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那么几座城被牢牢记住,并赋予它真情。养育我的故乡哈尔滨已有很多友人介绍过。今天,我就说说久居近三十年的第二故乡佛山吧,我同样赋予了它真情。
介绍一个城市,要说的内容太多,我只说说佛山名字的由来、佛山的建筑(祖庙和镬耳屋)和佛山美食(早茶)。
佛山,简称禅,是广东省第三大城市,广东省省辖市。城市不太大,却是很适合宜居的城市。
佛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文化底蕴深厚。
佛山名称的由来
根据《佛山年鉴》记载,从河宕贝丘遗址挖掘的文物考证,石湾河宕村是禅城人类历史起源地区。在距今约5000年前,已有沿西江和北江而来的百越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并进行水稻等农业生产和陶器生产。
佛山古称季华乡。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剡宾国的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带了二尊铜像来到季华乡,在塔坡岗上建佛寺,传佛教。他回国后,因年久寺宇倒塌 。
到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某日,乡人在塔坡岗上发掘出三尊铜佛。搬开佛像,便有一股清泉涌出。乡人于是建井取水,并在岗上重建塔坡庙,供奉三尊铜佛。人们认为这里是佛家之山,于是将季华乡改名为“佛山” 。
这就是佛山得名的由来。后来,世人传诵着这样一句谚语:“未有佛山,先有塔坡”。现今,塔坡庙位于禅城区京果街1号。
佛山的建筑及镬耳屋
佛山的建筑属岭南建筑风格,在佛山市到处都可以看得到,特别是在老城区以及翻建的新景区。
佛山祖庙
总听到有人说这样一句话“没来过祖庙就像没到过佛山”,所以,凡是有亲戚朋友来到佛山,我一定会带他们参观佛山祖庙。
佛山祖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祖庙于北宋元丰年间建成后,明洪武五年进行重修,一直到清代初年才成为一座具有完整的结构与地方特色的建筑。后来又在光绪二十五年进行过一次大修,才形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祖庙建筑群。
祖庙供奉的是道教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即北帝神。据说是在唐宋时期珠三角,人们为了对付经常发生的水灾而请来了北帝神,从此风调雨顺。
祖庙是融汇古代佛山经济、文化、宗教、艺术于一炉的宫殿式著名古建筑群。在其中轴线上依次是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三门、前殿、正殿、和庆真楼。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岭南建筑之一,古建筑群中的陶塑、木雕、砖雕、灰塑、石雕以及宋式斗拱堪称岭南建筑艺术的精华。建筑群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
另外,园区内还有叶问堂、孔庙、黄飞鸿纪念馆,更有“佛山祖庙历史陈列展览”可参观。景区占地面积2.75万平方米。
镬耳屋
镬耳屋是岭南传统广府民居的主要代表。镬,是古代的一种大铁锅。因其在屋的两边墙上筑起两个像镬耳一样的挡风墙,故称“镬耳屋”。
其建筑特点是瓦顶建龙船脊和山墙筑镬耳顶,用于压顶挡风。“镬耳屋”一般为砖木结构,青砖(麻石)砌墙,阶砖铺地,红、白石板铺天井。广府民居风格在南宋以后逐步建立起来,至清中叶已经相当成熟。主要代表形式是布局整齐的梳式布局村落和三间两廊式的合院。
从正面看两边高耸的墙体呈镬耳形,从侧面看就像一个“凸”字,屋两边的镬耳,其结构从檐口至顶端用两排瓦筒压顶并用灰塑封固,镬耳的山墙可挡风入巷,让风通过门、窗流入屋内;火灾时,高耸的山墙可阻止火势蔓延和侵入。
镬耳屋还象征着官帽两耳,具“独占鳌头”之意,因此,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造镬耳屋的。唯有功名的乡绅方能采用,也是家境殷实的象征。
镬耳屋源起至今无明确的定论。据传,明朝时珠江三角洲一带出过一位名叫梁储的帝师,他告老还乡时依依不舍,皇帝问老师有何要求,梁储奏请皇上准其在家乡建一间仿照皇家建筑式样的房子,用于怀念皇上。
鉴于梁储曾为父亲和自已担任过老师,更是耿耿无私的忠臣,皇帝准了梁储的奏请。梁太师于是在家乡建造了这种略似皇宫但又具岭南民居特色的镬耳大屋。
镬耳屋的修造必须遵循祠规、族谱所拟定的标准、样式、尺寸。有功名、有官位、有名望的家族才能依照品级高低、财富多寡建立高低不一的镬耳墙,否则即为名不副实。
镬耳屋的封火墙又称“鳌头墙”,是为“独占鳌头”;前高后低,层递而上,是为“步步高升”;天井两侧两排厢房,俗称“双登带”;行列之间,以青石板路铺就,一路向上,是为“青云直上”。
佛山的美食及其早茶
佛山也是美食之都,有佛山扎蹄、大良磞砂,姜汁撞奶、双皮奶、九江煎堆,三水水晶饺,西樵大饼,石湾鱼脯,佛山柱侯酱,大可以状元及第粥,盲公饼,高明濑粉等等。
在佛山这座城市生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佛山早茶,佛山的早晨,最热闹的地方绝对是茶楼。其实“叹”的不是早茶,而是一种粤式文化!
早茶的起源
广东早茶的来源,要追溯到咸丰同治年间。当时广东有一种茶馆子,供应茶水糕点,设施简陋,仅摆几把木桌木凳迎接客人,供路人歇脚谈话。后来规模逐渐变大, 变成茶楼,此后广东人上茶楼喝早茶蔚然成风。
说是喝早茶,对我来说就是吃早餐。对于大部分中老年人来说,就是聚会聊天的场所,一坐至少半天时间。但是,这早茶也就有讲究的。
茶间叩指礼
即用手指叩桌,三种叩桌小手势,其实是岭南茶文化多年沉淀下来的习惯。
晚辈向长辈:五指并拢成拳,拳心向下,五个手指同时敲击桌面,相当于五体投地跪拜礼。一般敲三下即可。
平辈之间:食指中指并拢,敲击桌面,相当于双手抱拳作揖。敲三下表示尊重。
长辈向晚辈:只用食指或中指敲击桌面,相当于点下头即可。
long(涮)杯
在佛山,这个动作叫“long杯”。其实就是用开水把餐具烫一遍。
据说在卫生条件不好的年代,广东天气炎热潮湿,饭碗上的食物残渣和油污容易滋生细菌,涮碗筷杯子是为了洗去上面的残渣和油污。这个习惯保留至今,已经变成佛山人用餐前的一种仪式了。
记得去台湾旅游时,用餐时导游特意安排,为我们广东团的餐桌上放一壶开水,用于清洗餐具。但在国内,只能自己向服务员提出要求给一壶开水。
点餐的种类
饮早茶时,点心名称后会以“小点、中点、大点、特点、美点、超点……甚至用贡点、茗点和御点”等等来区分。这种区分跟点心的类型、口味、大小都没有直接关系,其实只是一种价格的暗示而已,点数越大,价格也越贵。
揭盖加水
喝茶时,当要续水的时候,不用大声招呼服务员,而是把茶盖揭开放在上面即可,这是本地人都知道的“暗号”。
一盅两件
“一盅两件,就是一盅茶和两件点心。“一盅”,比较地道的是菊花茶、普洱茶、铁观音等;“两件”,就是指两件点心,最常见的便是“四大天王”:虾饺、烧卖、叉烧包和蛋挞。现在,“一盅两件”已是喝早茶的代名词。
随着人们的口味越来越丰富,早茶的点心种类也越来越多。我家最常见的茶点有凤爪、虾饺、烧卖、肠粉、各类糕点、各色粥品等。而且,我一人就要一笼蒸凤爪。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早晨,约上三五知己,或家人团聚,“叹早茶”,已经成为好几代佛山人的生活习惯。热气氤氲的茶点,谈天说地的食客,是岭南茶楼里恒久不变的场景,也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里,谈情说爱、谈生意、协调工作、家人团聚、知己聊天,亲情和友情有了更舒适的表达空间;人与人之间更拉近了距离。谈笑间,心事一点点透明,情绪一点点平静,交易一点点明晰。
“喂,得闲饮茶啦。”(有时间去喝茶了),是佛山人常挂在嘴边的话,其中的趣味,你得亲自来感受一下。所以,我也对正看此文的你说一声:“喂,得闲饮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