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青少年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读书笔记(2)


孩子是自然的当事人

在我们的专业生涯中,从未发生过这种现象:一名孩子打电话来说“医师你好,我有行为上的问题,需要你的协助。”有时孩子可能以间接方式向老师、父母等求助,但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寻求直接帮助。孩子的所有问题都是由成人定义的,他们是否需要帮助,也是有父母、老师、医师……共同决定的。

基本上,孩子无法操控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无论生活环境的任何改变,或改变是大是小。只有大人能够决定他们要跟谁住、何时要去、住在哪里……换句话说,那是因为孩子们相信做决定的大人深深关心着他们。然而同时,孩子却不易完全了解其中的意义。


对父母的假设

我们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想:

- 以自己的子女为荣

- 带给孩子正面的影响

- 听到孩子的好消息,而且知道他们的孩子很善良

- 让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 看见孩子的未来比自己更美好

- 与子女建立良好关系

- 对自己的孩子抱有希望

(感觉这是非常理想化的期待,尤其是简体中文环境下60年代左右出生的父母)


对孩子的假设

- 希望父母以他们为荣

- 讨父母与其他成年人的欢心

- 被接纳,成为他们生活中社会团体的一份子

- 学习新事物

- 参与活动,在参与时能被其他人接纳

- 让别人感到惊喜,自己也会感到惊喜

- 表达意见与选择

- 有机会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

与孩子一起合作并不困难,除非一直想纠正他们的缺点。而运用孩子们内在与自然的倾向来重建力量,会更加简单。这个乐观的信念隐含在每个孩子的能力之中。在适当时间给予适当帮助,他们可以让未来更美好。


奇迹问题

如果在你睡觉时,奇迹发生了,让你来这里找我的困扰完全都解决了,第二天早上醒来,你会发现事情有了哪些不一样呢?你又会做出哪些不一样事?

许多成人和孩子都相信自己的问题是造成他们活不下去、干扰正常活动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理解这种想法,但这种想法却可能弱化当事人的行动力。如果他们觉得可以克服障碍,继续过正常的生活,他们就可以感受到自己很有能力。因此,一旦可以想象出这些奇迹图像,他们就可能已经开始塑造自己的生活,因为从“奇迹问题”中,已足以瞥见不同的生活形态。


应对问题 coping question

当事人所面临的情景可能是非常困难的事,“应对问题”用来引导出当事人心中的解决方案,即使这个方案成功的可能性会很低。“应对问题”的说法举例如下:

        “依据刚才的描述,你为什么有办法应付这么多困难?”

        “很多人可能早就放弃了,为什么你还会坚持下去?”

        “环境这么艰苦,你却没有放弃希望,是什么力量在支撑你?”

许多父母经常描述,他们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所以,这就是我们喜欢这个问题的原因。尽管整个情况似乎已毫无希望,但是还是总能发现一些当事人已经处理成功的小事,例如“早上准时起床”。如果治疗师认为“早上准时起床”这种小事也很重要,就会让当事人得到肯定,愿意花时间再探索更多事情。的确,如果当事人开始思考连起床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小事也能引起治疗师重视,那么他对自己的努力就会印象深刻。

我们同时发现,“应对问题”对感觉生活挫败的青少年同样有效。只要治疗师向青少年指出,他们并没有让事情变得更糟糕,他们就会得到鼓励,精神大振。只要他们对自己抱有希望,就能开始整合生活,让能量动起来,发挥潜在的才能。


细节细节,还是细节

发现问题中的“例外”,从小处扩大,建构更大的解决策略。扩大当事人的微小成功,等于是鼓励他们多看看自己其他的成功。解决—建构基于初期最微小的解决可能性,并从不同的观点加以审视。


思考休息 thinking break

在晤谈进行中,治疗师全神贯注地观察与倾听,与当事人的紧密互动提供了情感空间,反映出彼此在晤谈中学到的东西。在晤谈结束前有5-7分钟的”思考休息“,在其中,治疗师需要回顾并回答如下问题:1、这次会面的重要事项为何?父母方面,孩子方面?2、我听到哪些重要信息?观察到哪些重要资源?3、对于我所建构的东西,父母与孩子能做到什么程度?4、父母与孩子对于这次会面的要求?5、对于所处环境,孩子是否还需要其他资源?6、这名孩子或这个家庭,有没有表达出独特信息,而这些东西可以成为达成目标的基础?


整理回馈

1、赞美。指出你观察到的正面特质,例如母亲留心孩子、孩子愿意倾听母亲、让父母高兴等。

2、合理说明。建议对当事人来说必须合情合理,才能促进他们尝试新想法的动机,因此需加以合理说明。

3、建议。这通常分为两大类,一是多做有效的事情,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在这上面;二是做不一样的事情。


之后的晤谈

后续晤谈的重要目标是紧随当事人的内心愿望。也就是,当事人已经建立自信,认为自己正在做的事是有用的、积极的,并且在你的协助下隐约看到务实而具体的解决方向。治疗师的任务就是深化并追随当事人对他们的生活与孩子的原先希望。如果治疗师不确定如何善加运用当事人的改变,那么当事人与治疗师就容易陷入无望感。因此,我们必须详细讨论如何在第二次与后续晤谈中紧随当事人的反应,以助于将微小的改变扩大。我们可以把当事人的反应分为三类。


1、更好

治疗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这些wh开头的问题包括what, when, who, how,但没有why):

· 多告诉我一些,你做了什么what 事,让你不再发脾气?

` 你可以离开汤姆,而不是打他,做出这样的决定,谁who 最惊讶?

· 你妈妈听到这件事的时候会多么how 惊讶?你认为她的打分是多少,从1到10?

· 你觉得应该怎么what 做,才能继续对汤姆保持一贯的态度?

· 什么what 情况能让你的信心提高一级呢?

· 还有什么what 更好的情况?

若当事人说他们已经朝着目标移动,治疗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他们找出维持这个良好改善的方法。当当事人有自信能维持这个微小成功时,治疗师就可以讨论接下来的改善步骤。


2、一样。

”没什么不同“也有其正面含义,代表事情没有朝负面方向变化。当事人所维持的水准与上次一样,仍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或意见:

· 维持现状真不简单,你是如何how 做到的?

· 如果未来两个星期,你继续维持在4分,这样对你的生活有什么what 改变?

· 如果你从4分提升到5分,谁who 会先注意到?

· 你做了什么what 事才维持现状?大多数情况下,你会跳起来骂人,现在你如何how 控制自己的情绪


3、更差

你必须问明详情,了解让他们感觉变得更差的原因。灾难、意外、疾病,以及其他不可预测的事件可能发生。关注当事人处理一些情景是否与过去不同,甚至采取了更积极的方式没有让事情恶化。

· 这星期有这么多事情出错,你是如何how 渡过难关的?许多人面临像你一样的困境,却几乎无法处理。你是用什么what 力量帮助自己的?

· 最有用的方式是什么what ?你最好的朋友对这方面有什么what 看法?

· 在这么困难的环境中,最能让你保持冷静的方法是什么what ?

· 如何how 不让情况恶化?

· 要保持目前的状况,你还需要做什么what ?

· 如果你能让分数提高一些,你会有什么what 改变?你最好的朋友会有什么what 不同看法?(有时会,父母和孩子回说他们没有最好的朋友,所以无法回答。这时可以请当事人想象或假装有最好的朋友,然后继续问问题)


每次后续晤谈可以依照类似形式进行,直到当事人表示他们有了小小改变,事情也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且他们有自信保持这种好的改变。


改变目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童与青少年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读书笔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