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

曹操杀了吕伯奢,说了一句“宁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你可以说这是曹操对天下人的态度。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你可以说这是范仲淹对天下人另一种态度。

嵇康写给山涛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来阐明自己和山涛在做官的选择上的不同态度。

综上,不同的态度造就不同的人生。

曹操后世称为奸雄,也有称为奸贼的,但实际上曹操知人善任,为历史的三国一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就因为其不在乎外界的评价,被后人觉得是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

范仲淹和曾国藩是读书人最为推崇的两个人之一,就因为他们从来就是说正话,做正事。原有生儿当如孙仲谋,但读书当如曾国藩、范仲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嵇康和山涛同为竹林好友,其感情自不用说。但在是否从政却又分歧,故后人都觉得嵇康高雅,山涛世故,但放在现在来说,选择面包也许是可以理解的。

时至今日,态度一词被谈论的越来越多。老板对员工讲态度,是需要员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夫妻之间讲态度,是要注意沟通的语气要和对方在同一个频道上;长辈对后辈讲态度,是希望后辈把孔孟思想的核心都学会······

但实际上,如何做到有态度?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三点上,思想、说话、行动,如果三者合一,你绝对就是有态度的人,三者缺一,结果就会完全不同。如果你缺了思想,别人怎么说你就怎么做,那么你可能当一个沙和尚那一类的人物,今日说“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明日说:“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那如果不会说话,或者你还爱说谎话,要么你就会像曹操一样有所成就,但被后世认为是奸雄,要么你就谎话连篇,不被别人信任。第三种人是最多的,想得好,说得好,做不好,也就是所谓“心里想着千条路,还是躺着最舒服”。

做一个想好事,说好话,做正事的人,便是一个有态度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