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被网友调侃为“大学生自杀年”,年初西安交大博士杨宝德自杀溺亡,4月武汉理工学院的陶崇园跳楼身亡,两起事件的矛头都不约而同的指向了他们的导师,象牙塔丑闻爆出,大家在谴责大学腐败之余,也扼腕两个年轻的生命就此消失。
2018年1月17日中青报就杨宝德事件发表了题为《寒门博士之死》的文章,将人们的眼球引入了寒门子弟艰辛的求学之路,一时之间,贫穷限制了寒门学子的想象力成为了一个灰色主题,各路大V纷纷以此话题写下了诸多爆款。
贫穷,就该被人欺负;
贫穷,就只有读书一条出路;
贫穷,就要背负一身的负累,以至于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有人感叹:大清朝都灭亡了好多年,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执着于像科举一样的大学了,试想有哪座山不养人啊?实在没有必要走上不归路啊。
在人们的逻辑里已经出现了一个怪圈。
贫穷的大学生,只能看见眼前的诱惑,而失去了向往远方的勇气,于是才会向恶势力低头,最终走上了不归路。但这哪像大学生,活脱脱的大学校园版杨白劳。
贫穷,己成为大学生自戕或残杀别人的罪恶之源,如杨宝德,如陶崇园,也如马加爵,一切罪恶从贫穷开始。
我们无法考证两个大学生的家庭有多么贫困。但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死去的是富家子,人们会是怎样的腔调?也许是抑郁症,也许是失恋,也许是很多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原因。
1
刘大睿,来自于云南偏远山区,就读于东北林业大学,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哈尔滨时光慢递有限公司董事长。为了能上大学,刘大睿去砖厂打工,扛水泥,筹集学费。开学第一天,躺在没有被褥的床板上,这个来自大山深处的男孩感到自卑,但他己无退路,他思索着他的大学之路该如何走下去。
贫穷,的确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可限制也使人更加单纯。既然我们无法想象物欲横流的社会有多么华丽,那么就干脆不去想,光着脚顶着风雨向前冲就可以了,带着这份冲劲,我们的大学同样精彩。
刘大睿靠着这份执着,战胜了贫穷,也战胜了自我,成为了大学创业者的成功者。回顾自己的大学之路,他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坚持,但是我们必须相信,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人,一定会取得成功,我希望我的经历能够帮助更多和我一样出身的人,去鼓励更多有梦想的人实现梦想。”
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作为大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是第一要义,但是规划绝不是盲目的,对未来的向往、对财富的追求、对成功的定义等等认知,无时不刻不在掣肘我们的规划。
如果不管不顾的规划,那么人生就像那风筝,好不容易跌跌撞撞的飞上了天,突然间发现线已经不再自己手中,哀叹自己追求的一切竟是海市蜃楼,希望变成了失望,失望变成了绝望。
大学早已不再风平浪静,它就是个浓缩的社会,同样有尔虞我诈的欺压,有你死我活的竞争,有明礁和暗流,有或明或暗的各种规则。正如很多人调侃的那样,“毕业的时候,不知是我上了大学,还是大学上了我”,似乎大学很无奈。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要感恩我们的大学生活,在大学我们不单学会了很多专业技能,更学会很多人际沟通的技巧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这些将成为我们将来冲入社会的利器,也是我们的职场法宝。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学会用给自己的脑子思考,成功的关键除了心理素质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思考方式,一个学习和变化能力强的人会更强,一个人云亦云的跟随者是不会成功的。”
刘大睿从大学第一天开始就学会了思考,他在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最终成就了自我;而反观杨宝德和陶崇园,面对着导师的刁难或者欺凌束手无策,只能做个人云亦云的跟随者,消极的抱怨周遭的一切,当郁闷积压到一定程度无法得到宣泄的时候,死就成了唯一的解脱了。
2
电影《无问西东》中,吴岭澜理工科考试失利,校长梅贻琦看过他的成绩之后,问道:“你有如此天资,为什么不去学文科,却偏要念实科呢?你求学的目的是什么啊?”
吴岭澜的回答是:“因为最好的学生都读了实科,我只知道,不管我将来做什么,在这个年纪,读书、学习都是对的,我何用管我学什么?每天把自己交给书本,就有种踏实。”
现在我们很多大学生都有类似的困惑,考大学是跟风式努力,考上大学时便选择性失忆,因为他忘记了曾经的理想。读大学就是他完成学业的任务。泥沙俱流的大学生活将他冲击的体无完肤,每天无所事事,有时间玩手机,打“农药”,养个青蛙泡个妞,惬意的日子过得美滋滋的,到了毕业的时候,就开始抱怨学校多么不堪,老师多么不专业,自己多么的不顺利。
堕落不需要理由,只需要借口。
这样的大学生注定没有完美的未来,大学的知识不足以支撑一个人的成功,充其量只能算完成任务而已,只可以代表你顺利拿到大学毕业证书。而你的理性思考能力和与问题分析能力实则与高中生无异,甚至还不如高中生,那么这样的大学读来何用呢?难怪社会上有诸多“读书无用论”的腔调。
李开复说他的梦想是做个哈佛人,可最终由于英语成绩不理想,来到了哥伦比亚大学,于是他选择了政治科学,因为这样就可以当上议员或者律师,过上体面的生活。可枯燥的政治概念让他无所适从,不得已选择了数学,这也是挺不错的专业,结果还是垫了底。他说“当我上完这门课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那些数学天才是因为数学之美而为它痴迷,但我却并非如此,一方面,我非常羡慕他们找到了答案,另一方面我遗憾的发现。自己既不是一个数学天才,也不会为了它的美而痴迷,因为我不希望我一生的意义就为了理解数学之美。”
李开复最终选择了在当时并不是很热门的计算机专业,并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应该说,李开复是个很善于思考的人,他看到这个社会中有很多投机的因素,诸如学政治将来走向政坛这样的光明大道,可在尝试之后,他冷静下来理性思考自己的人生,这就是一个成功人士所具备的素质。
杨宝德和陶崇园既然都是大学生,如果能够理性看待自己的处境,果断的抽身而出,以他们的智慧和才华,绝不至于无法立足。
可现在看起来,即使他们真的逃出了这个坑,也许在现实社会的漩涡中也会迷失自我,悲剧的发生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因为他们的确没有想象力,但这个锅绝不该由贫穷来背。
逝者已矣,唯有愿天堂没有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