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来去不打卡,员工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又是“别人家的公司”

上下班打卡?不存在,员工可以轻轻地来,正如他们轻轻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

在一个不喜欢的岗位,干着不喜欢的活?没关系,在这里不需要硬着头皮做自己厌恶的事,你可以喜欢干啥就干啥。

这是正经企业?是,只不过是“别人家的公司”,又和你无关(为什么会说“又”),感动归感动,赶紧干活,然后打卡回家,说你呢。

□又一个“乌托邦”?

这是日本大阪一家海鲜工厂,据说5年前该厂效率低下,经营难以为继,需要裁员求生。但他们并没有让任何员工离开,反而痛定思痛,改进管理模式即:允许所有员工随意来去,可以请假一天,甚至都不用打电话,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在离开前把工作了多长时间写在白板上,让管理层知道即可。另外,他们还允许员工挑选做他们喜欢做的事,不用在一个不喜欢的位子上口吐白沫,死撑。

这么勇敢的想法,确定老板当初不是要破罐破摔?这是管理艺术,还是行为艺术?

然而(凡事就怕“然而”),他们竟然成了,号称不光提高了劳动效率,生产管理成本也下降了30%。他们对员工寄予信心,最终没让他们伤心;对员工的厚望,结果也没让他们失望。听上去,他们一起成就了一个“乌托邦”。可能管理专家们会观察、嘀咕 “看你们红旗能打多久”,但很多上班族们已被圈粉,希望他们是真实的存在,并能长久的存在,有了这个“样板示范”,说不定哪天自家的公司,也会变成“别人家的公司”。

□ 海底捞的“陪嫁”,和胖东来的“放假”

“太阳之下,没有新鲜事”,对员工好的企业有不少,国内“海底捞”、“胖东来”都是业界传说。

海底捞有个“陪嫁”的说法:

任期超过一年以上的店长离职,给8万块的“陪嫁品”;小区经理(大约管5家分店左右)走,给20万;大区经理走,送一家火锅店,大约800万。

胖东来有个强制放假休息的规定:

下班6点必须离开企业,谁要是出现,抓住一次罚款5000,在此期间必须关闭手机,接通一次,罚款200。

每周必须跟父母吃一次饭,每月必须带着家人出去旅游一次,每年强制休假20天。

海底捞和胖东来对员工的“好”,与其说是管理制度上的变革,不如说是对员工更多的人性关怀。大阪海鲜厂,似乎更纯粹些,单纯以管理制度、工作方式的变革,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自主性,没有温情、煽情,挺符合日本人的民族特性。

□“职务”逐渐消失,“任务”越来越多

最近一篇文章,颇为认同,文章认为以后企业基本架构会有很大变革,内部繁冗的组织部门、人事岗位会一再精简,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外脑”和“外包”。以IT行业为例,根据美国市调机构Statista的报告,2013年,全球IT外包市场总额为2880亿美元,相当于1.8万亿人民币。预期每年以5.84%的幅度成长,在2019年将达到4000亿美元,这个数字近乎于整个阿里集团的市值。另外,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工作量不能持续饱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闲置,等等因素,也极有可能让这一趋势慢慢成为必然。

随着“职务”的消失,释放出来的工作量,会逐步以“任务”的形式匹配给合适的“外脑”。这个外脑,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外部机构,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工作,通过任务的形式,快速、高效、低成本的得以完成。工作越来越趋于模块化,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单独提炼出来,作为独立的项目,匹配外部资源加以解决。任务的“接受者”的时间和能力,也逐步模块化,是可以分割、分离的。在时间可以有效统筹的前提下,如果你有多重能力,完全可以接受同一个、甚至不同领域的多个“任务”。并随着“任务”的完成,实现收入变现。

和大阪海鲜厂的管理风格是不是有些类似,海鲜厂的管理制度,实际上也是“工作任务”、“员工时间”、“员工能力”三者模块化后,匹配重组。只不过海鲜厂还是局限在“内部员工”层面,没有涉及到“外脑”、“外包”。这跟海鲜厂需要现场操作、即时配合等流水线性质的自身属性有关。但这种变革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

□另一种“很酷”的声音

某大公司开发的一款办公软件,集上下班打卡、工作汇报,召开会议,位置上传等功能为一体。一句话,这个软件可以将员工8小时内(甚至8小时外)的一切行为,以文字、图片、位置等方式上传汇报给管理者,让各级“领导”知道你的一举一动,并用各种证据(图片、名片、请假证明、位置共享上传)确保真实性。抛开所谓的提高效率不说,这不是传统的“防人之心不可无”的管理思路,软件化、系统化吗?广告做的很时尚,很牛气。 将天下公司分为两类,一种是用这个软件的,叫“酷公司”;不用这个软件的叫“其他公司”,营造出来的自豪感,优越感爆棚,不知道使用这个软件的某些公司的员工是不是也同样这么认为。

不知道什么是“酷公司”,但能确定这个声音是比较主流的声音,是和大阪海鲜厂恰恰相反的另一种声音。某种程度上,主流不一定代表正确,要知道中国目前主流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不过3年左右。

□ 可以花式消亡,求生必须顺应趋势

公司如何成功,很难有让大家奉之为圭臬的金科玉律,公司如何死亡,却流传很多版本,比如:

爱讲排场装大款的,动不动金碧辉煌的写字楼、豪华顶配的办公设备,在硕大的办公室里接待一波波的银行人员,低声下气求贷款。

爱搞小资情调的,每天下午3点以后下午茶,员工们喝着咖啡,配着小点心,晒着朋友圈,颇有仪式感,充满员工关怀的温暖,哪怕刚把讨债的人糊弄走,下午茶也要搞下去。

大规模招人的,弄个计划书,融了点资,开始大规模招人,豪气冲天,准备大干一场。一边在会议室一轮轮的面试应聘者,一边在办公室的白板上画着复杂的组织架构图,仿佛美好的未来就在明天。

这些是常常被诟病的“企业死亡症”。企业消亡之路又何止万条,求生的不二法门却无外乎“顺应趋势”。什么代表趋势,谁顺应了趋势,大阪海鲜厂、海底捞、胖东来、还是使用上面某软件的企业们?一时难有定论,事实上,也根本不存在哪一种模式可以一劳永逸,包打天下,只是哪个更趋近,哪个没有背离。这都很正常,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才刚刚开始,一切在颠覆,未来很有趣,看官们拭目以待。

Book不说原创,欢迎评论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意来去不打卡,员工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又是“别人家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