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思维方式的大变革(二)

三、大概念:理解的锚点

锚点是什么?在这一本书当中,以及在前几次听到的新课标要培训当中,很多专家都提到过这个词。我花费了一个星期,也不能说搞明白了。

在网页制作当中,锚点指的是一种超级链接,它可以带领我们快速找到任何指定的位置。锚点像超级定位器一样。

在心理学中有个锚点效应,指人在判断一样东西的价值时,会参考脑海中曾经有过的类似价值,这个脑海中的类似价值就像船上的锚一样,给我们作为参照。

针对这两种理解解,锚点应该是超级链接或者是一种参照。

这一节主要阐述的问题是:理解要形成包含具体与抽象互动的复杂认知结构,关键在于抽象大概念的建立。

也就是说,这一节要理解的内容是:具体与抽象互动的复杂的认知结构。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大概念的基础上。大概念既是各种条理清晰的,关键的核心,又是使事实更容易理解和有用的一个概念锚点。

大概念能成为认知结构中重要的关联点,不断吸纳组织信息,以大概念为锚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新近产生的知识。结合上一节理解的六个维度,解释,释译,应用,洞察,移情,自我认识。我的理解是,前面四步是在借助新知识的多元上位知识,形成有助于新知理解的大概念。所以说老师的站位有多高,孩子的发展就有多远。后面移情和自我认识是指创造性的解决生活问题的大概念。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专家思维真的就像一张网状地图,而大概念都是帮助理解定位的超级链接。可以把大概念比作理解的一个锚点,甚至也可以把大概念比作一个车辖,他把各种零散的概念组装在一起。

这部分所说的大概念,是新知的上位概念,起到统领作用的概念系统。但是要迁移到生活当中去,也就是高通路迁移。

四、大概念教学:以现实世界基点

造型来目标定位于,学了这些对学生来说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大概念教学追求认知的结构化,是指成为一种反应专家思维的自然知识,在新的情境中,可以被激活和运用。

围绕大概念的教学,就像滚雪球在不断的打通不同年级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它融通了学校教育和现实世界,因此,围绕大概念的教学,具有累积的效应。

即使是针对同一知识的学习,大概念是随时在变化。比如部编教材的复述故事部分,要求是在螺旋上升,同时,他的大概念也在不断变化和增加范围。这时候的大概念,便是新知识的外延,外延包括生活经历,包括上位知识,包括已有知识……

果然简单的给大概念进行一个定义,是很难的。其实第一章刘教授也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

因为大概念教学遵循的是大脑的两个生存指令:寻求快乐和寻求模式,会带给学生明确的目标感,挑战性,成就感,因此,掌握的知识不容易遗忘。

也就是说,大概念教学的目标是在提高学生学习自主驱动力的同时,唤醒学生不断探究主动学习的欲望以及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而不是让学生记忆书本知识和算出正确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概念》思维方式的大变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