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恩练习手册行旅第十一課

我那無意義的念頭,顯示給我一個無意義的世界 

請注意,在本課裡,耶穌把我們的想法和所知所見具體地串連了起來。我們周遭所見的一切之所以不具意義(第一課),只因約定俗成的知見全都出自一個毫無意義的念頭,本課點出了其間的因果關係。 

(1:1~2) 這是領我們進入「修正過程」的第一個關鍵性的觀念,它徹底推翻且逆轉了世俗的想法。表面上看起來,好似世界左右著你的所知所見。 

除了你的所知所見以外,我們還可以加上「你的感覺、想法、情緒,或你的問題……」等等。例如當我看到兩個人吵架,他們確實是在吵架;或我感到很冷,是因為氣溫確實降到冰點。這些都屬於世界的思維,也是我們每個人在世的體驗。然而,如果前文說的是真的,這些感受全來自我們自己的念頭,屬於小我分裂夢境,表示這些念頭先夢到冰點的溫度,身體只是隨之反應而已。如此一來,感官的資訊便能證明我們身外確實另有一個世界,而我們只是一個無辜的受害者,對世上發生的種種事件毫無作主的能力。這番解說當然不是要我們為自己的受凍而內疚,它只是要我們明白,感到寒冷表示我們已經認同身體,那麼也勢必認同了小我的分裂思想體系,而那套體系本身其實毫無意義。課文接著說: 

(1:3~5) 今天介紹給你的觀念則是:你的想法左右了你所看到的世界 〔同時左右了你經驗到的世界〕 。歡欣地練習這一入門的觀念吧!因它是你解脫的保證。也是引你進入寬恕的門檻。 

千萬不要對這幾句話掉以輕心。耶穌要我們信任他,按照他的解說開始練習這一入門觀念。他言下之意是說,後面的練習還會逐步深入這一觀念;此外,按部就班研讀〈正文〉,便可以得其全貌。如此,才能真正學會寬恕之道。我們不妨反問自己,如果這個世界是真的,我怎麼可能寬恕?如果那些人真的幹了那檔子事(不論對我造成什麼影響),我怎麼可能寬恕?除非我真正領悟出「那是我作的夢,是我把你拉入自己的夢裡來」,我才可能寬恕你。這是寬恕的關鍵,也是《奇蹟課程》對寬恕所下最重要的定義——寬恕弟兄並沒有對你做出的事情(W-PII.一.1:1)。縱然那人很可能在肉體或心理層面對你造成很大的傷害,但在心靈層次,他什麼也沒做,因為他只是你心內的一個念頭而已;而被他傷害的你,也只是你心內的一個念頭。受害者與加害者根本就是同一個。不要忘了,在時空世界形成之前,心靈早已存在了,它是超乎時空的。前文也已解釋過,時間和空間全是分裂心靈生出的罪咎懼所投射出來的形色世界。 因此,這一課其實隱含了非常深奧的形上理論,只是耶穌沒有明白點出而已。〈正文〉早已清楚交代,〈練習手冊〉的目的僅是帶領我們開始套用這些觀念, 開始意識到我們自以為的看見其實並非真正看見,我們看到的只是自己心內某個念頭的投影,如此而已。我先前說過,那念頭可說居心叵測,它要確保我們的思想體系能戰勝耶穌的思想體系,證明我們的看法才是正確的,耶穌全錯了;而分裂世界的種種苦難,處處證明我們那一套思維真的沒錯。這才是我們打造出這種世界的真正原因。 接下來,耶穌委婉地解說今天的練習方式:

 (2) 今天練習的方式與先前幾課稍有不同。開始時,閉起你的眼睛,先對自己緩緩複誦一遍今天的觀念。然後張開眼睛環顧四周,或遠或近,或上或下,不拘任何地方。在你練習運用的那一分鐘內,只需不斷地向自己複誦今天的觀念,不慌不忙,從容而不勉強地進行。 

練習的一開始是先閉起眼睛,然後再張開眼睛,環顧一下四周。這種練習方式,再次重申了所想和所見毫無不同的道理,內心與外界全是同一回事。請注意,耶穌再度提醒我們要放鬆地練習,因為一有壓力,不僅化解不了小我,還會助長小我的氣焰。

下面一段,可說是耶穌訓練我們起心動念的程序 : 

(3) 若要讓這練習發揮最大的效用,目光必須相當迅速地由一物移向另一物,不要在任何一物上逗留。然而,這句話卻該說得不慌不忙、從從容容。尤其是你才剛開始學習這觀念,練習時不妨隨意一點。這是我們想要達到的平安輕鬆、自由自在的先決條件。練習結束時,閉起你的眼睛,再次向自己慢慢複 誦一遍今天的觀念。 

我們都聽過龜兔賽跑的寓言,最後獲勝的往往是懂得輕輕鬆鬆放慢腳步的一方。為此,耶穌有意調整我們的學習心態,解除小我喜歡掙扎奮鬥、克服萬難,尤其是「戰勝自己」這類的習性。他在練習提示裡用的盡是「不慌不忙、從從容容、隨意、輕鬆、平安、自在、慢慢來」這類的字眼,可見他的訓練方式是盡可能幫我們擺脫內心的壓力與衝突。 最後一段重述了我們早已耳熟能詳的程序,而且繼續溫柔地鼓勵我們: 

(4) 今天的觀念只需練習三次就足夠了。你若感到些許不安,或毫無此感,想要多練習一下,可以增至五次。最好不要超過五次。 

練得越勤,未必是好事,至少在耶穌的思想體系裡,大可無需如此。如果能練習五次,固然很好,否則三次也綽綽有餘了。耶穌告誡我們,操練之時,不要過分精進,我們並非在為天堂累積點數。他要說的其實是,重質不重量,重要的是内涵,而非形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肯恩练习手册行旅第十一課)