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概述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病程多迁延。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病的范畴,是所有精神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类。
患者意识清晰,智能尚好,认知能力可能损害。16-35 岁患病较多。
时点发病率——人群中某一时期某种疾病所增病例的比例:0.07-0.52‰,平均0.24‰
时点患病率——某一时点,受检人群中患某病人数比例:0.9-17.4‰,平均 5.8‰
B、 精神分裂症概念的形成:
1) Morel 1857 早发性痴呆
2) Kahlham 1874 紧张症
3) Hecker 1871 青春痴呆
4) Kraepelin 1896 合并上述类型为发性痴呆
5) Blenber 1908 提出精神分裂症
6) 日本精神病学会 2002 提出综合失调症
C、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
1. 特征性症状
1) 阳性症状:生发性症状(原本没有的,患病后有了),如妄想、幻觉、语言紊乱。
2) 阴性症状:缺损性症状(原本正常,患病后的功能缺失),如情感平淡、言语贫乏、意志减退。
3) 自知力障碍、社会功能受损。
4) 病期:1 个月(CCMD-3);6 个月(DSM-IV)。
2. 思维内容障碍:
1) 妄想: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信念,错误推理、判断,对此坚信不移,不能以说明方法使之改变。
• 关系妄想(牵连观念):没关系的事认为有关系,与自己扯上关系;
• 被害妄想:认为周围人要加害自己;
• 影响妄想:认为自己的精神活动受外力干扰、控制,或认为外力作用于自己身体,产生种种不舒服的感觉。(e.g.有患者感到拉登运用高科技的电脑来控制自己的思维,自己的一举一动,在想什么,他都能知道)
• 嫉妒妄想:坚信配偶不忠;
• 钟情妄想:无中生有认为别人钟情于他;
• 夸大妄想:自认为血统尊贵,自命不凡,自知力出现问题。
3. 思维形式障碍
1) 逻辑障碍:
• 思维散漫:语法、用词正确;无主题,松散,不知所云。
• 思维破裂:句与句之间脱节。
2) 联想障碍:
• 象征性思维:将无逻辑关系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 语词新作:赋予无意义符号新意义。
3) 体验:
• 思维被插入、思维被扩大或者广播。【自己没有能力控制思维,被动的接受信息】
4. 感知觉障碍:
1) 幻觉(幻觉常与妄想联系在一起)
• 幻听:肯定的,否定的,命令性的。分为——真性:从耳朵听到的;假性:不通过感官,不是从耳朵听到的;机能性:同时有一个单调声音和一种复杂声音(如说话声)。
• 幻视、幻嗅、幻触。
2) 情感障碍:
• 情感平淡:缺乏情绪反应,淡漠。
• 情感倒错:体验到不该体验的情绪。
• 表情倒错:体验与表现不一致。
3) 紧张症:
• 木僵: 动作和行为明显减少或抑制,常常会保持同一种姿势。
• 违拗症:对所有外来吩咐或要求的一种不自主的拒抗,并非有意不合作。
• 刻板症:无意识地、重复地、刻板地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这些动作不具任何目的性、也无现实意义。
4) 自知力障碍:【认为自己没病】
• 不知道自己当前正常与否(有部分自知力)。
D、 精神分裂症的分型
I 型精神分裂症
1) 阳性症状亚型,原发症状是幻觉和妄想。
II 型精神分裂症
1) 阴性症状亚型,原发症是情感淡漠、言语贫乏等。
E、 精神分裂症的几种主要类型:
偏执型(paranoid schizophrenia)——又称妄想型
1) 幻觉:幻听、幻视(证明:确认事实,向家属询问)。
2) 妄想:关系、被害、影响、嫉妒、钟情、夸大。
3) 其他思维障碍:联想障碍、逻辑障碍。
4) 自知力障碍。
偏执型患者外显症状并不易觉察,工作、智力等都可能很正常;其“被害妄想”是一步步发展严重的。
案例:“固执”今年56岁,25年前,她被下放到农村劳动后一直闷闷不乐,此后出现了失眠,胡言乱语,半夜里无目的地往外跑,并坚信别人要害他,在自家楼梯上放石头和刀,称“XX要暗算我”。在家整日不停地写材料,主要是写给新华社等权威机构。时常自言自语或多空言语。曾独自去北京被遣送回家。先后8次住院,抗精神病药疗效不理想,其妄想和幻觉未能完全消除。在住院期间仍存在明显的妄想和幻觉。每天都会利用能找到的一切纸张写信,内容荒诞,多为某人要害她等被害妄想,或要给某些人一笔数目巨大的财产等。尽管这些信件永远不会寄出,仍写个不停。
紧张型(catatonic schizophrenia)
1) 紧张性木僵:情感淡漠,言语动作减少,出现刻板言语动作,模仿言语动作或违拗症,严重时会呈现蜡样屈曲(肌肉张力高,严重状况下会出现蜡样屈曲,针刺皮肤无反应,大小便失禁,涎液任流,不会进食,但意识清晰),有时会突然放松,但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动作。
2) 紧张性兴奋:大声谈话或叫喊,无目的地砸东西,或自杀自伤,甚至攻击试图伤害他人。
3) 自知力障碍。
案例:“和尚”,18岁时出现行为紊乱,胡言乱语,经治疗后缓解。第三次出院后,到当地某佛寺出家为僧。10个月后再次入院后不言不语,行为呆滞,表情紧张,拒绝进食。整日卧床,保持着同一个姿势不动,对医生的提问拒不回答。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有所改善,白天仍旧整日不动,但晚上会起床自行吃饭、走动、如厕。
青春型(hebephrenic schizophrenia)——又称紊乱型
1) 幻觉 & 妄想:内容多与性有关,且支离破碎
2) 作态:学猫狗叫,歌唱,嗲声嗲气;表情做作,行为幼稚、愚蠢,傻笑。
3) 常有兴奋冲动行为和本能(食欲和性欲)意向亢进,如当中脱衣服,追逐异性等。
4) 自知力障碍:行为显著异常(接近俗语“疯”)。预后不理想,发病越早越不乐观。
案例:“本能”,男,21岁大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好。入院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时答非所问。入院后行为表现混乱,思维破裂,哭笑无常,时而大笑,时而哭啼。反复脱衣服,甚至赤身裸体,把被子、衣服都扔在地上。看到异性即冲上去欲拥抱,要家人都把衣服脱光,称“我对不起你们”,“我要和爸爸做爱”,并反复说有关性器官地脏话。将报纸撕成碎片,到处撒。精神检查时答非所问,思维破裂,有片段地被害妄想。
未分化型.
1) 有些病人的症状不符合以上任何一种类型,或是同时存在有多种类型的部分症状,又有明显阳性症状被称为未分化型。
案例:“爱慕”是18岁女孩,从小学习成绩优异,父母最近发现女儿不太说话,追问下了解到“爱慕”认为班上有个男生爱他(钟情妄想),她也爱他。父母请来了该男生,男生说明了他并无此意,“爱慕”当时无特殊反应,但心理仍坚信该男生是爱他的。此后出现了自言自语,苦笑无常(情感不协调),睡眠差,可以整夜不眠看电视。后渐认为父母不是亲生的(非血统妄想),称看到父母的脸变成了猫脸(感知觉障碍)。在家发脾气,敌视父母,认为父母要害他。经抗精神病药治疗3个月后,精神症状基本消失。
其他
1) 中国 CCMD—3:单纯型(simple schizophrenia) → DSM-IV 中没有
2) 更多阴性症状:孤僻、懒散、情感淡漠、行为退缩等(是逐渐发展的过程,卫生状况也不关心,突出异常,与长期住院形成的衰退类似,后来则不愿与人交往)
F、 关于精神分裂症病因的看法:
生物学的解释:(病人脑室变大,可能由于核团缩小)
1) 遗传:双生子共患率(同卵 48%,异卵 17%);家庭研究:病人家属患病率远高于无关人群,父母与子女共患病率高于祖父母与孙子孙女。
2) 多巴胺活动过量:多巴胺是脑内一种神经递质,药物阻滞多巴胺受体,只有对阳性症状明显疗效。
社会心理学的解释:
1) 早期创伤:与之后各因素相互作用,引发病症。e.g.没有母亲的小猴表现出退缩衰退
2) 家庭问题:沟通交流存在问题,教养方式问题,缺乏支持。(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家庭常有问题,沟通不对,看上去两人在聊,实际各说各的)
3) 严重的应激事件。
社会学习理论的看法:
1) 学习与强化:异常行为得到更多关注 → 强化(e.g.农村的王母娘娘)
心理动力学的看法:
1) 个体自我把握不足,潜意识会在自我失控之处入侵,倒退至早期自我状态。表现出受抑制的潜意识内容的泛滥或表现出与无意识相关的妄想。
2) 表现出退化至幼年(口齿不清);表现出现实性与非现实性的混淆(对概念、抽象、整体性等的不足)
G、 治疗
药物治疗
1) 以药物治疗为主,结合心理治疗和社会干预。目前是对症治疗,而非根治性的,但治疗有效。精神分裂症病成是反复发作的过程,所以,维持治疗时间应长于5年,甚至终身服药。
心理治疗(对病人及家庭的帮助)
1) 对患者家人的干预
• 缓解病人家属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对家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消极作用。
2) 与家庭治疗有关的干预方法
• 心理教育程序——有关疾病知识(病因、病程、服药等)。
• 情感联络与交流训练——加强交流,减少冲突
• 社会及特殊技能训练——提高社会技能,教授生存技能
• 行为管理训练——强化技术,问题解决训练
• 家庭干预——降低情绪表达——减少面对面时间,减少批评性评价和敌意,给病人一定的决定权力。
认知行为治疗
1) 认知改变——改变抑郁,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症状的认知。
2) 行为矫正——对抑郁,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及特殊技能训练,行为管理训练等。
其它治疗
• 整合性心理治疗:认知区分,社会知觉,言语交流,社交能力,人际交往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 先期治疗:接触反馈,现实,情感和交流接触(病人说什么,就重现什么,并与病人做相同的事,不断给病人反馈,渐渐形成交流)。
H、 诊断
DSM-5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A. 至少存在2项下列症状,每项症状均在1个月中存在。至少其中1项必须是(a)、(b)、(c)
a) 妄想;
b) 幻觉;
c) 言语紊乱;
d) 明显紊乱的或紧张症的行为;
e) 阴性症状。
B. 这种障碍的体征至少持续6个月。
C. 分裂情感性障碍和抑郁或双相障碍伴精神病症已经被排除。
作者 | xiezj
编辑 | xiezj
(本文由xiezj原创,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