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旌旗,不惊碗中波澜?

近读王小波《黄金时代》,对其作品有了初步印象。尝试将其与王朔作品风格予以比较。

语言特色王朔是精辟或者“京皮”,王小波的则充满了“精”“痞”或者“茎屁”;

叙事方式王朔是幽默,王小波是“油”和“墨”;

表达内涵王朔是深刻,王小波是“肾”渴 。

也许,二人的差别正如其名。王小波关注的是生活中的小波浪,小情调,无论其发生的背景多么波澜壮阔,甚至某些表述更是狭小到只关注“波”。王朔的朔有多重意义,一为朔日,农历初一,引申出有开始、凌晨、出现(生发)、的含义,还有北方、车旗等义,无须引申太多,一个朔字几乎概括了其作品的全部特质,面向北方的大漠荒原,车旗猎猎,向着希望前进,也许眼里满含热泪。

以俗见小,碗中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以小见大,小人物的命运起伏经历中,饱含家国情怀。表象是视角差异,其实是视野、情怀、格局高下之分。

你可能感兴趣的:(边塞旌旗,不惊碗中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