辑扇区所需要的延迟时间更小。
如下所示,若读取 2 号扇区并处理该数据内容,磁头此时在 6 号扇区,可以直接划过 3 号扇区读取数据,而不需要再等盘片旋转一轮
思考:为什么?
磁盘的物理地址是(柱面号,盘面号,扇区号)
而不是(盘面号,柱面号,扇区号)
假设某磁盘有 8 个柱面/磁道(假设最内侧柱面/磁道号为 0 ) , 4 个盘面,8 个扇区。
若物理地址结构是(盘面号,柱面号,扇区号),且需要连续读取物理地址(00, 000, 000) ~ (00,001,111)的扇区:
(00, 000, 000) ~ (00, 000,111)转两圈可读完
之后再读取物理地址相邻的区域,即
(00, 001, 000) ~ (00, 001, 111 ),需要启动磁头臂,将磁头移动到下一个磁道
若物理地址结构是(柱面号,盘面号,扇区号),且需要连续读取物理地址(00, 000, 000) ~ (00,001,111)的扇区:
(000, 00, 000) ~ (000, 00,111)由盘面 0 的磁头读入数据
之后再读取物理地址相邻的区域,即
(000, 01, 000) ~ (000, 01, 111 ),由于柱面号/磁道号相同,只是盘面号不同,因此不需要移动磁头臂。只需要激活相邻盘面的磁头即可
柱面号放中间,读地址连续时,就需要移动磁头
盘面号放中间,读地址连续十,就不需要移动磁头,因为柱面是一致的
重点是:减少读取连续地址的时间
读取地址连续的磁盘块时,采用(柱面号,盘面号,扇区号)的地址结构可以减少磁头移动消耗的时间
Step 1
:进行低级格式化(物理格式化),将磁盘的各个磁道划分为扇区。一个扇区通常可分为头、数据区域(如 512 B大小)、尾 三个部分组成。
管理扇区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结构一般存放在头、尾两个部分,包括扇区校验码(如奇偶校验、CRC
循环冗余校验码等,校验码用于校验扇区中的数据是否发生错误)
Step 2
:将磁盘分区,每个分区由若干柱面组成(即分为我们熟悉的 C 盘、D 盘、E 盘)
Step 3:进行逻辑格式化,创建文件系统。包括创建文件系统的根目录、初始化存储空间管理所用的数据结构(如位示图、空闲分区表)
计算机开机时需要进行一系列初始化的工作,这些初始化工作是通过执行初始化程序(自举程序)完成的
初始化程序程序(自举程序)放在 ROM
中存在什么问题?
万一需要更新自举程序,将会很不方便,因为 ROM
中的数据无法更改。如何解决呢?
完整的自举程序放在磁盘的启动块(即引导块/启动分区)上,启动块位于磁盘的固定位置。
自举程序的更新会很方便
拥有启动分区的磁盘称为启动磁盘或系统磁盘(C: 盘)
坏了、无法正常使用的扇区就是“坏块”。
这属于硬件故障,操作系统是无法修复的。应该将坏块标记出来,以免错误地使用到它
对于简单的磁盘
,可以在逻辑格式化时(建立文件系统时)对整个磁盘进行坏块检查,标明哪些扇区是坏扇区,比如:在 FAT
表上标明。(在这种方式中,坏块对操作系统不透明)
对于复杂的磁盘
,磁盘控制器(磁盘设备内部的一个硬件部件)会维护一个坏块链表。
在磁盘出厂前进行低级格式化(物理格式化)时就将坏块链进行初始化。
会保留一些 “备用扇区”,用于替换坏块。这种方案称为扇区备用。且这种处理方式中,坏块对操作系统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