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并非正史,曹操的真面目

在戏曲中,曹操的脸谱是白色的,白色大多表现阴险、狡猾、居心叵测。

中国民间以曹操为奸雄,其实是受《三国演义》所影响。

小说并非正史,夹杂太多作者的主观想法。

犹记中学课本中读曹操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读来令人振奋,“龟虽寿”以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洋溢着积极进取的精神。

其实在《三国志》这一严肃的历史作品中,曹操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这是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而流传较广《三国演义》,罗贯中以“拥刘反曹”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创作,而这一思想有群众基础,故流布较广。刘备以“中山靖王之后”自称,亦有历史证据,根据《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刘备作为汉朝宗室之后,所以尊刘为正统也就有了群众基础,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其成就大大高于刘备的曹操,却成为贬抑的对象。

曹操作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这才是他的真实面目,其有勇有谋,胆略过人,才华横溢,最终统一中国北方,当然后来曹魏政权被司马氏所夺,那是后话。

作为政治家,曹操在政治上比较开明,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豪强;用人唯才是举,不论出身。

赤壁之战,曹操的军事才能几乎被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冲击得糊涂,其实作为军事家,曹操钻研兵法,有高深的军事理论,理论著作有《兵书接要》,《孙子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用兵方面,其治军严整,法令严明,史称他“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万余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临事又手为节度,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

经济上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大力恢复农业生产。开源节流,兴修水利,曹操统治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

历史上对曹操评价较高,挑几个名人评价便知:

陈寿《三国志》:“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王沈《魏书》:“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李世民:“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

王勃:“魏武用兵,仿佛孙吴。临敌制奇,鲜有丧败,故能东禽狡布,北走强袁,破黄巾于寿张,斩眭固于射犬。援戈北指,蹋顿悬颅;拥旆南临,刘琮束手。振威烈而清中夏,挟天子以令诸侯,信超然之雄杰矣。”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毛泽东:“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范文澜:“他是拨乱世的英雄,所以表现在文学上,悲凉慷慨,气魄雄豪。”

《剑桥中国秦汉史》:“给予汉王朝的致命一击却留给了中国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的曹操。曹操出身微贱,是大诗人、大战略家,也是现实主义的政治思想家;他反对儒家的礼仪和道德束缚。”

看了古今中外对曹操的评价,你还觉得他是奸雄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说并非正史,曹操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