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美).罗伯特.M.波西格~010

文/木君


将近400页的《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是美国作家罗伯特.M.波西格的作品。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摩托之旅。书写得很独特,明线是历经了17天从明尼苏达州一直到加州的父子骑行,而实际上却有更多的笔墨对自己的心灵进行了一次洗礼。


所以我们看到的书名《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既是心灵之旅的"禅"意的传递,是主观的思想意识,同时又是摩托车维修的科学技术,是客观存在的。主观与客观的相对存在与和谐发展构成了本书的主题,修心养性为生活愉快之大法。


作者波西格在大学的时候主修生物学,后来对化学产生兴趣,1950年前往印度学习东方哲学,回国后在当地大学担任写作课教师。1961年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临床忧郁症,被多次送进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出院后,在1968年,带着十岁的儿子克里斯,开始了一次长途摩托车旅行。于是他把旅行的感受和思考写成了这本哲学经典奉献给广大读者。


当我刚刚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总觉得让禅与摩托车链接在一起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组合。可是当你走近作者的字里行间时,却发现禅象征着一个人内心的心灵世界,而摩托车和他的维修技术则是客观存在的科学技术层面,作者把这两点放在一起,是在将主观与客观进行统一,于是,让我的自我认识以积极的状态地与外部链接,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这也应该是追求万事本真的畅快之旅。


试想,如果有一天维修摩托车,也能成为一种禅,那又会怎样呢?


于是我便抓牢了作者笔下心平气和,感悟着他的心灵之旅。一定要有心平气和,一定要以心平气和陪伴着摩托车的维护。只有有心平气和的存在,你才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奥秘而使之运行顺畅,正常。正常才是如意。这应该是看到禅意之门了吧。


而"良质"则是作者在书中阐述的又一个重要的概念。"良质"是什么呢?作者说良质是无法界定的。"他就像一个太阳,但是他又并不是绕着我们的主体和客体运转,它不是被动地照亮他们,他们也没有隶属于他们。"


这些文字读起来好拗口,生涩,但是我能理解"良质"是一切的源头和本质。


在探讨良质的时候,看到作者竟然在书中是这样的描述:然后斐德洛心血来潮地走到书架旁,拿起一本蓝色精装的小书,许多年前,他把这本小书整体印下来,然后自己装订成册,因为他在书店里根本买不到。这是2400年前的老子的《道德经》,他开始念其中已经念过许多遍的经文,但是这一次他想从中找到某种替代品,于是他一边念一边解释,他这样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以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贤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实在是厉害!其中还附上了作者融入了个人见解的英文版,相对于中文原文更容易明白。看来,这波西格先生真是深谙中国文化的渊源。


"斐德诺一句一句的念,一行一行的念,发现它们正符合他的意思……《道德经》中却说得非常清楚而准确……"


从中他看到了一切,就像从一座山谷看到了另一座山谷的景象。这景象不是陌生人所讲的故事,因为他本身就已经是山谷的一部分了,他看到了一切!"良质就是这里所谓的道"!


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不得不惊叹,难道作者千辛万苦探索的良质就是我们老子的道啊!这老子的《道德经》的道,应该就是摩托车之旅中追寻内心的最美好的东西了。


令人神往的旅途在和儿子看到海的那一刻走向结束。而我们也和这对父子俩一样充满了幸福感。


所以,旅途不单单是风景上的收获,是地点的转移,是从熟悉走向不熟悉。旅途更应该是一种种体验,一次次感悟的累加。某一个瞬间,某一个过往,某一个梦境都是对自己的心灵的认知。


旅行一定是美好的,就像书中的旅行,不管你走到哪里,是高山、泉水,还是荒无人烟,或者是走过的繁华之地,每一步都会成为心灵的印记。这过程应该融化在心底,让他随着蓝天中的白云,小河中的细流,流淌在心间,洗涤着心灵。


这应该成为旅行带给我们的力量。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美).罗伯特.M.波西格~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