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心莲学习群打卡20211010-1020

1011小米打卡

1、学习《启动孩子专注的资源》心得:本节课剖析了8岁多动症男孩小枫和妈妈一起接受崇建老师的辅导,逐渐探索出母子间针对孩子多动吵闹时如何有效沟通的案例。(1)通过这个案例充分感受到了心理学上“慢就是快,快就是慢”的原则,看似崇建老师和小枫的对话推进并不快,但每一句都精准有效,利用停顿、正向好奇、联接渴望等方法,慢慢开启了孩子的内心,关键是虽然有技术,更有崇建老师超越技术所呈现出来的诚意和真心;(2)妈妈的情绪也需要被看到和同理,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通常是自责而焦虑的,来自咨询师的这份“看见”显得非常重要;(3)对惯性动能打“预防针”是有必要的,在后期不自觉走回头路时容易生出挫败感,但克服惯性动能对任何人而言都不容易,保持对它的觉知很关键。

2、今天又带着孩子去医院,基本定下来住院的相关事宜,因为是未成年人,住院期间全程需要成年人陪伴,目前还在疫情期间,所以陪伴不能换人,关键是住院多久今天还没法定,医生预告至少三周及以上。能住院治疗是好事,医院管理严格也很好,就是陪伴的事太为难了,20号孩子还有个高考信息现场采集,是有很多问题,慢慢想吧,总会有办法的。医生说进食障碍比较难治,但只要有信心、决心还是能治好的。这次治疗是孩子自己动了心念,我们全力支持她,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3、今天陪孩子看病时,她问我:你老板肯定很讨厌你了吧,这么经常请假?我说:这个不重要,这段时间我的重点是陪你看病,工作嘛,我也不会拉下,肯定也会做好的,一个阶段一个主题,得分清主次。虽然她语气冷淡,但能感觉到她还是不希望影响我的工作。

4、今天我是幸福快乐的,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好!

1012小米打卡

1、学习《正向好奇的简单对话》心得:本节课剖析了崇建老师利用一次演讲间隙非常短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帮助一对父子做家庭辅导,并帮助孩子找到语文学习内驱力的案例,辅导结束时,爸爸被孩子感动,孩子则对爸爸的理解表示感谢,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辅导案例。(1)本次辅导时间短,效果好,遵循了以下的谈话脉胳:重要问题排序-确认感受-联结渴望-落实行动-感受及落实行动间来回切换-预防针(同时兼顾父子双方);(2)心中有越多的“应该”就会有越多对应的“不接纳”、“不满足”,对于孩子在和我们沟通时的坦诚和勇敢,我们不要以为那是孩子“应该”的而是要对此感谢和欣赏;(3)心里想和头脑想的区别:心里想是有后续行动力的,头脑想是源于“应该”,可能是迫于外环境的压力;(4)情绪是信使更有力量,绝望可能打趴一个人,也可能让我们绝处缝生,事在人为;(5)父母放低期待保持平常心时,孩子有可能滋生出真正的内驱力;(6)孩子有好的想法时,不一定能力可以立即跟上,需要通过温暖的陪伴让孩子渡过自己达不到时的浮燥期,同时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期待和渴望。

2、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感觉不断的在给我打预防针,这次住院治疗是孩子自己要求,目前我们不担心她“想不想”的问题,关于“能不能”并不是一躇而就的,中间依然可能出现反复,甚至阶段时间内会掉到更低处,我们得心里有数,不能着急,更不能轻易回到旧有模式,这几课的学习是很好的警钟,也许我们总是听到自己想听到的面相吧,所以我听了那么多“预防针”出来。

3、我发现了自己近段时间的成长:关于孩子系统治疗的事,放以前我会产生很多问题和负面的想法,因为这几个月的学习,我发现自己的脑回路有改变了,当我开始往负向聚焦时能很快觉察,并且会自动打断,用正向心念迅速进行替换。比如当我想到:孩子治疗时的副作用太大怎么办?她坚持不了中途中断治疗怎么办?陪伴的问题让爸爸和我无力承接怎么办?...当想到这些时,我就会告诉自己:这些事情还没有发生,不要多想,我可以这样想:我们这次医院选择非常正确,医生和孩子非常匹配;孩子比想像中好得更顺利;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能轻松解决...学习是有生产力的,给自己点个赞!

4、今天我是幸福快乐的,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好!

1013小米打卡

1、学习《学会按暂停键》心得:本讲中心莲老师提了一个可爱的问题:大家在听《心教》微课时,是真的全程静心吗?还是表面看在认真听,但心中早已奔腾着千军万马?我的答案是:我每天都有认真听课,但听课时真的经常出现专注力飘移情况,所以哪怕一些课听了两遍及以上,再听时也依然觉得有些内容并未曾听到过一本好书要反复学习的原因有一部分就在此吧,因为我们会走神,学一遍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全领悟要意的。(1)停顿不单是指言语上的静默,它还包含着另一个面相:内心的平静,表面的停顿不会带来力量,唯有身心真正的停顿才可以;(2)停顿是对自己内在及现状的接纳,绝不是单纯止语,真正的停顿才能获得力量;(3)我们的孩子选择用生病的方式让自己的人生停顿一下,或许是他们累了、压力太大了,需要这个过程来充电,以更好的状态重新出发;(4)想让孩子停顿下来,家长自己应该先学会这么做。

2、昨天医院打电话来确认入院时间,孩子希望尽快,所以定在了本周五,今天去做核酸检查。因为和爷爷奶奶家是一碗汤的距离,所以如实的告诉老人家我们这边的安排,今天早上奶奶非常着急的给我打电话,她希望我们在孩子20号做完高考确认后再入院,因为按院方规定入院后必须按疫情期标准严格管理,到时候是不允许外出的...之前爸爸和我商量的是先入院,然后想办法带孩子出来做确认...这个小插曲对我而言是一份很好的体验--当你的事,遇上了别人非常中肯且认定是正确的建议时,你该怎么办?我先说说我的感觉:接到奶奶电话后,我有点心烦意乱,觉得我们自有安排,突然出现的建议非常有扰乱性,心里立刻出来的想法是“不管她,按自己的想法来”,觉得这是我们自己的事,不需要老人家操心,关心则乱...这个事让我可以更好的同理孩子,当他们对自己的事有主意时,除非你的建议和他们的一致,否则就很容易激发出逆反和不愉快;如果你们想法一致,又何必提出来呢,让孩子丧失自主感,觉得还是家长的主意。

3、关于奶奶建议的问题,我准备谢谢她的关心,心平气和的与她沟通,然后按自己家的计划推进。感恩奶奶费心,打扰到老人家的安宁生活真是抱歉,毕竟她是真心希望我们三个人好好的。

4、今天是比昨天更好的一天,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好!

1014小米打卡

1、学习《训练自己的停顿意识》心得:(1)停顿经常被忽略,因为我们长期“踩油门”,突然要求时不时“踩刹车”是有困难的;(2)停顿不需要太久,可能只是在对方倾诉完毕,你回复前的2秒到5秒之间,这一点点的时间,却能带给双方神奇的效果;(3)停顿是有意识的,只有当你的停顿是刻意的,你利用这些时间真正做好了内心情绪整合,停顿才会发生作用;(4)停顿让我们说错话的次数变少,话语也会变得简洁有力,停顿可以通过练习习得;(5)停顿需要对自己有觉察,只有让自己安住于内心和当下,真正的停顿才能发生;(6)停顿是因为对方的需要而产生,不是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并在中间设置所谓的“停顿”。

2、在过往的经验中,停顿是不能接受的,适应快节奏的我以为,只有快,只有各种连贯才是聪明的、合理的表现,停顿会让人觉得心不在焉或能力不足,学习后才知道,停顿可以让我们改变惯性。对一个会骑自行车的人,快骑是容易的,但慢骑却非常难,既对技术有更高要求还容易摔倒,停顿就像慢骑自行车吧,既是生活的真正需要,做起来还特别不容易,需要不断练习。

3、昨天晚上回爷爷奶奶家吃饭,奶奶完全没有再提孩子入院时间的事,而是拿出三个口袋给我交接:一个是爸爸在医院陪伴时需要用到的卧具;一个是父女二人在医院时用的纸品、洗漱用品;还有一个是父女二人的餐具、饮具。看到这些东西时觉得暖暖的,感觉负重前行的生活有人在和我们一起承担,谢谢奶奶的周全考虑,谢谢奶奶对爸爸和我处理问题的信任,我们一定会好好的

4、明天孩子入院,我要出差,无论是入院手续还是后期陪伴,全部重担落在爸爸肩上,我想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事件将会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推进,艰难之时最考验一家人的凝聚力,旧模式在不断的变化和挑战中被重新建立,我们期待的美好一定会到来。努力做好眼前的每件事,未来就让它自然的来吧。

5、今天我是幸福快乐的,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好!

1015小米打卡

1、学习《来自星星的孩子》心得:本课剖析了崇建老师辅导双胞胎自闭症兄弟写作文的案例。本讲给我最深印象的词是“安全感”,当孩子出现偏差,我们进行干预时,如果过程不顺利,不防停顿下来,先从“做出接触”和“建立关系”开始切入。沟通中,如果一方心里没有安全感,沟通无效,干预更无从谈起。

2、特殊时期通常会有特殊事情发生。昨天晩上我终于感受到了"靠拢"的美好。晚上十点过,根据孩子的要求我拿药给她,以往她会让我们放门外,昨天我多问了一句“我可以给你拿进来吗?”她说可以,于是我就进了孩子房间,因为马上要住院,孩子心里应该也在打鼓,各种七上八下,所以我顺势坐在她床上说:妈妈明天要出差,没法和你一起去医院,住院也是爸爸陪你,你会不会觉得不方便呢?由此,我们母女打开了话匣,主要是孩子讲,我听并“嗯、啊、哦..."的回应她,全程告诉自己不抢话、不评判、不建议、通过适当提问让话题延续即可,40分钟时间,我们交流顺畅、愉快,让我对之后的亲子关系向好充满了信心。我的感觉是:家是给孩子托底的地方,当这里有安全、有温度、有接纳时,孩子是愿意向爸妈敞开心扉的。虽然孩子比较焦虑,但还是说出了”看来,我以后只有当个会画画的胖子了“这样的话来,可以想见,她心中很清楚治疗会给她带来怎样的改变。对于身材的焦虑感已经开始松动,我已经很久没有感觉到孩子的”敞开“了,这种感觉真的好好:)

3、孩子独立性很强,昨天我只帮爸爸收拾了行李,她的行李全部自己收拾,我看画具带了半箱,还把画架、画板也带去了......希望画画能帮她渡过难熬的住院时光。

4、昨天和孩子谈完,本想和爸爸聊聊,做些交待,但爸爸在处理工作就没打扰,对爸爸也三不,相信他们父女能和谐相处,用彼此都舒服的方式,给太多建议实际上是我的抓取和焦虑外显。静下心来,处理好自己手中的事即可。我安稳了,我的世界自然安稳!

5、今天我是幸福快乐的,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好!

1016小米打卡

1、学习《允许孩子慢慢来》心得:今天这一讲继续跟进了自闭症双胞胎兄弟的案例,在崇建老师的辅导下,在时间的加持下,兄弟俩在作文上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终于会写作文了。今天印象最深刻的词是"慢慢“,对于孩子的改变,我们一定要给予时间,可能短时间内我们看不到改变的发生,请静静等待,当方向正确,我们又一直努力,改变就会发生,请保持信心!

2、场域是有力量的,昨天孩子顺利入院,爸爸说昨天晚上11点半就睡了,睡得很香,今天早上8点已吃过早餐,渴望中的正常作息,在入院第一天就达成了,真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生病就得看病就医,谢谢不断完善的医疗体系,让各种难题获得解决:)

3、医院管理严格,爸爸和孩子都不被允许下楼,昨天父女两饭后在医院楼道里散步,约定好一人洗一天碗,昨天孩子值班,碗洗得干干净净,空闲时间孩子还会画画,哇,真是令人惊喜,希望这种好感觉继续!

4、现在,爸爸陪伴+兼顾工作;孩子治疗+画画;我努力工作+做好父女俩的后勤,每个人都使命满满,守好界线、做好自己、关注当下、从容应对生活中的每时每刻!

5、今天是比昨天更好的一天,我的世界一切都好!

1017小米打卡

1、学习《给孩子思考问题的时间》心得:本课讲解了崇建老师和一个15岁忧郁症孩子的对话,通过崇建老师运用停顿、封闭式多选提问等方式打开了和孩子沟通壁垒的案例。本课中看到孩子不能立即回答老师提问就开始催促的父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孩子在老师提问后停顿,用较长时间思考并不是问题,但一旁的家长开始催促,这就变成了问题,有时候孩子并没有问题,而是家长的过界参与和“你应该”“你必须”这样的信念让平常现象变成了问题,允许孩子按他们自己的节奏来,真的好困难,只有通过不断学习、练习,并真正尊重孩子如他所是才行。

2、昨天晚上出差回家,再次被爷爷奶奶感动,我以为回家后还得有个孩子房间大扫除了和孩子衣服大清洗等着我,结果爷爷奶奶利用周五晚上过来喂小猫这个机会帮孩子收拾好了房间,并把家里没洗的衣服全部带回自家去洗了。爸爸妈妈总是无条件支撑孩子的,我的父母们尽管年事已高,但仍然是我们坚实的后盾,感恩并向他们学习。

3、昨天晚上8点过,爸爸从医院打了个视频电话过来,一家三口还有小猫一起开心的通了话,接近5分钟的时间,真是让人无比快乐。其间孩子告诉我说:我想吃东西,这样忍着好难啦,我要长胖了,我好焦虑呀...我笑嘻嘻的看着她,慢慢回复说:是啊,肯定很难过呢,那就允许自己难过吧...后来一想如果改成说:“宝贝儿好难啦,妈妈好心疼,来,抱一个。”是不是要更好些呢我是个理性的妈妈,从现在开始慢慢调整吧,记住心莲老师说的:和谁沟通,就和谁一伙儿。从画面上看父女俩的关系很不错的样子,真是辛苦爸爸。只是女儿嫌弃爸爸洗不干净碗,他们现在约定为自己的碗自己洗了。

4、昨天视频时爸爸给我看了一堆今天要检查的单子,看来我们的治疗要真正开始了,牢记螺旋式上升的客观规律,给孩子和自己足够的时间,一切向好,不用担心;一切反复,皆属正常!

5、今天我是幸福快乐的,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好!

1018小米打卡

1、学习《要想孩子进步,父母要先成长》心得:(1)知道和做到之间还有漫长的距离,我们学习是为了学以致用后的成长,父母改变1%,孩子改变99%;(2)如果我们的学习是有效的,孩子自然改变,但初心不能锁定在“改变孩子”上,我们唯一能改变和成长的是自己;(3)感知自己细腻的情绪是一种能力,需要后天养成并非本能;(4)感知情绪并学会自由调整更是需要大量练习,对于崇建老师而言,不断讲述也是帮助他成长的重要路径,这就是教学相长吧,相较于学生,老师本人的成长往往更快。

2、昨天爷爷奶奶家有客人,我一个人过周末,虽然感冒了身体不太舒服,但还是过得轻松又愉快,不刻意去想呆在医院里的父女俩,本着“不求不助,有求必应”的原则重点关注自己。

3、晚上听水晶老师的和你有约,感觉很有收获,她说你的孩子不可能坚持一辈子玩游戏或宅家,因为要长时间坚持做一个事其实是挺难的。家长自己要放松下来,给孩子尊重和允许,一切都会慢慢变好。她的女儿悦悦在休学2年半后重回课堂,内驱力慢慢苏醒,女儿现在会说谢谢当初妈妈没被她气死,给了她无限的包容。时间积累的伤,就给予时间慢慢来消解吧。

4、新的一周开始啦,今天我是幸福快乐的!

1019小米打卡

1、学习《用柔和的方法解决孩子间的争执》心得:本课分享了一位新加坡小学老师完美解决两位打架孩子之间矛盾的案例,从矛盾混乱的开场逐渐进入到温暖和谐的结尾,全程给人以欣喜和启迪。在本次学习中有两点让我印象深刻:(1)当我们作为第三方界入别人的矛盾时,一定要守好中立客观的立场,在没有了解事情全貌的情况下妄下论断,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可能还会火上浇油,激化矛盾。作为第三方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借助自己的稳定和第三方身份去帮助矛盾双方看到事情真相,让误会得以澄清,并让双方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完整的表达权,并借此舒缓情绪。(2)我是第二次学习《心教》,作为一个学习者我发现,凡有案例的小节总会让我记忆深刻,纯讲知识点的小节听起就会觉得很多东西是新的,以前没有听过,从学员角度来看“讲故事”比“讲道理”更容易让人领悟并记住。因此,我可以在自己心里建立一个案例库,当遇到相似事情时,可以依照这些案例来做出处理。

2、昨天夜里多梦,醒来后记得的内容都和孩子有关,那些梦主要就是孩子做了我担心害怕的所有事,甚至外公外婆也知道了孩子的事情(现实是我爸妈因为远在重庆还不清楚孩子的情况),基本上是被吓醒的。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以为我是放松而稳定的,结果梦境告诉我不是的,我对孩子还有深深的担心,这份担心源于我对她的不信任吧,这样不妥,观呼吸、看书还要加强!

3、昨天加班到很晚才回家,回家后小猫一直粘着我,我到哪儿,毛孩子就跟到哪儿,想想我每天早出晚归的,就它一个人守家怪可怜,昨天晚上就没关卧室门,结果小猫在床上陪我睡了一夜,可爱的小东西,真让人温暖。以前我很抗拒养宠物,因为孩子接受了猫咪的加入,发现毛孩子真的好治愈,我的心因它变得柔软,我的寂寞也因它获得缓解。它让我知道:你抗拒的事并不一定是让你难受的事,当你接纳时可能会带给你意外惊喜!

4、昨天晚上听了一点刘红莲老师的公益课,学到一个知识点,刘老师说这是幸福生活的咒语,这句话是--是的,事情就是这样的!我理解这是让我们臣服于事实吧。是的,事情就是这样的,我允许,我接纳感谢大爱的郁金香,让我们遇见这么多生命中的明灯!

5、今天是比昨天更好的一天,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好!

1020小米打卡

1、学习《给孩子安全感,孩子才愿意说》心得:今天的课程剖析了一对父女间的交流,女儿遇到事情产生强烈情绪,爸爸透过萨提亚模式的沟通,打通沟通管道,帮助女儿疏导情绪,并及时给女儿提供安全感、价值感的案例。父女间的交流给人无限温暖,沟通流程也让我们有诸多借鉴。今天印象深刻的点是:(1)关系第一,如果本案例中的爸爸和孩子不是因为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就算爸爸掌握了萨提亚沟通技巧也是没用的;(2)父母给孩子提供的不仅是吃饱穿暖等生存条件,还需要把家打造成可以给孩子提供安全感、归属感的地方,也就是说父母既要给孩子提供生理营养,同时也要提供心理营养,两种营养同等重要;(3)科学的方法确实可以帮助家长更好的和孩子沟通并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

2、昨天爸爸发了两段视频,一段是孩子在洗碗,一段是孩子跟着视频在跳健身操,入院才五天,这些画面真的太美好啦,“想不想”的力量可真大,是因为她逐渐联结到了父母的力量,所以变化就出现了吗?

3、爸爸陪孩子住院这段经历非常宝贵,从小到大孩子从未和爸爸如此亲近过,因为孩子出生后到15岁我们一直和爷爷奶奶同住,感觉爷爷奶奶养了三个孩子,我们和孩子不是父母而是兄妹,15岁以后孩子高中了,我们和爷爷奶奶分开住,但她又开始住读,所以爸爸和我的家长角色几乎是没怎么扮演过的,现在有点像补课。缺啥补啥:)

4、今天我是幸福快乐的,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042心莲学习群打卡2021101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