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活成你想要的模样

01

我,属猪pig,2019是我的本命年,没错啦,前几天刚过完24岁的生日。

我翻了翻微博,每年生日我都会发一篇小微博,稍作留念。今天的这篇文章,是我第一次认认真真地为自己写生日文。

去年的生日是和几位要好的同学一起过的,几个人一起去吃了火锅,火锅店热心的老板娘看到我们提着一份生日蛋糕,不声不响地安排后厨做了一碗长寿面,随后整个店里都循环播放着生日快乐歌.

最暖心的善意莫过于来自陌生人不经意做出的举动,那是我第一次真切地感知到来自陌生人的生日祝福。

很感动,大概会存在我记忆里好久好久了。

02

今年离生日还有一周的时候,就陆续收到了闺蜜们的微信消息,你电话号码后几位还是3623那个吧,生日礼物我准备好了哦,保证等你收到一定会喜欢。

我很依赖并喜欢这种被人惦念的感觉,感谢这么多年,你们一直在,感谢每一年的生日,都有你们陪。

我一直都觉得从小到大,我最大的惊喜就是身边的朋友,和她们之间的故事,会是我舍得用一辈子去珍惜的存在。

或许正是因为这份珍贵,才会让我每次睡梦中梦到的故事依旧是那些年的场景吧。

图片发自App

说一说从小到大这些年的生日记忆吧。

小时候过生日,记忆已经很模糊了,儿时那个瘦瘦小小的自己,我只依稀记得,奶奶每次都会把水煮蛋在我身上从头到脚滚下来,而我规规矩矩地站在厨房里就好,这是我们那的风俗。

据说,生日这天,把鸡蛋从头滚到脚,会去掉一年的霉运。

虽然没有人探知过真假,我从来都觉得,这个小小的风俗就像特定的生日仪式感,像是对未来一年里都会平安喜乐的愿景,蛮好的。

03

后来大了一些,读初中读高中,交到的朋友也越来越多。

除了家人,开始有小伙伴帮我过生日,中学六年我都是住校生,每逢生日那天,老妈都会去学校看望我,给我带一堆零食,初二那年,老妈第一次给我带生日蛋糕。

图片发自App

啊哈,我还记得八一班的那些小伙伴,初二全校总共有20个班,1班是我所在的班级,是全校出了名的纪律最差的班,也是其他班的同学课余期间会谈论起来的一个班。

但是印象中我明明记得班里的同学都是很可爱的啊。

后排的那些调皮捣蛋的男生,虽然在你值日时任凭你怎么说大家都别说话了都不予理睬,神采飞扬继续聊天,可是一旦你生气了站在讲台上一声不吭,整个教室立马安静了下来哈哈。

还有记忆中的八剑客,很奇怪的一件事,基本上每次考试,全班前八名总会是我们八位女孩子。

其他男生考的高些,也只是挤到了第九名的位置,当时八个人感情还很要好,在宿舍戏谑称为八剑客。

图片发自App

还有一个姓白的男孩子,同班一年也没说上过几句话,分班期末考之后要走了我的联系方式(我妈的手机号),初二那年的暑假&七夕节,突然收到了他的告白短信……

说真的,吓到我了,老妈拿着手机问我这个人是不是我同学,短信后面还有署名?!我连忙否认,一口咬定,一定是发错了,然后慌忙点了删除键。

后来升到了初三,我和他的班级在同一层,每次在走廊里遇见,我都躲着走,emmmmm,年少时的举止现在想起来真的蛮可笑的。

谢谢你啊,谢谢你的告白,曾慌乱过我的年华。

我的初中,从13岁到15岁,是最无忧无虑的一个阶段,感谢那些年所经历的,所遇见的,所陪伴的,祝一切安好。

04

高中可以说用兵荒马乱四个字来形容,成绩起伏不定,文科成绩不错,偏偏要去读理科。

我是一直都笃定地认为,你所遇到的每件事每个人,上天都有它的特定安排的。

或许高一选择读理科,就是为高二的理科班遇到老大,大丹,大颜,miss张,大娟这些小伙伴埋下伏笔吧哈哈哈。

我仍然是那个每天乐呵呵大大咧咧的傻学生,走路的时候喜欢蹦蹦跳跳,话说不到三句就喜欢笑。

突然发现历史蛮相似的,我的初二和高二,分别是初中和高中我过的最开心的一年。

05

或许是大学生本就自由多了,本科那四年,每年生日以及中秋节都会和室友一起过。

那时候四个人最喜欢去学校门口的小吃街和超市,买点卤菜,买点水果,买4罐啤酒带回宿舍,把闲置的折叠桌撑开放在宿舍的正中央,饭盒拿出来,开始摆菜摆酒,四个人围坐一圈,互诉衷肠,聊一聊各自以前的经历和对未来的期望。

蛮怀念那时候敞开心扉的彼此。

22岁本科毕业,同年九月正式入学读研,如今在新学校也度过了两次生日了。

24岁生日当天,本来计划好和同学去吃烤肉,当天又因为课题任务没搞完,临时取消了生日计划,匆匆忙忙地发了一条微博留念,祝自己生日快乐。

的确,我是顾虑的多了,害怕的东西也多了,年龄越大,越发现需要为之努力,为之重视的事情越来越多,而生日也少了当天本应有的欢喜。

或许是因为骨子里越来越趋于冷静了吧,我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当下的自己应该要做什么,因为至少此刻问心无愧就好呀。

06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句话,不自卑也不炫耀,不动声色的变好。

当下触动到了我的某个点,讲真的,过去的23岁,经历的蛮多的,有段时间我甚至不能理解一些人的想法和看法,是怎么形成的。

后来看书的时候恰好看到林徽因写的这段话,我们寻常人就爱说了解,能了解的我们便同情,不了解的我们便很落寞乃至酷刻。表同情于我们能了解的,我们以为很适当;不表同情于我们不能了解的,我们也认为很公平。

然后便慢慢释然了,酷刻这个词用来形容最为合适不过了。

对于过去,我永远心存感恩,对于未来,我期待的状态是虽然沮丧,但到此为止,保持野心并且清醒。

写在最后:愿你所有快乐,无须假装,愿你此生尽兴,赤诚善良。

24岁,不自卑也不炫耀,希望成为自律高效的人啊。

以上。


作者:李一漠,95年工科研究生,爱做梦爱写字热爱生活的伪文艺女青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愿你活成你想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