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艺术启蒙3——小手动起来
课程来源:可可狮育儿学堂
授课时间:20181130
主讲老师:戴婉晨
整理人:秋天的雪
校对人:棉棉
编辑人:毛豆妈妈
点击查看《可可狮笔记公益输出小分队》集体亮相介绍
嘉宾介绍:戴婉晨
▶儿童启蒙自由绘画导师
▶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有7年实体和3年网络教学经验
▶推行自由绘画自然养育——让孩子尽情表达、画出自我
让父母读懂孩子、成长自我的艺术教学
▶长期开设线上讲座及线下工作坊,多次受邀担任江西广播电台节目嘉宾,深受全国各地家长孩子们的认可和喜爱
课程内容
今日主题:小手动起来。
跟大家聊一聊:怎么陪伴孩子一起通过他们的小手,做一些适合他们的活动,来帮助他们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以及提高整个小手的动手能力。
在这之前,需要花一点时间,把上一次没有提到的颜料游戏的部分,关于印法这一节的内容讲完。
◆印法游戏(色彩游戏的最后一种玩法)。
所谓的印法,主要就是印痕的原理。
只要我们稍微观察一下生活就会发现,比如说我们的脚印、鞋印,还有一些车辙,或者是在一些表面因为偶然原因留下的这些痕迹,都是印法的一种体现形式。只不过,我们把这种自然现象运用在孩子的游戏和活动当中,把它提炼出来成为一个色彩的游戏。
•要借助的材料。
② 最主要的:一个可以用来拓印的平面。纸张也好,布料也好,或者是墙面等等。
②可以用来拓印的东西本身,比如手掌、手指、一些瓜果、蔬菜。
③各种颜料。我们可以把颜料混色,也可以直接用上节课讲到的三原色来进行拓印。
首先推荐的是安全无毒的手指画颜料,它可以让小宝宝非常放心的用自己的手指在蘸取颜料以后进行混色,做手指画、手掌画都是非常好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部分,有用手指指腹的部分做的手指画,有用到整个手掌、手掌心这个大面积的平面去印出来的一个掌痕,然后在掌痕的基础上再进行一些联想和添画。还有握成一个拳头,前边平面的这个位置也可以利用,包括我们的侧面等等。当我们做不同动态的时候,也可以利用手的不同角度和位置去进行拓印,印下来印痕的形状和痕迹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手和脚形成的一些纹理,还有鞋底,这些非常好看的纹路,我们直接把运用在布料的印染上形成花纹,然后通过一些比较讲究的、比较漂亮的色彩搭配,就会形成一个非常好看的一套图案,也可以直接用于日常生活的各种设计和搭配理念。
我们还可以把最终的作品装裱一下,让其更正式,或者是做空间的装饰,让更有装饰效果,这些都是一些后续的加工工作。
接下来,我们会看到用一些现成的东西来做拓印,比如一些瓜果蔬菜的横截面,还有家里面的一些滚筒、海绵,或者是在路边捡来的树叶,在这些东西的表面刷上颜料。然后,它们自然的纹理就会被印到纸上,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种拓印的痕迹来做一些美丽的装饰。
可以把它作为素材纸,也可以作为某一幅画的一些小的元素,构成一个画面,也可以直接把它作为一个抽象画装裱起来。总之,拓的痕迹多种多样,而且大家也可以通过蘸取不同的颜料,体验配色的过程。
这个体验和感受的过程远远比成品要重要得多,所以建议大家充分的去感受材料,然后把最终的这个拓印的纸张也好,布料也好,把它作为后面玩游戏、做东西的一个素材,把它再次利用起来。
这组图形挺有意思的,我们可以看到它是完全左右对称的,而且也借助左右对称的形态,进行一些想象的添画,就出来非常有意思的图画。
这个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把纸进行左右对称折叠,然后把颜料滴流在上面,我们可以多浇几种颜色,观察它的混色。在颜料没有干的时候,再次把纸对折、压平、再展开,就会得到这种对称的图形。看着这个图形再想一想,它让你想到什么,联想到什么,再通过你的画笔把它表现出来就可以了。
最后这一组,我们就来看一下装裱之后的成品效果。
大家可以直接把拓印放在油画布上(就是那种已经裱好的油画框),也可以先画,然后再给它定制一个画框,而且可以考虑做成系列的,比如四季的树,比如孩子从小到大的脚印、手印,或者是某个色彩同色系的一个系列。
所以,我觉得这个作为礼物或者作为家里的装饰都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希望通过这节课以后,我们也可以用这些作品来美化自己的家。
下面开始正式进入今天的主题,聊一聊孩子怎样一起动起手来,玩起来。
说起孩子动手做手工,不知道大家头脑中第一印象是什么?会想到什么?
我想大概是这样的。
这些是我们现在在幼儿园或者在很多的培训班都能看到的,很多老师在做的这种课程,可能会给孩子一个“我们今天要做什么东西”的一个目标,然后教会孩子把这个东西怎么样一步一步的做出来。
但是不知道听过我的课的家长朋友们,你们对这些作品,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感觉,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呢?
大家看,像不像我们在第一节课里面提到的这种,现在普遍很多幼儿园和培训班在采取的一种教学方式。这些画的完成度都很高,色彩也很丰富,很鲜艳,放在一起就发现它的相似度极其的高,就像流水线上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如果是用这种思路去带孩子做手工的话,我觉得其实我们又陷入了原来的那种老的教学模式理念,就是把孩子的东西成品化,而且不相信孩子仅凭他们自己现阶段所具有的能力,可以做出他们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种误解和不信任会直接导致我们对孩子给予了太多太多的提示、要求,甚至去帮他们完成一个我们想要的作品。这整个的过程都是你或者老师们在替孩子去完成一个自己期待、自己心目当中符合标准的一个作品,我们忽视了孩子自己体验、创想和创造的过程,而且由于孩子没有用心去把他自己的内心表达出来,孩子也说不出任何关于这件作品的想法,所以他变成像一个童工一样去完成老师的要求,仅此而已。
下面我们通过一张对比图来看一下,这种高相似度的流水线一样的操作,到底是怎么样去实现的。
这个例子可能比较极端,但是不论是这么显而易见的方式,还是现在比较隐晦的所谓创意美术、创意手工的教学,基本上都是这套带着孩子一步一步去做的思路。
通过今天课程,希望大家可以反思一下,我们怎样打破这种惯性的思维,怎样给孩子更加自由,更加适宜的方式,让他们自己能调动起自己的创想和积极性,去做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
如果大家有心去网上查一查,或者微信上搜一搜,会发现这种按步骤教孩子做成品的资源非常非常的多,几乎可以查到任何你想要的方法。而且现在老师布置的作业又多,所以当你无从下手的时候,就经常会用这种方式,我们为了完成一个作品,一步一步地按照这个做,也不管孩子有没有动脑筋,有没有能力去完成,都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做这个作业,然后我们就认为:这就是孩子学到了,这就是孩子动手了,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误区。
甚至包括关于这些动手材料的选择,还有收集、提供,都觉得只有专业老师才能做到,我们只要把孩子送到培训班或者送到幼儿园,孩子在那里有一个环境,他可以有一个成品出来,这就是他学会动手了,这就是提高了他的动手能力。
其实,艺术是什么?
如果艺术是这样跟生活脱节存在的话,真的就失去了一个最有意思的部分,孩子的灵感,孩子的创意会越来越枯竭,他会越来越依赖老师和家长去教他的那些东西,如果你不说孩子就不会做。
•如何去破呢?
首先还是要从这些材料、元素、必备的一些东西来说起。
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能够刺激他们的感官,能够让他们有兴趣参与进来手工活动的一个场所,一个环境。
上节课我们讲到的那些工具材料,在手工活动当中依然需要。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加上一些做手工的必要材料就可以了。
大家可以看到这边有各种各样的画笔、颜料,还要给孩子准备剪刀、胶带、胶水。胶水有普通粘性的透明胶水,也有白乳胶(它可以用来粘贴布料,一些木头,这些平时比较难粘的东西)。还会需要尺子,各种纸张(比如白纸、牛皮纸、绵纸、吸水纸、报纸、厚的纸板,薄的纸板),各种各样的大小纸盒,还有一些管子,各种绳子,毛线,铝丝,铁丝,碎布头,罐子等等。
特别需要提醒的:大家一定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其实生活里面有很多的日常物品,甚至一些食材都是可以拿来玩,可以动手的,比如水果、蔬菜,还有一些人工塞子、珠子、椰壳,甚至还有指甲油,橡皮筋,太多太多这种小东西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给孩子准备好足够多的存储用的箱子、抽屉等等,来分门别类的把要用的素材归归类、收收好,让孩子想玩的时候可以方便的找到它们。
下面通过三个主题活动带大家一起来想一想,怎么样给到孩子最好的一个环境和素材,让他们自然的去发展,并且可能需要大家有一定的组织性,就是真的带孩子去到这样的环境里面,去收集他想要的素材,然后和小伙伴或者和大人一起来合作完成你们想做的任何事情。
◆第一个主题活动:关于叶子和花。
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入冬了,小碗老师所在的无锡,正是秋色正浓的时候,虽然已经到了冬天,但是叶子最好的颜色就是现在这个时节,所以大家可以走到户外去收集秋天最美的落叶,然后我们可以用这些叶子做一些拼摆的游戏,比如做贴画,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还有和一些日常器具的设计结合起来。
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是我以前带孩子们去户外做的这个主题活动。
我们把孩子带到大自然当中,孩子自己会找到他可以玩乐的东西。大家可以看到:这么小的宝贝,他们就会自己拿着袋子去收集他想要的树叶。
这个收集的过程,他就会看到有这么多不同种类的植物,它们的叶片、大小、颜色、形状都不一样。把他们都收集过来以后,再一起分拣、挑选,然后拼拼摆摆,各种实验。这个探索的过程,会让他们发现很多新奇的东西,然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会发现大家的想法都千奇百怪,完全不同,最后出来的成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幅画都不一样。
树叶拼贴画是最初级的一种形式,我们把它做一个加工,其实会发现它可以用在比如说做成书籍包装、封面、贺卡、头饰、书签等等,也可以装饰在日常器物的表面,用胶水去贴、去美化都可以。所以收集素材、观察素材,给素材分类,然后利用素材做一些新的东西,整个过程完整的体验一遍是最重要的。
(不要纠结我这节课到底有没有做一幅漂亮的画,或者有没有一个成品的手工作品。)然后是大家在一起的这种氛围。
如果不是学校组织的活动,你可以约上自己的好朋友、邻居、班上的同学、好伙伴,几个家庭一起出发,可以到大自然中这样玩起来,最重要的是给你的孩子提供一个和同龄人相处,可以看到、学习到其他人不同的想法的这种机会。
建议大家不要在艺术学习这条路上,特别是绘画和手工活动当中给孩子做一对一的教学,其实这个是把孩子与同龄人之间交流和学习的机会给抹杀了,这个特别不好。所以孩子需要玩伴,学习也需要伙伴,这种团体性的活动,更适合孩子。
说完了叶子,再来说说花。
其实花和叶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有条件把新鲜的叶子和花朵带回来的话,我们可以做成非常好看的这种干燥的压花,然后把这个压花作为一个手工素材保存起来,可以做成各种东西。
制作方法及过程:
•把鲜花采来以后,要尽快的处理,因为放久了以后花会枯萎,它的颜色和形状可能都会有一些损失。
•挑选的花,尽量是花型比较饱满,没有损伤的花朵。
•回来以后,把花瓣一片一片的拆开,放在餐巾纸上(有吸水性),它会把植物多余的水分给吸走。
•夹好了以后,把它放在书里面,就像我们小时候做叶片的标本一样。
•放置一个礼拜左右,再把它拿出来,花瓣就压好了,可以作为素材来使用。
上面看到的这两组,是压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设计应用。
可能卡片、书签这种形式,我们更好去制做;后面的这些首饰工艺,是给大家欣赏的,知道这种素材原来还可以变成这么精致美丽的东西。
其实它的元素非常简单,取决于自然,但是我们需要有一定自己的审美能力,知道什么样的色彩搭配在一起会好看,用多大的一个局部,在这么小的一个空间里面怎么去布局。
多看这些美的东西,提高自己的审美也是很好的。
◆第二个主题活动:沙和水。
对于很小的孩子,他们就可以接触沙和水了,而且没有不喜欢玩沙、玩水的孩子。
当沙和水混合以后,会有一些雕塑性。
它可以具备像泥巴一样的塑形功能,可以有好多的变化,而且水在进入沙以后,我们控制它的干湿,控制水的多少,也是带孩子去触摸、去感受的一个很好的材料。
如果在你的家乡附近有江河湖海,都可以带孩子们到河边去玩耍(一定要有大人的陪同)。如果不太方便的话,我们也可以,比如说建筑工地,去把沙拿一些回来,在家里的阳台,或者是在家里的小花园,或者是在卫生间,给孩子辟出一块小场地来玩沙、玩水。
以前带孩子们在赣江边做过一次的大型活动。
我觉得这个过程真的是非常非常的难忘,所以只要大家带好工具,然后走到沙滩上就可以开始玩起来了,非常非常的简单,只需要你迈出脚步、踏出家门,付出行动。
现场最打动我的,就是这些平常好像不怎么会跟孩子互动,不知道怎么跟孩子玩的爸爸们,都积极加入了这场沙和水的游戏,而且他们也好像一下就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玩泥巴的时候。我看他们那种状态,有的时候比孩子还要投入,特别特别感动,所以如果你们有条件的话,一定要带孩子去体验一下,叫上好伙伴们一起。
在活动的现场,可以大家共同来做一个大型作品,让孩子体验大家一起分工合作的过程;也可以组织成小组,小组之间比比赛,或者我们是合作的,可能在同一个战队,我们有一些情境可以带入,在一起要做饭,要打仗,要开一个公主的派对等等,通过搭建,通过雕塑,把你想要的、适应情节的场景给它建立起来。
◆第三个主题活动:搭建游戏。
希望大家可以利用自己家里的场地和东西(那些存放了很久、不太用的日常物品)做一些大的尝试,可以尽量多的找各种各样的物品。
下面通过我工作室的一个活动来给大家举个例子,可以看到小碗老师是怎么带领大家一起来玩这种大型搭建。
首先,把家里面可以用来玩的东西都放到一块,收拾收拾好,我们就拿这些东西来玩(这就相当于我们在画画的时候,准备好画纸、画笔和颜料)。
仔细看会发现这些是:卷筒纸芯(平常用的不要扔掉),一些做娃娃的棉花,平常收集的装垃圾的塑料袋,卷筒纸,一些包装袋,做手工的布料,甚至家里的拖鞋,一些不太用的盘子、碗,或者是一些床单、沙发罩等等。这些材料有大有小,有硬有软,有长有短,有一些天然物,也有一些人造物,把它全部都放在一块。
在带孩子游戏的时候,我们可以有一些特别的指令。比如说:“孩子们,我们现在要拿所有圆形的东西来玩。”从形状上面去控制,或者是“我们现在要拿所有很长的东西来玩”,“我们现在要拿所有纸质的东西来玩”,“我们现在要拿所有柔软的东西来玩”等等,带孩子们去体验材料的分类和限制条件下的创造。
这么多人在一起玩,怎么样让大家都参与进来?
可以做一个合作,比如我们先排好队,每个人每次只能拿一样东西放在场地的中间,然后一样一样的在别人之前放的东西的基础上,再放一样新的东西,看它能构成什么,或者是每次不止拿一样,比如让这个人拿所有圆形的,而另外一个人让他拿所有纸质的,再有一个人,他可以去拿所有的布料,就是不能拿错。让大家去辨认自己要选择的材料,然后再添加到这个大家共同创造的作品里面,这个过程会有很多的思考、选择,还有取舍。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大家做的一些作品,看看他们都拿这些东西变化出来了一些什么呢?
大家看出来是什么了吗?
一条想上树的蛇,一个机器人,还有一只巨龙,这照片拍得也很有意思,好像在和这个龙打斗一样。
同样的主题素材,但是不同的人,他想出来的东西应该是完全不一样的。他最近对什么感兴趣,他想做什么,他想用什么方式去连接、去组织这些素材,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给孩子这种开放式的材料,并且不要限制孩子做每样东西的思路,还有他的选择,他的方式,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肯定会有非常大的差异,非常有个性。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孩子也有做自己最爱的动物:狮子、兔子,而且拍照的时候他们自己就会骑上去,好像这是真的一样。
做了一列长长的火车,然后他们就会开始玩假装游戏,假装是在开火车,就真的坐在上面。在带活动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些孩子会这么投入开始自己的游戏,也真的非常触动我。每一个孩子都是很好的编剧,都是很好的演员,他们会瞬间相信、瞬间投入,在他们玩的过程当中,他们一直都在发挥自己源源不断的创意和想象力。
◆总结:
1、希望大家弱化、抛弃对手工成品的追求,更多的去关注孩子对于各种材料的体验、实验和探索,让他们从材料的体验当中发展出他们相应的、适合他们年龄段的能力和技巧。
2、为孩子去创设能够刺激他们感官的环境,这种环境是可以便于收集、存储、堆积这些工具材料的一个场所。从接触材料开始,鼓励孩子用他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想法,并且当孩子投入到自己的游戏当中以后,我们就可以适当的退出了,把自由交给孩子。
3、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活动目标,比如为了一些过家家,一些假想游戏,去制作这个游戏当中的道具、服装以及必要的一些场景,还有一些作为礼物送出的手工作品,并且可以激励孩子去表达,也能够丰富和加深他们自己朋友圈的社交活动。
4、和日常物品的一些设计相结合。我们动手的素材,把它用来装饰我们的日常生活,把它做装饰画也好,或者是把一个平常的器物变得更有艺术性,更有美感,都是不错的。
◆问题解答
问题1:2岁八个月的宝宝应该怎么教?
其实我们今天讲到的这些玩的方法,在3岁左右都可以开始接触了。
先从准备材料开始,把东西准备好,然后带孩子一起玩起来,给他们一个材料,想一想我们可以怎么玩,怎么用。不要想着要做哪些具体的成品,我们在动手的过程当中,你会越来越有想法和灵感,所以先不要着急说我们该怎么教,而是一点一点的把东西准备起来,然后带着孩子一起玩起来,你自然会知道答案。
问题2:宝宝现在一岁半听,会不会嫌早?
具体的操作部分,还是适合3岁以上的孩子。手指画、颜料拓印是可以让孩子(一岁半)玩起来的。
妈妈先学起来是没问题的。你自己可以把这些方法学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小手工。不要所有的都围绕着孩子去做,我们可以先让自己成为一个爱动手,喜欢做美好事物的这样一位妈妈,你的生活,你的气质,你的生活方式都是在潜移默化的给孩子做榜样的。
20181130-艺术启蒙3——小手动起来(课程直达 点击立即学习)
https://m.qlchat.com/topic/details-listening?topicId=2000002683963194&tracePage=liveCenter
再次感谢“可可狮笔记公益输出团队”认真细致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