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孙明霞老师学当老师(二)

一:让青春飞扬

孙老师一直是优质课创新课的评委,今天我才知道,孙老师的备课要经过如此复杂的流程。

我把这堂 课 的 主 题 定 为“让 青 春 飞 扬”。就这样一堂课,我准备了至少3个晚上(还有白天的若 干 时 间),努 力 地 精 雕 细 琢!其 实,不仅仅是这堂课,平时的每堂课,我都是如此用心地去 准 备。虽 然,没 有 外 人 走 进 我 的 课堂,只有我的学生———因为我的准备,只是为了我的学生。他们在这样的课堂上会有什么感受?是不是也能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其实,即便他们现在没有深刻的体会,但我相信,将来的某一天,还会记起曾经有这样的课堂———那么美好、那么享受!即便现在 他 们 年 龄 尚 小,但 依 然 能 从 他们的文字中感受到:他们懂得。由此,我也 发 现 了 这 样 做 的 一 个 最 大 的优点:可以随时 清 空 自 己 大 脑 中 存 留 的 以 往课堂的结构和 形 式,完 全 重 新 思 考 每 堂 课 该怎么上。虽然没有很完美的课堂,但至少,每堂课 都 有 新 意,都 有 改 变,都 为 了 今 天 的学生。

                                    ------------孙明霞《让青春飞扬———关于“青春期”的教学与思考》

我一直在考虑,为什么我的语文课并没有达到我想要的结果,后来我不断写关于语文的文章,看语文的书籍,整理读书笔记。慢慢的,我发现一个道理,想要做出一个理想的课来是很需要花费时间的。前几天我在录制网课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我的第一节网课是如何录制出来的》,这节课后来有家长给了 我不错的评价,我明白想要出一节好课,简单看几眼上讲台是不行的,只有认真努力才可以让自己驾驭整个语文课堂。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应该好好做的。

回想开始工作的时候,觉得当老师是要把自己的思想毫无保留的教给学生,然后教给学生考试的技巧,但是现在想想,如果这些内容不能联系生活的实际,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些知识就是死的知识。

老师教给学生的,必须是联系生活的,对生活有价值的。所以,当老师先当学生。

二:幸福研究,幸福成长

记得开始写文章的时候,每天晚上写到12点很正常。记得放学后在学校的1小时写作,写道嗨的时候,感觉有一种飘着的感觉,我说那是思想的升华,哈哈。研究是幸福的。

2000年的秋季,我有幸参加了在北师大举办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三个月的培训学习让我有了脱胎换骨的感受。先不说那些高水平专家学者的报告和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影响有多大,单说教育研究,可以说通过三个月的洗礼,真正认识了教研、也真正开始了研究。导师要求每个人要结合实际选择一个研究课题写出开题报告,对于还不知道“开题报告”为何物的我不得不大量的收集资料、阅读相关的理论书籍。通过大量的教育论著和文章的学习,这才知道,教育教学中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探讨,有太多的问题值得研究,并且,研究需要结合实践,更需要理论基础,为此,阅读也就成为教师生命的必须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书籍成为了我最好的伙伴,每年订购报刊杂志就是上千元、购买书籍更是不计其数,家中最珍贵的就是几个书橱的书了。                                          ------------孙明霞《幸福研究,幸福成长》

学校每年都会要求老师研究小课题,然后大咖们可以研究泰安市级的课题,有的甚至可以研究山东省级的课题。开始的时候,我并不理解。

我按照孙老师指导的方法来做,学生有什么好的表现我就记录下来,班级有什么好的故事我就写出来,班级开个班会我就引导学生把班会的内容都写下来,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也记录完整的过程。后来,孙老师就说这样可以整理成小课题,后来就直接告诉我可以申请泰安市的课题了。

感谢孙老师,如果没有她的指导的话,我可能还不知道“功夫在诗外”。如果老师只是一味给学生灌输考点的话,才是浪费学生时间。

三:做一个纯粹的老师

当一个纯粹的老师,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处理好。

从研究的角度来说,基层教师的研究不可能是宏观的政策层面和理论层面的研究,也不可能是单纯的数据采集、分析或者文献史料的研究,因为教师的工作实际决定了其研究的内容和方向只能是自己的工作,是学科教学,是学生、课堂、班级等等。过去,我也一直苦于对研究的误解和找不到研究的方向而做着简单的传递知识和技能的工作,尤其是作为理科的生物教学,能组织好课堂教学、熟练的把知识教给学生、完成教材规定的实验,就已经是很好的老师了。直到2000年走进北京师大接受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才对生物教学有了新的思考,也对教师的研究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教师的研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理论,教师所要研究的就是自己的工作,是如何用心干好工作而不是用力干的问题;教师的研究不需要整天埋在书斋中查阅文献,也不需要跑到很多学校搞什么抽样调查、数据分析,而是用心去观察自己的学生自己的课堂,对自己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困难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去克服去解决去记录去观察,并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教师的研究成果不在于发表多少文章是否出版了专著,更不在于是否获得了什么荣誉证书拿到多少奖金,而是教育教学能力是否有提高,教学行为是否得到了改善,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学到了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和能力,情感是否得到了愉悦。这才是教师的研究。

过去,一直沉迷于生物知识的教学中自得其乐,在接触了新课改理念,接触到杨叔子先生“科学人文,交融生绿”的观念之后,这才发现,我们的教学更应该是对人的教育过程。由此促使我思考:作为理科的生物教学,如何关注到人、关注到生命?使我由知识的教学开始走向人文的教学,努力挖掘生物学教学中人文的因素,比如生命的珍贵,环境资源的逐步减少,动植物物种的减少、灭绝,还有人口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等,都成为我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载体。随着2006年走近生命化教育,接触张文质先生,才开始了课堂教学生命化的探索,也逐渐形成了我对生命化课堂理解的三个基本点:教活知识(把生物当生物,教给学生活的知识)、做大课堂(把课堂由狭小的教室延伸到社会、家庭,把名词的课堂变成动词的课堂,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关注生命(由对一群人的关注改为对每个生命个体的关注,尊重每个个体的尊严与价值)。                                                                                                                       ----孙明霞《做一个纯粹的老师》

看到孙老师的这篇文章,我的心忽然安静了很多。这几年,因为有了研究的具体想法以后,我开始成项目的写作,每天找到一个专题的10几篇文章进行仔细阅读,然后进行写作,记录自己的很多想法,然后结合自己的实践解决问题。这样的写法非常过瘾,这样让我能够更加系统的解决一些问题。以后,我会更加安心的发现班级的问题,学生的需要,结合自己的学习为学生们服务。

四:从生物知识教学到生命化教育———我的教育教学探索之路

孙老师介绍了自己的工作经历,1初为人师,在知识教学的层面上艰难跋涉。2教研生涯,从知识教学走向探索教学技艺。3重登讲台,走向教学艺术的探索,4骨干培训,打开了人文教育的视窗,5课堂教学,走向生命化教育。

我开始了备课、绘制投影片,利用每周六下午的集体活动时间给全区的 20 多个生物老师“上课”。 无论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都非常认真的听课、记录,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这一讲就是两年多,把与初中相关的内容都讲了一遍,仅投影图就绘制了200 多 幅 。 除 了 上 课 , 老 师 们 还 有 一 个 很 大 的 困难———课本中要求教给学生制作植物蜡叶标本,可老师们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制作,也没见过标本夹,不知道常见植物的名称,怎么去指导学生? 在老师们的强烈要求下,征得教研室领导同意,我为每个学校订做了标本夹,带领老师们去济南植物园考察,到泰山采集制作标本。 老师们背着标本夹,拿着塑料袋等工具行进在山林里的镜头还闪现在我的脑海,那种热情和认真绝不亚于我大学时的野外实习。 从辨认到采集,然后压制,并教给老师们如何晾干、整理等后续工作,每一步都是严格按照我大学时的方法教给大家。

我开始更加用心的观察课堂、研究课堂、记录课堂,并让学生给我评课,提出应改进的地方,我也努力尊重学生的意见,更加用心的思考教学、思考教育的问题,这让我发现:真正将知识置于学生的生活中、置于广阔的大自然中,知识就真的活了,而不再是死板的文字堆积, 这让我也更努力的将知识还原为生活、生命;真正把教学过程当作师生交往的过程、情感沟通的过程,真正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知识量的积累时,学生的学习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处处闪现着灵动的智慧。 于是,我对教室的理解由一间固定的房屋变成了动态的、变化的过程,由狭隘的教室变成广阔的空间,由学校延伸到家庭、社会;真正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并用心去欣赏他们、尊重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以更加出色的表现和真诚来回应这份爱,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知识、表达知识,进而对生物课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孙明霞《从生物知识教学到生命化教育———我的教育教学探索之路》 

孙老师的这篇文章给了我太多的震撼,我才知道原来孙老师经历过如此艰苦的条件,原来孙老师有8年的教研员经验,原来孙老师能够区里的老师讲课连续讲两年,原来孙老师经历了这样多的努力和辛苦的付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造就了孙老师今天的成就。

五:真正的教育专家就在学校内部

在我看来,我的身边就有很多的教育专家。

专家报告是必须的, 但校长和老师们忽视了一点:真正的教育专家就在学校内部, 在老师们中间, 或者说,每个老师都是自己的教育专家。一方面, 每个学校都有一部分很优秀的教师, 他们是学校的骨干力量, 更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校长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要充分利用这些优质资源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为整体教师队伍的成长服务, 要尽可能发挥学校内部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 给他们提供广阔的舞台,通过一定的形式、活动, 引领全校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有人将其称之为“差异引领”。

这些优秀的教师就在学校老师们的身边, 随时都可以与他们进行交流、探讨, 不受其他条件的限制。假如校内优秀教师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再偶 尔 聘 请 部 分高 层 次 的 专 家到校适当点拨,将 会 大 大 提 高教 师 专 业 化 成长 的 速 度 , 也会 让 校 内 的 优秀 教 师 成 长 为高 水 平 的 教 育专家。另 一 方面 , 每 个 教 师自 身 都 有 着 不同 的 个 性 , 更有 着 自 己 独 特的 优 点 、长 处 , 只 要 善 于 挖 掘 , 发 现 自 身 的 优 点 , 让自 己 的 优 点 成 为 自 身 成 长 的 航 标 、动 力 , 不 断 地 去发 扬 光 大 , 张 扬 自 己 的 个 性 , 也 必 然 会 成 为 很 优 秀的教师。所以, 当你不能选择环境的时候, 可以选你自 己 , 选 择 一 个 什 么 样 的 自 我 , 将 成 就 什 么 样 的 自我 , 很 多 成 功 的 人 士 并 不 一 定 是 遇 到 了 名 师 或 者 专家 , 而 是 靠 自 身 的 勤 奋 、努 力 , 发 挥 自 己 的 特 长 , 最终成就了光辉的人生。所以, 不要总企盼着外来的专家指导、引领自己的专业成长, 有机会当然要抓住机会聆听窗外的声音, 没有机会的时候就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 利用自身的资源, 去发展自我、提高自我、超越自我, 同样会取得辉煌的成就。别忘了, 真正的教育专家就在你身边, 就是你自己。                           -------孙明霞《 真正的教育专家就在学校内部 》

我一直很庆幸自己所在的学校有那么的多的教育专家。

1:孙明霞老师带着我们明霞教师联盟的老师们一起读书写作,观察记录研究。

2:袁承印老师指导我们如何进行语文教学。

3:贾保秋老师教我如何当班主任。

4:张利老师教导我如何使用激励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

5:赵利民老师对创新课的指导,我写了十几篇笔记。

6:李化菊老师润物无声,她按部就班的写读后感,直接影响了我按照章节写读后感。

、、、、、、、、、、、、、、、、、

真正的教育专家,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虚心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跟孙明霞老师学当老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