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编年史(上部):数千年中医药发展史的缩影

        我国最早的中药书籍《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牛黄乃百草之精华”,为世之神物,诸药莫及。”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已经肯定了牛黄在医学上的应用。两千多年来,牛黄始终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中药。有的医家作为“清热解毒”来用,有的作为“开窍醒脑”来用,有的作为“滋补养身”来用,日本则称为“强壮药”,作为心脑血管、脑溢血的预防和日常滋补养生调理来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牛黄的用法有不同的描述,不断延展并日趋完善。

秦汉:牛黄应用的开局

古代行医者,未挂帆开诊、悬壶济世之前,必以收藏一颗完整牛黄为先,百搭其他药材,助其药方整体功效。最早的中医药典籍《神农本草经》这样记载牛黄:味苦平。主惊,痫,寒,热,热盛,狂,痓,除邪,逐鬼。生平泽。 表明了牛黄为泻热定惊,利痰清心要药,最初的记载肯定了牛黄可用于情志类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寒症和热症皆可,尤其适用于高热(热盛)。

魏晋南北朝:牛黄应用的兴起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活跃的时期,宗教、文化、科学大融合,玄学兴起、佛教输入、道教勃兴、西方文化涌入,让中医药吸收到更多养分。

以印度佛教的输入为例。牛黄之入药,印度亦古已有之,《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有经文曰:“初产子母未分,令诸不祥…… 若以牛黄真珠光明砂蜜末微尘,定童子心,能免不祥。”

南北朝陈延之《小品方•少小诸疾》引《产经》云:“朱蜜与竟即可与牛黄。牛黄益肝胆除热定惊辟恶气也”。而中医较早儿科专著《颅囟经》附方也有对牛黄用途的记载:“小儿胎惊及痫或心热。”

魏晋南北朝中医药发展的集大成者,当属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书中记载牛黄:“治小儿百病。久服轻身,增年,令人不忘。人参为之使。得牡丹,菖蒲利耳目。”

对牛黄在“治小儿百病”的作用延展开来,后世医家也尊称牛黄为 “中医儿科第一要药”,足见牛黄在小儿疾病治疗中的功效。

书中“久服轻身增年,令人不忘”开启了牛黄作为延年益寿的保健品应用历史。“人参为之使”和“得牡丹,菖蒲利耳目”则是医家跳出牛黄的单方应用,开始和其他药材组方配伍应用。

    从大一统的秦汉时期,中医药开始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本草学的典范《神农本草经》等为秦汉以前无数医家的经验结晶,为中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思想活跃碰撞,医学空前繁荣和发展。牛黄也从秦汉时期用于情志、神经、高热的疾患,到魏晋南北朝拓展到小儿、养生保健等方面,牛黄开始在养生保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牛黄编年史(上部):数千年中医药发展史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